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2~2006年我科参加四川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量评价(EQA)的成绩,并将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咨询。方法将12次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得到年平均变异指数得分(MVIS)和单项测定VIS。结果五年总平均MVIS为33(29~40),单项测定平均VIS17-50。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通过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不但增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了室内质控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了临床检验水平和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2~2006年我科参加四川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量评价(EQA)的成绩,并将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咨询.方法 将12次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得到年平均变异指数得分(MVIS)和单项测定VIS.结果 五年总平均MVIS为33(29~40),单项测定平均VIS17-50.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 通过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不但增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了室内质控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了临床检验水平和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3.
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权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35-2035
目的:通过对2001年至2005年参加卫生部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生化检验质量。方法:将2001年至2005年10次临床生化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采用单项平均变异指数(VIS)表示。结果:按我国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我们应坚持室内质控,积极参加各级临检中心组办的室间质评工作,努力学习理解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概念,促进体系建立,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4.
马莉  周友泉  王厚照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190-4191
目的:通过分析2002年至2006年参加福建省临床化学实验室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探讨稳定和提高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的因素,达到提高临床化学检测质量的目的。方法:将2002年至2006年临床化学实验室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采用年平均变异指数得分(MVIS)及变异指数(VIS)表示。结果:按国家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评定,结果为优秀。结论:通过积极参加各级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同时加强室内质控工作,增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了临床化学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从而达到了稳定和提高临床化学检验工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临床生化检验室在2008~2012年期间参加安徽省临床生化检验室间质评结果的回顾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检验质量,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将5 a室间质评结果统计,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同时采用PT(能力验证)和VIS(变异指数得分)两种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5 a平均PT合格率达95.8%,VIS得分优秀占83.9%,合格占10.5%,不合格占5.6%。结论通过开展室间质评工作,提高了实验室人员的质控意识,改进了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6.
周红艳 《安徽医学》2002,23(6):31-33
目的通过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调查活动,了解全省参控单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各参控单位之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的方法进行评价.VIS≤80为优秀,VIS≤150为合格,VIS>150为不合格.结果六年生化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发现,在各单项检测中,在参控单位数目增加的同时,年平均VIS在逐年下降,年平均变易系数CV在逐年下降,年平均及格率及优秀率在逐年上升,年总平均及格率和优秀率在逐年提高.年总平均及格率由0.71上升到0.81,年总平均优秀率由0.2上升到0.4.结论通过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活动,提高了全省参控单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提高全省临床生化检验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临床生化室间质评调查活动是必要的,应深入持久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参加卫生部临床干生化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3年来参加卫生部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按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同时采用PT(能力验证)和VIS(变异指数得分)两种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3年平均PT合格率98.1%,VIS得分优秀占93.5%,合格占4.6 %,不合格占1.9%.结论 通过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工作,提高了专业人员对室间质评的认识,不断改进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从而提高了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8.
邵从军  秦淑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8):1023-1024,1027
目的:通过对2008~2012年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参加卫生部临床生化检验室评结果的回顾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按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一评分标准,同时采用能力验证和变异指数得分(VIS)2种方法对2008~2012年所得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平均能力验证合格率98.7%;VIS平均得分由53.4分降至30.2分,VIS得分优秀率为85.6%,合格率为10.1%,不合格为4.3%。结论:通过对室间质评结果的分析,提高室内质控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2003~2007年卫生部与广东省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回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及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生化检验质量。方法 将2003~2007年的卫生部与广东每年2次,各共10次的质评回报结果进行统计,采用各类平均VIS及PT0分频率(%)表示。结果 2003~2007年卫生部每年的总平均VIS分别为65、53、70、72、61,广东省临检中心每年的总平均VIS分别为36、36、47、55、43,卫生部5年总平均VIS为64,Frr零分频率为4%,广东省5年总平均VIS为44,PT零分频率为1.1%。结论 本实验室所参加的卫生部及广东省的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回报成绩均较好,其中参加广东省临检中心的质评所得成绩较为优秀,这与本科采用广东省临检中心统一发放的生化室内质控品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科 1995~ 2 0 0 0年参加四川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 (EQA)的动态情况 ,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6年内的 2 4次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年平均MVIS和单项平均VIS逐渐降低。结论 :通过参加室间质评工作 ,既增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质控意识和开展室内质控工作的责任感 ,也提高了检验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科1995-2000年参加四川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EQA)的动态情况,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年内的24次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平均MVIS和总项平均VIS逐渐降低。结论:通过参加室间质评工作,既增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质控意识和开展室内质控工作的责任感,也提高了检验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卫生部常规化学室间质评三年结果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翛 《吉林医学》2011,32(26):5621-5622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2008年~2010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评(EQA)的成绩,探讨稳定和提高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的因素,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2010年的9次EQA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和变异指数移动总均值(OMRVIS)表示。结果:3年内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常规生化EQA活动成绩均为优秀,年平均VIS均<80%,3年优秀率分别为80%、100%和100%,OMRVIS从56下降至32。结论:通过参加EQA,发现不足,制订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提升实验室检验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3.
