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患者脑转移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对9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同类型肺癌患者脑转移CT资料,从病灶的数目、密度、囊变、出血、瘤周水肿等几个方面分析。结果:鳞癌脑转移男性多发,平扫多呈高密度,重度水肿率、囊变率较高;腺癌脑转移女性多见,平扫多呈低密度,瘤灶出血较多,囊变率低;未分化癌无性别倾向性,平扫呈高密度,水肿较轻,瘤灶几乎无囊变及出血。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脑转移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图像中脑转移瘤周围低密度区的特征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45例脑转移瘤分析。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年龄21~69岁;临床有症状38例,无症状7例;头颅常规法扫描,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脑转移瘤CT瘤周低密度表现分为:肿瘤结节伴肿瘤水肿型多见(21例),肿瘤环状强化伴肿瘤周围水肿型次之(17例),混合型较少(7例)。结论:根据CT图像中肿瘤周围低密度水肿的特征中水肿产生多少的反映,在脑转移瘤诊断、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20例脑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脑转移瘤的CT诊断特征及规律。方法:本组120例,男80例,女40例。8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9例直接增强扫描。结果:幕上脑转移瘤88例,小脑31例,脑干1例。形态表现多样。多发脑转移瘤69例,单发51例,瘤周水肿大多明显,Ⅱ~Ⅲ度水肿占52.7%;脑转移瘤多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结论:1.脑转移瘤幕上多见,大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区;2.多发脑转移瘤具有“多形性”CT表现特征。3.多为结节状稍高密度影,伴有坏死囊变区,瘤实质部分多明显强化。4.瘤周水肿显著,且具有肿瘤与水肿程度不成比例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孤立性脑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36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脑转移瘤患者均经头颅CT平扫,其中,12例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全部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显示,36例孤立性脑转移瘤中表现为不规则形或囊状低密度影8例(22.2%),结节状等密度影13例(36.1%),肿块形高密度影4例(11.1%),以及结节状混杂密度影11例(30.6%),对比增强扫描见边缘强化。多数孤立性脑转移瘤位于皮髓交界处,周围有大小不等的水肿带。甲状腺癌脑转移表现为高密度影,周围无或仅有轻度水肿。结论孤立性脑转移瘤随其原发肿瘤的不同,CT表现多种多样,对不明原因的脑孤立性病灶,应仔细筛查颅外肿瘤,特别是应判定肺部、乳腺及甲状腺等有无原发肿瘤,以便尽早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影像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44.9岁.行MRI普通检查和增强检查8例,CT平扫加增强扫描3例.影像检查误诊为胶质瘤7例,脑膜瘤1例,转移瘤2例,脑结核1例.所有病例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结果 11例共20个病灶,单发病灶7例,多发病灶4例.病灶出现的部位包括基底节、胼胝体、透明隔、丘脑、中脑、额叶和顶叶,累及脑深部结构者11个(55%),位于脑浅表部位并紧贴脑膜者1个.60%病灶呈类圆形.病灶在CT平扫呈稍高密度,MRI 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相对低信号,所有病灶均无钙化,有明显瘤周脑水肿.增强检查,病灶呈均匀强化者85%,环状强化者10%.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表现特点为肿瘤多数位于脑深部结构,CT平扫呈稍高密度,MRI T2WI呈相对低信号,无钙化,类圆形,明显强化和瘤周水肿.  相似文献   

6.
