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乙醇提取工艺对山豆根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山豆根乙醇热回流和渗漉提取液,采用经典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记录其毒性症状谱、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用Bliss法分别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度。结果:小鼠口服山豆根乙醇热回流液和渗漉液的LD50和95%可信限分别是27.135(24.869~29.622 g·kg-1)和13.399(12.016~14.899 g·kg-1),分别相当于人日用量的316.6倍和156.3倍,主要毒性症状谱为多动、烦躁、间歇性抽搐、呼吸急促等,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成活动物体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差异,药后7 d差异消失。结论:山豆根乙醇渗漉液的毒性大于热回流液,说明乙醇提取温度和浓度是影响山豆根急性毒性结果表达的关键因素,尤以温度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体外细胞毒模型结合模式生物斑马鱼急性毒性模型,筛选和评价山豆根提取物、组分及重要单体成分的细胞毒性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以期发现山豆根潜在的毒性成分。方法考察山豆根提取物、组分及主要单体成分对人心肌细胞AC16、人正常肝细胞L-0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毒性,筛选山豆根中具有较强细胞毒性的组分及主要单体成分,评价其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计算斑马鱼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aximun non-lethal concentration,MNLC)、10%致死浓度(10%lethal concentration,LC10)和半数致死浓度(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给予山豆根酮(1/9MNLC、1/3MNLC、MNLC、LC10)进行干预,观察斑马鱼器官形态学结构的畸形变化、运动情况的异常变化和死亡数量等毒性表型,计算畸形变化率,并考察斑马鱼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山豆根酮对AC16、L-02、HK-2和SH-SY5Y4细胞均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在斑马鱼急性毒性模型中,山豆根酮组斑马鱼毒性明显,主要表现为肝毒...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明确山豆根及山豆根注射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丁醇萃取的方法,对山豆根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提取。并采用简易可行的加入黄酮类成分专属显色剂进行显色法,通过显色反应的颜色和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该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高低。结果:山豆根注射液中的正丁醇部位和水溶液部分,无相应的显色反应出现,说明山豆根注射液中几乎不含有黄酮类成分。山豆根醇提物被正丁醇萃取后分成的水溶液部位和正丁醇液部位,正丁醇部位的黄酮显色反应明显,说明经正丁醇萃取后,黄酮类成分也进入正丁醇溶液中,而水溶液中几乎没有显色。正丁醇部位经乙醚∶丙酮(1∶1)混合液沉淀皂苷后分成的沉淀部分和溶液部分,沉淀部分是经纯化的皂苷,其中几乎不含黄酮;溶液部分中显色明显,说明正丁醇萃取液的黄酮类成分几乎均留在皂苷沉淀反应的溶液中。结论:山豆根中富含黄酮类成分,而山豆根注射液中几乎不含黄酮类成分,可能主要还是含有生物碱等其它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山豆根非生物碱部位(SⅢ-C)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6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模型对照组、左旋咪唑组、以及SⅢ-C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在第1,2,3天s.c.环磷酰胺50 mg/kg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各组i.g.给药12d,测量胸腺、脾脏指数,i.p.鸡红细胞(CRBC)测量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对CRBC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以及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SⅢ-C能够明显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器官发育抑制,使其保持或恢复在正常水平,提高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使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的溶血素抗体明显增强,抑制致裂原诱导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结论 SⅢ-C对于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有促进作用.SⅢ-C是否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保肝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8.
9.
李春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19):26-26
目的:对山豆根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方法: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山豆根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果与结论: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作用,其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中医药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ODS,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从山豆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6,7-dihydro-5H-pyrrolo[1,2-a]imidazol-3-yl)ethanone(1),环(脯氨酸-脯氨酸)(2),烟酸(3),对羟基苯甲酸(4),对甲氧基苯甲酸(5),4-羟甲基-2,6-二甲氧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6),松柏苷(7),紫丁香苷(8),(-)-开环异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9),(-)-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丁香脂素-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松脂素-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2),(6S,9R)-roseoside(13)。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5,6,9,10,12,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新天然产物1对A549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23.05±0.46)μmol·L-1]。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MPLC以及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山豆根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1H,13C-NMR)分析,分别鉴定为3-(4-hydroxyphenyl)-4-(3-methoxy-4-hydroxyphenyl)-3,4-dehydroquinolizidine(1),lanatine A(2),cermizine C(3),senepodine G(4),senepodine H(5),jussiaeiine A(6),jussiaeiine B(7),(+)-5α-hydroxyoxysophocarpine(8),(-)-12β-hydroxyoxysophocarpine(9),(-)-clathrotropine(10),(-)-cytisine(11)和(-)-N-methylcytisine(12),化合物1~7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抗病毒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3,6~10具有抗柯萨奇病毒B3型(CVB3)活性,IC_(50)介于0.12~6.40,SI(SI=TC_(50)/IC_(50))介于5.6~50.1。