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16层螺旋CT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15例DSA证实,5例手术证实),采用多平面重组(muh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v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结果20例中肾下型16例,近肾型2例,肾上型2例。瘤体近端最大瘤径8—57mm,最小瘤径6—15mm;最大直径55—75mm,最小直径31—38mm,瘤体最长118mm。15例伴瘤体内附壁血栓(1例合并主动脉夹层,2例合并髂总动脉瘤),其中囊状扩张4例,梭状扩张11例,囊梭状混合型5例;真性动脉瘤19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MSCTA可以快速、准确、无创诊断腹主动脉瘤,是最理想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谭迎杰 《中外医疗》2014,(16):47-4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2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均行16层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其病变检出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或DSA证实,2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包括9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假性腹主动脉瘤及17例真性腹主动脉瘤,3例患者腹主动脉瘤出现破裂。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并在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6.77%,与确诊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正相关性,r=0.9993,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对患者无创伤,并具有快速及准确性高等优点,是诊断腹主动脉瘤及术前评价影像学检查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31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多排螺旋CT腹部血管造影,造影剂采用1.5mL/kg(omnipaque 300Ig/L),注射速率为3mL/s,扫描延迟时间按2种方法进行,①Bolus Tracking即造影剂跟踪扫描;②Test Bolus即造影剂峰值测试进行时间延迟。层厚2~3mm,螺距4~6。应用Siemens三维工作站(3D Virtuoso)进行MPR、MIP、RT3D、SSD、仿真内镜(VE)等各种方法重建成像。结果:31例腹主动脉瘤多排螺旋CTA三维成像,能较清晰显示动脉瘤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血管壁的钙化情况。其中5例腹主动脉支架植入可清晰显示支架的部位、范围、通畅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腹主动脉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在腹主动脉瘤中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于卫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19-13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疑有腹主动脉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16层螺旋CT三维图像能清楚显示腹主动脉瘤的大小、形态、走行,有无附壁血栓及钙化,以及与分支血管的关系等。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快速、准确、无创、全面的显示腹主动脉瘤的病理解剖关系,对于选择治疗方案、术后随访观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诊断及术前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临床怀疑为AAA的连续性患者进行了64层螺旋CT高浓度碘对比剂(370 mg I/mL)血管造影检查,其中38例诊断为AAA且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的图像重建及分析工作均在工作站上完成,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及容积显示技术(VRT).在全面观察分析图像的基础上,重点观察AAA的类型、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并按照腔内隔绝术的要求对AAA进行相关参数测量并分型.结果 ①38例AAA均位于肾动脉平面下方,6例为近肾型、32例为肾下型.②依据腔内隔绝术的要求,38例患者划分为Ⅰ型4例、ⅡA型3例、ⅡB型4例、ⅡC型21例、Ⅲ型6例.③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图像能清晰显示所有患者瘤体的形态、部位、大小,与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的关系及附壁血栓,能准确测量AAA的相关数据.结论 64层螺旋CTA具有无创、快速、准确性高等优点,是AAA诊断及术前评价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三维数字血管减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尤其是〈3 mm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怀疑有颅内动脉瘤的310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A和DSA检查。64层螺旋CTA技术参数:120 kV、250 mAs、准直0.75 mm、重建层厚0.75 mm和间隔0.4 mm。结果三维DSA作为诊断标准,在310例患者中,220例发现264个动脉瘤。CTA漏诊4个动脉瘤,7个动脉瘤在常规DSA检查中漏诊,但被64层螺旋CTA诊断,均得到三维DSA的证实。64层螺旋CTA诊断〈3 mm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94.0%、100.0%和97.9%。结论 64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包括〈3 mm动脉瘤是一种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9.
10.
