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及骨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生长发育门诊就诊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比较患儿治疗前后IGF-1、IGFBP3、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OC)、胶原羧基末端肽同分异构体(CTX)、腰椎2~4、腰椎1、腰椎2、腰椎3、腰椎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FT3/FT4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分别为(106. 04±16. 57) ng/ml,(4 478. 29±196. 34) ng/m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38. 54±8. 67) ng/ml,(1 277. 65±105. 31) 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6. 453、145. 085,均P<0. 05)。治疗后,血钙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患儿血磷、AKP、OC及CTX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患儿腰椎2~4、腰椎1、腰椎2、腰椎3、腰椎4、股骨颈及股骨大转子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FT4、T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患儿FT3、FT3/FT4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在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治疗中应用rh GH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IGF-1、IGFBP3及骨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及预防骨关节炎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5只,A、B、C三组分别在膝关节滑车处钻孔造成关节软骨全层缺损,以右膝为实验侧,术后向关节腔内注射1mg/ml的IGF-10.1ml,每周1次;左膝为对照侧,与实验组同一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D组为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于术后1、4、8周分别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和Safranin O染色评分,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GF-1及IGF-1R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实验侧软骨缺损处组织的修复情况均优于对照侧,并且实验侧在各组软骨缺损周围的正常软骨未发生明显退变,而对照侧周围软骨在4、8周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变,周围软骨中IGF-1的表达实验侧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侧4、8周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GF-1R的表达在各组实验侧和对照侧与正常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在关节软骨缺损早期即行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的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并延缓周围软骨的退变,从而预防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微量元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患者100例为延迟组,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为配伍,选取同期正常骨折愈合患者64例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获得随访,检测患者骨折1周、6周及12周的血清微量元素Fe、Zn、Mn及IGF-1的含量,分析患者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并以ROC曲线评估微量元素及血清IGF-1水平对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延迟组患者骨折6周及12周的Fe、Zn、Mn含量及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2组患者骨折6周的Fe、Zn、Mn含量及IGF-1水平均较骨折1周有降低(P<0.05),而骨折12周的Fe、Zn、Mn含量及IGF-1水平均升高(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2组的微量元素Fe、Zn、Mn含量及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Zn、Mn及IGF-1降低均为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031、1.27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IGFBP-1)的相关性,为HDCP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脐血和羊水中IGF-Ⅰ、IGF-Ⅱ、IGFBP-1水平。正常孕妇16例(对照组),HDCP孕妇48例(研究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7例,轻度子痫前期16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IGF-Ⅰ、IGF-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IGFBP-1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内IGF-Ⅰ和IGF-Ⅱ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降低、IGFBP-1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不同病情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GF-Ⅰ和IGF-Ⅱ呈正相关,IGF-Ⅰ、IGF-Ⅱ均与IGFBP-1呈负相关(P<0.05)。结论IGF-Ⅰ、IGF-Ⅱ、IGFBP-1与HDCP的发生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食管癌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疗的食管癌患者192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GF-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GF-1、TGF-β1分别为(290.02±89.28)μg/L和(56.60±14.87)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cm、Ⅲ~Ⅳ期和中低分化患者血清IGF-1分别为(300.21±91.12)μg/L、(310.55±95.55)μg/L和(300.11±90.43)μg/L,明显高于肿瘤大小≤5cm、Ⅰ~Ⅱ期和高分化患者;Ⅲ~Ⅳ期患者血清TGF-β1分别为(60.95±16.04)ng/L,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临床分期Ⅰ~Ⅱ患者血清IGF-1、TGF-β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IGF-1、TGF-β1分别为(189.14±43.29)μg/L和(30.12±9.81)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IGF-1、TGF-β1明显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24~28周孕妇外周IGF-1/IGFBP-1与GDM的相关性,为寻找早期预测GDM的生物学指标提供前期研究。方法:妊娠24~28周GDM孕妇35例为实验组,同期NGT孕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孕妇外周血IGF-1及IGFBP-1表达水平。