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红曼 《吉林医学》2022,(9):2458-2460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6MWT)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5例,给予曲美他嗪治疗)与观察组(35例,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6MWT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LVEF、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显著效果,增加LVEF及6MWT,临床意义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增强型体外反搏,两组患者追踪观察3年。观察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左室收缩功能(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6 min步行试验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VEF值无明显提高,治疗组LVEF值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T-pro 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减少因心脏事件再住院次数,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匡东东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633-1635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单双病号将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干预组接受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9.63%);干预组6分钟步行距离(6MW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及时稳定心率、血压,有效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该院入选的9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能有效减轻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曲美他嗪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对其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两组治疗前6MWT及LVE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T明显远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尹磊 《中外医疗》2013,(23):117-11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分成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厄贝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NYHA分级、左室舒张及收缩改变状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末时其NYHA心功能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经3个月与6个月治疗后其LVEF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末时其E/A比值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口服,比较两组炎症反应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患者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5):50-52+56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随机纳入我院66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IL-6、IL-10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IL-6、IL-10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LVEF值、LVEDd值及6 min步行距离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LVEF值、LVEDd值及6 min步行距离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更优,各评分也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结合使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不仅可以及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体征,缓解症状,还能有效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表达,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以及E/A、E/e′等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而对照组为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缬沙坦和曲美他嗪有助于促进其心功能的改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应用的一种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21年9月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 0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心脏超声指标变化;6 min步行距离、超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指标变化;血脂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标水平均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排出量指标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排出量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提高,超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均降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降低,高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和LiHF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可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LiHFe评分,延长6MWT距离,以及提高ESCA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8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BNP浓度,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血浆ET及LVEDd均明显降低,血浆NO及LVEF、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和途径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LVEDD、LVEF及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郭伟  张帆  李阳  冷沁 《疑难病杂志》2014,(3):230-233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使用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照组42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FT_3、FT_4、TSH)、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进行6 min步行距离测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37/42),高于对照组的59.52%(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T_3、FT_4、TSH、LVEF、LVEDD、LVESD及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减性心脏病,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NT—proBNP-9传统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照组用强心、利尿、ACEI、B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两组NT—proB.NP、6MWT、LVEDD、LVEF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相关性研究表明,NT—proBNP与LVEDD呈正相关(P〈0.05),而与LVEF及6MWT呈负相关(P〈0.05)。结论曲美他嗪加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治疗效果,NT—proBNP和6MWT结合可较为准确地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47-50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 年1—12 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 例。两组均用利尿剂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左西孟旦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加用多巴酚丁胺和缬沙坦治疗,统计分析出院时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3 个月两组6 min 步行试验(6 MWT)、左室舒张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钠肽前体(pro-BNP)等,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1.0% vs.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两组6 MWT 较治疗前明显延长,LVEF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VEDD、pro-BNP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与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每日给药3次,每次给药20 mg。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50/54)vs.73.6%(39/5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内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5.3±3.2)vs.(13.2±3.5),P<0.05],观察组患者Ig 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8±0.8)vs.(3.1±1.3),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功能,同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体外反搏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缺血症状、心功能、心力衰竭标志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8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体外反搏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体外反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反搏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搏组心输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搏组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加速度指数(ACI)和速度指数(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血管阻力(SVR)、体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收缩时间比率(ST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胸腔液体容积(T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反搏组NYHA心功能分级较对照组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反搏组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外反搏可用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及心力衰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CHD-CHF)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HD-CHF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2组患者综合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 min步行距离(6MWD),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EF、LVEDD、6MWD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和6MWD高于对照组,LVEDD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CHD-CHF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患者心功能,且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T-proBNP,LVEDD、LVESD、LVEF,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比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DD、LVESD均减小,LVEF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显著减低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