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至缓解期病机转归。方法:收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四诊情况,软件录入分析得出证素名称,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结果:70分以上的证素积分从高往低的分布频率前5位为:病位:急性期依次为肾〉肺〉心〉脾〉表;缓解期依次为肺〉肾〉心〉脾〉表。病性:急性期依次为气虚=痰〉阳虚〉血虚〉阴虚;缓解期依次为气虚〉阳虚〉痰〉阴虚〉血虚。病性等级急性加重期气虚重度占94%,痰重度占73.6%,血虚中度占28.3%。缓解期气虚重度41.5%,痰中度30.2%,血虚轻度占30.2%。结论:COPD病位在肾、肺、心为主,急性加重期到缓解期病位变化由肾转到肺为主,病性均以气虚、痰、阳虚、血虚、阴虚为主,但病性程度变化大。其中以痰、血虚变化最突出。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中医病位、病性证素分布规律特点。【结果】(1)中医病位:肾的证素积分最高,其次为脾和经络;肾、脾、经络的证素积分与肝、心、肺、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中医病性:实性证素主要为痰、血瘀、湿,其比率为痰>血瘀>湿。虚性证素主要为阴虚、气虚和阳虚,其比率为阴虚>气虚>阳虚。(3)证素分布:肾病中阴虚证素积分最高,脾病中气虚证素积分最高,经络证素中血瘀积分最高。【结论】肾、脾、经络是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主要病位;本病虚证以阴虚、气虚和阳虚偏重,实证以痰、血瘀、湿偏重;临床多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及瘀血阻络证等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不同临床分期的证素分布情况及演变规律。方法以来自6家医院的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IPF中医临床调查表,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现场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中医症状情况,建立数据库并从中提取证素。以多维度GAP指标和临床分期体系为依据将IPF患者分为3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统计和比较不同阶段病性及病位证素分布情况。结果发放调查表108份,回收108份,有效89份。29例IPF临床Ⅰ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99,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93.10%),痰(浊)(58.62%)、血瘀(48.28%);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58,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脾(44.83%)、肾(34.48%)。32例IPF临床Ⅱ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174,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100.00%)、血瘀(90.63%)、痰(浊)(78.13%);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87,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脾(71.88%)、肾(65.63%)。28例IPF临床Ⅲ期患者涉及病性证素11个,总频次190,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气虚(100.00%)、血瘀(100.00%)、阴虚(92.86%);病位证素5个,总频次100,出现频率前3位依次为肺(100.00%)、肾(100.00%)、脾(89.29%)。IPF临床各期患者病性证素比较,与IPF临床Ⅰ期比较,临床Ⅱ期中血瘀、阳虚和寒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临床Ⅲ期中血瘀、阴虚、阳虚、寒和气滞(郁)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与IPF临床Ⅱ期比较,临床Ⅲ期中阴虚、阳虚和气滞(郁)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IPF临床各期患者病位证素比较,与IPF临床Ⅰ期比较,临床Ⅱ期中肾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临床Ⅲ期脾、肾和心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与IPF临床Ⅱ期比较,临床Ⅲ期中肾的证素分布显著升高(P0.017)。结论IPF临床Ⅰ期病性证素以气虚、痰(浊)、血瘀为主,临床Ⅱ期病性证素以气虚、血瘀、痰(浊)为主,临床Ⅲ期病性证素以气虚、血瘀、阴虚为主,随病程进展痰(浊)变化不著,而血瘀、阴虚、阳虚渐甚,且可兼见寒和气滞(郁);病位以肺、脾、肾为主,晚期累及于心。气虚血瘀作为核心证素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48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小儿脑瘫虚证证素中阴虚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P<0.05,P<0.01),气虚高于阳虚(P<0.05);小儿脑瘫实证证素中湿、痰、气滞、热积分无显著性差异;小儿脑瘫病位证素以肝、肾积分显著高于脾、心(P<0.05,P<0.01)。结论小儿脑瘫多属虚实夹杂之证,虚证证素主要以阴虚、气虚、血虚为主;实证证素主要以湿、痰、气滞、热为主;病位主要在肝、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证素规律.方法 选择83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PCOS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胞宫、肾,其次为肝、脾、肺;PCOS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阴虚、阳虚、血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阴虚、阳虚、血虚积分(P<0.01);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痰、湿、血瘀、热,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痰、湿、血瘀、热积分(P<0.01).结论 PCOS的病位以胞宫、肾为先,从胞宫、肾论治本病具有重要意义;虚证证素以气虚为主,实证证素以气滞为主,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单纯虚及单纯实的证素均较少.  相似文献   