结果:①实验组血清IGF-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P<0.05),实验组血清IGFBP-1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P<0.01)。②IGF-1与IGFBP-1成负相关(r=-0.559 85,P<0.000 1)。结论:孕妇外周血IGF-1/IGFBP-1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因素,其平衡失调是介导IR导致GDM患者糖耐量异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应激激素、肝和骨骼肌胰岛素受体(InsRα、β)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腹腔感染及颈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模型后,随机分为脓毒症组(n=10)、PN组(n=10)及IGF-1组(n=10),另设正常组(n=10)。正常组和脓毒症组给予等渗盐水,PN组给予营养支持,IGF-1组为PN IGF-1静脉注射,连续5 d。第6 d行颈动脉置管,剖腹取门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IGF-1;免疫组化法和Real-Tim e PCR法测定肝、骨骼肌组织InsRα、β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脓毒症大鼠血浆葡萄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明显升高,IGF-1明显下降(P<0.01)。IGF-1组前三者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明显降低,IGF-1则明显升高(P<0.05)。脓毒症组大鼠肝及骨骼肌InsRα、β蛋白及mRNA均下降,IGF-1组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IGF-1可改善应激激素之间的平衡,明显增加脓毒症大鼠InsRα、β蛋白水平和mRNA的表达,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对大骨节病(KB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烟台山医院南院收治的膝关节KBD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置换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关节腔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ALB mRNA、IGF-1mRNA、IGFBP-3mRNA的表达。方法对24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行手术的患者和12例因胆石症或肝血管瘤行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ALBmRNA、IGF-1mRNA、IGFBP-3mRNA的表达,肝组织行Ki67免疫组织化染色。结果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ALB mRNA、IGF-1mRNA、IGFBP-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且癌组织ALB mRNA、IGFBP-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而IGF-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肝组织Ki67指数,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结论IGF-1和IGFBP-3的不平衡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清IGF-1、IGFBP-3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9月~2009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NNS)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生后第1天开奶前及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同时记录生长发育指标(头围、身长)。结果:①NNS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在生后第7、14天高于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NNS组第14天头围、体重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IGF-1与头围、体重增长呈正相关(r=0.684,P<0.01;r=0.656,P<0.01),与血清IGFBP-3水平呈正相关(r=0.659,P<0.01)。结论:NNS能提高血清IGF-1、IGFBP-3水平,加快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40例健康对照组及82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2和IGFBP-3的水平,观察健康对照组与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2和IGFBP-3的水平变化,分析卵巢癌病人血清IGF-2和IGFBP-3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手术前病人血清IGF.2及IGFBP-3水平明高于正常对照组[(101.5±22.2)ne/ml,(49.3±15.6)ng/mlvs(69.6±17.7)ng/ml,(23.9±11.3)rig/ml,t=3.74,2.85,P〈0.05];卵巢癌病人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IGF-2水平[(109.4±20.0)rig/m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9.9±16.6)ng/frll](t’=4.10,P〈0.05),而IGFBP-3水平[(39.8±11.1)ng/m1]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5.8±19.2)ng/m1](t’=4.49,P〈0.05);肿瘤临床TNM分期中III—IV期者血清IGF-2水平[(107.5±24.0)ng/m1]高于I—II期者[(91.6±17.7)ng/m1](t=2.83,P〈0.05),而IGFBP-3水平[(41.7±16.9)ng/m1]低于I~II期者[(56.9±19.1)ng/m1](t=2.37,P〈0.05),根治性手术组病人术后IGF-2及ICFBP-3水平明显低于术前[(103.4±27.2)ng/ml,(50.2±16.6)ng/mlvs(86.6±12.3)ng/IIll,(41.1±17.1)ng/ml,f=2.48,3.32,P〈0.05],姑息性手术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清IGF-2及IGFBP.3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根治性手术组病人术后血清IGF-2及IGFBP-3水平低于姑息性手术组术后[(86.6±12.3)ng/ml,(41.1±17.1)ng/mlvs(103.2±26.0)rig/ml,(45.3±14.9)ng/ml,t’=3.46,t=2.67,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IGF-2和IGFBP-3的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临床分期及根治性手术有关,动态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IGF-2和IGFBP-3的变化,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踝关节胫骨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大骨节病晚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3例大骨节病晚期患者,行踝关节融合术,其中双踝手术5例,单纯右踝手术13例,左踝手术15例.术中采用胫骨滑槽植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随访0.5~6.0年,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以判定疗效,X线片评估术后融合情况.结果 33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时,30例无明显不适,3例踝关节轻度疼痛及轻度肿胀,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足跟部有轻度酸胀感,并未影响日常生活.AOFAS评分由术前的(25.84±16.81)分,提高至术后的(87.32±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优25例,良5例,可2例,差1例.33例患者术后骨性融合率100%(33/33).