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滤前、后有凝块献血者血液的质量变化。方法选取采血不畅血液,经白细胞过滤血袋过滤后,通过透明塑料直尺测量凝块大小并计算比例;检测并分析过滤前、后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常规检测指标变化。结果2019年3-12月共采集血液39831袋,发现采血不畅230袋,发生率为0.58%,过滤后肉眼可见血液凝块与纤维蛋白析出共30袋,占13.04%;过滤前和过滤后悬浮红细胞容量无明显变化。过滤后发现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质量检测数据均符合要求,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血细胞比容(Hct)不符合质量标准。过滤前血液凝块<20 mm与≥20 mm的悬浮红细胞Hct比较,过滤后血液凝块<20 mm与≥20 mm的悬浮红细胞Hct比较,过滤前血液凝块<20 mm与≥20 mm的悬浮红细胞Hb比较,过滤后血液凝块<20 mm与≥20 mm的悬浮红细胞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84、7.410、6.573、5.987,P<0.05)。过滤后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经检测质量合格率为43.3%;血液凝块<20 mm悬浮红细胞贮存0~28 d过滤前和过滤后溶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贮存35 d悬浮红细胞过滤前和过滤后溶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检测30袋发现血液凝块和纤维蛋白析出后的冰冻血浆,其中25袋检测合格,另外5袋为纤维蛋白析出血浆,血浆总蛋白为(46.62±2.93)g/L,均不合格,血浆纤维蛋白原为(181.00±21.63)mg/dL,与正常血浆结果比较略低。使用显微镜镜检发现过滤前个别悬浮红细胞标本出现明显红细胞聚集,过滤后没有发现明显红细胞聚集,且过滤后悬浮红细胞细菌培养结果均无细菌生长。结论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质量不合格,可以直接报废,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质量合格,纤维蛋白析出的冰冻血浆质量不合格,可以直接报废。血液采集时,应避免血管异常献血者献血,减少血液凝块产生。  相似文献   

2.
治疗浓度的未分级肝素(UFH)可降低纤维蛋白聚合程度,使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介导的对凝块的溶解作用更为敏感。作者比较了UFH与三种不同低分子量肝素(LMWH)之效应。 在血浆中加入~(125)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200 000cpm/ml)和盐水(作对照)或肝素(UFH为0.5或1.0U/ml,若用LMWH则为0.5、1.0或2.0抗-XaIU/ml),然后同时加入CaCl_2(25mM)和凝血酶  相似文献   

3.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瓣膜置换术(VR)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有效手段,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手术死亡率越来越低,但此类患者的长期预后并不乐观,其死亡原因主要是术后抗凝引起的并发症。机械瓣术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术后一般也需抗凝3~6个月,掌握适当的抗凝治疗是巩固瓣膜置换术疗效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证。1人造瓣膜引起血栓的机理血液与非正常心血管内膜的表面接触,启动凝血反应导致纤维蛋白网与血小板凝块的形成,血栓的相对成分是血浆纤维蛋白凝块或血小板凝集。2抗凝药物的选择2.1肝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血酶Ⅲ强化剂,口服肝素无效,一般做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  相似文献   

4.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的光学检测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的光学检测法吴峰,马西,车金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有多种,大多数方法是以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作为凝固时间的函数为基础,此类方法只能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而不能反映纤维蛋白原分子的功能状况,而且反应过程受肝素和纤维蛋白(原)降解...  相似文献   

