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麻醉用于颈部手术的效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利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42-42,44
目的比较针刺麻醉和颈丛麻醉用于颈部手术的效应。方法将行双侧甲状腺次切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麻醉和颈丛麻醉。结果对两组患者术中的MAP、HR及VAS评分比较,镇痛效果均满意。结论在颈部手术中,针刺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可供选择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丙泊酚在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减轻应激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患者7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选择氟芬麻醉,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选择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皮质醇与血糖水平、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液流变学(HR)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完毕的皮质醇与血糖水平较麻醉前均大幅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MAP和HR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随着麻醉时间的推移可发现观察组的值略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效果显著,对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颈椎间盘突出前入路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组取患者双侧合谷、内关穴贴敷电极片,接HANS穴位刺激仪行电刺激,手术开始前静脉滴入杜冷丁和氟哌啶。对照组采用0.5%普鲁因局部麻醉加静脉滴入杜冷丁、氟哌啶。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同对照组,并且术后恢复快。针药复合麻醉用于颈椎间盘突出前入路手术是可行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甲状腺手术日趋增多,麻醉方法有颈丛神经阻滞、局部浸润及气管插管全麻等。现将我院近3a遇到的16例巨大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方法的研究,寻求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剖宫产接产的128例产妇为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使用L3—4或L2—3腰-硬联合麻醉,为观察组;使用L2—3硬膜外麻醉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麻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等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的平均时间为2.65min较对照组的起效时间5.34min有明显优势,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3.4%优于对照组89.3%;并发症及新生儿健康率等数据比较,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优良率高、并发症少及新生儿安全性高等优势,是目前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手术中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锁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麻醉方法不同分观察者、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阻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阻滞优良率分别为100.0%和82.5%,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和25.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手术中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的阻滞效果佳,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手术对麻醉的要求比较高。传统的手术方法有颈丛阻滞麻醉和针麻两种。单纯使用颈丛阻滞麻醉,易发生切皮痛、牵拉气管等不良反应。单纯使用针麻则镇痛效果不佳,并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可以有效镇痛和调控神经循环功能的方法,以利临床应用。方法: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应用颈丛阻滞麻醉,B组颈丛阻滞加气管内全身麻醉,C组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术中和B,C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的变化。B、c两组全麻药用量,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三组之间MAP、HR变化比较:T0、T5时点三组之间无差异显著性意义.T1、T2、T3和T4时点A、B两组和c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组内比较A、B两组T1-4与110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C组T2与T0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B,C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比较无差异显著性意义,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显著性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麻醉可根据病变程度适当选用颈丛神经阻滞或者气管内全麻,加上合理的药物调控和镇静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颈丛联合全麻并不能减少麻醉用药和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且易致高血压,心率增快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9.
曾洪 《双足与保健》2017,(9):102-102
目的讨论低浓度布比卡因腰一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该院在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的部位均为下腹部和下肢,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0.5%的%布比卡因腰-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使用0.375%的布比卡因腰-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对血液循环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麻醉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以后的血液循环的影响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浓度布比卡因腰-硬膜外麻醉方法对老年人下腹部或者下肢手术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效果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对患者的巡血液循环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甲状腺手术日趋增多,麻醉方法有颈丛神经阻滞、局部浸润及气管插管全麻等.现将我院近3 a遇到的16例巨大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低位连硬麻醉在中医肛肠科手术前后疗效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2 0 0 0年 1月~ 12月间 ,共行肛肠科手术麻醉 430例 ,对麻醉疗效进行观察 ,分别对比局麻、鞍麻、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 ,认为低位连硬麻醉手术效果好、麻醉效果确切、病人安全平稳、副作用小、用药量小、无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观察 430例 ,局麻 14 7例 ,鞍麻 95例 ,低位连硬麻醉 188例 ,其中局麻、鞍麻方法均为常规操作。2 治疗方法2 1 低位连硬方法 患者取右侧卧位 ,双膝屈向腹部 ,常规皮肤消毒后 ,用 7号短针于L3~ 4 点作局部麻醉后 ,用 15号针破皮 ,再改用 16号硬膜外针 ,进行穿刺 ,感到韧性阻力消失感觉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复合麻醉与氯胺酮单药麻醉效果,探究复合麻醉在门诊短小手术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于我院住院及门诊手术病人100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并进行试验对照试验,对比试验结果;结果: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复合麻醉中患者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较单用氯胺酮麻醉患者稳定,术中苏醒、肢动及术后精神症状较单药麻醉发生率小。结论:两药在联合应用时可以相互弥补不足,充分发挥各自优点,减轻副作用,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颈4复合肌阀沟神经阻滞用于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60例肩部和上臂手术患者。均采用2%利多卡因+0.5%布比卡因混合液行颈臂丛联合阻滞,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结果:60例患者,仅一例阻滞不全加用辅助药完成手术,其余患者阻滞范围和阻滞深度均符合手术需要,麻醉效果满意,手术顺利完成。结论:颈4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用于肩部和上臂手术,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针刺复合颈丛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74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单纯性颈丛阻滞麻醉,试验组行针刺复合颈丛阻滞麻醉。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7.30%,对照组优良率为81.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 h、8 h、12 h,试验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0 h、24 h,试验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针刺复合颈丛阻滞麻醉效果确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镇痛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5.
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越英 《中医药导报》2005,11(7):50-51,63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2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2例,为单纯针麻组;B组40例,为单纯颈丛阻滞组;C组40例,为针刺颈丛复合麻醉组。3组病人在年龄、病程、体重、麻醉与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A组在麻醉镇痛效果方面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麻醉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组在手术前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升高值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C组在手术前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升高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呼吸次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结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对肛肠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为肛肠手术患者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9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小剂量腰麻,腰俞穴麻醉,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3组研究对象中,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显效时间更短,维持时间更长。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中西麻醉方法有着不同的麻醉效果,和其他几种常用麻醉方法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有着更好的麻醉效果,应在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期比较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行剖宫产手术,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20,(2):140-144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以及两组术后麻醉效果、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全程血压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血氧饱和度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麻醉成功,但对照组Ⅲ级麻醉患者比例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1 h、4 h、12 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循环干扰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实施开胸手术患者19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开胸手术患者均分为D1组(观察组98例)与D2组(对照组98例)。D2组:全身麻醉;D1组: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开胸手术患者分别完成麻醉后,在麻醉效果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96例开胸手术患者中,都未出现临床死亡的情况,对患者停止选择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后,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全部在5~10 min范围内。手术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aO2)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中和手术后,D1组SBP、MAP均低于D2组,SaO2高于D2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患者麻醉后清醒时间、患者吸入麻醉药物剂量两方面,D1组优于D2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开胸手术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麻醉药物对患者呼吸循环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清醒时间,在促进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加快疾病恢复速度等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4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1例,为单纯针刺麻醉组;B组31例,为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组;C组32例,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组。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手术开始、剥离甲状腺、术毕、术后24 h 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剥离甲状腺时、术毕血压及心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术后追踪观察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及膈神经麻痹病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