结论 采用踝关节胫骨滑槽植骨融合术治疗大骨节病晚期患者,操作简单、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海省成人大骨节病(KBD)患者血清新碟呤(NPT)水平变化。方法:2018年7月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贵德县KBD病区,依据《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选取确诊的20岁以上成人KBD患者及健康人群分别作为KBD组和病区内对照组;同时,在生产、生活方式相似的非病区循化县选取2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OL9A1(Ⅸ型胶原α1链)基因多态性在儿童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6至8月西安交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地病所在陕西省麟游县和永寿县大骨节病区收集35例KBD患儿(病例组)和8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全血,并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应用Sequenom assARRAY RS1000分型技术对COL9A1上15个SNPs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差异.结果 关联分析发现rs6910140位点突变型等位基因C的频率在病例组为17.1% (1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 (64/168) (x2=11.5,P<0.05);而在位点rs1135056中,突变型等位基因C的频率在病例组为32.9%(23/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 (29/168) (x2 =7.03,P<0.05).两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儿童中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12.32和10.79,均P<0.05).结论 COL9A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KBD的易患性有关,在rs6910140基因上个体携带等位基因C可能与KBD易患性的降低有关,在基因rs1135056上个体携带等位基因C可能与KBD易患性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骨节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骺软骨、骺板软骨和关节软骨多发对称性变性、坏死以及继发性退行性变为主要病变的慢性、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累及我国多个地区。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活动受限,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短指、短肢甚至矮小畸形。目前尚无大骨节病特效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保护软骨...  相似文献   

16.
大骨节病、克山病地理分布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克山病与大骨节病是目前仅存在于我国的两种地方病,其病区分布范围为我国东北到西南的一个斜形的带状区域内,这种分布在人类现今所认识的疾病中是独一无二的。疾病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是疾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的反映,是病因研究及疾病预防控制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我国独特的海陆配置、气象、气候、影响真菌生长及产毒的环境条件以及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导致这两种地方病独特地理分布的成因,期望对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的病因研究、现场控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骨节病核心家庭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大骨节病核心家庭的发病特点。方法 应用临床诊断搜集大骨节病核心家庭,根据父母患大骨节病情况将4938个核心家庭分为四种类型,结合病区类型,分析轻、中、重病区内不同核心家庭子代患病率及其家庭聚集性。结果 (1)核心家庭类型与病区类型的轻重有关;(2)中、重病区核心家庭子1代患病具有家庭聚集性;(3)仅双亲和父亲患大骨节病的核心家庭子1代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4)双亲患大骨节病的核心家庭的子1代患病率明显高于单亲或双亲不患大骨节病的核心家庭。结论 大骨节病病区人群的患病除了与轻、中、重病区的类型有关,还可能与核心家庭双亲患大骨节病的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青海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氧化损伤指标的变化。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在大骨节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选择青海省贵德和兴海县大骨节病区与西宁市非大骨节病区272例调查对象,分别为大骨节病组(91例)、内对照组(92例)和外对照组(89例)。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SOD、GPX、NOS和iNOS的活力。结果与外对照组比较,大骨节病组和内对照组成人血清SOD、NOS和iNOS的活力均较高,而GPX的活力较低;仅内对照组成人血清GPX的活力高于大骨节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成人大骨节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GPX水平的降低和SOD、NOS、iNOS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的软骨细胞是否存在过早衰老。方法:收集大骨节病、骨性关节炎和对照组的膝关节软骨样本各5例,样本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提取膝关节软骨样本DNA,采用Illumina Infinium HumanMethylation450 BeadChip芯片技术对其进行DNA甲基化分析。同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和抗骨质增生片对青海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尿中生物标志物吡啶啉(PYD)和脱氧吡啶琳(DPD)的影响,为成人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2017年7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选取成人大骨节病病例120人,采用成组设计将其分为非药物治疗组(n=66)和药物治疗组(n=54),同时选取健康成人89人作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使用塞来昔布和抗骨质增生片治疗6个月。采集3组人群晨尿,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尿中PYD和DPD含量,检测结果用肌酐(Cre)校正。结果非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性别比例、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20,F=0.379,P均>0.05)。3组人群尿中PYD中位数分别为1106.39、812.18、702.53 ng/μmol Cre,DPD中位数分别为1325.58、802.54、752.38 ng/μmol Cre,3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3.849、34.621,P均<0.01),药物治疗组PYD、DPD含量均低于非药物治疗组(P均<0.05)。结论塞来昔布和抗骨质增生片可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尿中PYD和DPD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