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48-51+5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呼吸道病毒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7年5月~2019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患者病毒感染情况,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AECOPD患者107例。PCR病毒检测阳性例数41例(38.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D急性加重患者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P=0.035)、烟草暴露(P=0.032)、糖尿病(P=0.001)、呼吸衰竭(P=0.075)四种因素。结论 AE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以鼻病毒及流感病毒最为常见。AE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是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烟草暴露、糖尿病及呼吸衰竭,对于危险因素的识别及预防可降低AECO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11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是否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分为两组:观察组为4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对照组为73例为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和对照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研究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经分析筛选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OR=12.480)、COPD的治疗时机(OR=1.324)、有创通气(OR=11.055)、肺炎(OR=8.667)、持续发热(OR=3.836)这5个因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与病程、有创通气关系最为密切,持续发热也可促发MODS.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该病破坏性较强,可对肺部组织造成不可逆性损坏,且病程长,病死率高[1].COPD多发于老年人群,而患者长期处于缺氧和炎症状态,免疫功能较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也是造成COPD加重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本研究拟探讨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凝血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抽选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96例,按照是否伴呼吸衰竭分为呼衰组(n=44)和AECOPD组(n=52),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并确认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三组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PL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检测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血气指标Pa O_2、Pa CO_2。结果呼衰组D-D水平显著高于AECOPD组和对照组,且AECOPD组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呼衰组F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衰组、AECOPD组CRP、TNF-α、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呼衰组显著高于AE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衰组FEV1、FEV1/FVC、Pa O_2水平均低于AECOPD组低于对照组;Pa CO_2高于AECOPD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支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39例AECOPD患者病例。按照患者预后是否出现静脉血栓栓塞(VTE)情况进行分组,其中发生VTE组患者52例,无VTE组患者187例。制作危险因素分析调查表,收集患者年龄、吸烟史、BMI、肺功能分级、卧床时间、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等因素情况,并统计2组常见血清指标及血气指标水平,并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的2组间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39例AECOPD患者中52例发生VTE,VTE发生率达到了21.8%。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吸烟史、肺功能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卧床时间、高D-二聚体水平、PaO2、PaCO2是AECOPD患者并发VTE的危险因素。 结论 AECOPD患者临床易出现VTE并发症,而患者年龄、BMI、吸烟史、肺功能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卧床时间、高D-二聚体、PaO2、PaCO2水平是AECOPD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合并病毒性肺炎和支气管炎相对突出[1].本文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了解患者中7种常见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和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全世界范围都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人民群体的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风沙较大,其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吸烟是COP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感染则是COPD加重、恶化的另一重要因素.本文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原菌及药敏进行分析,以利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毛科稀  熊金梦  叶旭军 《安徽医学》2016,37(12):1499-1501
目的 分析早期使用左旋肉碱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66例,随机分为左旋肉碱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患者血清白蛋白(ALB)、细胞免疫指标及肺功能。结果 治疗后,左旋肉碱组患者ALB、CD4、CD4/CD8、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CD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左旋肉碱有助于改善老年AE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进而减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肺部感染者52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肺部感染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AECOP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AECOPD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52例AECOPD肺部感染者中检出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63.77%),以肺炎克雷伯菌(21.74%)及铜绿假单胞菌(18.84%)为主;革兰阳性菌23株(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7.39%)及屎粪肠球菌(8.70%)为主;真菌2株(2.90%)。年龄[R=3.203(95% CI:1.072,9.570)]、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R=5.27(95% CI:1.835,15.184)]、住院时间[R=2.925(95% CI:1.077,7.939)]、机械通气史[R=2.964(95% CI:1.006,8.734)]及ABCD分组[R=3.347(95% CI:1.091,10.271)]为AE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观察组DD、FIB、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E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年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史及ABCD分组是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类患者凝血机制及炎症反应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探讨AE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该院呼吸科的AECOPD患者,并以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AECOPD组、对照组进行 MoCA 量表评估,分析 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通过肺功能检查将 AECOPD 患者分成FEV1%预计值大于或等于50%及FEV1%预计值小于50%两组,应用BODE指数评估 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各组间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有无明显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AECOPD患者MoCA量表评分与PaO2值、PaCO2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ECOPD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P<0.01)。FEV1%预计值大于或等于50%组与FEV1%预计值小于50%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病情不同分级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且3级及以上>2级>1级。