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膜转移是严重影响胃肠道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种子-土壤"学说被认为是解释腹膜转移的主要理论。由于腹膜转移结节初发时体积小,早期诊断尤为困难,因此,腹膜转移的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方法已由临床病理因素逐渐向细胞学、乃至分子层面纵深发展,而包括影像组学在内的多组学整合评估,也进一步丰富了腹膜转移的精准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腹膜乳斑与胃癌细胞在腹膜播散中的关系。方法 30只经环孢素A处理的SD大鼠分成3组,分别向大鼠腹腔内接种经溴脱氧尿甙(BrdU)标记的Sy86B裸鼠可移植性入胃癌细胞,数量分别为10^5、10^6和10^7。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癌细胞的分布,主数网膜乳斑或非乳斑区标记细胞的娄量,确定癌细胞的分布。结果 在乳斑或非乳斑区平均标记细胞数的比率分别是163:1(10^5)、280:1(1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癌卵巢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1993年~1997年共收治女性胃肠道恶性肿瘤卵巢转移5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5例,原发癌位于胃的18例,结肠的13例,直肠的24例;发病中位年龄406岁;双侧卵巢转移率约为76%;低分化腺癌或粘液腺癌约占78%;浸润浆膜的比例为80%;临床分期III期(Duke′sC期)以上约占75%;2年以上生存率继发于胃癌的为16%,结肠癌的45%,直肠癌的67%。本组患者卵巢仍保持原形或呈肾形,包膜完整,表面呈结节状隆起。肿瘤大小不等,小的呈粟粒结节状,大的肿块达36cm×35cm×30cm,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可有出血坏死灶,多为囊性和实性混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膜乳斑与胃癌细胞在腹膜播散中的关系 .方法 30只经环孢素 A处理的 SD大鼠分成 3组 ,分别向大鼠腹腔内接种经溴脱氧尿甙 (BrdU)标记的 Sy86B裸鼠可移植性人胃癌细胞 ,数量分别为 105、 106和 107.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癌细胞的分布 .计数网膜乳斑或非乳斑区标记细胞的数量 ,确定癌细胞的分布 .结果在乳斑或非乳斑区平均标记细胞数的比率分别是 163∶ 1(105)、 280∶ 1(106)和 697∶ 1(107).标记细胞数在乳斑或非乳斑区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1).结论标记细胞选择性地侵入网膜乳斑 ,表明在胃癌腹膜播散的早期 ,癌细胞具有特异地侵入腹膜乳斑的特性 .  相似文献   

5.
大网膜乳斑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网膜乳斑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胃癌细胞株MFC,经Dil标记后,以每只小鼠1×10~4个Dil-MFCs注射到72只615小鼠腹腔内,不同时间取大网膜,观察Dil-MFCs在乳斑和非乳斑区的变化.结果 Dil-MFCs注入小鼠腹腔12 h后,Dil-MFCs开始大量出现在乳斑区;48 h,在巨噬细胞杀伤作用下,仅有少量细胞存活;72 h后,乳斑区可见增殖细胞团,形成微转移增殖灶.在非乳斑区,48 h可见散在少量的Dil-MFCs,72 h后散在Dil-MFCs增多,未发现增殖细胞团.腹腔注射14 d,乳斑区形成以乳斑为中心的团状转移灶,而非乳斑区则形成单细胞转移.结论 胃癌细胞在腹膜转移的早期阶段选择性地侵犯乳斑,乳斑转移灶是腹膜进一步转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体大网膜乳斑与胃癌腹膜种植性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有关腹膜乳斑的形态、结构、功能、存在部位等基础研究的报道较多 ,而腹膜乳斑与胃癌腹膜种植性转移之间有何关系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 ,我们通过对胃癌手术切除的网膜研究 ,探讨大网膜乳斑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意义。1 资料和方法  取自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科及本溪市中心医院外科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手术切除的 5 1例进展期胃癌大网膜。  本实验采用的CH40 (微粒子活性碳 ) ,由日本东京府立医科大学提供 ,将 0 5mL15 %CH40 加入 5 0 0mL生理盐水中 ,于术前 18h ,取右下腹麦氏点 ,经套管针穿刺 ,…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癌手术与门静脉单细胞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Zhao Z  Wang S  Jiao X  Chen J  Hou H  Shao S  Wang W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6):331-332
目的 进一步了解在胃癌、大肠癌的根治过程中,手术对单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 172例2分2组,阳性受检组111例,先结扎肿瘤区引渡以血和的阴性对照组61例。开腹探后将导管置入门静脉抽取血标本,抗上皮细胞膜克隆抗体为探针,ABC免疫组化法检测门静脉癌细胞。结果 阳性受检组111例患者中有72例发现肿瘤细胞、阳性率为64.9%,有性对照组的61例仅发现13例,阳性率为21.3%,两组且间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腹腔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汪邵平 《外科》1996,1(4):178-18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衍生因子MDC/CCL22-CCR4反应轴在胃癌腹膜乳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CR4在5种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MTT法测定不同浓度CCL22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率的变化;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CL22对胃癌细胞株BGC-823趋化活性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标本中CCR4表达;单变量分析CCR4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CR4mRNA和CCR4蛋白在5种胃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CCL22可以促进BGC-823细胞的增殖和趋化.CCR4在胃癌中有表达,CCR4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位置、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均无关(P>0.05).结论 CCL22-CCR4反应轴可能在胃癌腹膜乳斑转移中起作用.CCR4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网膜乳斑在腹膜微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小鼠分成3组,向小鼠腹腔内打入1×106经Dil荧光标记的BS186MFC胃癌细胞,3组小鼠分别于24、48、72 h被杀死取其大网膜,免疫荧光标记大网膜乳斑中的巨噬细胞,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乳斑区胃癌细胞的变化.结果 乳斑与非乳斑区在24、48、72 h不同时间点标记胃癌细胞比率分别为484:1、136:1、10:1.各时间点胃癌细胞在乳斑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记细胞数在乳斑与非乳斑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网膜乳斑对胃癌细胞的腹膜微转移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方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7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研究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与临床和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873例患者中,腹膜种植转移97例(11.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P=0.032)、肿瘤大小(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08)、肠壁浸润深度(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术前CEA(P=0.003)和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P=0.009)与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前CEA和CA19-9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有关(均P<0.05).结论 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前CEA及CA19-9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基因43(Cx43)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32例诊断为胃癌合并腹膜转移患者的胃癌、癌旁及腹膜转移组织中Cx4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x43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Cx4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4%(11/32),在癌旁组织中为100%(32/32),在腹膜转移组织中为94%(30/32),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Cx43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350,P<0.01),胃癌组织与腹膜转移组织Cx43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89,P<0.01);胃癌组织Cx43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r=-0.030,-0.169,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r=0.750,0.642,-0.357,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Cx43表达下调,腹膜转移组织中Cx43表达明显上调,可能是Cx43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发挥正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阳  崔彬  李平 《腹部外科》2014,(3):197-199