8.
王念源  李玉叶  刘玉鑫 《广西医学》2022,(16):1890-1893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5例老年AECOPD患者,采用自制的老年AECOPD患者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对AECOPD常见的40个证候进行证素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和专家意见(临床判定)明确辨证证型名称。对聚类分析结果和临床判定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由40个常见证候提取出10个公因子。由10个公因子确定的病位证素包括肺、肾、脾,病性证素包括痰、气虚、湿、阴虚、阳虚、热、水、寒、血瘀、气滞、饮。临床判定结果显示,肺脾气虚、痰瘀蕴肺证占比28.78%,气阴两虚、痰热壅肺证占比26.34%,肺脾肾虚、痰饮瘀肺证占比20.98%,肺脾气虚、痰热瘀肺证占比16.10%,其余证候占比均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肺脾气虚、痰瘀蕴肺证占32.99%,气阴两虚、痰热壅肺证占28.87%,肺脾肾虚、痰饮瘀肺证占25.26%,肺脾气虚、痰热瘀肺证占12.89%。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老年AECOPD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判定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结论 老年AECOPD患者病位证素以肺、肾、脾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胃癌中医学证候特征与外周血Survivin mRNA、HMGB1 mRNA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临床50例胃癌确诊患者行中医证素辨证,分析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频数频率和积分,并检测外周血Survivin mRNA、HMGB1 mRNA表达水平。结果:50例胃癌确诊的患者中,高积分证素为胃、脾、气虚、痰、瘀、毒。在胃癌病位证素中,胃、脾与Survivin mRNA、HMGB1 mRNA的相关系数r都大于0.6,与肝、肾、心的相关系数r在0.3~0.5,与肺的相关系数r小于0.3;在胃癌病性证素中,Survivin mRNA、HMGB1 mRNA与气虚、痰、瘀、毒的相关系数r都大于0.6,与气滞、阴虚、湿浊、阳虚、血寒、血虚的相关系数r在0.3~0.5,与火、水、食滞的相关系数r在0.3以下。结论:胃癌与胃、脾、气虚、痰、瘀、毒密切相关,并与外周血Survivin mRNA、HMGB1 mRNA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福建省女性甲基苯丙胺(冰毒)成瘾者月经情况与中医证素的关系。方法对436例在福州市公安强制戒毒所自愿参加调查的康复期女性冰毒成瘾者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计算证素,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福建省女性冰毒成瘾者以未婚、青年、无职业、低学历者居多。②大部分女性在吸食冰毒后会出现月经异常改变。③中医证素分布:病位证素分布主要在肾、肝、脾、心,病性证素主要是虚性证素,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气虚、阳虚、血虚、阴虚,接下来是实性证素气滞、湿、痰、热等。④月经情况与中医证素之间存在相关性: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与热、肾证素呈正相关;月经无规律与肺、心神、津亏、寒、血瘀呈正相关;月经色黑或有血块与热、湿、痰、胃、心、心神、血瘀呈正相关;停经与精亏、湿、痰、心呈正相关。结论吸毒会导致女性发生病理改变和月经紊乱,临床戒毒工作中要辨证地把握女性病理因素,兼顾月经情况进行戒毒、防复吸治疗。  相似文献   

11.
梁晓春教授认为经行头痛,气血不调是其病机总纲,病位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郁为始发因素,脾虚为重要因素,肾虚为关键因素.血瘀贯穿于病程始终,可见痰湿、寒凝等兼证,且痰、瘀二者之间可互为影响.经行头痛,病因虽复杂,但可简而概之为虚实两端,即气血两虚的"不荣则痛"虚证与气滞血瘀的"不通则痛"实证.临证可分为肝郁气滞、肝...  相似文献   

12.
郭志生  张华 《中医学报》2021,36(4):793-79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精癃"范畴,主要是由肾气亏虚、肺失宣降而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结于水道所致。临证之际,应审证候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活用攻补大法;重视肾脏之本;强调活血化瘀之法。中气不足、肾阳亏损、肾阴亏虚多属虚证,多责之于脾、肾。肾阳亏损证,治当温阳化气利尿,多以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肾阴亏虚证,治当滋阴利尿,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中气不足证,治当益气利尿,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热壅盛、气滞血瘀、湿热下注多属实证,多责之于肺、肝、膀胱。肺热壅盛证,治当宣肺泻热、通调水道,多选用枇杷开肺汤、黄芩清肺饮、加减麻杏石甘汤等治疗;气滞血瘀证,治当行气活血利尿,多选用沉香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湿热下注证,治当清热利水,多选用八正散治疗。  相似文献   

