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陕西省的啮齿动物与莱姆病病原的贮存宿主。方法夹夜法和莱姆病病原的BSK-Ⅱ培养分离。结果记述啮齿目Rodentia已知7科35属56种,其中松鼠科Sciuridae 6属6种,鼯鼠科Pteromyidae 2属4种,跳鼠科Dipididae 5属5种,刺山鼠科Platacanthomyidae 1属1种,鼹形鼠科Spalacidae 2属6种,仓鼠科Cricetidae 12属16种,鼠科Muridae 7属18种。从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Hodgson体内培养分离出1株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结论初步掌握了陕西省啮齿动物与莱姆病病原的潜在贮存宿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宿主动物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对野鼠、野兔、牛、羊、狗进行了莱姆病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用病原分离培养方法和PCR方法对野鼠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确定基因型。结果野鼠的血清莱姆病感染阳性率最高为32.00%(32/100);并从大林姬鼠、社鼠、小林姬鼠的脾脏和/或肾脏中检查到莱姆病螺旋体的特异片断。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为Borreliagarinii基因型。结论首次从病原学证实天津林区鼠类为莱姆病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承德地区林区动物莱姆病以及当地居民感染莱姆病螺旋体的情况.方法:血清流行病学检测承德林区牛、羊血清IgG抗体和当地居民血清IgG抗体,PCR法检测莱姆病螺旋体.结果:血清流行病学检测结果显示,在承德林区至少有牛、羊两种动物中有莱姆病的感染, 其感染率分别为 23.3%、30%;当地居民也存在莱姆病的感染,感染率为13.3%;PCR检测未查到阳性结果.结论:此次调查证实了牛、羊是承德林区莱姆病的重要贮存宿主;当地居民存在莱姆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市所辖四个区开展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调查,了解我市是否存在鼠问鼠疫疫情。方法鼠疫宿主动物调查采用笼日法;采集全部活鼠鼠体表蚤鉴定后分类;采用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查鼠血清F1抗体,脏器压印法分离鼠疫耶尔森氏菌。结果4区25个调查点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捕获率为8.25%,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占87.50%。为本市优势鼠种,黄胸鼠占8.03%,臭购脯占4.42%。板齿鼠占0.21%。雌雄性别比为1:0.82。繁殖指数褐家鼠为0.41,黄胸鼠为0.55,臭鼢黯为0.14。以黄胸鼠最高,预示将来该鼠种的种群数量将会增长较快。472只鼠形动物中有129只鼠形动物寄生565匹蚤,经鉴定均为印鼠客蚤,染蚤率为27.33%,总蚤指数为1.20。黄胸鼠染蚤率、蚤指数最高,分别为63.16%、3.80;褐家鼠为25.70%、1.01;臭购睹为15.0%、0.20。5种不同生境的捕鼠率为2.61%-15.42%。鼠体印鼠客蚤指数为0.68~2.59。25个调查点有10个点鼠带印鼠客蚤指数大于1。间接血凝法检测鼠疫F1抗体458份。未检出阳性血清,鼠脏器压印培养407份,未分离出鼠疫杆菌。结论目前我市尚未发现鼠问鼠疫疫情,但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密度较高,存在鼠间鼠疫流行的隐患。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92年5~9月份,在承德、保定、邯郸及石家庄地区采用布旗法及牲畜身上捕捉法共收集蜱208只,其中全沟硬蜱最多147只占71.01%,森林革蜱35只,长角血蜱25只,日本血蜱1只。从全沟硬蜱分离出3株莱姆病螺旋体:HIP_6HIP_8HIP_(11)。另外两种蜱未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在暗视显微镜下,菌体呈细长疏螺旋状,以旋转、移动及侧曲方式运动,运动活泼。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与免疫抗B_(31)免疫血清呈特异性免疫,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与单克隆抗体H_(6724)及H_(5332)呈阳性反应,与H_(6831)呈阴性反反。  相似文献   

