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邱绮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23(6):494-496
报告87例消化性溃疡的中西药对照治疗观察结果,中药组运用溃疡益煎剂以健脾行气,活血止痛。西药组用H2受体阻滞剂泰胃美治疗。结果:中药组57例总有效率91.23%,西药组30例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x^2=2.24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共识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发生原因主要是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失去平衡所致。治疗原则一是抑制攻击因子,减少胃酸分泌及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二是增强防御因子,提高组织抵抗力和促进组织修复功能。下面就 PU 药物治疗的进展作一综 相似文献
3.
4.
5.
胃酸-胃蛋白酶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胃酸由胃粘膜的壁细胞所分泌,其邻近的肥大细胞分泌的组胺,作用于壁细胞上的组胺 H_2受体后,可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现已证明,组胺是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主要物质。虽然胃泌素、乙酰胆碱也能刺激壁细胞分泌胃酸,但如组胺 H_2受体被完全阻滞 相似文献
6.
雷贝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雷贝拉唑钠10mg/d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奥美拉唑20mg/d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将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口服雷贝拉唑钠片每次10mg;B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每次20mg,每日1次;C、D组:在A、B两组基础上分别睡前加服雷尼替丁150mg。结果:四组患者平均胃内ph值,平均中位ph值,夜间平均胃内ph值、夜间平均中位ph值及症状积分下降率比较:C组和D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A组、B组之间,C组、D组之间无差异。整个试验过程中四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3%、2.6%、3.3%、3.1%,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雷贝拉唑钠10mg能安全、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其缓解症状、抑制胃酸的疗效与奥美拉唑20mg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抑酸药 H2 受体拮抗剂 (H2 A)与质子泵抑制剂 (PPI)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 .方法 130只 SD大鼠随机分成 6组 ,制备急性胃溃疡出血模型 ,以不同 p H值的缓冲液冲洗胃溃疡部位后记录其胃粘膜出血时间 (GMBT) .2 2 4例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患者 ,随机分 2组 ,2 4h内洛赛克组静滴 40 mg洛赛克 ,法莫替丁组静滴 40 mg法莫替丁 ,动态测定给药前 1h及给药后 2 4h胃内 p H值 . 3回顾性分析2 72例应用洛赛克 (4 0 m g静滴 ,1次· d- 1 )与 2 70例应用法莫替丁 (4 0 mg静滴 ,2次· d- 1 )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手术率与死亡率 .结果 当 p H≥ 6 .0时大鼠 GMBT明显缩短 (P<0 .0 5 ) .胃内 p H值监测结果 ,用药后各组 p H>4.0 ,p H>6 .0的时间 ,洛赛克组比法莫替丁组显著延长 (P<0 .0 1) .洛赛克治疗组手术率比法莫替丁治疗组明显减低 (P<0 .0 5 ) ,而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对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止血效果明显高于 H2 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8.
9.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臣溪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1):6-7
自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问世以来,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已达到新的水平。但在临床上仍可遇到一些经连续或系统治疗3个月溃疡不能愈合或1年内多次复发者我们称其为难治性溃疡(Intractable ulcer),但目前对难治性消化溃疡在概念上还缺乏统一的见解和标准,在治疗上对这类病人的处理也无统一的认识。故本文根据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鑫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4(10):597-600
由于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的住院率、死亡率均有下降,但其并发症并未同时减少,胃溃疡因并发症住院的病例反而有所增加。这种趋势与老年人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相对增加及非甾类抗炎药(NSAID)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溃疡散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慧鹏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4):34-35
目的 :观察溃疡散对消化性溃疡的抗复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 80例患者分成溃疡散治疗组 (4 2例 )和雷尼替丁对照组 (38例 )并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治疗组能明显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志静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2):66-68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道侵袭因素增强和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所致。近年来研究显示,中药可通过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改善局部微循环、杀灭幽门螺杆菌等方式发挥治疗消化性溃疡作用,且有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和防止溃疡复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128例消化性质疡患者分别用洛赛克及法莫替丁治疗,观察两者疗效。结果洛赛克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溃疡计70例,其4周愈合率分别为96.4%及92.9%,较法莫替丁组(58例)的愈合率80.9%及57.1%,均有显著差异,且洛赛克缓解疼痛时间比法莫替丁短(P<0.01)。表明洛赛克疗效优于法莫替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洛赛克为一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变类型分布,发生率,好发季节,年龄分布及复发等,从而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方法:收集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收治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75例患者,对其中107例无症状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总数的38.9%,男女比例为2.45:1,以1~2月及12月为高发季节,胃溃疡并出血者占14.9%,年龄>60岁6例,占37.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占77.5%,年龄>60岁的17例,占20.5%.复合性溃疡占4.6%.吻合口溃疡占5.1%.复发病例24例,占无症状病例22.4%.无症状患者重度贫血所占比率明显高于有症状患者.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常因无症状不能早期治疗,常并发出血,有必要提高高危人群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出血并发症.加强医务人员对无症状患者医嘱依从性诱导和行为干预,提高治疗依从性,高发季节及溃疡危险因素存在时药物预防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200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而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总治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于1年后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在总治愈率及远期疗效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中,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药物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合发病原因,治疗中通过抗酸、H2受体阻断等药物的治疗,消除病因、解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并发症和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7.
23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例迁延活动性溃疡称为难治性溃疡进行了难治原因的分析,强化了诊断依据,排除了良性溃疡恶性变及其他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了幽门螺旋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重点总结了应用洛赛克治疗难治性溃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应用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和法莫替丁(Famo-tidine,Fam)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160例经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Ome组(男性61例,女性11例,年龄45.1±14.3岁),每天口服Ome20mg,早餐后顿服。Fam组(男性72例,女性8例,年龄43.7±11.2岁)每天口服Fam两次,每次10mg。结果:Ome组溃疡4周愈合率95.0%,明显高于Fam组83.75%(P<0.05),2周愈合率82.5%,明显高于Fam组65.0%(P<0.05)。服药1~3d的疼痛消失率68.6%,远高于Fam组的52.2%(P<0.05)。可见Ome在抗消化性溃疡方面有溃疡愈合快、愈合率高及缓解症状迅速的优点。在治疗过程中Ome组出现了多种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高于Fam组(P<0.01),但出现的不良反应继续用药可自行减轻至消失。结论:Ome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较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胶七散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及其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胶七散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胶七散组患者加用胶七散。治疗后1个月进行胃镜、超声胃镜、病理检查和Hp检测,治疗后12个月进行胃镜检查和Hp检测。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Sa、Sb、Sc期的分布及组织学成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合溃疡黏膜下低回声团总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七散组无低回声团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胶七散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制胃酸分泌、抗Hp感染的基础上,联用胶七散能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