5.
肝素的强大抗凝作用,使人工肾得以广泛顺利开展。近年来,对肝素的药理作用深入研究,证实肝素能与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结合,肝素用量已趋小剂量化。本文对10例 ESRF 采用偏小剂量肝素血液透析(HD),50透次前后血浆 Fn 测定,探索 Fn 与 HD 之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手术后血液透析63例临床体会河南洛阳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外科(471003)谷艳丽程毓芳王静手术后血液透析(血透)存在着肝素化后切口出血问题,故不同于常规方法。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小剂量肝素并间断水冲的透析方法,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及体外肝素化透析,现总结...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工透析患者和应用肝素治疗患者血液中的肝素逐渐失活,纤维蛋白原在纤维蛋白酶的作用下逐渐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此时离心可导致纤维蛋白的析出,血清呈现胶冻样凝固状态影响了血清分离,因而拖延了检验报告时间。为了快速分离血清,本组参考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含肝素中和剂(鱼精蛋白等)的纤维蛋白原功能法试剂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0名自愿者,分别用肝素抗凝真空采血管和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抽取合格血样,以2500r/min离心15min制成乏血小板血浆备用。应用色彩终点法试剂1(添加肝素中和剂),手工法分别测定肝素抗凝血样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应用试剂2(未添加肝素中和剂),手工法测定枸橼酸钠抗凝血样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两种试剂所测得的纤维蛋白原结果极为接近,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添加肝素中和剂的试剂测定的两种抗凝剂的抗凝血样得到的两种纤维蛋白原结果,与未添加肝素中和剂的试剂测定枸橼酸钠抗凝血样得到的纤维蛋白原结果之间皆高度相关,其测得的两种纤维蛋白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结论:应用加入肝素中和剂的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既可以应用于枸橼酸钠抗凝血样,又可以应用于肝素抗凝血样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中肝素浓度较高的血样。  相似文献   

9.
纤维蛋白原与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起源于19世纪初的现代凝血概念将从血细胞和血清中分出的“纤维凝块”命名为纤维蛋白,并从血浆中分离出了其前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Fg的认识又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尤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应...  相似文献   

10.
慢性复发性口疮性口炎(XPAC),病人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纤溶)活性和肝素含量增高有关.实验证明,血液出现大量肝素时,形成各种复合物,首先形成"肝素一纤维蛋白原"和"肝素一血浆素原"复合物;而肝素过剩并存在游离的肾上腺素时,则形成"肝素一肾上腺素"复合物。  相似文献   

11.
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方法中,以纤维蛋白形成为终点的凝固法已沿用几十年.早年,采用观察试管内的纤维蛋白凝块形成;60年代后,改用平皿-带钩玻棒法(简称平皿法),能敏锐观察到纤维蛋白丝形成,但此法存在着操作技术上的误差;双工位血液凝  相似文献   

