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对患者出院后康复的依从性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的复发率和肺功能检测优良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检测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有效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3例病情稳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肺康复技能和自我管理培训,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和家庭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实行自我管理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康复依从性比较,并用呼吸道疾病问卷修订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结果自我管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行为,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服务站-家庭四级联合肺康复干预对农村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目的抽样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农村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4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路径进行住院与出院指导、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肺康复管理团队对出院后的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四级联合肺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干预组掌握的疾病知识与具备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及肺康复训练的知识、态度、行为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呼吸困难程度,住院次数与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级联合肺康复干预有利于农村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自我管理,促进其掌握疾病知识,有利于肺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提升,从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医疗经济负担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308-4309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效果。随机抽取我院呼吸内科确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观察组护理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躯体功能、精神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显著,P<0.05。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治疗,在出院后,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干预,主要包括营养健康指导、电话随访、家庭氧疗、心理护理、呼吸肌锻炼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肺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康复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红 《中国康复》2009,24(6):420-420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康复影响因素的作用。方法: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运动指导、电话督导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平时就诊习惯,要求患者定期复诊,规范用药等。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依从性及肺功能的改善状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肺康复患者疗效中起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法 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出院前对两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戒烟、心理支持、运动训练、营养指导等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临床症状及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延缓其肺功能下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5;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7-0066-0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5A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长沙市某三甲医院106名COPD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5A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自我效能、肺康复依从性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肺康复依从性及肺功能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5A模式能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肺康复依从性,改善肺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三位一体化护理模式(即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出院后肺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COPD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出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依据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1年进行肺功能测定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干预后1年的肺功能监测指标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1年生活质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三位一体化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肺康复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150例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干预模式,对照组150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模式,分别评估2组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干预前相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依从性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护一体化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可提升中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出院后入社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心理发生率、遵医用药率及再次住院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团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社区团队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住院率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COPD复发率、住院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团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提高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嘱依从性,维持病情稳定,促进疾病康复。方法对156例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其出院后康复的依从性进行护理干预为干预组,对照组145例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患者遵医情况,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及出院后半年内的复发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患者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复发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文静 《全科护理》2020,18(23):3062-3065
[目的]探讨集束化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在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并出院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集束化肺康复护理。两组病人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症状、活动能力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集束化肺康复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干预中,能有效促进病人的肺功能康复,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情景互动式呼吸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创呼吸操与健身操融为一体的情景互动式呼吸操。将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行传统呼吸操训练,观察组行情景互动式呼吸操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3月后,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中文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检测肺功能,干预3月后统计两组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中文版)评分观察组(11.88±4.07)分、对照组(15.60±4.50)分,t=3.067,P=0.004;肺功能测定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呼吸训练依从率观察组84%、对照组24%,x2=18.116,P<0.01。结论行情景互动式呼吸操有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训练依从性,从而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5E康复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根据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5E康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6.23%,对照组7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最大呼气流量等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5E康复管理可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席明霞  覃琴  唐朝  卿利敏 《护理研究》2015,(9):1052-1054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出院病人肺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8例病情稳定的出院COPD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病人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病人实施TCM。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为COPD出院病人提供了连续性护理服务,提高病人肺康复行为,从而改善肺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8月本院康复出院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由社区服务人员及家属完成;观察组则采取家庭式护理,由医护人员负责,家属、患者配合完成。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肺功能情况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老年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FEV1、FEV1/FVC两项指标的对应数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家庭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显著作用,整体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0月入住本院呼吸内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集束化护理组采取集束化分阶段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后一年内的疾病复发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相对较低、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疾病复发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人本化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基于人本化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第2周末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并于干预结束后第8周末调查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第2周末,研究组病人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结束后第8周末,研究组病人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基于人本化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病人肺功能,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