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为了验证新生产的依达拉奉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达到销售要求。方法:对依达拉奉注射液的质量进行研究。结果: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结论:新生产的依达拉奉注射液符合质量标准。允许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每年因外伤致死者约10万人,伤百万人,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伤残和病死率较高,其发生率占急性颅脑损伤的12%~21%,而病死率则高达25%~50%,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所在科自2006-08~2007-12应用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病因复杂,主要由于局部脑组织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病变坏死,导致神经功能缺失[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治疗后,应重点关注神经功能的恢复[2]。依达拉奉(Edaravone)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抑制脂质过氧化,为脑保护剂[3]。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3例。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治疗后3、7、14d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d后依达拉奉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C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及14d后依达拉奉治疗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纤酶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脑血栓形成患者共9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给药基础上应用降纤酶,观察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降纤酶用法为第1天给予10U静脉滴注,而后降纤酶在第3天及第5天的剂量均为5U,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2周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纤酶联合依达拉奉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肺分流术(CPB)氧自由基和静止呼吸顺应性(Cs)的变化,并探讨CPB后依达拉奉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72例接受CPB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麻醉后CPB前(T1)、主动脉开放后60min(T2)、120min(T3)、180min(T4)各时间点检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计算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及呼吸指数(RI)。结果CPB后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DA及SOD较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PB后各时间点上述各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T2、T3、T4的Cs和Cd较T1有明显下降,与实验组相应时间点比较亦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2、T3、T4的RI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RI体外循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B后患者外周血中MDA明显增加;CPB能引起肺炎性损伤,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在RI增加,肺顺应性下降;依达拉奉能降低CPB后氧自由基MDA的水平,可抑制CPB后RI的增加及肺顺应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异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控制神经功能的损伤,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依达拉奉注射液致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69岁女性因后循环缺血入院,给予依达拉奉30mg,2次/d静脉滴注。患者在上午首次滴注后出现心慌、胸闷,下午再次滴注后症状加重,BP130/70mmHg,HR70次/min,期前收缩2~3次/min。24h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停止使用依达拉奉,并口服胺碘酮0.2g,3次/d。12d后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显示正常。  相似文献   

9.
黎钢  袁光雷  陈威  梅元武  童萼塘 《医药导报》2006,25(10):1013-10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 (MCI 186)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连续入院的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根据出血量给予不同剂量的脱水药,控制血压及血糖,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bid,共14 d。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分别于治疗后第7,14,28天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8 d后,治疗组CSS由治疗前的(19.6±8.7)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1.8±4.6)分 (P<0.01);对照组CSS由治疗前的(20.5±9.6)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5.4±6.3) 分(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24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48~67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2例。2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1)、芬太尼3μg·kg~(-1),吸入8%七氟醚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0.5mg·kg~(1-)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2组麻醉维持用药相同,均在麻醉后切皮前(T_1)、膨肺后60min(T_2)、术后1h(T_3)测定血浆IL-6、IL-10浓度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T_1比较,2组血浆IL-6、IL-10浓度和IL-6/IL-10以及IL-6mRNA、IL-10mRNA和IL-6mRNA/IL-10 mRNA于T_2、T_3均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血浆IL-6浓度、IL-6mRNA、IL-6/IL-10和IL-6mRNA/IL-10mRNA于T_2、T_3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抑制单肺通气患者IL-6的生成和释放,有助于维持IL-6/IL-10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近几年来,其在临床应用的范围逐渐扩大。本文简要综述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诊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急诊收治的104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均给予两组患者一般常规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0.9%Na Cl溶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69%;治疗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两组相对比,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治疗急诊脑出血疾病治疗中,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脑出血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新 《首都医药》2009,16(14):10-11
依达拉奉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其治疗脑梗塞具有治疗时间窗宽、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故作为神经保护剂临床应用广泛。但在上市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了该制剂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包括急性肾衰、暴发性肝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就其不良反应、影响发生的因素、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脑血肿、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脑血肿和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能较好地改善神经功能和患者生活能力,远期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挫裂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d,连用2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治疗组治疗前评分(56.6±21.3),治疗后评分(78.4±17.3)。对照组治疗前评分(56.4±20.9),治疗后评分(63.5±15.1)。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挫裂伤疗效确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轻、中度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血管性痴呆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智能量表(HDs-R)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长谷川智能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分别和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长谷川智能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通过其抗自由基损伤作用对轻度和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产生较好治疗效果,治疗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方法将7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1日2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针、甘油果糖针、阿斯匹林片等常规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4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GCS、ADL、NIHSS评分分别为(6.4±1.7)、(48.8±9.8)、(9.3±0.6)分,与对照组的(6.5±1.7)、(48.5±10.2)、(9.4±0.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13.1±1.9)分、ADL评分(70.3±10.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3±2.0)、(59.7±11.0)分, NIHSS评分(4.8±0.6)分低于对照组的(6.9±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而且极大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应当在临床试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