13.
范立华 《中医学报》2020,35(2):315-3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病"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损,痰瘀互结心脉。临证时重视痰瘀致病论,痰瘀日久,必会生郁化热。用药时刻固护脾胃,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用二陈汤、四君子汤、乌贝散等。倡导祛痰活血,喜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味,并重用补气药物。巧用解郁清热药物,如檀香、郁金、黄芩、白花蛇舌草、虎杖等。重视风类药物,将风类药分为平肝熄风、活血祛风、养血熄风、辛散祛风4类,根据患者发病不同特点临证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主要病名下的证素分布特点,总结慢性胃炎的发病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痛"、"胃痞"患者各60例,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对其证候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痛和胃痞主要病位证素相同,为胃、脾、肝;主要病性证素相同,为气滞、阳虚、气虚、湿;证素组合频率较高的有:肝脾胃加气滞加气虚、脾胃气虚、脾胃湿、脾胃阳虚、肝脾胃气滞。结论慢性胃炎的证素特点和发病规律基本相同,病变实质为虚实夹杂,虚证以脾气虚弱、脾阳不足为主,实证以胃气不降、肝气郁滞、湿邪阻滞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介绍武维屏运用病证症结合辨治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武维屏提出因病审机论治,审病机虚痰瘀为关键,论治法补虚化痰行瘀理肺四法多用。论辨证,分急缓两期七证候,急重期六种证候较常见,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贯穿始终;析证候,从三级十症别轻重,注重咳、痰、喘、昏、脱之变化。从咳论治,当分寒、热、燥、湿、暑、风、气、血、阴、阳;从痰论治,需分寒、热、燥、湿、郁、瘀;从喘论治,分急缓,急辨五候,缓别悸喘、痰喘、肿喘、绀喘;从昏论治,痰热阻窍、痰浊蒙窍、热扰心营三种证候最常见;从脱论治,分阴阳之别。  相似文献   

16.
痰瘀互结证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的重要证候之一,痰浊与瘀血是冠心病发病最主要的两大病理因素,两者相互胶结贯穿该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多从痰瘀同治,并根据其发病标本虚实,以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等不同情况,按气虚、气滞、气阴两虚、阳虚、寒邪、热邪、毒邪的轻重加以辨证施治。该文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本证及其兼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采集4个研究单位诊治的929例DR患者的四诊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事先未经经验辨证的四诊指标提取证候要素。结果:得到23个公因子(即证候要素),经合并后,初步诠释为阴虚、气虚、血瘀、阳虚、痰、血虚、精亏、气滞、湿、热(火)10种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阴虚、气虚、血瘀、阳虚位居前4位,为DR的多见证候要素,此与中医关于DR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结论:因子分析是确定DR常见证候要素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取的证候要素,可作为DR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骆金文 《中医学报》2021,36(4):710-712
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与舌相联,其中心与舌的关系最为密切。舌象的改变首先反映心的功能状态。望舌形是舌诊的主要内容之一,与舌色和舌苔相比,舌形诊法的客观性更强,更能充分体现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血瘀、寒凝、痰浊痹阻心脉为标。舌体的老嫩可反映冠心病虚实的变化;舌体胖瘦、是否有裂纹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气血津液的盈亏;舌形苍老,舌面有点刺,多提示冠心病痰瘀日久,郁而化热,热毒充斥血分;舌体胖大而滑嫩,舌色淡白,多与冠心病患者命门火衰、水湿阴寒邪气蓄积有关,为阳虚寒凝之证;舌下脉络形状的改变侧重反映血液运行情况,对冠心病瘀血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淋巴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中医证候、证型特点及中药应用规律。方法:收集近6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淋巴瘤相关性贫血且接受中药治疗的5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四诊信息、证型、中药药物应用频次、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淋巴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主要证候有乏力、浅表淋巴结肿大、咳嗽、纳差、贫血貌、发热、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或薄白、脉细或弦细等。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脾胃和肾,与心、肝、肺相关。证候要素主要包括气虚、血虚,也可表现为阴虚、毒、痰、瘀、热等。中医证型依次为气血亏虚证、癌毒内蕴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热互结证、气虚血瘀证等。补虚药和清热药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类,其他依次为化痰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解表药、理气药等。补虚药中主要是补气药,其次是补阴药、补血药和补阳药。清热药以清热解毒为主,其次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泻火药及清虚热药。甘草、白术、黄芪、当归、白芍药等10味药占补虚药总数的75.32%。白花蛇舌草、玄参、金银花、山慈菇、半枝莲、蒲公英、连翘等10味药占清热解毒药总数的77.11%。结论:淋巴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证候表现复杂,病机以虚为主,夹杂痰瘀、热毒等病理因素,健脾益肾、祛瘀解毒为主要治法,药物选择应立足辨证论治,同时可选择常用的补益药和解毒抗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