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五输穴子母补泻法源自《黄帝内经》的补泻理论,经过后世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络腧穴配伍体系。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取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临床中可应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目前,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研究仍存在研究量较少、临床应用局限、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未来可将其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疾病的研究、治疗当中,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针灸临床上总结了 4种行之有效的五输穴子母补泻法 ,现分别举例介绍如下 ,供针灸同仁临床参考。1 子母补泻法在本经上的应用张某 ,男 ,8岁。 1 993年 5月 2 5日初诊。患儿 2天前受凉后咳嗽气粗 ,头痛发热 ,口干咽痛 ,恶风鼻塞。查体温 3 8.7℃ ,咽部充血红肿。舌苔薄黄 ,脉象浮数。此属外感风热之证 ,取双侧尺泽及大椎 ,针用泻法 ,治 1次即脉静身凉 ,治 2次咳止痛消而愈。按 :子母补泻法在本经上的应用 ,为临床常用 ,最早见于《难经·六十九难》。是法根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及主治性能的配合 ,再按照脏腑的五行属性 ,根据“虚者补其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五输穴的研究和应用特点。方法 :重点从经穴分布、意义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五输穴做了概述和探讨。提示 :实践中只要辨证精微 ,取穴合理 ,就可收到立竿见影之疗效 ,达到祛除痼疾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经穴是五输穴的第四个穴位,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其经气流注特点是“所行为经,经象水之流”,是经气旺盛运行的部位,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相应也就有较强调整气血的作用。经穴前继荥输,后通合穴,是连接输合的桥梁,因而既能疏外经,又能调脏腑,内外兼治。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按摩应用五输穴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和疗效。体会到:五输穴是急救的要穴,控制肝体病变和恢复功能的主治穴,是消炎痛的重要点穴,是治疗周身各部位疾病必用的穴。无论用于主治、配治、应用范围及疗效上,均优于其它特定穴。为临床按摩应用五输穴提供了实用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7.
天枢穴在神阙穴(任脉)旁开两寸,《甲乙经》称为“长溪“、“谷门“,属足阳明胃经穴位,为大肠募穴.天枢穴在调理肠胃、通畅气机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现将临床应用天枢穴的体会进行总结,望同道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8.
五输穴是十二经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重要经穴,分别命名为井、荥、输、经、合,简称"五输".有关五输的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荣、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但并未指出具体的穴名和部位.<灵枢·本输>则详细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惟独没有手少阴心经,以后在<针灸甲乙经>中才被补充完备.古人把经气运行的过程用自然界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的水流变化来形容,把五输穴按井、荣、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相似文献   

9.
"交经八穴"主治规律及临床应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汉卿《针经指南》载有“交经八穴”,其序曰 :“交经八穴者 ,针道之要也”,极崇八穴八法之用。因于此 ,后世医家称此八穴为“窦氏八穴”。吴?《针方六集》、徐凤《针灸大全》、杨继洲《针灸大成》等又有所发挥 ,并由此演化出“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交经八穴”,谓之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相通应的八个穴位 ,即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照海、列缺 ,此八穴治症广泛且颇具规律 ,临床多有应用 ,以下试就其作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 ,作一初步探讨。1 .八穴特性“交经八穴”属络通应于奇正共 1 8条经脉 ,在奇经交经而行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灵枢.寿夭刚柔》云:"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刺布衣者,以火粹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所以临床表现以遇暖则舒且固定不移为特点。寒邪凝滞收敛入血,则血凝不通,不通则痛,且由于血凝气滞,营卫不通所以肌肤不仁。针刺治疗寒痹,应针灸并施,或用温针法,使经脉气血得温而通。而对于养尊处优的人,血气清滑,用药热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十二经脉病候,辨证论治,是经络辨证针灸法临床运用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结合病例,阐述了运用十二经病候理论,经络辨证的要点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具有调和营卫,平衡阴阳之功,临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3.
肺系疾病是临床最常见也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感冒、咳嗽、肺痿、肺痈、喘症、哮症、肺胀、肺痨等病。掌握肺系疾病的理法方药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技能之一。肺系疾病的治疗方法大体分为直接治肺法和问接治肺法。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即治肺八法,属于直接治肺法的范畴。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而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的病理表现,主要是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肺为娇脏,清虚而处高位,不耐寒热,喜润恶燥,所以治肺之法,应以辛、平、甘、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付朝红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50+52-50,52
桂枝汤被誉为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仲景群方之冠,历代医家对伤寒条文领悟的同时,对桂枝汤的加减应用也颇为融会新知,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不断地继承和发展同时,桂枝汤也不断在临证体现调和营卫的灵活性,体现中医同方异治奇妙手法。  相似文献   

15.
黄伯舜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7):1369-1371
祖国医药在运用植物、矿物等药用资源的同时,对虫类药物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正如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动物之功利,尤甚于植物”。虫类药物大多药力峻猛而疗效显著,且为血肉有情之品。笔者应用虫类药物治疗一些疑难杂病,获满意疗效,简述如下。1治疗肾移植排异反应尿毒症患者,肾脏移植后,常出现尿量减少,兼见肾区胀痛,面色萎黄,身倦懒言,乏力纳呆,下肢浮肿,肌肤甲错,大便干结,舌紫黯,苔薄黄,脉弦。实验室检查见尿素氮、血肌  相似文献   

16.
中渚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脏腑辨证,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五输穴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仅以手少阳三焦经之“输”中渚为例,参考古今文献及个人临床体会,对中渚的穴性,定位、主治及应用进行探讨,进一步强调了五输穴在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当归拈痛汤出自《医学起源》,是金元时期张元素所创,收于《兰室秘藏》,由当归、羌活、防风、茵陈等十五味药组成.该方具有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①湿热相搏,肢节烦痛,肩背沉重或一身疼痛,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脓水不绝;②湿热发黄,脉沉实,紧数动滑者.笔者多年在临床上治疗由湿热引起的脚气病、疮疡、肢节肿痛、湿热黄疸、妇科带下等多种内外科疾病,皆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化裁均取效甚捷,现把本人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和一些体会,介绍于同仁以供探讨切磋.  相似文献   

18.
天枢穴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枢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穴,又是大肠募穴,十几年来,笔者运用本穴治疗多种疾病,均收到较好的疗效,特别是肠道疾病疗效更为突出,现总结报道如下,仅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苦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黄疸,尿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后世对苦参的认识,大多从味苦性寒,清火燥湿驱邪立论。如《名医别论》谓其“利九窍除伏热肠澼,……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幂,平胃气,令人嗜食。”《本草正义》更为明确地指出苦参的性味特点是“大苦大寒,退热降泄,荡涤湿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