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脓毒症与机体免疫状态紊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毅  邓小明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0):710-711
脓毒症 (sepsis)是临床危重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随着人们研究脓毒症致病机制和宿主对脓毒症反应基因学基础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认识到机体免疫状态紊乱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 免疫亢进与脓毒症许多研究认为 ,脓毒症反映了机体难以控制的炎症反应。在感染、损伤和急性炎症时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释放大量促炎介质如TNF -α、IL - 1、IL - 6、IL - 12、IL- 18以及IFN -γ。垂体前叶细胞表达TNF和IL - 1的受体 ,炎症介质可通过这些受体激活该细胞释放促肾上腺皮质…  相似文献   

2.
摘要:近年来,脓毒症的高死亡率是重症医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循环往复的细胞因子风暴和持续存在的免疫抑制,使脓毒症患者治疗更加困难。随着对脓毒症病理过程研究的逐渐深入,目前认为重症感染之后,占主导地位的免疫抑制是脓毒症患 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运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淋巴细胞数量.细胞因子和T、B淋巴细胞亚类的功能变化,辅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免疫紊乱,综合运用免疫激活剂和炎症抑制剂,可有效避免免疫抑制的发生,促进脓毒症患者的康复。该文着重探讨脓 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免疫治疗进行相关阐述,望能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免疫学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念认为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失控的、持久性全身炎症反应.目前,人们渐渐认识到,在 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机体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免疫激活状态,负向调控( negative regulation)机制在 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机体在免疫应答正常或没有外界急性损害的情况下,正向 与负向调控处于平衡状态并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但严重创伤、休克及脓毒症时机体不仅出 现过度的炎症反应,而且存在着严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淋巴细胞大量凋亡和免疫无反应性, 这与免疫负向调控效应密切相关[1-2].  相似文献   

4.
免疫麻痹与脓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抗炎反应及免疫麻痹可能是参与脓毒症致病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免疫麻痹涉及复杂的免疫机制及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状态改变,针对此种改变进行的免疫调节疗法可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脓毒症治疗措施。现仅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脓毒症被定义为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并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脓毒症死亡并不全由过度的炎症反应所致,在一些脓毒症患者中可出现低下的炎症反应——“免疫麻痹”( im munoparalysis) ,由此引起迅速出现且难以控制的继发性感染也是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在疾病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emiBioCD系列(CD3/CD4/CD8)细胞检测玻片,检测166例常见感染性疾病患者(5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67例脓毒症、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55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的绝对计数及比值,结合其IgG、IgM、IgA、C反应蛋白变化,并监测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改变。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脓毒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绝对计数及脓毒症患者的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患者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监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脓毒症是目前引起 ICU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高病死率的原因可能与具体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不清楚相关,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系统、多机制疾病,免疫炎症系统反应紊乱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脓毒症免疫紊乱主要表现为炎症因子风暴和免疫麻痹,免疫麻痹的机制可能包括:免疫细胞凋亡、免疫细胞抑制和免疫细胞耗竭。本文就脓毒症免疫麻痹发生病理生理机制、免疫监测、细胞免疫调理治疗作一综述,以其提高脓毒症免疫抑制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联合检测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在胃癌分期和炎症反应中的意义。方法手术前及术后7天检测78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水平,分析与胃癌临床分期及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Ⅰ、Ⅱ期胃癌淋巴细胞亚群术前术后改变不明显,Ⅲ、Ⅳ期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天增高明显(P<0.05),Ⅲ、Ⅳ期感染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术前各期胃癌的CRP改变不明显,但术后7天Ⅲ、Ⅳ期胃癌上升明显(P<0.01),感染率也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及CR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癌的病期。病期越晚,CRP的免疫放大作用越明显,对组织免疫损伤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脓毒症是感染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内外科及烧伤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系临床危重症患者最主要的死因之一。脓毒症中免疫功能紊乱贯穿于病理过程的始终,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炎症反应的预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调节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细胞之一。而调节性树突状细胞(regulatory  相似文献   

