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平均观察13·5±3·5个月经周期,随访均超过6个月,观察满12个月者22例。治疗后28例痛经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术后29例患者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月经周期和经期无明显改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应作为该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腹切除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台前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两组。40例行经腹切除术,为经腹切除组;4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为子宫动脉栓塞组。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切除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均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子宫动脉栓塞创伤小,更有利于短期内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治疗 2 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结果 UAE治疗 12个月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 3 3 .6% (P <0 .0 1) ;患者月经量减少46.3 % (P <0 .0 1) ;痛经缓解率达 88.5 % ,疼痛强度降低、活动能力明显好转 (P <0 .0 1)。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并加强护理。结果:本组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显著,未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护理配合对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艳凤 《临床医学》2008,28(4):61-62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Seldingers法,在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置入4F或5F的cobra导管,在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超选择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用抗生素及混合抗生素的PVA颗粒 新鲜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1、3、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20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缓解,治疗后痛经消失或显著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改善,子宫病灶体积明显缩小.结论 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微创,安全,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对35例根据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行UAE治疗,完成双子宫动脉插管后用混有抗生素的聚乙烯醇(PVA)栓塞.术后1、3、6、12个月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缓解率100%.月经量(治疗前100.0%±0.0%)经治疗后减少为52.6%±20.1%(P<0.01);术后疼痛评分及评级比术前降低(P<0.01);治疗后6个月子宫体积缩小(P<0.01),病灶体积缩小(P<0.01).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用PVA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超液态碘油选择性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治疗1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将导管通过髂内动脉选择性进入子宫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和明胶海绵条,阻断子宫供血。结果 血管造影可见双侧子宫动脉增粗,子宫血管走向紊乱,呈网格状,子宫呈球形增大,动脉栓塞后,血流中断,术后6个月随访,子宫体积平均缩小24.1%,76.4%患者痛经消失,23.5%明显缓解,第二个月经周期月经量恢复正常。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碘油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多数有效,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多采用经腹切除子宫术[1].近年来,子宫腺肌症患者中未婚未育年龄妇女的比例出现增多趋势,将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为需要保留子宫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守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对35例根据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行UAE治疗,完成双子宫动脉插管后用混有抗生素的聚乙烯醇(PVA)栓塞。术后1、3、6、12个月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缓解率100%。月经量(治疗前100.0%&#177;0.0%)经治疗后减少为52.6%&#177;20.1%(P〈0.01);术后疼痛评分及评级比术前降低(P〈0.01);治疗后6个月子宫体积缩小(P〈0.01),病灶体积缩小(P〈0.01)。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用PVA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观察组予以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月经失血图(menstrual hemogram, PBAC)评分、子宫体积、卵巢功能[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雌二醇(estrogenic hormone, E2)]水平。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痛经评分、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AMH、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于子宫腺肌病可改善痛经,...  相似文献   

11.
超声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伴肌腺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单纯子宫肌瘤和伴肌腺症的子宫肌瘤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68例子宫肌瘤和伴肌腺症的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在栓塞术前一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运用超声观察子宫和子宫肌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分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术后一月、六月、一年伴肌瘤的子宫平均体积缩小分别为43.11﹪、60.96﹪、70.64﹪;术后一月、六月、一年伴肌腺症和子宫肌瘤的子宫平均体积缩小分别为53.28﹪、65.74﹪、73.01﹪。其中以子宫伴肌腺症和子宫肌瘤的患者疗效明显,肌腺症肌层和肌瘤的血供较术前明显减少。结论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伴肌腺症和子宫肌瘤疗效的评价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19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使用聚乙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阻塞肌瘤血供。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4个月,8例肌瘤体积缩小大于50%,9例肌瘤体积缩小20%-50%,月经量和月经周期恢复正常,1例缩小〈2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3个月18例患者血红蛋白升至105g/L以上。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简便、创伤小、疗效高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导管栓塞双侧子宫动脉(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对16例愿意接受该方法的患者,分别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平阳霉素混合乳剂(PLE)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3、6个月复查观察疗效。结果 痛经完全缓解占81.25%、明显缓解占18.75%:B超复查: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5.98%、局限病灶体积平均缩小58.83%: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值均有明显升高或恢复正常。结论 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66例经临床和B超、腹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者,经导管子宫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PVA,或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栓塞后1、3、6、12、18、24个月定期复查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6例子宫腺肌病TUAE术有效率90%,TUAE栓塞后综合征、膀胱刺激症6例(9.09%),胃肠道反应10例(15.15%),阴道少量流血9例(13.63%),宫颈部缺血性坏死3例(4.54%),小阴唇溃疡1例(1.51%)。TUAE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经对症或特殊处理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可观,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是可防治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全身静脉化疗和体外放疗在宫颈癌Ⅰb2期到Ⅱb期患者术前辅助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眉山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原发性宫颈癌患者220例,在行手术治疗前,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72例,全身静脉化疗组75例和体外放疗组73例,术后1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症状缓解、肿块消退情况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1)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总缓解率83.33%(60/72)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68.00%(51/75)和体外放疗组64.38%(47/73),P值均<0.05;(2)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患者的肿块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和体外放疗组,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63/72),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的72.00%(54/75)和体外放疗组的68.49%(50/73),P值均<0.05;(3)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组的无反应比例43.06%(31/72)明显高于体外放疗组20.55%(15/73),P值均<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控制Ⅰb2期到Ⅱb期宫颈癌患者病情的发展,能提高近期临床症状缓解率,疗效优于全身静脉化疗及体外放疗,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为主、药物为辅。手术切除子宫创伤大、不能保留子宫,给患者带来身体及心理的极大创伤。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非手术治疗方式逐渐成为首选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每种治疗方式各有优缺点,而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科学、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有望成为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妊娠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麻醉前观察组的心率、收缩压、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患者的围术期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时,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对预防术中及术后疼痛及介入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 109例子宫肌瘤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的病例,采用碘油平阳霉素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材料,其中80例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另29例使用利多卡因100 mg(2 ml)加生理盐水4.0 ml稀释成6.0 ml,患者疼痛不适时由导管注入,必要时加肌肉注射度冷丁50 mg.记录栓塞治疗中及治疗后患者急性缺血反应和症状.结果 与未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病例相比,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镇痛效果达85 %(68/80例),与常规镇痛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时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可以显著减轻常规栓塞治疗时的疼痛症状,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好的方法,可推进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用卡铂(CBP)、单一疗程的子宫动脉栓塞性化疗并阴道动脉结扎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宫颈癌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结扎+化疗组31例和常规栓塞化疗组38例,常规栓塞性化疗组患者以卡铂结合明胶海绵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性化疗;结扎+化疗组31例患者在以卡铂结合明胶海绵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性化疗的同时结扎双侧阴道动脉;运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在化疗前和化疗后3周分别测量宫颈病灶大小变化,对两组的疗效、化疗副作用、阴道动脉结扎并发症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结扎+化疗组31例患者中肿块完全消退(CR)与肿块部分消退(PR)分别是19.4%(6/31)、80.6%(25/31),总有效率100%,组织学CR3例,占9.7%;常规栓塞化疗组38例患者中CR与PR分别是5.3%(2/38)、71%(27/38),总有效率76.3%,9例病情无明显好转,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无严重骨髓抑制发生,无肝肾功能损害;结扎+化疗组无泌尿系统和直肠损伤发生,未增加广泛子宫切除的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单用卡铂、单一疗程的子宫动脉栓塞性化疗并阴道动脉结扎在缩小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局部病灶方面得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