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探讨治疗机制.方法 应用窄德国全身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机(舱),治疗35例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每周照射3次,连续治疗9周为1疗程.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35例寻常性斑块状银屑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治疗前患者血清TNF-α(1.07±0.15 ng/ml)及IL-8(412.56±77.37 pg/ml)水平较健康志愿者TNF-α(0.31±0.07 ng/ml),IL-8(76.03±20.75 pg/ml)水平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0.42±0.08 ng/ml)及IL-8(86.87±24.94 pg/ml)水平仍高于较健康志愿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比较:NB-UVB照射后血清TNF-α及IL-8 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NB-UVB治疗寻常斑块状银屑病疗效高,不良反应少;NB-UVB对寻常银屑病(斑块状)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氯沙坦,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经氯沙坦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165.2 ± 14.8 vs 130.5 ± 12.6)mmHg和舒张压(98.5 ± 8.6 vs 84.2 ± 5.8)mmHg均显著下降(P < 0.05),血清TNF-α(12.42 ± 2.51 vs 6.54 ± 2.23)mg/L、IL-6(25.46 ± 5.24 vs 13.26 ± 5.12)mg/L和hs-CRP(7.34 ± 0.85 vs 4.36 ± 0.72)mg/L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1).结论:氯沙坦降压治疗同时可以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和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达到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白芍总苷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22水平的研究,探讨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8月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经白芍总苷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20例外周血清中IL-22浓度的变化,分析其在治疗前、后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浓度[(90.50±51.80)pg/mL]较对照组[(40.10±17.20)pg/mL]升高,白芍总苷治疗后血清中IL-22水平[(48.70±23.90)pg/mL]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白芍总苷可能通过调节IL-22发挥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113-41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IL-18(白细胞介素-18)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治疗,30d为一疗程;同期随机选择10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对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组血清中的IFN-γ、TNF-α和IL-18水平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它们之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IFN-γ、TNF-α和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屑病血清IFN-γ、TNF-α和IL-18均有显著增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银屑病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者及银屑病患者经消银汤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总有效率为80%,治疗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显著下降(P0.05)。患者血清IFN-γ、IL-2水平高于健康者,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患者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健康者,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消银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较佳,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清IFN-γ、IL-2表达水平,升高IL-4、IL-10表达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不同程度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影响。方法 180例骨关节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65例,中度组60例,重度组55例,3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塞来昔布200mg口服,1次/d,共8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时,采用ELISA法检测3组患者关节液TNF-α、IL-1、PGE_2水平,采用VAS评分观察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重度组关节液TNF-α[(56.78±2.43)ng/L]、IL-1[(125.74±4.43)ng/L]、PGE_2[(49.95±3.43)ng/L]水平及VAS评分[(7.21±0.85)分]均高于轻度组[(29.45±3.25)ng/L、(62.78±4.25)ng/L、(25.78±3.15)ng/L、(4.99±0.94)分]和中度组[(42.45±3.78)ng/L、(95.45±4.78)ng/L、(40.56±3.28)ng/L、(6.23±0.78)分](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治疗2、4、8周后,3组患者关节液TNF-α、IL-1、PGE_2水平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轻、中度组关节液TNF-α、IL-1、PGE_2水平及VAS评分降低程度大于重度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有效抑制TNF-α、IL-1、PGE_2的产生,具有抗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的作用,对轻、中度骨关节炎患者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外周血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白介素-22(IL-22)等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患者45例,稳定期患者45例),使用NB-UVB照射治疗8周,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光疗前后血清IL-17、IL-23、IL-22、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23、IL-2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10和TGF-β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NB-UVB治疗后IL-17、IL-23、IL-22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10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90例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为(19.57 ±8.36)分,经NB-UVB治疗8周后,PA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后进行期患者PASI评分为(3.57 ±3.02)分,稳定期患者为(3.71±3.26)分.90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显效率为87.78%,其中进行期患者显效率为91.11%,稳定期患者的显效率为84.44%.结论 NB-UVB照射可明显下调外周血IL-17、IL-23和IL-22的水平,上调IL-10、TGF-β的水平,从而调节T细胞亚群的失衡,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NB-UVB治疗各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为精分组,予以氨磺必利口服,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2组血清IL-2、IL-6及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前、后精分组患者的IL-2、IL-6和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精分组IL-2、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2、IL-6和TNF-α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氨磺必利对IL-2、IL-6和TNF-α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关系。方法于2012年1-7月,按肺部感染评分(CIPS)选取于本院诊治的重症MPP患儿30例(重症MPP组)和轻症MPP患儿32例(轻症MPP组),以3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对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治疗后,对患儿再次进行IL-6、IL-10、TNF-α水平检测,分析各指标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重症MPP组BALF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轻症MPP组(P0.05);轻症MPP组BALF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各研究组BALF中IL-6、IL-10、TNF-α水平均高于血清中各指标水平(P0.05)。治疗后,重症MPP组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L-10水平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MPP患儿血清IgM水平显著升高,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TNF-α水平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MPP患者诊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咽炎组)、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TNF-α、IL-6及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水平;并观察咽炎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TNF-α、IL-6及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结果咽炎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咽炎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咽炎组患者的外周血CD8+高于对照组(P<0.05);咽炎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咽炎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咽炎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外周血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咽炎患者存在TNF-α、IL-6水平升高,细胞免疫水平降低的情况,经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1.