肺癌脑转移的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肺癌脑转移瘤的CT特征和规律。材料与方法:回顾总结并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4例肺癌脑转移病例,就其转移灶的CT特征和规律做出评价。结果:肺癌脑转移以顶、额叶为好发部位,转移灶主要表现为结节状均一强化和环状强化中心低密度,可单发或多发。瘤周水肿以腺癌和低分化癌较明显。环状强化中心低密度灶周水肿较结节均一强化灶周水肿明显。结论:CT增强扫描能清楚地显示转移灶的大小、部位、形态、边缘状况和密度变化,是肺癌脑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癌胰腺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肾癌胰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肾癌胰腺转移瘤均为多发型,共9个病灶,最大直径0.8~2.8 cm,平均1.9 cm.平扫呈稍高密度灶7个,等密度灶1个,低密度灶1个,其中2个病灶有液化坏死;增强扫描8个病灶呈明显强化,1个病灶呈环状强化.所有病例均有胰外转移.结论 肾癌胰腺转移瘤少见,常有多发病灶及胰外转移,CT表现主要为稍高密度、明显强化,结合原发病史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癌胆囊转移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肾癌胆囊转移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肾癌胆囊转移瘤均为单发,2例为实性,平扫为稍高密度,增强病灶明显强化;1例为囊实性,平扫为等低混杂密度,增强病灶呈环形明显强化;所有病灶均伴有胆囊外转移.结论 肾癌胆囊转移瘤少见,常为单发病灶及胆囊外转移,CT主要表现为稍高密度、动脉期强化明显,病灶可有囊变坏死,结合原发病史可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颅内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分析了50例颅内转移瘤的CT表现。其中21例单发;29例多发。5例平扫显示单一病变,但增强后可见多发病变。平扫显示低密度或高密度,而97.5%显示增强,通常病变周围有明显低密度水肿。 根据CT的表现,不可能作出转移瘤的组织学的诊断,但腺癌常表现为一个致密的、均匀增强的结节。  相似文献   

10.
方向东  陈雪萍  刘斌  刘洁  汪晓罡 《西南国防医药》2003,13(5):507-508,F004
通过16例脑结核瘤临床特点及CT征象分析,认为脑结核瘤在西藏地区以青、少年为多见。病变多位于额、颞叶皮层区,少数见于脑室内及脑表面,以单发为多,直径为0.5cm~5.0cm;CT平扫可呈低密度、等密度、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CT增强可见结节样均匀强化(常见于多发)、环状及盘状强化等征象。病灶周边多有不同程度低密度水肿区,可伴有脑室系统扩张、积水及颅内钙化等现象。结合文献对脑结核瘤的病理基础、CT检查及其临床特点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见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M 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均接受M RI平扫及增强扫描,临床确诊为脑转移瘤且已明确原发肿瘤类型的患者资料,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脑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强化形态、瘤周水肿均与原发肿瘤相关( P <0.05)。MRI扫描中,肺癌、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颅内转移多表现为长T1、长 T2信号,结直肠癌转移灶中有20个(71.4%)呈混杂/短T2信号,DWI上245个(69.4%)转移灶边界清楚。45例(70.3%)肺腺癌、33例(55.0%)肺小细胞癌及15例(78.9%)乳腺癌颅内转移,M RI表现以多发转移灶居多;16例(59.3%)肺鳞癌以单发转移灶居多。72个(57.1%)肺小细胞癌的转移灶为结节状,22个(59.5%)肺鳞癌的转移灶为粟粒状;肺鳞癌有27个(72.9%)转移灶为环形强化;18个(48.6%)肺鳞癌转移灶的瘤周水肿为轻度,重度水肿中有21个(52.5%)转移灶为肺腺癌。结论不同恶性肿瘤颅内转移可有不同的M RI特征;M RI平扫、增强及DWI综合运用对脑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腺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例胸腺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胸腺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 (1)胸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平扫以囊性低密度为主,可见索条状分隔影,无钙化;增强扫描,囊状低密度区无强化,索条状分隔影呈轻度强化,可见血管影穿行于瘤体内。(2)胸腺类癌3例,平扫瘤体密度不均匀,内部见小囊状低密度区,无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囊状区未见强化,瘤内均可见多发细条状血管影。(3)胸腺鳞癌6例,平扫瘤体密度不均匀,均见囊性低密度区,2例瘤内见斑点状钙化影;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囊状区无强化,2例瘤内见细条状血管影。结论胸腺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术前极易误诊,CT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受侵范围,有助于判断手术的可切除性,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炎性假瘤的田、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颅内炎性假瘤的病人行CT及MRI检查。结果:颅内炎性假瘤的影像表现为:1.病灶小、呈结节状或厚壁小环状;2.CT平扫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结节,可伴有小点钙化,MRI平扫呈等TIWI信号,T2WI呈略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早期的强化或延迟性强化。