12.
肝素钙能抑制血浆中凝血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阻止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降低凝血酶的活性,抑制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消除血小板的凝集作用^[1],近年来肝素钙作为常规措施治疗冠心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我科应用肝素钙治疗冠心病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腹壁皮下注射和微量泵静脉给药,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对我科应用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和急性心肌梗塞25例中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血液凝结因素,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形成纤维蛋白凝块阻止出血,也有助于提高血浆粘性。在通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在血液凝固过程中从血清中沉淀出来,通过离心与红细胞一起被移去,但在有些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者是获得性血凝失调的病人,如:抗磷脂综合症,肝病或维生K缺乏等,更常见的是抗凝治疗,血液凝集不完全,纤维蛋白原的存在干扰了血清蛋白电泳实验,如图1所示。因此找到一种简便有效地排除血清蛋白电泳中纤维蛋白原的干扰的方法在临床上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料血浆及冷沉淀冻结时间的长短对制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浆速冻机速冻原料血浆和传统低温冰箱直接冻存原料血浆,分别制备冷沉淀,且沿用上述两种方法冻存冷沉淀制品。冷沉淀解冻复融后,检测其中的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对50袋冷沉淀制品的FⅧ、Fbg含量和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速冻机速冻原料血浆和冷沉淀制品与应用传统低温冰箱直接冻存原料血浆和冷沉淀制品比较,两者的FⅧ含量、纤维蛋白絮状物的析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证明应用速冻机速冻原料血浆和冷沉淀制品,其FⅧ的含量明显高于应用传统低温冰箱直接冻存原料血浆和冷沉淀制品,冷沉淀复融发生纤维蛋白絮状物析出明显减少。速冻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FⅧ凝血因子活性及冷沉淀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双重血浆分离 (DF)和免疫吸附 (AD)是近十年来世界血液净化疗法发展的新成就。DF和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早已被肯定[1,2 ] ,在国内我院自 2 0 0 2年 3月首先开展此技术 ,用于治疗神经、免疫系统疾病和血脂清除。治疗过程中需体外循环病人血液总量 10L~ 15L ,由于管路、透析器等人工合成材料尚无法做到完全的生物相容 ,故凝血因子的激活不可避免 ,导致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 ,轻者附着于透析膜使透析清除率下降 ,重者整个血路凝血。抗凝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另外过度抗凝可能引起出血倾向。因此 ,适宜的肝素化是治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非凝固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常规是在血清中定量检测。为防止体外纤维蛋白溶解,将蛋白水解抑制剂加入收集试管中。其余的止血筛选试验在普通枸橼酸血液标本中进行。如果用枸橼酸血浆能替代血清来检测FDP,即可简化常规程序。去纤维蛋白血浆的制作过程,采取凝血酶作凝固剂,于pH6.3及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加胰蛋白酶抑制剂(1mg/ml),室温下放置1小时,将固缩的凝块除去,用Tris-Hcl缓冲液将剩余液体调整到pH7.7。虽然作者可以从本法去纤维蛋白血浆中重新测得FDP,却不知道从血标本到血浆去纤维蛋白消耗的这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肝素的疗效及降低出血的危险性,用试管法和仪器法研究了凝血酶时间(TT)与血浆肝素含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一定浓度的凝血酶作用下,血浆肝素含量在相应范围内与凝固时间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直线回归r=0.97~0.99),批内变异系数0.8%~2.8%,批间变异系数为1.6%~2.4%。其中凝血酶浓度为10000U/L的工作曲线适应性较好,能满足各种剂量的检测。尚建立了同时测定患者原血浆与对倍稀释血浆肝素含量的方法,扩大了检测范围,最高达血浆肝素含量6400U/L,且能用于纤维蛋白原或抗凝血酶-Ⅲ严重减少时的肝素含量检测。该方法适用于多种肝素制剂(肝素钠、肝素钙和低分子量肝素)。使用上述方法对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血药浓度的观察,发现按公斤体重给药血中肝素含量的差异较大,疗效难以掌握,应实行剂量个体化的给药原则。大剂量给药(如体外循环)需用鱼精蛋白中和试验时,该方法较传统的肝素中和试验(鱼精蛋白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背景和目的 肝素化血浆可应用于新生儿交换输血,但肝素化血浆通常是来源于肝素抗凝全血分离所得。因为肝素化的红细胞和白膜层不能使用而被废弃掉。为了更有效地采集肝素化血浆,作者建立一种机器单采的方法。材料和方法 应用MCS3P血细胞分离机(Haemonetic)从志愿供者中收集血浆,以肝素盐水(30,000IU/L)按1:9配比作为抗凝剂。在实施单采之前和单采后立即测定志愿供血者的激活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F)并检测采集的血浆的各种参数。结果 实施2次循环采集到肝素化血浆平均为456 /-52ml(均数 /-SD,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无肝素化血液透析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高危出血倾向患者采用持续无肝素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生命体征、出血和凝血功能情况。结果:60例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共进行无肝素透析94次,未见凝血现象53例,部分或数条纤维状凝血5例,严重凝血需更换透析器2例,无一例出血加重或出现新的出血,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前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无肝素化血液透析治疗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利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代替血清测定的优点是,血浆不受纤维蛋白网络干扰,红细胞下沉速度快,缩短了标本的离心时间。避免了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生的纤维蛋白堵孔现象引起的溶解蛋白液浸泡和专用针通道、电极管通道等故障排除的麻烦,节约了试剂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再则 NCCLS 也主张[1]利用肝素锂抗凝血浆进行 K+、Na+检测。本文对红塔区健康人群肝素锂抗凝血浆 K+、Na+、Cl-、iCa2+的浓度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