心力衰竭患者IL-6 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26例CHF患者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变化,同时测定10例正常人IL-6、TNF-α水平作为对照。结果CHF患者血浆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6:920.60±102.58 ng/L和1398.80±143.69ng/L,P<0.05;TNF-α:125.5±40.25 ng/L和278.89±55.36 ng/L,P<0.05)。26例心衰患者治疗后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6:1130.13±138.52 ng/L和1356.63±151.72 ng/L,P<0.01;TNF-α:271.64±58.36 ng/L和209.75±51.48 ng/L,P<0.01)。结论心力衰竭时炎性细胞因子增加,而经药物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降低可能是对CHF有益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真人养脏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3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且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证的患者,按照数字单双号分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观察组以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结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判定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患者上述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真人养脏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显著降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娟  蒋春梅  任洁  杨百瑜 《新医学》2011,42(6):363-366
目的:评价抗TNF-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5月-2010年5月该院风湿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6例,其中4例合并关节炎。分别于第0、2、6、14周予英夫利昔单抗5 mg/kg治疗,第18周评价疗效及安全性。采用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价银屑病病情;采用皮肤评分(PASI标准)、肿胀及压痛关节数、CRP及ESR、健康评定问卷(HAQ)评分评价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病情;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8周,12例银屑病患者获得PASI 90%改善(PASI90),PASI由治疗前(20.6±8.4)分降至治疗后(2.1±1.5)分(P(0.05)。4例合并关节炎的银屑病患者PASI平均改善率为84%,3例患者关节肿痛消失,1例患者肿胀及压痛关节数由治疗前12个减少到2个;治疗后CRP、ESR、HAQ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过程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例,颈部皮病性淋巴结炎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1例。随访24~54周,15例患者病情稳定,仅1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英夫利昔单抗可有效改善银屑病患者皮肤损害,同时对银屑病关节炎也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较好,未见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TNF-α、CRP及IL-6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进一步分析实验组不同DS分期及治疗前后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β2-MG、CRP、IL-6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TNF-α水平呈明显递减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8周、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6周血清β2-MG、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8周,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8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APE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TNF-α、CRP、IL-6水平可作为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的可靠指标;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APE1的表达情况,可指示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司库奇尤单抗在斑块状银屑病(中重度)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5月我院皮肤科门诊68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简单随机分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研究组采取司库奇尤单抗,均治疗4周。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皮损状态(PASI)、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PA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P<0.05);两组血清IL-10水平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增高,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斑块状银屑病(中重度)采取司库奇尤单抗利于皮损状态改善,可调节IL-10、IL-17水平,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229-3230
观察并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的影响。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70例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其接受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及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并进行对比。治疗后患者龈沟液中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龈沟液中IL-4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对比治疗前后血清中的TNF-α、IL-4水平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牙周基础治疗重度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其不会对血清中TNF-α、IL-4水平造成明显影响,但对于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生殖激素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确诊的89例POF患者作为POF组,健康体检合格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TNF-α、IFN-γ、IL-2及生殖激素水平;对比治疗前后POF组的血清TNF-α、IFN-γ、IL-2及生殖激素水平。同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探讨TNF-α、IFN-γ、IL-2及生殖激素水平与改良Kupperma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OF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F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POF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FSH、LH、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POF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FSH、LH、E2水平与改良Kupperman评分呈负相关(P<0.05),POF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与改良Kupperman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POF患者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生殖激素水平降低,并且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HIE患儿70例,随机分为GMI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GMI组给予GMI治疗,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GMI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NBNA评分结果显示,GMI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评估得分分别为(10.20±1.67)分、(8.28±1.60)分、(8.11±1.51)分、(4.57±1.97)分、(6.12±1.46)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9.32±1.51)分、(7.33±1.54)分、(7.14±0.98)分、(3.46±1.58)分、(5.05±1.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GMI组血清TNF-α、IL-6水平为(85.56±10.36)pg/L、(97.36±17.59)pg/L,对照组为(124.35±12.49)pg/L、(155.56±16.20)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I对HIE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结合亚低温疗法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所致脑出血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rathel指数(BI),及治疗8周后的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结果:治疗前,2组的TNF-α、CRP、NIHSS评分及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TNF-α及CR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周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BI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GOS 5级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疗法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 )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5例sTBI后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2 例)和肿治疗组(43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 )恢复正常以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和肺部啰音消失的例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IL-6 、TNF-α含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体温、WBC 恢复正常的例数以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和肺部啰音消失的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体温恢复正常(例)38 比26,WBC 恢复正常(例)34 比22,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及肺部啰音消失(例):35 比23,均P<0.01 ].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d 血浆IL-6:(ng/L)、TNF-α(ng/L )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L-6 治疗前:40.7±12.6 比41.3±11.5,治疗后1d:39.8±10.3 比40.5±9.7;TNF-α治疗前:73.4±11.5 比72.8±13.3,治疗后1d:74.1±11.8 比73.6±14.2,均P>0.05)两组治疗后4d 、7d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IL-6 治疗后4d:22.1±7.4.6±6.6,治疗后7d:9.6±5.2 比17.1±8.5;TNF-α治疗后4d:41.6±12.6 比50.5±11.2,治疗后7d:比25,27.9±9.8 比37.2±8.5,P<0.05 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sTBI 后肺部感染患者IL-6 、TNF-α水平,从而对sTBI 患者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