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异丙酚麻醉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77年Kay和Rolly首次进行异丙酚临床试验以来 ,异丙酚在短时局部麻醉辅助镇静和长时间ICU病人镇静管理中 ,如同在临床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中应用一样 ,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异丙酚具有降低脑代谢和脑保护作用 ,已在体外循环手术麻醉[1 - 4] 和神经外科[5- 8] 等领域广泛应用。现仅就异丙酚对脑氧代谢影响方面最新研究进行综述。1 脑氧供需平衡葡萄糖有氧代谢产生的大约 60 %的能量用于维持细胞去极化和复极化所需的离子梯度 ,而脑中的葡萄糖和ATP的储备很少 ,因此 ,维持一定的脑血流量及代谢产物 ,对于只占体重的 2 %却需…  相似文献   

2.
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是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需要麻醉医师的密切配合,方可提高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才能降低脑血管痉挛或脑梗死引起的残死率。本文将38例颅内动脉瘤在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的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06年3月~2010年9月脑动脉瘤夹闭手术78例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关键环节的麻醉处理。结果:7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采取静脉诱导与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过程平稳,插管无呛咳。诱导期HR65~85/min、MAP为麻醉前的80%~90%。钳夹动脉瘤前加深麻醉并复合尼卡地平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控制性降压,MAP维持在50~65mmHg;动脉瘤夹闭后减浅麻醉停用尼卡地平,平稳升压至麻醉前水平。术中有1例出现窦速,1例出现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经处理后纠正。术后1h内均清醒拔管。结论:脑动脉瘤夹闭手术麻醉的关键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要绝对平稳,诱导期避免血压的突然升高和颅内压的突然降低,在动脉瘤夹闭时要有足够的麻醉深度,同时控制性降压,夹闭动脉瘤后扩容并适当升压,做好脑保护。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是最常用且历史较久的麻醉方法之一,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硬膜外阻滞术中,通常硬膜外预置导管深度为3~5cm,留置于硬膜外腔的导管长度约3cm。本文所称增加预置导管深度的方法是指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向硬膜外腔置入导管至一定深度(如10~15cm),然后再部分退出导管,最终于硬膜外腔留置3~5cm,其目的在于观察增加预置导管深度(而不增加导管留置长度)的方法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共实施显微外科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02例,麻醉均获成功,无麻醉死亡,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风险大,术后病残及病死率高,而且手术成功与否与麻醉处理好坏有密切关系。麻醉管理的主要问题是麻醉诱导期及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其次为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一旦发生破裂,病死率高达50%以上[1],对麻醉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处理有其特殊性。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03~2008-10共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5例,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原则.方法 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控制性降压等方法.结果 麻醉及降压效果满意,无一例血管破裂、痉挛,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围手术期麻醉处理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维持稳定的内环境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代谢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全麻手术治疗老年患者135例,根据麻醉深度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Narcotrend指数25~35)、研究2组(Narcotrend指数35~45)和研究3组(Narcotrend指数45~55),各45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中(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30 min(T3)测定患者脑氧代谢指标;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价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1 d、术后第1 d、3 d、5 d和7 d的认知功能。结果 3组在T0阶段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T1~T3阶段,3组Da-jvO2和CEO2水平与本组T0阶段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  相似文献   

10.
11.
顾旭华  王翠玉 《中国新药杂志》2012,(9):1010-1012,101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全麻苏醒期的咳嗽、躁动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30例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期咳嗽和不自主运动发生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拔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结果:吸痰拔管时、拔管后5 min,A组的HR和MAP明显升高(P<0.05);D组较平稳,各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D组咳嗽发生率(40%vs 80%,P=0.002)和严重程度均明显减轻,不自主运动发生率降低(6.6%vs 33.3%,P=0.006);D组乌拉地尔及艾司洛尔的使用次数低于A组(P<0.05),两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全麻苏醒期咳嗽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而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期间颅内动脉瘤病人行夹闭术中血管紧张素II(AT-Ⅱ)、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方法:颅内动脉瘤拟行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20例,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异丙酚4mg/(kg·h),异氟醚(MAC1%~1.5%)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剪硬膜(T1)、夹闭动脉瘤(T2)和动脉瘤夹闭后30分钟(T3)4个时点采集动脉血,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浆中AT-Ⅱ、ET和CGRP的浓度。结果:4个时点AT-Ⅱ均在正常值范围。ET于麻醉中3个时点明显低于T0(P<0.01)。麻醉中3个时点CGRP与T0比较呈显著性升高。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缩血管物质降低,舒血管物质升高,提示静吸复合麻醉能有效预防术中急性脑血管痉挛,麻醉中应注重扩血管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术前做好手术间、特殊器械和物品的准备工作;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重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配合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率,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施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42例(44个动脉瘤)行显微手术夹闭(夹闭组),30例(33个动脉瘤)行血管栓塞术(栓塞组).观察两组患者预后评价和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GOS评价和mRS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夹闭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完全闭塞率分别为(17.1±3.2)d、(5.5±1.2)万元、100.0%,均优于栓塞组的(9.1±2.6)d、(12.1±2.6)万元、83.3%(均P<0.05);两组脑血管瘤破裂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1、0.02,均P>0.05).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栓塞预后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显微手术夹闭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尤其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沈育 《安徽医药》2018,22(6):1087-1090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黄冈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手术患者124例,其中按Hunt-Hess分级将患者进行分级,Ⅰ级37例,Ⅱ级42例,Ⅲ级28例,Ⅳ级17例.