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简称引流管)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联合经动脉灌注(TAI)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序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0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经胆管途径置入引流管,行近距离放疗联合TAI序贯治疗,每3周重复一次TAI化疗,并于近距离放疗8周后拔出引流管,植入胆道支架;评价技术成功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2次TAI化疗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记录患者生存状况。结果均顺利置入引流管,技术成功率100%。近距离放疗期间3例发生轻微胆管炎及少量出血;化疗期间多数出现1~2级血液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少数发生3~4级不良反应。经2次TAI化疗后,1例肿瘤局部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3例进展,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0.00%(27/30);中位随访时间12.73个月,中位支架通畅时间8.5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4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4.48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9.10%、30.60%。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近距离放疗联合TAI化疗序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安全且短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NSCLC患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血常规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此后每3个月复查脑部和肺部CT,每6个月行全身骨扫描复查,随访12个月观察局部病灶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肺部目标病灶完全缓解6例(6/24,25.00%),部分缓解18例(18/24,75.00%)。术后发生少量气胸4例,痰中带血4例,发热5例,给予对症治疗后1~3天症状消失。术后1个月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轻度下降,所有患者血清肺癌相关肿瘤标记物水平均不同程度好转。随访期内1例患者发生对侧肺转移,2例出现骨转移,1例脑转移,无死亡患者。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NSCLC创伤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是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其中22例接受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验组),28例仅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两组患者远期疗效;观察门静脉再通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7个月和6.0个月;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门静脉再通、腹腔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手足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23个病变椎体)伴脊髓压迫且有严重腰背部疼痛的椎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评价术前及术后患者顽固性疼痛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计算术后肿瘤局部控制率、患者生存率。结果2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7~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随访期间无失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患者顽固性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12例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保留率85.00%(17/20),神经功能恢复率30.00%(6/20)。术后3、6、12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100%、90%,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8.81%。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安全、可行,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乏血供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乏血供肝癌患者资料,其中25例(30个病灶)接受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A组),21例(27个病灶)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B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B组临床有效率(RR)为96.30%(26/27),明显高于A组[86.67%(26/30),χ~2=8.694,P0.05];直径≤3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均为100%(8/8、10/10);在直径3~5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分别为81.82%(18/22)、94.12%(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37,P0.05)。治疗后6个月,A、B组的RR分别为93.33%(28/30)、96.30%(2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22,P0.05);直径≤3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均为100%(8/8、10/10);直径3~5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分别为90.91%(20/22)、94.12%(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RFA均为乏血供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ACE联合RFA相对近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对较大肺癌局部肿块的灭活作用。方法2008年5-11月我科共收治4例肺癌患者(肿瘤最大径均〉5 cm,最大肿瘤为10 cm×8 cm×8 cm)。所有肿瘤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低分化腺癌。4例患者中2例介入治疗前曾接受系统化疗+靶向治疗(NP方案+恩度),2例曾接受普通化疗,均因无法耐受化疗反应转而寻求介入治疗。对4例患者均先经支气管动脉行病灶侧TACE,术后3~7天给予CT引导下RFA治疗,均于局麻联合静脉强化麻醉下完成。术后1个月增强CT扫描评价疗效,如有不同程度的肿瘤组织残留或复发征象则再次行TACE+RFA治疗。所有患者均定期影像随访至本研究结束。结果4例患者均接受2次TACE+RFA联合治疗,第1次联合治疗后1个月CT增强扫描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肿瘤组织残留征象;第2次联合治疗后1个月CT增强扫描均未见残存肿瘤组织征象。经2次TACE+RFA联合治疗后随访至本研究结束6~12个月,影像学随访示局部射频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未见残存或复发征象。结论TACE+RFA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地灭活直径〉5 cm肺癌局部病灶,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B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联合BACE(经支气管动脉GP方案局部化疗+微球栓塞)+~(125)I粒子植入,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静脉GP方案化疗+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研究组瘤体大小较对照组显著缩小,Karnofsky评分显著提高(P均0.05);治疗后3、6、12个月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44/60)、78.18%(43/55)和83.33%(40/48),而对照组分别为38.46%(20/52)、53.19%(25/47)和65.85%(2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4.44%(38/45)和55.56%(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5)。