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质瘤的侵袭性涉及多个方面 :粘附分子和细胞外基质 ;蛋白水解酶系统 ;血管生成及相关基因等。整合素使瘤细胞粘附到细胞外基质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系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能够水解细胞外基质 ,血管内皮生长及其受体能够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 ,侵袭相关基因在肿瘤侵袭中起调控作用。它们各自作用于不同的环节 ,但相互之间又存在广泛的联系 ,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它们的共同作用在胶质瘤的侵袭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GVEC)在胶质瘤瘤细胞浸润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磁珠分离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answell 研究内皮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迁徙和侵袭能力.结果 将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共同培养后能显著增加其迁徙和侵袭能力,并能增加MMP-2,9 蛋白的表达.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与胶质瘤浸润的过程密切相关,通过增加MMP-2,9 蛋白的表达提高浸润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中,粘附分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大体可以概括为:诱导内皮细胞迁移至血管生成部位;引起内皮细胞的增殖;介导内皮细胞以及内皮细胞和周细胞(Pericyte)之间的粘附连接;形成毛细血管;细胞之间信号的传导等等。胶质瘤具有丰富的血管,在胶质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中粘附分子同样起重要作用。通过作用于粘附分子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达到治疗胶质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骨桥蛋白(OPN)是一富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参与细胞信号传导,促进肿瘤细胞的粘附和迁移,与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近年被认为是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表明OPN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及预后相关,并参与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的形成,尤其在胶质瘤细胞骨架蛋白磷酸化、细胞外基质降解、肿瘤细胞迁移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调控骨桥蛋白表达为靶目标,从而进一步抑制胶质瘤的侵袭浸润,可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9L/F344和C6/Wistar两种大鼠脑胶质瘤模型肿瘤局部细胞免疫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两种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定期处死大鼠取脑,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行肿瘤组织病理学观察;冰冻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脑内肿瘤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两种模型脑内肿瘤组织病理学均具有恶性脑胶质瘤的特点.C6/Wistar模型肿瘤周边和瘤内可见大量单个核细胞浸润,肿瘤周边血管呈现"淋巴细胞血管套"现象.肿瘤局部CD68、CD4、CD8阳性的淋巴细胞在C6/Wistar模型中多见;9L/F344模型中可见CD68阳性细胞,但数量较C6模型中为少,P<0.01,且未见CD4、CD8阳性细胞.结论9L/F344模型肿瘤局部T淋巴细胞浸润少.C6/Wistar模型肿瘤周边及瘤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存在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不适用于胶质瘤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人脑胶质瘤逃逸免疫监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hl/Th2类细胞因子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在脑胶质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以IL-2、IFNγ代表Thl类细胞因子,IL-4、IL-6及IL-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Thl/Th2类细胞因子基因在脑胶质瘤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人脑胶质瘤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脑胶质瘤细胞株均呈现明显的Th2类细胞因子基因优势表达,而正常人脑组织中则无这种表达趋势。结论 Th2类细胞因子在人脑胶质瘤中的优势表达可能是导致脑胶质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有可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NCAM与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简称NCAM)作为细胞粘附分子家族中的一员,介导细胞间的粘附,既有许多有益的生物学作用,又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研究表明它在肿瘤的侵袭转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概要介绍NCAM的分子基因结构与功能,及它与胶质瘤的关系,尤其是它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9L/Fischer344和C6/Wistar两种大鼠脑胶质瘤模型的对比研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大鼠脑内接种定量的肿瘤细胞建立模型,比较两种模型大鼠脑内肿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两种模型脑内肿瘤局部细胞免疫反应情况。结果(1)9L/Fischer344大鼠脑内有肿瘤持续生长,而C6/Wistar大鼠脑内早期可见肿瘤生长,但肿瘤局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周边血管呈现“淋巴细胞血管套”现象,后期脑内肿瘤逐渐消退、消失,仅见残留轨迹和含褐色素沉着的吞噬细胞;(2)9L/Fischer344肿瘤局部可见CD68阳性细胞,未见CD4、CD8阳性细胞,而C6/Wistar肿瘤局部CD68阳性细胞数量明显较9L模型多(P<0.01),并可见CD4、CD8阳性的淋巴细胞。结论9L/Fischer344模型稳定性高,重复性好,肿瘤局部T淋巴细胞浸润极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C6/Wistar模型脑内肿瘤不能持续生长,脑内肿瘤可自发性消退,肿瘤局部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存在较强的细胞免疫反应,可能是肿瘤的消退的原因,该模型不适合用于胶质瘤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整合素与胶质瘤新血管生成及侵袭性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素是指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关联的细胞膜表面的一族细胞粘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粘附和双向信号传导,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整合素介导的粘附行为和信号传导.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新血管生成、侵袭性生长等阶段亦发挥重要的作用。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讨论P-选择素在脑胶质瘤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抗P-选择素单抗和免疫组化技术(LSAB)分别对39例脑胶质瘤检测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 在39例人脑胶质瘤中P-选择素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其阳性率为61.5%(24/39),其中Ⅲ~Ⅳ级胶质瘤表达阳性率为76.2%(16/28),明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44.4%(8/81)的阳性率(P<0.05),P-选择素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结论 P-选择素与脑胶质瘤的恶性浸润有关,对这种粘附分子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脑胶质瘤浸润生长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的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抑制因子(P16)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胶质瘤组织中的MMP-2、VEGF和P16蛋白的表达,通过原位杂交检测MMP-2 mRNA的表达。