目的 探讨顺铂(DDP)联合持续热灌注治疗胃癌腹腔种植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治疗的84例胃癌腹腔种植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DDP联合腹腔持续热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DDP腹腔灌注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水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3个月和6.0个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P联合持续热灌注治疗胃癌腹腔种植转移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肝转移和腹膜扩散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近远期预后以及姑息性手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5年7月间胃癌数据库资料中79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患者肿瘤穿透浆膜、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全胃癌、未分化癌、Borrmann Ⅳ型、女性患者因素与腹膜扩散相关,而Borrmann Ⅳ型、淋巴结转移、腹膜扩散与胃癌肝转移相关(P〈0.05)。肝转移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腹膜扩散患者(P〈0.05);而3、5年生存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扩散组中姑息性切除术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旁路手术/喂食性造口术和剖腹探查患者(P〈0.05);而肝转移患者3种手术者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肝转移的胃癌患者近期预后比腹膜扩散患者差;姑息性切除术可改善腹膜扩散胃癌患者的近期生存率。而对肝转移患者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Galectin-3蛋白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半乳糖结合蛋白(galectin)-3蛋白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鼠抗人galectin-3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35例同期伴腹膜转移胃癌患者的癌旁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胃癌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原发灶、胃癌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galectin-3强表达,且阳性表达率为97%(34/35);胃癌旁正常胃黏膜中galectin-3蛋白表达很弱,阳性表达率为14%(5/35)。正常胃黏膜中galectin-3的表达与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3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病灶中的galectin-3检查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术前是否腹膜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im-1)mRNA在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探讨预测胃癌腹膜转移的方法。方法收集128例胃癌患者及12例良性病变患者的腹腔冲洗液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128例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Tim-1mRNA的表达情况,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根据超声,CT,MRI,或术中的诊断,明确腹膜转移的发生及时间。分析Tim-1mRNA与临床各病理参数关系及出现胃癌腹膜转移时间的关系,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57例(44.5%)术后出现腹膜转移,分为4组分析:术后半年出现腹膜转移23例(术后半年组),术后2~3年出现腹膜转移34例(术后2~3年组),术后无腹膜转移组71例及对照组12例。术后半年组Tim-1mRNA表达明显高于术后2~3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Tim-1mRNA表达又明显高于无腹膜转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腹膜转移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4cm、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3+T4期、TNM分期Ⅲ+Ⅳ期Tim-1mRNA为高表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1mRNA在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胃癌腹膜转移的方法,Tim-1mRNA表达的高低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早期和晚期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优于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的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中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测(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PLC)和癌胚抗原蛋白测定(pCEA)对胃癌患者术后预测腹膜转移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术中采集5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和8例胃良性疾病患者的腹腔灌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测和放射免疫法测定pCEA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腹腔液pCEA阳性率(43.9%)明显高于PLC(26.3%)(P<0.05),PLC和pCEA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0.01)。与PLC相比,pCEA对胃癌术后预测腹膜转移有较高的敏感度(94.7%)和较低的假阴性率(5.3%)。PLC阳性组及pCEA阳性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PLC阴性组及pCEA阴性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pCEA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腹膜转移的预测和预后判断,术中pCEA测定是一种较PLC更加灵敏、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患者腹腔微量游离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微量癌细胞的敏感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CEA mRNA 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72例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进行了癌细胞检测。结果 72例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CEA mRNA 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8.1%(P<0.05)。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CEA mRNA RT-PCR阳性检出与肉眼腹膜播散、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癌侵犯肠管周径显著相关(P<0.05),而免疫组化的阳性检出仅与肉眼腹膜播散和肝转移2项病理特征显著相关(P<0.05)。结论 CEA mRNA 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腹腔渗液中微量癌细胞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优于免疫组化法,大大提高了大肠癌隐匿性腹膜播散的检出率,帮助建立癌转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