3.灶周水肿较轻。4.无明显占位效应或伴有轻度脑萎缩表现;16例病人经临床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结论:CT及MRI对颅内炎性假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脑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的占位病变,约占脑肿瘤的30%-40%,典型的脑转移瘤CT较易诊断;本文收集7例CT平扫病灶呈高密度、无水肿带、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称为不典型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肺腺癌患者脑转移瘤的CT灌注成像参数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并完成肺癌病理及EGFR基因检测的45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EGFR突变型26例,EGFR野生型19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灌注成像,应用颅脑CT灌注图像分割强化肿瘤和瘤周水肿,提取CT灌注参数。应用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灌注参数预测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采用ROC曲线评估脑转移瘤CT灌注成像参数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效能。结果:灌注参数中,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在肺腺癌2种EGFR基因突变状态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BF和MTT联合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AUC为0.790。结论:原发性肺腺癌患者脑转移瘤的CT灌注成像参数可用于预测EGFR突变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脑淋巴瘤患者17例单发,3例多发,共有24个病灶。其中,CT及MRI图像有以下特点:a)瘤灶多为单发,幕上多见,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b)CT平扫多呈等或略高密度,无钙化,MR 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相对较轻;c)CT及MRI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亦可不均匀呈环形或花瓣样强化。结论脑原发性淋巴瘤影像表现缺少特征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显示不同脑内疾病可表现为相似的脑内弥漫性CT改变,材料与方法:对15例患者脑CT平扫与增强扫描,其中包括4种病变,脑囊虫病,脑转移瘤和脑胶质细胞增生,结果:CT主要改变为脑水肿,脑内弥漫型小强化结节,小囊状低密度灶及阻塞性脑积水,结论:脑内弥漫性系变由多种疾病所致,有时缺乏特征性,为达到正确诊断,重要的是应紧密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影像检查所见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8.
慢性持续性脑内出血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持续性脑内出血的CT表现,并探讨其影像形成机理。材料和方法:26例患者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6例作了脑血管造影。结果: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由等或略高密度区环绕的类圆形高密度灶,病灶与正常脑组织间有低密度水肿带相隔。增强扫描病灶本身无强化改变。结论:慢性持续性脑内出血的典型CT表现为由等或略密高度区环绕高密度灶形成的脑内双重密度血肿,其高密度灶所在部位即病变血管所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16例HPC患者的CT及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扫描,6例行CT扫描。结果所有病变均为单发病灶,均位于颅内脑外,均为分叶状肿块,15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6例CT平扫均呈稍高密度、间杂低密度,均未见钙化,1例邻近颅底骨质呈侵蚀破坏,5例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并可见明显增粗的血管影,4例可见明显的瘤周水肿带。T1WI以等、低信号、T2WI以低、高混杂信号为主,2例信号均匀、14例信号不均,13例周围有水肿。增强扫描中15例病灶均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中度强化。2例病灶与硬膜呈宽基底相连,14例为窄基底相连。16例病灶均未出现“脑膜尾征”。DWI中,7例肿瘤呈等低混杂信号为主。MRS中,4例Cho峰明显升高;2例NAA峰及Cr峰降低。结论HPC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当脑外肿瘤呈分叶状,内部密度不均匀,有囊变坏死,周围骨质无增生硬化,甚至有破坏吸收改变,水肿较严重,肿瘤内未见钙化,侵犯周围脑组织或并发颅外转移时,提示HPC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钙化性转移瘤是以钙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殊类型转移瘤 ,在临床上偶遇 ,其CT表现具有特征性。1 病例报告例 1 男 ,6 2岁 ,主因右侧肢体麻木伴言语不利 1周入院。14年前患左上肺癌行左肺上叶切除 ,病理为腺癌 ,术后曾化疗。一年前局部复发 ,头颅CT平扫示 :颅内皮、髓质交界部及脑皮质可见散在多发类圆形高密度影 ,大小不一 ,边缘光滑锐利 ,部分融合 ,CT值 194~ 2 31Hu ,病灶周围脑组织未见低密度水肿区。经化疗一疗程 ,一年后复查CT示 :高密度病灶明显增多 ,部分等密度小病灶呈晕环样强化 ,钙化灶无强化 (图 1)。CT诊断 :颅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