结果: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与MMP-2、VEGF表达和P16的缺失表达呈正相关,随着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结论: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由多种因素决定。胶质瘤中MMP-2含量越高,肿瘤细胞在浸润的过程中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越强;VEGF的表达增加,肿瘤的血液供应越丰富,恶性程度越高。P16蛋白缺失率高,组织学分化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胶质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脑胶质瘤浸润性和抗血管增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胶质瘤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这和其高度浸润、侵袭特性相关。当临床上发现脑内实体性占位时,瘤细胞已向周围正常脑组织广泛浸润、扩散,开颅手术只能切除可见的肿瘤实体占位,不能根除全部的肿瘤细胞。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和脑内血管以及肿瘤新生血管关系极为密切,抗血管增生治疗有可能对抗脑胶质瘤侵袭、转移,使其变成真正的局部占位病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切肿瘤实体占位后实际的临床效果,改善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组织成分、组织发生、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28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神经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核大、核仁明显,9例可见双核;胶质细胞多为星形细胞,6例含有少枝胶质细胞成分,9例胶质细胞分化不良;血管增生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出血、坏死、囊性变常见。突触素27例阳性,嗜酪粒蛋白A23例阳性,神经丝蛋白25例阳性,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全部阳性。结论:肿瘤分化与年龄、病程无关;缺乏双核神经元不影响诊断;该肿瘤可能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本文对该肿瘤的组织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粘附分子在炎性脱髓鞘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粘附分子在炎性脱髓鞘病中的作用戚晓昆朱克粘附分子(adhesionmolecule,AM)是一类能介导细胞之间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粘附的糖蛋白。在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中,它们是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Ec)相互粘附的介导者,是白细胞跨过血-脑(脊髓)...  相似文献   

15.
脑胶质瘤患者的全身和局部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了46例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同时对34例脑胶质瘤局部浸润的单个核细胞进行了现察,结果发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CD3、CD4亚群、CD4/CD8比值、LTT等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胶质瘤局部浸润的CD4亚群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少于CD8亚群、CD4/CD8比值为0.79±0.11.显著低于正常。34例胶质瘤中仅有3~4例检测出Ki-67、HLA-Dr、CD25阳性T细胞、CD20阳性B细胞和CD56阳性NK细胞,提示参与胶质瘤局部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而且大多处于非活化状态,NK细胞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脑膜瘤侵袭性的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脑膜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20%,大部分属于良性肿瘤。但脑膜瘤细胞有向周围组织如脑组织、颅骨、硬脑膜等浸润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脑膜瘤转移和术后复发与其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肿瘤侵袭过程包括三个重要环节:受体介导的肿瘤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肿瘤分泌的蛋白酶对细胞外基质进行降解;肿瘤迁徙到新的部位,增殖并诱导肿瘤血管生成。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粘附分子、酶、信号传递、基因调控等多方面的因素,它们各自作用于不同的环节,但相互之间又存在广泛的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的共同作用在脑膜瘤的侵袭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NF-κB蛋白家族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并被证实和许多肿瘤的形成有关,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血管生成密切相关,NF-κB通路介导了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凋亡,促进胶质瘤血管形成和转移等,直接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而降低胶质瘤中NF-κB的活性有可能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胶质瘤微血管数、肿瘤增殖活性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0例胶质瘤、8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CD3 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测定其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血管数。结果 胶质瘤中均有VEGF、CD3 1及PCNA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其r分别为 0 .745 ,0 .765及 0 .685。结论 VEGF、CD3 1和PCNA在胶质瘤中的高表达是胶质瘤恶性表型之一 ,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肌腱生长蛋白(Tenascin,TN)和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与胶质瘤的侵袭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Tenascin和PCNA的表达。结果 Tenascin表达于胶质瘤新生血管,瘤细胞周围基质以及胶质瘤细胞;PCNA表达于细胞核,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肿瘤新生血管和瘤细胞周围基质中的Tenascin表达增强,瘤细胞中PCNA表达亦增强,Tenascin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enascin在胶质瘤血管形成,瘤细胞增殖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enascin和PCNA可作为评价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背景:实验室前期课题成果显示,脐血或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亲肿瘤及抑瘤特性。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对照观察,于2008-06/09在郑州大学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完成。 材料:胎盘来源于郑州大学一附院妇产科健康剖宫产产妇,C6胶质瘤细胞株由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惠赠,10只BALR/c裸鼠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胎盘,分离部分羊膜,体外分离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用于实验。10只裸鼠背部双侧皮下注射含3×106个C6胶质瘤细胞的DMEM/F12培养基,建立双侧荷瘤鼠模型。成功造模后,模型对照组于裸鼠左侧皮下注射DMEM/F12培养基50μL,细胞移植组于同一裸鼠右侧皮下注射含2×106个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等量DMEM/F12培养基。 主要观察指标:肿瘤生长情况,周围组织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 结果:细胞移植后14,21 d,细胞移植组肿块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F=54.127,P < 0.05)。模型对照组瘤体呈结节状,部分肿瘤组织中心有坏死现象,内部有新生血管形成,肌层及皮肤浸润较明显,已达腹膜;细胞移植组瘤体分叶较少,无新生血管形成,仅有局部的皮肤浸润,未见肌层浸润。模型对照组细胞周期素D1蛋白呈阳性表达,而细胞移植组表达阳性率较低。 结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抑制荷瘤鼠C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可抑制细胞周期素D1蛋白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