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管在高压氧治疗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气管切开患者在高压氧舱内不能戴面罩吸氧 ,故必须有特殊装置帮助患者吸氧。我们制作了“L”型辅助吸氧装置(简称“L”管 )并经临床应用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一、“L”管结构原理本管由无毒硬塑料管弯至约 90°角而成。治疗时患者不需佩戴吸氧面罩 ,通过“L”管将吸氧三通管 (“Y”型管 )与气管导管相连接吸氧。“L”管上口内径 1.5 cm,衔接吸氧三通管管口 ,至拐弯处长 4 cm;下端开口内径 1.3cm,与气管导管外口直接连接 (“L”管下端开口直接插入气管导管外口内 )。当患者吸气时 ,纯氧不经过鼻腔 ,沿“L”管直接经气管导管进…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氧舱多以空气介质加压,戴面罩吸纯氧,所以,重症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正常吸氧装置无法实现有效的吸氧,治疗效果不理想。为了方便气管切开危重患者的高压氧治疗,2006年4月至2007年11月,笔者经过多次实践研制了适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的吸氧装置——V型管,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4 3岁 ,因头部外伤开颅术后持续昏迷 10 d,于1997年 4月转入我院。诊断 :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脑干损伤、脑挫裂伤。查体 :神志呈深度昏迷 ,双瞳孔等大等圆。头颅CT示 :左颞颅骨部分缺如 ,颅板下可见线形低密度影 ,中线右移 ,右侧脑室受压变形 ,脑干有散在点状高密度影。伤后13d开始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患者因气管切开不能带面罩 ,用科里自制的“L”型管 ,安排医师陪舱。压力 0 .2 MPa(2 .0 ATA) ,吸氧 30 min,2次 ,中间吸空气 10min;5次后对光反应、触睫反射灵敏。后发现双肺有痰鸣音 ,体温 38.8°C,疑为肺…  相似文献   

4.
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需行气管切开插管术,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死腔。由于目前没有适合气管切开插管术后患者的吸氧罩具,使这类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高压氧治疗,错过高压氧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影响预后。笔者利用输液瓶吊篮自制高压氧舱吸氧罩和气管插管外口保护架,并临床应用于86例气管切开插管术后患者,效果满意,现将制作方法及使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人加压舱采用的是单纯面罩吸氧,但对于儿童和气管切开、昏迷及神志不清等危重患者就不能在加压舱中行单纯面罩高压氧治疗,为此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头颈部面罩,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在多人氧舱内使用人工鼻(HEM)行高压氧(HBO)治疗时,吸人氧气的温度、湿度变化,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在多人氧舱内的吸氧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配对分组的统计学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用HEM(称HEM组)和非气管切开患者常规用面罩(称M组)接受HBO治疗。观察上述两组HBO治疗吸氧时吸人氧气的温度、湿度(相对/绝对)变化。结果HEM组吸人氧气的温度、湿度持续增加(P〈0.01)。结论HEM对HBO治疗中气管切开患者吸人的氧气有湿化、加温作用,HEM可作为多人氧舱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5年4月至12月于空气加压舱内共治疗24例气管切开及4例气管插管患者,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1~66岁,均为各种原因致脑损伤并深度昏迷者。所有患者呼吸较平稳,均给予气管导管吸氧法。供氧方法:①将一次性硅胶气管导管于气囊充气管根部剪断,尽量减小呼吸道死腔。注意切勿损坏气囊充气管,以备气管导管过细时能将气囊充气,避免漏气。②气管切开患者,应先取下气管套管的内套管,吸氧时将相应型号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外套管内,用力适度,以不漏气为宜,Y型管衔接在气管导管上。③经口、鼻气管插管患者,将Y型管衔接于气管导管上…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压氧"的定义和几个相关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高压氧”的定义,现有文献各有表述:刘子藩、易治主编的《实用高压氧医学》中未给“高压氧”的概念直接定义,但对“高压氧疗法”作出解释:“患者置身于高压氧舱内进行加压、吸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高压氧疗法”。关永家主编的《高气压医学》中定义为:“呼吸超过一个绝对压的纯氧称为高压氧”。罗蕴衡主编的《高压氧疗法问答》中定义为:“将机体置于高压氧舱内,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患者不能使用面罩吸氧,此类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需要解决吸氧装具与气管切开外套管的连接问题.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吸氧:(1)使用鼻导管开放式供氧.一般采用舱内的一级供氧装置,开启流量计把鼻导管放在气管开口处给氧.这种方式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也是采用最多的方法之一.缺点是:患者吸入的氧气混合大量的空气,不足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且氧气排放在氧舱内,造成舱内氧气浓度升高,从而带来安全隐患.(2)头罩吸氧 [1].这是一种高压氧舱专用供氧头罩,由有机玻璃制作而成.  相似文献   