Pear‐son相关分析示:AECOPD患者MoCA量表的评分与PaO2值呈正相关(r=0.396,P<0.01),与PaCO2值呈负相关(r=-0.572,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受教育程度、病程、BODE指数与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相关(P<0.05);性别、年龄、吸烟与认知障碍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ECOPD患者易并发认知障碍,病程、BODE指数是 AE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而教育程度是AE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漯河市源汇区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40例单纯COPD患者(对照组)和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总结引起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并评价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长期卧床、高血压和冠心病史、Pa CO2≤39 mm Hg、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T-1、D-dime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有长期卧床、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Pa CO2≤39 mm Hg、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在严格遵循诊断流程做出早期诊断后,给予相应的抗凝、溶栓治疗可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负性情绪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对169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69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回收率为100%。SDS得分为(57.06±10.74)分,其中115例(68.0%)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SAS得分为(48.52±9.11)分,其中70例(41.4%)存在焦虑障碍。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合并焦虑、呼吸困难程度、年龄、吸烟情况、家庭月收入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可以解释其得分总变异的49.4%;合并抑郁、呼吸困难程度、性别是影响焦虑的主要因素,可以解释其得分总变异的65.9%。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抑郁和焦虑负性情绪发病率较高,护理人员应更多地关注患者的负性心理,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再住院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市第六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3年内住院次数分为无再住院组(63例)和再住院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和BODEx指数评分:包括体重指数(BMI)、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分、急性加重频率、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AE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D二聚体(D-dimer)、B型脑钠肽(BNP)、白蛋白(ALB)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BODEx指数评分和CCI2个预测AECOPD患者发生再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再住院组BODEx指数评分、CCI、D-dimer、BNP低于再住院组,ALB高于再住院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AEC、NLR、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ODEx指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241例AECOPD 患者,根据肺通气功能中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不同分为Ⅰ组(50%≤FEV1%<80%)80例、Ⅱ组(30%≤FEV1%<50%)80例及Ⅲ组(FEV1%<30%)81例.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所有患者血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OX)、流感病毒(Flu)、腺病毒(ADV)IgM,分析3组上述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1)241例患者中,呼吸道病毒抗体IgM阳性检出率为56.85%(137/241),在137例IgM阳性病例中,单一病毒感染阳性率、两种病毒混合感染阳性率、3种及其以上病毒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2.62%(31/137)、34.31%(47/137)、43.07%(59/137).(2)在137例IgM阳性患者中,Ⅰ组占33例(24.09%),Ⅱ组占45例(32.85%),Ⅲ组占59例(43.06%),Ⅲ组IgM阳性率高于Ⅰ组(P<0.05).Ⅰ组单一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两种混合感染阳性率高于Ⅰ组、Ⅲ组(P<0.05),Ⅲ组3种以上混合感染阳性率高于Ⅰ组、Ⅱ组(P<0.05).(3)1秒呼气容积及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均与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数呈负相关(P均<0.001).结论 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受损程度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有关,AECOPD患者肺功能越差,混合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对临床疗效影响,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78.95%)低钠血症在1周内得以纠正,临床症状缓解;16例(21.05%)死亡。其发生可能与使用脱水剂(P=0.001)、长期使用激素(P=0.029)、纳差(P=0.0045)以及输入过量低渗液(P=0.047)相关。结论低钠血症是预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患者危重性指标之一,应积极检测,合理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宁学聪  王志华 《广东医学》2016,(23):3575-3577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80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iPAP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动脉血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血糖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结果 26例患者治疗失败,治疗失败组患者的年龄、心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血糖均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成功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的年龄、心率、CRP、血糖及血清白蛋白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心率增快、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CRP升高、血糖升高、低蛋白血症是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失败的危险因素,而高龄、心率增快、CRP升高、血糖升高、低蛋白血症是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死亡患者88例(研究组)与同期未死亡患者88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相关文献和临床上的观察结果,选择出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可能影响因素共15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体质指数、吸烟、病程、住院时间、机械通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广谱抗生素使用天数及抗生素的联合使用。采用单因素logistic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机械通气、住院时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及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对AECOPD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两种或两种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对AECOPD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是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抗生素的联合使用是保护因素,提早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徐淑萍  武文 《宁夏医学杂志》2012,(10):1006-1007
目的探讨回族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4例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急性加重期的回族女性为研究对象,分为反复住院和单次住院2组,回顾分析2组的吸烟及被动吸烟和烟雾接触史,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住院前一般情况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及烟雾接触>10年组患者其临床表现重,并发症多,肺功能下降严重,住院天数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烟和避免烟雾等有害物质的接触有助于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9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是否吸烟、激素应用情况、是否深静脉穿刺、是否机械通气、是否使用利尿剂、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卧床时间等,比较AECOPD合并VTE及未合并VTE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来分析合并VTE的危险因素,同时根据是否采取预防性抗凝干预分为干预组(52例)与未干预组(44例),比较两组VTE发生率。结果不同性别、激素应用、深静脉穿刺及利尿剂使用的AECOPD患者发生VTE几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吸烟、机械通气、1周以上卧床、合并低氧血症是AECOPD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与未合并VTE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预防性抗凝患者中1例发生VTE,发生率1.92%(1/52),未预防患者中10例发生VTE,发生率22.73%(10/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8,P0.05)。结论吸烟、机械通气、1周以上卧床、合并低氧血症是AECOPD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针对此类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抗凝可降低VTE发生率,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