两组骨髓抑制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CE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LANSCLC有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宜消融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82例不宜消融的肝癌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40例,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42例,予单纯TACE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血常规、血清甲胎蛋白(AFP)、并发症、客观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125I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剂量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术后3、6个月客观有效率[85.00%(34/40)、67.50%(27/40)]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26/42)、45.24%(19/42);P均<0.05]。联合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5.7个月,对照组为10.7个月;联合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50%、54.30%、23.30%,对照组为45.20%、32.60%、13.60%。联合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肝功能及血常规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联合125I治疗不宜消融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记录随访所见。结果16例治疗均成功,癌痛及胸腔积液均明显缓解;术中未见穿刺部位、微波消融区及粒子植入区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3级以上放射性损伤,未出现粒子迁移,术中及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68.75%(11/16)、局部控制率87.50%(14/16)。随访12个月期间5例死亡,但无粒子植入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微波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SVCS,其中23例接受上腔静脉支架植入术(支架组)、17例接受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联合组);比较组间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率,以及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 2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联合组与支架组临床成功率(94.12% vs. 91.30%)、并发症发生率(17.65% vs. 8.70%),术后1个月支架通畅率(100% vs. 91.30%)、2个月支架通畅率(100% vs. 82.61%),以及患者中位PFS(4.12个月vs. 3.83个月)和中位OS(22.44个月vs. 20.3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4个月联合组支架通畅率高于支架组(100% vs. 78.26%,P<0.05)。结论 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治疗SVCS短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7例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瘤(60个病灶)患者的肝转移瘤病灶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行二线化疗,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 60个病灶均顺利植入粒子,剂量分布均匀,共植入粒子1 995枚,平均每个病灶植入粒子(33.41±24.79)枚。术后不良反应轻,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术后1周肝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以奥沙利铂联合方案化疗6例,伊立替康联合方案21例。化疗3、6个周期后肝转移瘤病灶直径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4.6个月。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安全性好,近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资料,共63枚腹部转移性淋巴结,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对55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植入~(125)I粒子,术后验证辐射剂量达到术前计划要求。术后1、3、6、9、12个月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6.19%(48/63)、80.65%(50/62)、71.43%(30/42)、77.50%(31/40)、78.95%(30/38),临床获益率分别为93.65%(59/63)、88.71%(55/62)、80.95%(34/42)、85.00%(34/40)、84.21%(32/38)。42例术前伴腹痛及腰背部疼痛患者术后1个月疼痛缓解39例(39/42,92.86%)。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骨髓抑制、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3、6、9、12个月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00%、98.20%、61.80%、58.20%、54.50%。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或仑伐替尼治疗肝细胞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HCC伴Ⅱ/Ⅲ型PVTT患者,分为TACE联合125I粒子组(A组,n=27)及TACE联合仑伐替尼组(B组,n=25);比较2组客观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率。结果A组ORR、中位OS、Ⅱ型PVTT中位OS及Ⅲ型PVTT中位OS分别为70.37%(19/27)、13.6个月、14.1个月及13.2个月;B组分别为32.00%(8/25)、11.3个月、12.3个月及10.4个月;A组上述指标均优于B组(P均<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15%(13/27),均未见严重并发症;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00%(22/25),5例(5/25,20.00%)出现严重药物毒性反应。结论 TACE联合125I粒子治疗HCC伴PVT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优于TACE联合仑伐替尼。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7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1年体检发现肝脏肿物1周;既往肝炎病史10年余,未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前因中-低分化HCC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查体上腹部见术后瘢痕。谷丙转氨酶91.8 U/L,总胆红素34.9μmol/L,谷草转氨酶72.2 U/L,白蛋白38.5 g/L,甲胎蛋白585.48μg/L,异常凝血酶原26851.13 mAU/ml。Child-Pugh A级。腹部CT:肝左叶见-4.8 cm×3.6 cm肿块(图1A),增强后不规则强化;门静脉主干内见低密度影,增强后部分强化,考虑为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  相似文献   

15.
~(125)I粒子具有放射性低、精确度高、对周围正常组织创伤小及高度适形性等特点,可通过近距离照射杀伤癌细胞。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是微创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对于丧失手术治疗机会、体质较弱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对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NSCL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转移性胸壁肿瘤可破坏胸壁而引起疼痛,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尤其是胸壁巨大转移瘤(最大径6.5cm),手术常无法完整切除,治疗的首要目的在于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疼痛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5])。近年来,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胸壁巨大转移瘤逐渐成熟,与消融技术联合应用可减少植入粒子数量,减轻并发症。本研究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胸壁巨大转移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