10.
李林  王喆  张婧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5):545-546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它不仅对颅脑损伤昏迷有促醒作用,而且对恢复期的失语,偏瘫等后遗症有促进康复的作用。在高压氧治疗期间既能给病人合理的护理指导,又能缩短治疗时间及保证高压氧治疗的效果,促进病人的康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全部为住本院病人,均已确诊。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19~70岁,较重30例,轻型颅脑损伤40例。1.2治疗方法采用多人氧舱加压吸氧,缓慢加压20min,使治疗压力达到0.25 MPa,稳压后给病人戴面罩吸纯氧,昏迷或气管切开病人改用急救吸氧头罩直接供氧。吸氧30 min,休息10 min,再吸氧30 min,然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压舱内不同吸氧方式对经皮氧分压(TcPO2)的影响.方法 应用QSG-1000B型多功能监护仪监测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经皮氧分压变化.结果 TcPO2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升高.45 min达最高,面罩吸氧组达(1 214±134) mmHg,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罩吸氧组(气管切开)45 min达(1 304±269) mmHg,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罩吸氧组(气管未切开)45 min达(1 382±80) mmHg,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45 min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吸入空气5 min,55 min时测得的TcPO2较低,此后65 min和75 min又逐渐增高,3组TcPO2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舱内经皮氧分压监测对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治疗对有机磷中毒兔多脏器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急性有朵磷中毒后多脏器功能的损害与减轻患者病损程度、降低病死率的效果。方法 制作大白兔急性有机磷中毒模型。应用多人加压舱治疗,压力0.2MPa(2ATA),吸氧60min。治疗前、后抽血检测血BUN、血清ALT、CK与LDH酶,并测定脑-脊髓诱发电位。结果HBO治疗前、后、兔血BUN、ALT、CK、LDH及脑-脊髓诱发电位各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O治疗可减轻兔急性有机磷中毒后多脏器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舱内采用呼吸机救治危重症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压氧(HBO)舱内环境特殊,许多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无法进行及时而有效的HBO治疗,以至延误了抢救危重患者的最佳时机。曾有学者^[1、2]采用特制的简易装置进行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先后应用QS-l00C型、QS-2000C1型气动变压式多功能呼吸机,成功实现了HBO治疗与机械通气的结合,共治疗患者2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33岁。于半年前因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中发现高位胆管损伤,即改行胆总管修补及十二脂肠吻合术加“T”型管置入引流术。术后一个月欲拔“T”型管,进一步了解吻合口通畅情况,行“T”型管造影;发现胆管系统均不显影,造影剂直接进入小肠,无法了解吻合口通畅与否。后又进行数次“T”型管造影,均不成功;致使“T”型管在体内存留半年之久,患者情绪很大,医患双方都非常着急。但外科因无造影依据,也不敢轻易拔管,采用在X光电透监控下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达到了满意的效果。a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20岁,因车祸伤及头部后30min入院。颅脑CT示:左侧硬膜下血肿,左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底骨折。Glasgow评分:6分。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治疗顺利,患者恢复良好,4个月后再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后患者出现失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既往无癫痫病史。采用6人空气加压舱,一名护士陪舱,患者平卧位,使用吸氧面罩+2.5L呼吸气囊连续供氧装置,加压20min,治疗压力于0.2MPa时稳压,患者开始吸氧,于15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口角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立刻停止吸氧,摘除面罩,清除患者口腔内分泌物,头偏向一侧,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静脉注射10mg安定,症状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治疗后陪舱人员出现减压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23岁。既往身体健康。作为陪舱人员进入6人空气加压舱陪护一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进行高压氧(HBO)治疗:治疗压力0.2MPa,加压20min,稳压70min,减压为等速减压,减压时间为25min。稳压时戴面罩吸纯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吸舱内空气。由于该脑外伤患者神志恍惚,在吸氧及减压的过程中出现躁动不安,该陪舱人员用力按住患者双手,阻止其抓拔吸氧面罩和防止自我伤害。在整个吸氧至减压过程中该陪护人员大部分时间按住患者,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后出现昏迷及呼吸障碍的重症患者大多数需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患者机体的氧供.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能够明显增加患者血氧含量,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由于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气管切开后仍要求在高压氧舱内将呼吸机的机械通气与气管套管吸氧结合,因此护理管理质量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呼吸道的管理尤为关键,因为气管切开治疗开放了呼吸通道,使外源性病菌容易侵入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可能性,且高压氧舱为完全封闭的治疗环境,缺少空气对流,加之持续高浓度氧供,导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由于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大部分意识不清,咳嗽、咳痰等条件反射减弱,无法自行排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因此较容易发生痰液潴留,使细菌繁殖增生,引发气管切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本研究探讨高压氧舱内呼吸机联合气管套管吸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模式对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实时动态观察在多人氧舱内常压和高压氧治疗(HBOT)时观察对象使用不同吸氧装具的吸氧效果.方法 对30例观察对象在常压和0.22 MPa下,采用不同吸氧装具吸氧时,左前臂背侧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曲线变化进行连续全程监测.结果 (1)在常压及0.22 MPa下使用不用吸氧装具吸氧时,所有观察对象TcPO2曲线表现为上升阶段(吸氧开始后1~5 min上升到最高值)、峰值平台期(从到达最高峰值维持至开始减压)和下降阶段(从开始减压到停止吸氧后20 min),曲线上升下降完全与吸氧同步.(2)吸氧装具使用情况易引起TcPO2曲线变化.(3)入舱前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吸氧装具是保证TcPO2曲线正常的重要环节.结论 TcPO2曲线变化与吸氧同步,易受吸氧装具的使用情况影响;TcPO2曲线可作为实时动态监测多人氧舱内患者吸氧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怎样能够满意地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压氧(HBO)治疗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我们在1994年1月~1995年4月,对9例重症脑外伤、脑水肿气管切开患者,于气管套管接口通过机械呼吸器的直角管连接肺式供氧装置为第一吸氧口,以吸氧面罩连接另一肺式供氧装置为...  相似文献   

20.
经“T”型管瘘道网篮取胆道残留结石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经“T”型管瘘道网篮导管清除胆道残留结石的经验。方法 8例患者先行“T”型管造影,拔除“T”型管,沿导丝引入网篮导管,套住结石一并取出,再行“T”型管再置术。结果 8例中7例成功取出残留结石,1例失败。结论 经“T”型管瘘道网篮导管清除残留结石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