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胰腺囊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多样。手术是治疗胰腺囊腺瘤惟一有效方法。目前,腹腔镜治疗胰腺囊性肿瘤术式包括胰腺囊肿剜除术、腹腔镜下保留脾或不保留脾的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胰腺节段切除、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及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全胰切除术。腹腔镜治疗胰腺囊性肿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未来胰腺囊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Dai MH  Zhao YP  Liao Q  Liu ZW  Guo JC  Co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22-102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腺远端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2月-10月住院的连续10例胰体尾占位患者,年龄(43.4±14.7)岁,男1例,女9例。9例术前诊断为囊性占位,肿瘤最大径平均4.0 cm(2.6~8.5cm);1例术前诊断为胰体尾病变伴肝转移,胰腺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其中7例行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3例行胰腺远端+脾切除术。结果10例手术均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228±26)min,术中出血量(173±100)ml。术后胰瘘1例(10%),充分引流1个月后自行愈合;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胰腺断端旁有假性囊肿形成,直径约2 cm,观察1个月后囊肿消失。其余8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13.5 d(12~16 d)。10例患者术后血糖均正常。10例随访2~22个月(中位数8个月),9例囊性病变患者均无复发,1例内分泌癌随访1年,肝脏转移病灶无明显变化,原发部位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病变位于胰体尾的良性肿瘤或疾病,选择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共对7例胰腺疾病患者施行腹腔镜了手术,其中囊腺癌2例,潴留性囊肿2例,副脾1例,胰岛细胞瘤1例,假性囊肿1例。手术种类包括:胰体尾切除术4例(其中保脾1例),囊肿剜除术2例,囊肿空肠吻合术1例。结果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78.8(95~465)m in,平均出血121.5(50~300)m l。1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平均住院7.15(4~8)d。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胰腺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2岁.因"发现胰尾部占位8个月余"入院.否认外伤史及胰腺炎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腹无压痛,未及腹部包块.CT示胰尾部可见一大小约为1.7 cm×1.5 cm的低密度类圆形小肿块,未见明显强化,边界欠清(图1).临床诊断:胰尾部占位.行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胰尾的背面,质软,色泽暗红.手术顺利,术后9 d康复出院.病理报告:切除胰尾内有一大小为2.0 cm×1.6 cm×1.6 cm囊性肿块,界清,单房性,囊液淡黄色,浑浊,切面见囊肿外围约2/3被一肿块包裹,3.0 cm×2.0 cm×2.0 cm,与周围胰腺组织界限清楚,灰红色,质软.镜下:副脾组织内见多个囊腔样结构,囊壁内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衬以鳞状上皮(图2),该内衬上皮CEA和CA199(+).病理诊断:"胰尾"副脾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开展腹腔镜胰腺手术以来成功完成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1.0~12.6 cm,平均4.4 cm。行腹腔镜胰腺肿瘤摘除术4例,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2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0例。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33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ml。术后住院日4~28 d,平均11 d。术后病理回报黏液性囊腺瘤1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胰岛素瘤5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异位脾1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例,胰腺囊肿1例,胰腺癌1例。术后1例出现胰瘘,经通畅引流、抑酶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出现脾梗死,已随访1年,无临床症状及体征;1例出现结肠瘘,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腹腔镜治疗胰体尾占位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探讨脾血管优先技术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采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治疗的58例胰体尾良性或交界性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腹2例;余5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保留脾动、静脉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53例,离断脾血管、保留胃短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Warshaw法)3例。手术时间65~220(160±30)min,出血量30~500(100±25)mL,术后住院时间5~21(8±5)d。术后并发生化瘘15例,B级胰瘘2例,C级胰瘘1例,腹腔出血1例,腹腔脓肿2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胰腺内分泌肿瘤8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浆液性囊腺瘤13例,慢性胰腺炎肿块5例。结论 脾血管优先技术具有简便、安全的特点,有助于主动选择术式和规划手术路径,提高腹腔镜胰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保脾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2岁.因"发现胰尾部占位8个月余"入院.否认外伤史及胰腺炎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腹无压痛,未及腹部包块.CT示胰尾部可见一大小约为1.7 cm×1.5 cm的低密度类圆形小肿块,未见明显强化,边界欠清(图1).临床诊断:胰尾部占位.行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胰尾的背面,质软,色泽暗红.