覃永平  贺艾  黄龙全  谯秀逢  韦琳  许梅海 《广西医学》2022,44(10):1091-109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行MSCTA检查并经手术证实为RAAA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的薄层轴位图像,然后根据病变情况利用MSCTA的多种图像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以明确RAAA分型,并分析RAAA的破口、周围血肿、腹腔积血、活动性造影剂外渗,瘤体的位置、形态、大小、累及范围、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以及瘤壁钙化、血栓形成等影像表现。结果 在43例RAAA患者中,MSCTA误诊为肿瘤2例、误诊为感染1例,MSCTA正确诊断40例,诊断准确率为93.02%。MSCTA显示的瘤体位置、分型、形态、腹腔积血、活动性造影剂外渗、血栓形成、瘤壁钙化、破口等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SCTA具有无创、快速、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等特点,可为RAAA的诊断、术前评估、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为翔实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21例经手术证实的动脉瘤患者进行了SCTA检查,成像技术为遮盖法(SSD)和最大强度法(MIP),其中7例同时做了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1例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准确定性、定位、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SCT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在诊断动脉瘤方面,具有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SSD较MIP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腹部肿瘤患者62例,依据患者的检查扫描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平扫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扫描结果与手术所见腹部肿瘤位置及侵袭范围的准确率。结果 62例患者CT检查结果,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平均为87.10%。与对照组采用平扫的患者相比,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的研究组患者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可达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CT检查结果,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平均为69.35%。与对照组采用平扫的患者相比,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的研究组患者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可达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准确而快速的检查方法,在腹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能够发挥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并采用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所有病例均同DSA和(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CTA共检出动脉瘤39例,占81.25%.CTA表现与手术结果、DSA基本相符.结论 64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诊断价值。方法 19例临床疑似IVCS的患者行MSCTA检查,由左足背静脉注射对比剂80mL,注射速率1mL/s,延迟50~70s扫描,准直20mm,螺距1.375,总扫描时间约35s,重建层厚2.5mm,间隔1.25mim,用容积再现(VR)和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重建。结果 MSCTA诊断IVCS18例,1例未见异常。该19例患者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n=16)和手术(n=3)证实,MSCTA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MSCTA对IVCS的诊断有较大价值,是对下肢顺行静脉造影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周晓雯  郭立 《医学综述》2014,20(17):3204-3206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腹主动脉瘤在临床中的诊断率不断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得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大大地降低。该文通过总结分析相关研究,对超声、C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其各自的利弊及其发展概况,旨在找到更佳的影像学方式对腹主动脉瘤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为临床提供形态学、血流动力学信息,以期为临床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CT血管造影为参考标准,验证三维磁共振(3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 MRI)定量测量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reurysm,AAA)直径的准确性,并评价三维高分辨度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表征腔内血栓(Intraluminal Thrombus,ILT)类型分布的分辨度。方法62名AAA患者在两个月内均接受CT和3D MRI检查,由两名影像科医生独立测量AAA直径,并进行Bland-Altman分析,同时测量ILT影像信号与腰大肌影像信号比值。结果3D MRI与CT比较两者在AAA直径测量结果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和重复性,ICCs>0.99,CVs<2.7%。ILT的CT表现为均匀衰减,而MRI显示为丰富的陈旧或新鲜类型分布变化。结论3D MRI不但可以提供准确、可重复的AAA直径测量结果,同时能够显示与AAA病情进展相关的ILT类型分布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常规扫描及三维重建方法 ,评价其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8例主动脉病变 ,采用 5mm层厚、在螺距 1~ 2之间进行扫描 ,应用工作站进行各种功能重建。结果 :多平面重建 (MPVR)可较好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片和血栓的范围 ;表面阴影显示 (SSD)会较好地显示腹主动脉瘤瘤体、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最大密度投影 (MIP)能较好显示主动脉血管壁的钙化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CTVE)对主动脉内腔及其分支血管开口情况等显示较好。结论 :SCTA是评价主动脉病变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能为临床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临床拟诊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获得三维容积数据在图像工作站上以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行血管图像重建。结果 16例假性动脉瘤MSCTA诊断均被手术(9例)或血管介入治疗(7例)证实。假性动脉瘤发生部位包括颈动脉2例,胸主动脉2例,腹腔脏器动脉5例,髂动脉2例,股动脉5例。16例中9例瘤颈得到清晰显示(56.3%),3例形成动静脉瘘(18.8%),6例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压迫推移(37.5%)。结论 MSCTA是一项简便、微创而有效的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有效显示假性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