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危重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危重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危重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危重病人大多面临生命威胁,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  相似文献   

2.
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一。严重创伤病人多是突然遭受意外,伤情危重。入院后,需在短时间内迅速采取医疗护理措施,尽早手术。但由于瞬间袭来的事故给病人造成超常的紧张刺激,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妨碍术前准备工作的进行,如果此时进行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使病人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在稳定的情绪状态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障术前处置有条不紊地开展,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现就其心理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危重病人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平花 《护理研究》2007,21(5):1374-1375
危重病是急性或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健康问题,需要多个专业联合,进行持续的评估及治疗,以维持病情的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出现。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突发的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慢性疾病的突然恶化等因素可使人产生濒死、恐惧、悲哀、无助和绝望等消极情绪,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事实告诉我们,病人在应急状态下接受抢救,会影响效果。如果能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能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  相似文献   

4.
急重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重症患者病情危急,护士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无需实施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整体的人,护理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过程,护理活动是科学、艺术、人道主义的结合。近10 a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重症患者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重症患者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  相似文献   

5.
人性关爱在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诊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 ,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认为急诊病人病情危急 ,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 ,无须顾及病人的心理变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诊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上的安抚 ,因为急诊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 ,就是遭受躯体伤残 ,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此时 ,若护理人员在配合抢救的同时给病人以关爱 ,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 ,有助于转危为安 ,为抢救病人创造最佳的心理环境。1 方法1 .1 良好的语言急诊病人一旦进入医院 ,顿有一种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无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无论是功能性疾病,还是器质性疾病。从发病机制到发病结果病人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反应的因素。这些心理反应,反过来又会影响病情的发展。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其心理压力,尤其是处于危急状态的病人心理反应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急诊科的护士更应首先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增加急诊临床护理的效果,提高抢救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急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已不容忽视。急重症一般是指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医疗救治的疾病,如临床上常见的各种外伤、急腹症、急性中毒、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其特点都是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情重,病人随时处于死亡的威胁之中。如果抢救及时、正确,患者生命将获救,如贻误战机,  相似文献   

8.
急诊车祸伤病人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车祸伤病人心理反应,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病人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等,加强护士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护士情商水平,运用护理观察法,提供舒适护理。结果:更好地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结论: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有目的性地进行护理,能更好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当手术成为病人治疗必需的过程时,手术室心理护理就成为病人整个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紧张、恐怖不安的心情,这是由于手术虽然是外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就其特点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和情绪变化,这些不适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的治疗效果,因此使病人消除术前恐怖心理,排除心理负担,能平和、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就成为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我国的大多数产妇属于初产妇,缺少对生育过程的认识及经验,尤其遇见妊高症、巨大儿、难产需要剖腹产的时候病人会出现复杂的心理变化,既有做母亲的喜悦、兴奋心情。又有对手术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复杂的心理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专业也在不断地进步。由以前的单纯“以疾病为主”的护理发展到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人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现代护士不仅仅要傲好对病人的技术护理,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病人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及病人术后身体的康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急诊留观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单纯生物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所占地位日益重要。急诊科是急症病人到达医院后最先就诊的科室,多数病情紧急、危重、缺乏心理准备,病人及家属角色转换慢,心理依赖性强。同时这些病人的观察期较短,急性病症得到缓解即可出院,门诊随访,而病情较重的病人经过短期的观察后,视病情收治入院或手术治疗。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急诊建立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心理护理模式,使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急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使急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柳晓芳 《护理研究》2008,22(30):2767-2768
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1].严重创伤病人多是突然遭受意外,伤情危重.入院后,需在短时间内迅速采取医疗护理措施,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3.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部门,是医院急、危、重症病人汇聚的地方。急诊病人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的特点。随着护理学模式的转变,急诊护士面对形形色色的急诊病人,不仅肩负着准确判断病情、密切配合抢救的责任,更肩负着有效心理护理的责任。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稳定病人情绪,保持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调动病人积极配合抢救的潜在主动性,争取最佳的抢救效果。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1评估病人心理问题1.1紧张、恐惧心理产生原因:(1)起病急骤,急诊病人大多是在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突然发病或遭受意外伤害而致病,缺乏充足的心…  相似文献   

14.
ICU中心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手段,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做好ICU中心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更为必要。1997~1998年,我院共收治心脏手术病人367例,无1例因心理紧张而影响病情恢复。而在不注重心理护理前,常有病人不合作,甚至拔掉气管插管及其他重要导管,使医护人员措手不及,或出现恐惧、焦虑等症状,从而影响病情的稳定和康复。因此,有针对性地做好心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 临床资料本组367例,男215例,女15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0岁,平均408岁。其中ASD(房缺)65例,VS…  相似文献   

15.
孙秀芳 《现代护理》1999,5(10):21-22
对病人来说,生存的需要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需要。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病人的需要不仅仅只限于生存,他们还有被尊重、被爱、交往等需要。由于这些需要被忽视,而发生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并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各种护理计划,对病人实行全身心地整体护理是非常重要的。1病人的心理需要1.1生存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病人多表现焦虑不安或惊恐,危重病人尤为明显。1.2信息的需要病人住院后想尽快…  相似文献   

16.
对急诊创伤病人除积极抢救治疗以外 ,还根据病人在创伤的不同时期、病情的轻重、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消除了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 ,取得了较满意的心理护理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抢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时应十分重视病情观察及护理,下面仅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护理,谈以下几点体会: 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因素 在临床上由于病人出现能以忍受的疼痛,烦燥不安且有濒死感,此时患者有很重的精神负担,特别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对疾病引起的疼痛更为敏感,精神负担更重。表现出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有时在临床上常看到同样性质,同样病情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和治愈过程则不一样。精神负担重的患者好转的就慢。总之,各种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的康复。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特点制定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耳鼻喉科重症病人急救中的护理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婉华 《护理学报》2003,10(1):23-23
耳鼻喉科重症病人的病情往往来势急,变化快,需要迅速投入抢救,抢救护理思维贯穿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急救护理思维对抢救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本人从事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工作10多年,参加过无数次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深深体会到抢救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和严谨性,现将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思维活动作具体分析,供同行共同学习。1 急救过程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无论何时何地,一旦有危重病人的出现,就会有投入抢救的可能,所以护士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机警、细心观察、严阵以待、及时发现危险征兆和险情,通过思维活动,正确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9.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有较强的紧张刺激。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证明: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均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要,手术护士应重视病人的心理问题给与恰当的护理。现重点讨论术中病人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0.
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这种反应更会加重,甚至影响手术效果和手术后的康复。如何从护理人手来减轻病人的上述心理反应,满足病人的需求,是我们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取得手术病人在治疗中的配合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