手术顺利,术后9 d康复出院.病理报告:切除胰尾内有一大小为2.0 cm×1.6 cm×1.6 cm囊性肿块,界清,单房性,囊液淡黄色,浑浊,切面见囊肿外围约2/3被一肿块包裹,3.0 cm×2.0 cm×2.0 cm,与周围胰腺组织界限清楚,灰红色,质软.镜下:副脾组织内见多个囊腔样结构,囊壁内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衬以鳞状上皮(图2),该内衬上皮CEA和CA199(+).病理诊断:"胰尾"副脾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2岁.因"发现胰尾部占位8个月余"入院.否认外伤史及胰腺炎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腹无压痛,未及腹部包块.CT示胰尾部可见一大小约为1.7 cm×1.5 cm的低密度类圆形小肿块,未见明显强化,边界欠清(图1).临床诊断:胰尾部占位.行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胰尾的背面,质软,色泽暗红.手术顺利,术后9 d康复出院.病理报告:切除胰尾内有一大小为2.0 cm×1.6 cm×1.6 cm囊性肿块,界清,单房性,囊液淡黄色,浑浊,切面见囊肿外围约2/3被一肿块包裹,3.0 cm×2.0 cm×2.0 cm,与周围胰腺组织界限清楚,灰红色,质软.镜下:副脾组织内见多个囊腔样结构,囊壁内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衬以鳞状上皮(图2),该内衬上皮CEA和CA199(+).病理诊断:"胰尾"副脾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为3例胰腺体尾部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血管的保脾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1例术中撕裂脾静脉,腹腔镜下缝合脾静脉撕裂处,成功止血,72 h后恢复进食。1例患者因囊性肿瘤巨大,术中囊液外溢,造成术后胰腺切除区形成直径3 cm包裹性积液,术后2周自行吸收。术后病理均回报为胰腺粘液性囊腺瘤。出院后随访3~12个月,未见远期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胰体尾良性肿瘤安全、可行的新选择,因其创伤小、康复快,已成为治疗胰体尾良性肿瘤的常规手术,目前也可在基层医院开展,但此术式仍需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推行原则。  相似文献   

10.
例 1 女性 ,36岁。因反复腹胀不适 4年 ,加重 2年入院。CT示 :胰体尾部有一个 5cm× 5cm囊性肿块 (图 1)。行腹腔镜胰腺囊肿切除。病理检查 :胰腺滞留性囊肿。随访2 4个月 ,症状完全消失 ,未见复发 (图 2 )。图 1 CT示胰体尾部囊肿 图 2 CT示胰腺囊肿已被切除  例 2 女性 ,5 1岁。因反复右上腹痛 10年 ,加重伴左上腹不适 2个月入院。B超和CT示 :胆囊内有直径为 1cm的结石 ,胰体尾交界处一个 5cm× 5cm囊肿。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胰体尾部囊肿 ,胰管前中段无明显狭窄及扩张。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胰体尾囊肿切除术。病理学检查 :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占位性病变的术式选择策略和操作技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漳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采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的56例胰体尾占位性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中中转开腹3例(5.4%),余53例(94.6%)均顺利完成手术。联合脾脏切除、保留脾血管保脾(Kimura法)和离断脾血管保脾(Warshaw法)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分别为31例(58.5%)、19例(35.8%)和3例(5.7%)。手术时间70~230(170±35)min,出血量50~310(110±34)mL,术后住院时间5~35(9±6)d。术后并发A级胰瘘13例(23.2%),B级胰瘘1例(1.8%)、腹腔脓肿1例(1.8%)、肺炎2例(3.6%)。结合影像学和术后病理学检查报告分析,中转开腹、联合脾脏切除和Warshaw法:胰腺导管腺癌12例、肿瘤直径>
5 cm的交界性胰腺肿瘤23例和慢性胰腺炎2例。Kimura法:均为肿瘤直径<5 cm的良性或交界性胰体尾病变。良性或交界性胰体尾病变保脾率50.0%(22/44)。 结论 根据胰腺肿瘤性质、大小和部位,以及脾动、静脉与胰腺或胰腺肿瘤的关系,主动选择术式和规划手术路径,有助于提高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保脾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胃悬吊联合3D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行全胃悬吊联合3D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相关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病理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采用Kimura法完成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230(170,310)min,术中出血量190(100,270)mL,无中转开腹。术后住院8(5,10)d。术后病理提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4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全胃悬吊联合3D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6月,对26例胰腺体尾部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术前25例诊断为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物,1例不除外恶性,肿物中位直径5cm(1.2~10cm)。结果所有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15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0例保留脾动静脉,5例未保留脾动静脉),10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既往行胰体尾及脾切除者行胰体部切除。手术中位时间268.5min(129~400min),中位出血量100ml(50~8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d(6~21d)。无胰漏或脾梗死发生,2例包裹性积液,均保守治疗治愈,1例引流管口感染。26例中位随访时间15.5月(1~3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囊性疾病6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与手术技巧。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6年7月,我们对6例胰腺囊性疾病患者施行保留脾血管的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结果本组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1例合并右肾上腺肿瘤切除,1例合并子宫肌瘤切除、左卵巢畸胎瘤切除,1例合并子宫肌瘤切除,1例合并胆囊切除。手术时间140~265min,出血350~600ml。术后住院时间4—9d,无胰漏发生。