抗菌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3,7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活性,MIC分别为8.0,3.5,6.0 g·L~(-1);化合物1,3,7,12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33591)的活性,MIC分别为18.0,7.5,8.0,12.0 g·L~(-1)。化合物2,6,7具有抑制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活性,MIC分别为1.0,3.2,0.8 g·L~(-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叶越南槐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多叶越南槐的生物碱成分,综合运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和理化方法进行分析,并确定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结构。结果: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了各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槐果碱(1),苦参碱(2),槐花醇(3),9α-羟基苦参碱(4),12α-羟基槐果碱(5),氧化槐果碱(6),氧化苦参碱(7),金雀花碱(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多叶越南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本草溯源及考证、现代文献毒性记载及近年来相关毒性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山豆根的安全性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分析。研究提示,山豆根的毒性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且呼吸衰竭可能是致死的直接原因。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呕吐、恶心、腹痛、四肢无力、心悸、胸闷;重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颤抖、抽搐、发冷、心跳加快、血压下降、休克、呼吸衰竭而死亡。若患者大量、长时间服用,可能造成严重的脑损害,尤其是青少年及儿童病例较多。笔者提出规范临床用药,避免患者轻信偏方、验方随意用于预防感冒和治疗咽喉疼痛,临床医师严格按照药典推荐用法用量处方,是充分发挥疗效规避用药风险的重要措施。并建议今后应注重山豆根中毒后常规救治方法的探讨,同时加强毒性物质基础、毒性机制和增效减毒等研究,以期使山豆根充分发挥疗效的同时减少临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获得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全长转录组数据,为深入挖掘越南槐功能基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acBio Sequel高通量测序系统,对越南槐根、茎、叶、果4个部位的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结果:共获得214159条环形一致性序列(CCS),获得208156个高质量isoforms,并在非冗余蛋白(NR)、核苷酸序列(NT)、基因本体(GO)、真核生物相邻类的聚簇(KOG)、蛋白家族(Pfam)、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SwissProt数据库中共注释了170150个isoforms,检测出4055个转录因子和38445个简单重复序列,预测到80041个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和39817个mRNAs。结论:获得了较为可靠的越南槐全长转录组数据,可为深入研究越南槐生物学特性、相关代谢途径、信号通路及其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豆科苦参属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树脂、正相硅胶色谱、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部分化合物的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结果:从越南槐种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 22...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选山豆根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山豆根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选取乙醇体积分数、加醇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山豆根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选取加水倍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山豆根中总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总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适合于产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硫酸化苦豆子多糖(SAPS)溶液的构象特征以及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溶液行为,并考察其体外抗凝血活性。方法:采用刚果红法研究SAPS构象特征;通过圆二色谱(CD)研究SAPS在不同浓度、温度和添加钙离子等条件下构象的变化;并测定SAPS体外抗凝血活性。结果:刚果红试验中SAPS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会发生红移;浓度、温度变化以及添加钙离子使SAPS构象发生变化。不同取代度的SAPS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凝血活性。结论:SAPS具有多股螺旋结构。浓度、温度和金属离子因素均对其构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硫酸根的取代度增加,SAPS的抗凝血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8.
山豆根颗粒及其饮片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山豆根颗粒及其饮片对肝癌H22腹水瘤、S180实体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腹水瘤、S180实体瘤的体内实验方法,以环磷酰胺(CTX)为阳性对照,分别取种瘤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9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山豆根饮片高、中、低剂量组(生药7.0,3.5,1.75 g·kg-1)、山豆根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生药7.0,3.5,1.75 g·kg-1)、CTX组(0.02 g·kg-1).于分组第2天,CTX组ip给药,其余各组ig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11 d,每日1次,给药体积均为20 mL·kg-1体重,分别观察山豆根颗粒及其饮片对荷瘤肝癌H22腹水瘤小鼠和S180实体瘤小鼠瘤重、抑瘤率的影响,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2(IL-2)的含量. 结果: 山豆根颗粒及其饮片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肝癌H22腹水瘤、S180实体瘤的生长,且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INF-γ,IL-2的水平(P<0.0,或P<0.01). 结论: 山豆根颗粒及其饮片均可对抗肝癌H22腹水瘤、S180实体瘤,其作用机制均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山豆根颗粒抗肿瘤作用与其饮片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苦参开花和授粉特性,以及小花发育的特点。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等生理活性的测定,研究苦参开花和授粉习性。结果 根据花器官的形态和生理活性变化,把苦参的小花发育分为S1~S7阶段。在S3~S5阶段,花朵尚未开放时,花粉和柱头逐渐发育成熟,具有活力且柱头的发育滞后于花粉的发育;在S6阶段之后,小花开放,花药迅速失活,但是柱头继续伸长并维持活力。小花开放后的72 h内,花粉保持较高活力。柱头活力在9:00最高。结论 苦参的柱头和花粉在花蕾开放前已具有生理活性且花粉已经释放,显示出典型的闭花授粉特征,但是花蕾开放之后,柱头继续伸长,并保持活性,表明也有异花授粉的特征,这对苦参种子生产、遗传资源保存、杂交育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