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5例中脑电图(EEG)异常卒为86.7%,高于头颅CT异常率39.4%。其中颅内占位及出血二者的异常率均为100%;脑发育不全及畸形EEG异常卒78.9%,CT异常57.9%;颅内感染EEG均是异常,CT异常56.2%;各型原发性痛痈EEG异常率86.7%,CT异常仅8%。因此,对颅内占位及出血、脑发育不全及畸形其EEG与CT异常有较高的一致性,但CT更有定位价值,而对颅内感染及原发性痛病则EEG异常率高于CT。  相似文献   

2.
报道脑电地形图和脑电图及CT扫描对10种神经科疾病168例患检查结果作一对比分析。结果:BVEAM异常率为88.1%,EEG异常率75.6%,CT扫描异常率47.6%,BEAM异常率显高EEG和CT。脑溢血,脑肿瘤,脑囊虫患的BEAM异常结果略高于同步EEG,但与CT扫描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经CT检查证实无心血管病史的183例脑卒中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分析,发现ECG异常137例(74.9%)。ECG改变:主要表现为T波,S-T段的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ECG异常改变与脑卒中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与病变性质无关;ECG异常改变程度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呈正比;ECG改变的可逆性与脑卒中严重程度呈反比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心肌灌注断层显像231例,并与ECG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心肌SPECT对缺血性心脏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CG(P〈0.05)ECG与SPECT阳性结果的吻合率仅为72.1%,而ECG无缺血和梗塞的患者中,40.8%SPECT有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5.
报告120例脑外伤多形式诱发电位(MEP)检查分析,并与CT对照。本组MEP与CT总异常率分别为62.5%和55.8%,其中中、重型分别为64.7%和76.5%,轻型分别为57.1%和5.7%。轻型病人的MEP与CT异常率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MEP可反映轻型脑外伤的病理生理变化,且MEP异常率变化与临床表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故早期MEP检查和动态监测,结合CT和GCS分级有利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脑电图、头颅CT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54例小儿脑性瘫痪脑电图、头颅CT改变,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脑瘫患儿在EEG和CT异常率有较高的符合率。虽然CT在发现病灶,确定病因上优于EEG、但二者在病灶定位上有很大的相关性,尤其痉挛型偏瘫,临床定位和EEG,CT改变是相一致的,符合率最高;EEG对脑瘫分型,病变定位可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合并症越多,智力障碍越重,CT改变越明显,EEG异常率亦越高;两者的符合率亦越高。通过CT和临床及EEG结合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才能提高脑瘫诊断治疗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作为对照,评价心电图(ECG)及核素心肌显像(E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诊断冠心 敏感性和特异性心电力产为70.7%和46.4%;ECT为95.1%和89.3%。对冠状动脉各病变分支的检出率ECT达90%左右,明显优于ECG。提示ECT对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CT检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多巴酚丁胺心电图(Dobu-ECG)与 ̄(99m)Tc-MIBI心肌显像(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69例拟诊冠心病而无心肌梗塞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进行多巴酚丁胺心肌显像检查。结果:Dobu-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准确度优于Dobu-ECG(91.7%对47.2%,P<0.018,5.5%对66.7%,P<0.05),特异性二者之间无差异。诊断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Dobu-ECT优于Dobu-ECG。诊断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的敏感性,Dobu-ECT高于Dobu-ECG。在研究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副作用。结论:Dobu-ECT对识别冠心病存在与否及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均优于Dobu-ECG。  相似文献   

9.
用脑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检查了846例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患者,BEAM异常率为95%,EEG为55%。其中对受伤后有昏迷或一过性意识障碍病史的164例进行了CT检查,异常率为23.29%。BEAM主要表现为δ、θ波带量化级别增高,α波带量化级别减少,而且经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作者认为BEAM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脑功能状态、预后判断,优于EEG及CT,建议在法医鉴定上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4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CSF异常率58.7%,EEG异常率86.4%,CT异常率30.8,MRI异常率66.7%。主要改变为:CSF可见免疫细胞;EEG各导联见弥散形式出现异常θ波,异常δ波及复形慢波;  相似文献   

11.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电图与临床(附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脑电图(EEG)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36例脑进行EEG常规描记、腰穿脑脊液检查和脑部CT扫描。结果:EEG异常率72.2%;EEG异常表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以弥漫性异常为主;弥漫性异常背景上有局灶性活动;局灶性异常,有意识障碍者EEG异常率为100%,无意识障碍者EEG异常率为60%(P〈0.05);疾病恶化者EEG异常率为100%,疾病好转或治愈者EEG异常率为6  相似文献   