9.
<正>脓毒症(sepsis)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指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产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害,失控的炎症反应可可造成威胁生命的器官衰竭,是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及诸多内科重症导致的炎性反应失控引起的,是重症监护病房内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3])。而在脓毒症的病程发展进程中,免疫功能的紊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脓毒症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普遍认为,脓毒症的宿主免疫反应包括多个后续的或同时发生的进程,既有过度炎症,也有免疫抑制,其主要机制在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包括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异常,本文结合近年脓毒症在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从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两方面探讨脓毒症时机体免疫反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与脓毒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炎症反应、凝血及抗凝过程和免疫功能紊乱等密切相关。由组织因子(TF)所启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不仅在脓毒症凝血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而且在炎症反应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则为外源性凝血过程的重要负性调节物。研究表明,TF和TFPI与脓毒症关系密切。现就TF、TFPI在脓毒症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临床实验免疫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脓毒症是临床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约有54万脓毒症患者,其中21.5万患者终因脓毒症而死亡,随着对脓毒症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加深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人们对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了解,大量研究表明脓毒症的发生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因此,深入探讨脓毒症中免疫功能紊乱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进一步阐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并为其预防和治疗开拓新的思路,研究中选取何种指标评价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程度及药物的疗效尤为重要,现就脓毒症的免疫指标进行总结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严重烧伤、创伤及外科大手术等急性损伤后常伴有炎症反应及并发感染,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症(sepsis)、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临床危重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在脓毒症及MODS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脓毒症是由于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 临床发现, 脓毒症患者病情越重其血液学参数异常现象越明显, 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最常见[2,3]。此外, 这些参数的比值, 近几年来也被用作炎性指标, 并建议作为生物标志物来辅助炎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先前的研究中已被证明是脓毒症可靠的预后指标[4,5]。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也是潜在的脓毒症预后指标[6]。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MLR)对脓毒症诊断、预测的可靠性, 在先前的研究[7]中还有争议。其他包括3个及以上血液参数比值, 如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是2014年由Hu等[8]首次描述其在肝癌中的预测价值, 被认为反映了宿主免疫和炎症条件的平衡。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全身炎症综合指数(AISI)也是两个新型免疫炎症指数, 很少有研究对其在脓毒症中的效用进行评估。本研究收集了脓毒症患者入院当天的SII、SIRI、AISI、NLR、PLR和MLR水平。试图比较它们在独立预测脓毒症病死率中的能力, 并将其与SOFA评分等其他参数的性能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脓毒症患者外周静脉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及辅助T淋巴细胞 (Th)亚群的动态变化,评价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患者被诊断为脓毒症后的第1、4、28天/出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前抽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连续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和Th各亚群比例,同时记录当天的APACHE Ⅱ评分.结果.脓毒症组(A组)患者19例,重度脓毒症组(B组)27例.B组较A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Th1细胞百分率及Th1/Th2比值明显降低,Th2细胞百分率则明显增高(P均<0.01).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Th1细胞百分率及Th1/Th2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B组患者入院第4天起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维持于较低水平(均低于30%);Th1细胞百分率及Th1/Th2比值随时间迁延呈下降趋势,Th2细胞百分率呈上升趋势,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重度脓毒症患者存在明显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下调和Th1/Th2漂移,免疫抑制更显著,表现为单核、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Th2细胞和抗炎反应优势可能是导致这一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儿童脓毒性休克的免疫紊乱特点,评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体液免疫的改变能否为脓毒症患儿的病情预警及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PICU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5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为脓毒性休克组,将同期121例脓毒症患儿为脓毒症组,76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淋巴细胞亚群、体液免疫、炎性指标、血生化等临床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 24.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对比分析3组的淋巴细胞亚群,发现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在脓毒症组及对照组间随病情严重程度呈下降趋势,CD19+B细胞百分率随病情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脓毒性休克组的CD16+CD56+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比分析3组的体液免疫,发现脓毒性休克组的IgG、C3、C4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ROC曲线评价免疫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CD19+B细胞百分率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肝硬化(L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探讨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代偿期LC患者(CC组)、35例失代偿期LC患者(LCC组)和63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C组和LCC组总T细胞及其各亚群细胞的绝对含量均下降,T4/T8比值升高,双阴性T细胞百分含量下降(P<0.05);CC组T4/T8比值较LCC组更高(P<0.05).结论 LC患者存在明显的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包括各亚群细胞数量的减少及T4细胞相对于T8细胞的功能亢进.随着病情加重,T4细胞的应答能力进一步减退.  相似文献   

18.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ICU中脓毒症是危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并且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递增.据统计,在中国,脓毒症在ICU中的发病率为8.68%,病死率可高达44.7%.因此,脓毒症成为重症医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之一.目前,脓毒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与过度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微小RNAs (miRNAs)作为重要的免疫调控因子,可通过TLRs/NF-κB信号通路参与固有免疫调控,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脓毒症中miRNAs参与TLRs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IL -6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探讨其免疫功能与临床意义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L -6水平。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Ⅰ、Ⅱ期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CD8)无明显差异 ,IL -6水平增高 ;Ⅲ、Ⅳ期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CD4水平下降 ,而CD8与IL -6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肺癌患者IL -6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对临床分析肿瘤发展状况 ,判断其预后及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脓毒症患者74例(年龄27~92岁)和非脓毒症患者30例(年龄32~83岁)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v (美国BD公司)定量测定外周血CD3阳性淋巴细胞(CD3+T)、CD4阳性淋巴细胞(CD4+T)和CD8阳性淋巴细胞(CD8+T)及CD4+T /CD8+T比值.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CD3+T、 CD4+T百分比及CD4+T/CD8+T比值降低(P<0.01),CD8+T 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存活组比较,脓毒症死亡组CD4+T百分比、CD8+T百分比和CD4+T /CD8+T比值降低(P<0.01),CD3+T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D4+T百分比及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脓毒症死亡患者免疫功能损害更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和判断病情严重度具有重要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