6.
斑点热的主要宿主和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斑点热均系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类对其病原体的保存作用是次要的。斑点热的主要储存宿主是啮齿类动物 ,节肢动物是其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人可以被携带斑点热病原体的节肢动物叮咬或被其粪便污染伤品而感染本病。迄今发现的斑点热中 ,除了立克次体痘是由革螨叮咬传播 ,加利福尼亚鼠伤寒是由蚤叮咬或蚤粪传播外 ,其他斑点热均由蜱叮咬或蜱粪传播。人类只要在很好地识别了斑点热的宿主和媒介后 ,才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斑点热的防制。1 动物宿主斑点热立克次体 (SFGR)的动物宿主以脊柱动物为主 ,它们是媒介蜱的寄生和供血者 ,是蜱生存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定边县鼠疫疫区周围地区宿主动物及媒介蚤分布现状。方法以村为单位,通过走访群众和实地考察,了解鼠类分布概况;采用公顷夹日法在长爪沙鼠分布区调查鼠密度;采用5米夹笼法调查夜行鼠密度;采集捕获鼠体表寄生蚤进行种类鉴定;采集鼠血清检测F1抗体。结果石洞沟、贺圈、白泥井3乡(镇)局部地区有长爪沙鼠分布,平均密度为10.00只/公顷,最高密度为66只/公顷;长爪沙鼠染蚤率为19.90%,蚤指数为0.31,秃病蚤为优势种。结论定边县鼠疫疫区周围地区有可能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应加强该地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并计算鼠密度、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601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451只,食虫目动物150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2.09%,鼠密度(捕获率)为11.50%;在242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6只,捡获蚤92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猫栉首蚤、缓慢细蚤、适存病蚤;鼠染蚤率为19.01%,总蚤指数为0.38;黄胸鼠蚤指数为0.63;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 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1890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 633只,食虫目动物157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1.97%,鼠密度(捕获率)为10.35%;在210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55只,捡获蚤126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适存病蚤;鼠染蚤率为26.19%,总蚤指数为0.60;黄胸鼠蚤指数为0.63;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改变对莱姆病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探讨西部大开发中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了原始林区、苗圃林区和农牧业区三个样区,从媒介、宿主以及人群感染等自然疫源地特征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变化对莱姆病传播的影响。结果原始林区,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种群数量、种群多样性指数方面均高于苗圃林区和农牧业区;媒介和宿主潜能以及自然疫源地活力也显著高于苗圃林和农牧业区;农牧业区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种群数量、种群多样性指数方面均低于苗圃林区。结论 原始林区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于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一定程度上起保护作用,其潜能、自然疫源地活力等增加,人群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提示了对进入原始林保护区的人员加强防护与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信阳市火车站区内、外及火车车箱内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种类和密度的本底情况。方法每月监测一次,连续布鼠笼(夹)3天,鼠笼捕到的活鼠用乙醚麻醉取心脏血液,用鼠血清血凝试验(IHA)检测阳性率,同时检测染蚤率。结果布有效鼠笼3178笼次,捕鼠121只,布有效鼠夹3449夹次,捕鼠112只,捕鼠总数233只,鼠密度3.52%。鼠血清血凝试验(IHA)全部为阴性。检出鼠蚤26只,鼠体染蚤率18。18%。结论信阳市火车站区内、外及火车车箱内鼠密度较低,鼠疫宿主动物中未发现鼠疫阳性抗体。  相似文献   

12.
13.
莱姆病研究进展马宏伟,马佳毓中华人民共和国绥芬河卫生检疫局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关键词莱姆病;蜱;螺旋体中图法分类号R377莱姆病(Lymedisease)是70年代末被发现的蜱传播螺旋体性自然疫源性疾病[1],表现为皮肤、神经、关节、心脏等多...  相似文献   

14.
莱姆病研究进展RESEARCHADVANCESOFLYMEDISEASE李林村,郭万申,王文周综述(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莱姆病(Lymedisease)是一种由蜱传播的动物源性螺旋体病。最早在美国的康涅狭格州莱姆镇发现。该病的病原体是疏...  相似文献   

15.
16.
莱姆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莱姆病是通过蜱叮咬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亦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该病可致使多器官、多系统受损.目前该病已分布于30多个国家,估计年发病人30万左右,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病列为重点防治研究对象[1].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发现了该病,到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发现有此病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新近认识的一种蜱媒螺旋体感染的炎性多系统疾病。1975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首次发现和证实而命名为LD。临床表现早期为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ECM),中晚期分别为神经、心脏及关节病变。本文就近年来我国莱姆病的研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北部地区恙虫病疫源地的传播媒介与宿主。方法 2008-2011年新疆北部3个地区恙虫病疫源地进行定期捕鼠和分离恙螨,采集老鼠的肝脾,利用PCR法检测恙虫病东方体(Orentia tsutsugamushi,Ot)。结果小家鼠、灰仓鼠、草原兔尾鼠、大砂土鼠为当地不同生境的优势鼠种,自然感染Ot的动物7种,其中啮齿动物5种、鸟类2种。采集纤恙螨属5种,其中二肩纤恙螨、岩栖纤恙螨、博乐纤恙螨为优势种。结论新疆北部地区木垒、博东、新源等地具有恙虫病疫源地存在的宿主、媒介条件。  相似文献   

19.
1991~1995年对西藏阿里地区进行了野兔热疫源地媒介、宿主的调查。本文报道了作为野兔热宿主的啮齿动物和重要传播媒介的银盾蜱栖息生境、生态分布和季节消长等。  相似文献   

20.
无形体属立克次体种类繁多,现已发现无形体属中的几个种对人类和动物致病。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新发及再发无形体病逐年上升,对人类和家畜健康造成重大威胁。为更好的了解病原体的保存和传播方式,国内外已对其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无形体属中确定的几个种的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