室间质量评价是由实验室以外的监督机构对各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定,以评价各室工作质量,提高各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加强各室检测结果在科学基础上的一致性。我科于1986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全国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活动,现已有九年时间,尤其是近6年来质评成绩逐年提高,结合我们工作中的体会,将六年来质控工作做一小结,以找出并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使我科的生化质评成绩逐步提高。IVIS(变异指数得分):从1989年全年总优秀率(VIS<80),由29.5%提高到1994年全年总优秀率为63.6%,年及格率(VIS<150)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2005~2006年全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血细胞分析的检验质量。方法通过2005~2006年8次全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单项平均变异指数(VIS)表示。按我国卫生部临检中心统一评价标准。结果为优秀。结论我们应坚持室内质控,积极参加室间质评工作,努力学习理解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参加临床生化室间质评活动的体会青海省临检中心顾琰,凌秀珍,王少春我省检验中心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以下简称部中心)室间质评活动已近十年,从评比成绩回顾实验室的工作,反映检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检验工作的发展,提高了实验人员的技术和理论素质。我们每天...  相似文献   

16.
莫海岸 《广西医学》2012,34(3):362-364
目的 总结临床化学实验室质量评价经验,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质控样品与常规标本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测试,将2008~2010年共9批次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参评项目各年变异指数(VIS)平均得分分别为78.5分、66.2分、52.0分,VIS得分逐年下降,3年均为优秀(VIS得分≤80为优秀).单个样本VIS质评优秀率也由65.4%提高至75.4%,不及格率由14.1%降至4.6%;3年各单个样本实验室间能力对比试验(PT)质评合格率为95.6%.结论 质量控制对于临床化学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非常重要,只有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电子计算机新技术于临床化学质量控制的管理,以期提高生化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并为今后自动化分析仪联接计算机网络创造条件,培养人才。临床化学室间质评中评分方法和标准,遵照1985年全国质控会议规定,采用国际变异指数VI计算公式,以变异指数得分VIS为表达方式。以VIS≤150为及格,VIS≤80为优秀。用Pascal语言编辑质控软件,在HP3000/48电子计算机上输入1983~1988年我科参加WHO、卫生部和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历次室间质评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0年生化检验室间质评成绩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工作。方法对10年来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临检中心和卫生部临检中心的生化室间质评成绩及当时的记录和总结进行梳理分析。结果10年间生化室间质评成绩逐渐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参加室间质评提高检验质量水平;优良的检验设备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本条件;检验系统发生改变时应及时性能评价;今后一段时间内Cl、Na、P3项作为质量重点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评价2000年至2007年我科参加全国临床化学室间质评(EQA)结果。方法: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ariance index score,VIS)的评价方法,统计分析2000年至2007年21个检测项目临床化学室间质评资料。结果:本室测定的21个室间质评项目的总平均VIS为79分,正式记分项目(K、Na、Cl、Ca、Pi、BG、Urea、UA、Crea、TP、Alb、TC、TG、ALT、AST)的平均VIS为78分,调查评价项目(HDL—C、Tbil、ALP、AMY、CK、LDH)的平均VIS为83分。结论:我科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成绩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室间质量评价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的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将卫生部室间质控标本与常规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同样条件下进行测试,将得到的2005~2007年6次临床生化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2005~2007年,质控检测21项临床生化指标,变异指数得分(VIS)优良率由59.52%提高至88.09%,不及格率由28.57%降至0.结论: 通过室间质控,发现不足,经过改进,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保证,保证了检验质量.因而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非常重要,只有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