随访1—31个月,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病理诊断:潴留性囊肿2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结论对于胰体尾部良性病变,应首选保留脾血管的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施行保留脾血管的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18例行LDP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4.1±13.6)岁。18例患者中,除1例中转开腹,其余均顺利完成LDP,其中13例行LDP联合脾脏切除术,5例采用Kimura法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70.8±98.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8.3±269.1)m L;平均术后进食时间(4.0±1.5)d;平均术后排气时间(3.8±1.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1±6.6)d。术后11例患者发生胰瘘,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病理结果:黏液性囊性瘤3例(其中2例伴上皮轻-中度异形增生),浆液性囊性瘤4例,胰体尾假性囊肿伴脾动脉瘤1例,腹腔间质肿瘤(高危型)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伴囊性变1例,胰体尾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胰腺微囊性囊腺瘤1例,胰体尾腺癌6例。对于胰体尾占位性病变,LDP治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对36例胰腺体尾部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术前34例诊断为胰腺体尾部良性肿物,2例不除外恶性,肿物中位直径5cm,平均(1.2~12)cm。结果所有手术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21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15例保留脾动静脉,6例未保留脾动静脉),14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1例既往行胰体尾及脾切除者行胰体部切除。手术中位时间248min,平均(118~400)min,中位出血量100ml,平均(50~8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d,平均(6~21)d。无胰漏或脾梗死发生,2例包裹性积液,均保守治疗治愈,1例引流管口感染。所有患者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5.5个月,平均(1~4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胰腺体尾部肿物行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经济效益角度探讨机器人与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5例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机器人组),14例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分级、诊断及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分析两组保脾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及西药费用等情况。结果:机器人组保脾32例,腹腔镜组保脾12例,两组保脾率、保脾手术方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及胰瘘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的住院总费用、手术费用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拥有丰富的机器人、腹腔镜胰腺手术经验的中心而言,机器人与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的有效性、安全性并无差异。机器人在高难度及复杂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中可能更具优势,但目前机器人手术成本较高,限制了机器人手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ECIPAS)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道1例ECIPAS,并检索总结近30多年国内外的37篇文献41例患者,分析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ECIPA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良性疾病,全球报道共42例,女性多发,男女比例1:1.6,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常常被误诊为胰腺良性或恶性囊性疾病,误诊率为95.2%,明确诊断需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一般首选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切除和保脾或非保脾的胰体尾切除术。结论:ECIPA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良性疾病,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术前明确诊断比较困难,需手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治疗胰腺远端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施行的17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资料.结果 6例患者未能成功保脾,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各3例;11例患者成功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其中6例行开腹手术(1例术中行脾动脉修复,1例行Warshaw法保脾);5例行腹腔镜手术成功保脾(1例中转开腹).保脾成功组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发生胰漏各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到3年,均无脾血管栓塞、脾梗死、肿瘤复发.结论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间胰腺手术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组(切脾组)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组(保脾组),记录手术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胃管留置时间、禁食时间、生长抑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等)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保脾组和切脾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术后禁食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脾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切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是一种适用于胰腺良性或交界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