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1999年~2002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不同地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四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氏菌14803株和肺炎克雷伯氏菌7923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2年,北京、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其次为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在全部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中,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2年增加到37.2%。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超过50%,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7.4%~86.0%和72.3%~84.4%。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1999~2002年,除北京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外。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的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有明显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湖北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四年间增加了13.0%。北京、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2年广东地区产ESBL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8.1%和23.7%.湖北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23.1%和27.7%。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头孢他啶。表明ESBLs主要为头孢噻肟酶。结论 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9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采用双纸片法检测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28株和大肠埃希氏菌株16株,并以是否产ESBLs分为四组,对四组的抗生素耐药性,预后和本次发病前3个月抗生素使用情况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肺炎克雷伯氏菌产ESBLs率为47.5%,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率为48.5%,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部分氨基糖苷类有极高的耐药性,与不产ESBLs组相比耐药性高(P<0.05),但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相当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和头孢西丁尚有一定的敏感性,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两组患者本次发病前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使用多于不产ESBLs组(P<0.05),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在肠埃希氏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得死亡率高于不产组(P<0.05),结果提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所致的呼吸感染患者死亡率高于不产组(P<0.05),结果提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出现可能与各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关,ESBLs菌引起的感染预后差,治疗ESBLs菌引起的感染可用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头孢西丁以及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ββββ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检测,供临床用药借鉴。方法 对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期间我院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92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186株大肠埃希氏菌,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ESBL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92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中检出产ESBLs菌239株,检出率为25.98%,186株大肠埃希氏菌中检出产ESBLs菌31株,检出率为16.67%;除亚胺培南外,产ESBLs菌对其它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P<0.01);亚胺培南对产ESBLs菌全部敏感。结论 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中产ESBLs菌检出率高,且为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ESBLs菌引起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BLs)情况.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IS)的标准,分析181株细菌的耐药性和产ESSBLs情况,药敏判断和ESBLs表型确证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1999年推荐的标准.结果 肺炎克雷伯氏菌137株,其中产ESBLs46株,阳性率为33.6%.大肠埃希氏菌44株,产ESBLs 22株,阳性率为50.0%.不同样本中以气管分泌物分离的细菌产ESBLs阳性率最高.不同科室间以脑外科分离的样本产ESBLs阳性率最高.产ESBLs株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啉等均表现为耐药.结论 研究显示本院条件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q较高,产ESBLs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性较低,后两种药物是治疗产ESBLs菌引起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6 8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 411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3 年增加到32.0%,两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在1999-2003年间,广东和辽宁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广东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3年广东地区产ESBL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0.1%,辽宁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8.6%和26.6%。广东和辽宁地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噻肟敏感、头孢他啶耐药率。结论通过不同地区间临床分离株细菌耐药性的比较,了解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37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与44株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EBLs)情况。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分析181株细菌的耐药性和产ESSBLs情况。药敏判断和ESBLs表型确证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fNCCLS)1999年推荐的标准。结果肺炎克雷伯氏菌137株,其中产ESBLs46株,阳性率为33.6%。大肠埃希氏菌44株,产ESBLs22株,阳性率为50.0%。不同样本中以气管分泌物分离的细菌产ESBLs阳性率最高。不同科室间以脑外科分离的样本产ESBLs阳性率最高。产ESBLs株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啉等均表现为耐药。结论研究显示本院条件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较高,产ESBLs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性较低,后两种药物是治疗产ESBLs菌引起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头孢吡肟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体外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对 4 2 6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收集 2 0 0 1年 3~ 10月福州地区 4家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 4 2 6株 ,用 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 :用表型确认试验检测 ESBL s。结果  4 2 6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中 ,头孢吡肟的敏感性为 94 .37% ,仅次于亚胺培南 (10 0 % )、头孢哌酮 /舒巴坦 (10 0 % )和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99.5 3% ) ,明显高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哌拉西林 (48.83% )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 (6 0 .0 9% ) ,也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6 2 .91% )、头孢噻肟 (6 4 .79% )、头孢哌酮 (6 5 .73% )和头孢他啶 (88.2 6 % )。经表型确认试验证实 14 2株 (33.33% )为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菌 ;头孢吡肟对产 ESBL s菌和非产 ESBL s菌体外敏感性分别为 84 .5 1%、99.30 %。结论 头孢吡肟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 ,低于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头孢吡肟可考虑作为医院内感染的经验性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8.