观察患者手术中及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124例中,颅内动脉瘤成功夹闭119个,动脉瘤夹闭成功率为95.97%,治愈70例,治愈率为56.45%;②4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以脑血管痉挛和动脉瘤破裂为主,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95.18%,显著优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良好率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07,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年龄、基础病史、动脉瘤的大小、术前Hunt-Hess分级、是否发生并发症呈正相关(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动脉瘤大小、术前Hunt-Hess分级、发生并发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显微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手段,但是其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并影响患者的良好预后.患者的年龄、动脉瘤大小、术前Hunt-Hess分级及是否发生并发症均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显微夹闭术时应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对静脉闭环麻醉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影响。方法 80例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分为四组,每组20例。B、C、D组麻醉诱导开始前20 min启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系统,靶控浓度分别设为3、5、7 ng·m L-1,A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四组其余麻醉诱导和维持方式均相同,均采用意识深度指数负反馈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5 min(T3)、切皮时(T4)、切皮后5 min(T5)、停药时(T6)、术毕拔管时(T7)各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水平及丙泊酚的血浆靶控浓度。结果 T0时四组MAP和HR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B组T2、T5、T6时MAP和HR均低于A组(P<0.05)。C、D两组各时点MAP和HR均低于A组和B组(P<0.05),D组MAP和HR水平低于同时点C组(P<0.05)。D组出现15例MAP≤70 mm Hg,13例HR≤60次·min-1,其余各组均未出现MAP和HR过低情况。T1T5时B、C、D三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低于A组,C、D两组低于B组,而D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闭环靶控麻醉中丙泊酚的靶控浓度,其靶控输注浓度为5 ng·m L-1时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控制更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穿刺部位对腰椎-硬膜外腔阻滞联合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不同穿刺部位对腰椎-硬膜外腔阻滞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1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各55例),Ⅰ组腰椎穿刺点为L2-3间隙;Ⅱ组腰椎穿刺点为L3-4间隙,两组均在腰椎-硬膜外腔阻滞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 的Apgar评分、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变化、心率、需调整手术床位的例数、手术开始时的麻醉平面、需要硬膜外腔追加用药的例数、麻醉期间低血压及呼吸困难发生率、术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产妇、新生儿均未发生并发症.麻醉前后15 min MAP、心率、起效时间及1min新生儿Apgar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需要调整手术床位的例数(18例)、硬膜外用药的例数(7例)明显高于I组(2例、1例,x2=14.7、11.5,均P<0.01);Ⅱ组发生恶心、呼吸困难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6.4%、20.0%、1.8%)明显低于Ⅰ组(38.2%、47.3%、25.5%,x2=12.5、14.8、18.4,均P<0.01).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腰椎-硬膜外腔阻滞联合麻醉选择L3-4穿刺,可降低麻醉引起的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舒更葡糖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60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全麻患者资料,按是否使用舒更葡糖分为2组,观察组(导管鞘拔除后给予舒更葡糖钠2 mg·kg-1)26例,对照组(导管鞘拔除后给予新斯的明1 mg+阿托品0.5 mg)34例,2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比较2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补体C3(complement C3,C3)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并探讨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6例,年龄35~60岁,体质量39~82 kg,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的分级为Ⅰ或Ⅱ级颅内肿瘤患者,按性别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各53例。丙泊酚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3~6 mg.L-1,异氟醚组使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异氟醚持续吸入,两组术中均按需静脉给予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于手术结束前5 min分别停止丙泊酚输注和异氟醚吸入。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术后0、24、48 h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CRP、C3和IL-6的含量。结果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患者血清中CRP、C3和IL-6的含量术后均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术后0~48 h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CRP及IL-6的含量均较麻醉诱导前时明显升高(P<0.05);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C3的含量术后24、48 h均较诱导前时明显升高(P<0.05),术后0 h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其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比较,CRP、C3和IL-6的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 h时,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比较,C3和IL-6的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丙泊酚组CRP含量明显低于异氟醚组(P<0.01);术后24、48 h,丙泊酚组与异氟醚组比较,CRP、C3和IL-6的含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比异氟醚吸入可更好地降低颅内肿瘤患者术后炎症水平,这可能也是丙泊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昆鹏  宫建  白宇 《天津医药》2012,40(8):831-832
目的 观察丙泊酚、异氟醚对颅内肿瘤患者抗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0及IL-13的影响,并探讨丙泊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106例,年龄35~60岁,体重39~82kg,ASAⅠ或Ⅱ级,按性别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各53例,丙泊酚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3~6μg/mL,异氟醚组使用1% ~2%的异氟醚持续吸入,两组术中均按需静脉给予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于手术结束前5 min分别停止丙泊酚输注和异氟醚吸入。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0 h(T1)、24 h(T2)和48 h(T3)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IL-4,IL-10,IL-13的含量。结果 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患者血清IL-4、IL-10和 IL-13含量术后均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各时间点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T2、T3时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IL-4、IL-10和 IL-13含量均较T0、T1时明显升高(均P<0.05);丙泊酚组和异氟醚组比较,T0和T1时IL-4、IL-10和 IL-13含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时,丙泊酚组IL-4、IL-10和 IL-13含量均较异氟醚组增多(均P<0.05)。 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比异氟醚吸入可更好地增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抗炎性水平,这可能也是丙泊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