12.
对1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受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发现有心脏损害者占61%(100/164)。心电图(ECG)异常者占59.6%(90/151),其中以ST-T异常较为多见;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异常者占60%(36/60),以心包炎最多见,其次为二尖瓣受损;有临床体征者仅占14%(23/164)。提出对SlE患者常规作ECG、2DE等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心脏病变的诊断率,对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脑电图对诊断无CT影像改变的轻型脑伤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运涛  吴革 《四川医学》1998,19(4):300-301
为研究脑CT检查为阴性的轻型颅脑损伤的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特点及其临床价值。对近两年108例轻型颅脑损伤(脑震荡)早期进行动态EEG和BEAM监测。结果显示:无CT影像学改变的轻型脑损伤监测EEG、BEAM有异常改变达88.89%,其中79.17%为异常的θ波和δ波,伤后3天内测得的阳性显著高于3天后,P〈0.01。并发现脑生物电异常变化沿受力轴线分布。结论:早期反复测定的  相似文献   

14.
小儿病毒性脑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6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其临床症状征多样,轻重不一,病理征阳性占36.8%,脑膜刺激征阳性占17.6%,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2.2%,显著高于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磁共振(MRD)检查可显示病变形态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加早期抗病毒治疗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脑地静图动态观察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脑地形图、脑电图检查了846例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患者,BEAM异常率为95%,EEG为55%。其中对受伤后有错迷或一过性意识障碍病史的164例进行了CT检查,异常率为23.29%。BEAM主要表现为δθ波带量化级别增高,α波带量化级别减少。而且经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作者认为BEAM对脑外伤综合征有脑功能状态、预后判断,优于EEG及CT,建议在法医鉴定上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5例癫痫患者SPECT脑血流显像与CT,MRI,EEG结果的对比分析,旨在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致痫灶定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5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了^99mTc-ECDSPECT脑血流断层显像和EEG检查,其中103例和81例同时进行了CT和MRI头颅扫描,结果:SPECT阳性检出率为74.1%,明显高于CT的55.3%和MRI的59.3%(P〈0.005和P〈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颅脑CT阴性的难治性复杂部分癫痫患者EEG和SEPCT的检查结果。方法 12例难治笥复杂部分癫痫患者均采用脑电图仪行EEG检查,^99Tc-HM-PAO行SPECT检查。结果 EEG和SPECT脑显像异常所见基本一致者为5例,不一致者为7例。其中EEG呈弥漫性异常5例,SPECT脑显像的发现病灶。结论 SPECT脑显像对颅脑CT阴性的难治性复杂部分癫痫的病灶检出率要高于EEG。  相似文献   

18.
46例缺血性脑梗塞的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6例脑梗塞的BEAM与EEG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异常率还是定位定侧的诊断符合率,BEAM均高于EEG(阳性率分别为89%和65%),δ和θ活动的局限性改变也明显高于EEG而且定位直观,准确。对脑梗塞的早期诊断,BEAM与CT有互补作用,两者结合能提高临床早期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对照,通过定量分析运动超声心动图(EE)节段室壁运动,与同一运动负荷试验的99mTc-MIBI心肌灌注显象(ECT)进行比较,对冠心病人27例(对照19例)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为81%,EE诊断准确性高于ECT(P〈0.05),将两者联合进行诊断时虽敏感性稍低,但特异性提高。表明EE检出的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与同步ECT所示的心肌灌注异常范围及冠脉病变部位有较高的符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良孕(育)史夫妇的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异常妊娠妇女及病残儿感染性(TORCH、UU、CT)疾病与出生缺陷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以自体血浆代替胎牛血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G显带,姬姆萨染色,镜下分析染色体;TORCH-IgM、IgG采用抗体ELISA(间接法),消眼依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1346例遗传咨询病例中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101例.异常检出率为7.50%;其中世界首报三种8例。异常染色体核型顺位依次为三体型,罗伯逊易位,平衡易位.臂间倒位和缺失。其中常染色体异常88例占87.13%,性染色体异常13例为12.87%。在396例不良孕产史妇女中检测TORCH—IgM、Ig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48%和33.68%,CT检出率为23.12%,UU为14.28%;85例病残儿中TORCH—IgM、IgG阳性检出率为11.76%和40%。结论:积极开展产前诊断,控制染色体畸变患儿的出生;对有特殊意义的阳性患者予以治疗并进行优生指导是降低活产婴儿出血缺陷的可行性措施,开展“三级”预防人口出生缺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