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明艳  徐力等 《中医药学刊》2002,20(4):445-446,451
目的:观察加味三物白散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影响细胞周期及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味三物白散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加味三物白散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大、中、小剂量抑制率分别是55.75%42.67%和38.63%,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大剂量组诱导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为9.06%、96.3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此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中、大剂量组使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G2-M期明显增高,S期明显减少;小剂量组使G0-G1期细胞明显增高,G2-M期明显减少,S期减少。结论:加味三物白散能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其中、大剂量组可以明显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并且加味三物白散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周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扶正消瘟方药液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扶正消瘟方药液治疗胃癌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MTF法检测扶正消瘟方药液对SGC-7091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扶正消瘟方药液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一剂量下,72小时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在细胞周期G1期前出现低于2倍体的凋亡峰,电镜检测到胃癌细胞SGC-7901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扶正消瘟方药液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扶正消癥方药液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扶正消方药液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扶正消方药液治疗胃癌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MTT法检测扶正消方药液对SGC-7091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扶正消方药液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一剂量下,72小时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在细胞周期G1期前出现低于2倍体的凋亡峰,电镜检测到胃癌细胞SGC-7901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扶正消方药液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艳  施文荣 《中医药学刊》2010,(8):1744-1746
目的:研究在光照条件下姜黄素诱导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效应,探讨其作为光动力学治疗肿瘤新型光敏剂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的胃腺癌BGC-823细胞加姜黄素后光照处理,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核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变化。结果:姜黄素在光照条件下可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增殖;经5μmol/L姜黄素联合光照处理24h细胞即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光照条件下姜黄素诱导BGC-823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光照条件下姜黄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具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可望进一步开发成光动力学治疗肿瘤的新型光敏剂。  相似文献   

5.
去氢骆驼蓬碱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HM)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M对该细胞系的生存抑制率,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凋亡率,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DNALadder)检测凋亡梯状条带。结果:HM处理SGC-7901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形态观察到有核固缩与核断裂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G1期前有亚二倍体的凋亡峰;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明显的凋亡梯状条带。结论:HM能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砂生槐种子生物碱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兴铭  李红玉  尹少甫  王波 《中成药》2004,26(8):654-657
目的:研究砂生槐生物碱对SGC-7901细胞系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生物碱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DNA碎片的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并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砂生槐生物碱在0.6~4.8mg·mL.的范围内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与SGC-7901细胞株共培养24h后,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DNA凝胶电泳呈现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形成一个DNA含量<2n的分布区,即"亚G1峰".结论:砂生槐生物碱在体外明显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SGC-7901细胞系凋亡的作用,并呈浓度、时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疆多伞阿魏提取物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MTT法)检测新疆多伞阿魏不同提取物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抑制作用最强的提取物W3。光镜下观察W3不同浓度对SGC-7901细胞形态的影响,TUNLE凋亡染色实验检测W3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多伞阿魏提取物W3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同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多伞阿魏提取物W3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茅苍术提取物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的增殖抑制效应。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625,1.25,2.55,10 mg.mL-)1茅苍术水提物处理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Hoechst 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凋亡过程中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茅苍术提取物对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光镜下可见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经茅苍术提取物处理,BGC-823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体外实验显示茅苍术提取物能抑制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增殖,可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鱼藤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作用。方法:应用Hoechst33342/碘化丙锭(PI)染色荧光显微镜、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检测鱼藤素作用前后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变化;应用透射电镜观察鱼藤素作用前后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RIP1和RI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鱼藤素组可见大量坏死细胞,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但坏死率显著升高(P<0.05);透射电镜检测发现,鱼藤素组细胞可见细胞核肿胀外突,染色质凝聚成块,核膜周边聚集形成大量坏死小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鱼藤素组细胞RIP1和RI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结论:鱼藤素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后,诱导其出现细胞程序性坏死,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瑞香狼毒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调节SGC-7901细胞bcl-2蛋白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正平  王彦广  樊俊杰  谢景文  徐丽婷  刘盛 《中草药》2001,32(12):1097-1101
目的:探索瑞香狼素(SC)抗肿瘤机制。方法:以HL-60和SGC-7901为靶细胞,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NA断裂,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含SC药物血清处理细胞48h后,HL-60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并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及DNA断裂;即染色体聚集,核固缩,断裂及阶梯状DNA电泳条带,G1期前细胞从11.7%增到57.4%;而SGC-7901细胞bcl-2蛋白表达率从78.3%下降到32.9%。结论:SC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bcl-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5.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