福州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监测福州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3月-10月福州地区4家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426株,用K-B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用表型确认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在14种抗生素中,敏感性最高的是亚胺培南(100%)、头孢哌酮/舒巴坦(10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9.53%)、头孢吡肟(94.37%)和头孢美唑(91.08%),敏感性最低的是阿莫西林(12.68%)、哌拉西林(48.83%)和环丙沙星(50.70%);除头孢他啶外,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上;产ESBLs菌检出率为33.33%(142/426);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美唑外,产ESBLs菌对其它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结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美唑的敏感性最高,产ESBLs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临床实验室有必要常规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否产ESBLs。  相似文献   

9.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08—2009年从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确诊试验测定产ESBLs菌株。结果 2008年分离的764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有312株,占40.8%;35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有133株,占37.4%。2009年分离得到的49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的有246株,占49.3%;29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有107株,占35.9%。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2009年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头孢菌素类三代、四代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2008年(P〈0.05),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低于2008年(P〈0.05)。2009年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2008年上升了15.9%(P〈0.05)。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呈多重耐药现象,必须加强耐药监测,防止产ESBLs菌株的增长、扩散与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浏览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检验科计算机系统中全部临床科室标本资料,筛选出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资料。记录菌株来源、送检科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和药物敏感试验情况,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分离出大肠埃希菌菌株359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296株;前者主要来源于尿液[121株(33.7%)],后者主要来源于痰液[165株(55.7%)]。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88株(24.5%)]、普外科[69株(19.2%)]和神经外科[56株(15.6%)];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69株(23.3%)]、呼吸内科[50株(16.9%)]和神经外科[36株(12.2%)]。359株大肠埃希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75株,检出率为48.7%;296株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16株,检出率为39.2%。产ESBL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上述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2.3%、3.4%、5.1%和8.6%,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为2.6%、3.4%、2.2%和2.8%。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与ESBL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产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514例感染患者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PCR检测产ESBLs菌株的TEM、SHV、CTX-M-Ga、CTX-M-Gb及CTX-M-Gc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样本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98株,其中产ESBLs菌株101株(51.01%):TEM阳性27株(26.73%),SHV阳性32株(31.68%),CTX-M-Ga阳性17株(16.83%),CTX-M-Gb阳性13株(12.87%)及CTX-M-Gc阳性7株(6.93%).肺炎克雷伯菌114株,其中产ESBLs菌株61株(53.51%):TEM阳性11株(18.03%),SHV阳性14株(22.95%),CTX-M-Ga阳性11株(18.03%),CTX-M-Gb阳性13株(21.31%)及CTX-M-Gc阳性7株(11.48%).结论 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菌株筛选及耐药基因检测,对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探讨导致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后,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住院的214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到菌株21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7株,肺炎克雷伯菌57株,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2.2%和24.6%。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前30d使用头孢菌素是产ESBLs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合并肿瘤性疾病、慢性肝脏疾病、血红蛋白<100g/L、入住ICU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形势严峻,感染前30d使用头孢菌素增加产ESBLs菌株感染的风险,合并肿瘤性疾病、慢性肝脏疾病、血红蛋白<100g/L、入住ICU提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近年宁波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质粒AmpC酶基因流行状态.方法 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耐药表型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mpC酶基因,然后用三维试验予以证实.结果 14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醇基因阳性率2009、2010、2011年分别为4.4%(2/45)、8.6%(3/35)、13.3%(8/60);其中2009和2010年所检出的均为DHA基因型,2011年分别从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ACT-1基因.结论 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的流行率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向小琴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8,23(5):358-361,38
报道英国近年来肺炎克雷伯氏菌所致的6次院内感染爆发流行中所分离到的6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中超广谱SHV型β-内酰胺酶研究及体外选择高产酶突变株。PCR结果显示这6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均产生SHV型β-内酰胺酶,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耐药,其MIC分别为4~64及8~>64mg/L。其耐药性可通过接合试验传递给大肠埃希氏菌K12J62.1。6株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株(transconjugants)质粒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获得一平均大小为100kb的大质粒。6株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株的β-内酰胺酶等电点除一株菌为8.2外,其余为7.6。体外选择高产酶突变株结果显示除其中3株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株已经是高产酶株外,其余3株均能为2~64mg/L头孢噻肟诱导成高产酶突变株。高产酶株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耐药性增至2~64倍。说明体外易于选择高产超广谱SHV型β-内酰胺酶突变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有明显增多,且耐药性有较大上升趋势,且不易被呼吸道的防御机制杀灭,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菌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现对我院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105株肺炎克雷伯菌、3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ES-BLs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在庆元县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送检的痰及咽拭子标本进行培养,对可疑阳性且为优势菌进行分纯,采用Vitek-32型微生物分析仪和GNI+鉴定卡进行细菌鉴定,共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05株、大肠埃希菌38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操作及药敏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进行,纸片由杭州天河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头孢美唑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对产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作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203株,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ESBLs测定。结果203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124株(占61%),头孢美唑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的耐药率高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但低于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头孢美唑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80%以上),对于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仍可根据病情选用头孢美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2):1262-1267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探讨导致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后,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住院的214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到菌株21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7株,肺炎克雷伯菌57株,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2.2%和24.6%。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前30d使用头孢菌素是产ESBLs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合并肿瘤性疾病、慢性肝脏疾病、血红蛋白<100g/L、入住ICU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医院临床分离的925株大肠埃希菌和363株肺炎克雷伯菌。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 ATB 细菌鉴定系统,应用药敏测试仪及配套微生物检测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925株大肠埃希菌中分离出产 ESBLs 菌657株(占71.0%);36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产 ESBLs 菌150株(占41.32%)。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来自尿标本266株(占40.49%),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来自痰标本89株(占59.33%)。产 ESBLs 株的耐药率均普遍高于 ESBLs 阴性株;与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相比,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且二者对青霉素类、一到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而对厄它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药高度敏感。结论某院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主要引起泌尿道感染,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临床应高度重视产 ESBLs 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尤其要控制 ESBLs 菌的产生和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近三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分布及药敏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我院近三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lactamase,ESBL)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分布及药敏变迁。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2年10月期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NCCLS 1999年推荐的酶抑制剂增强纸片扩散试验对其产ESBLs及耐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1)以头孢噻肟为指示剂检测ESBLs。3年共分离出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94株和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分别占18.8%和21.1%,且ESBLs菌株检出率逐年增加。而以头孢他啶为指示剂检测ESBLs,耐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氏菌2l株和肺炎克雷伯氏菌14株;(2)外科病房分离的ESBLs占32.9%(52/158),儿科占14.6%(23/158),呼吸科占12.7%(20/158);(3)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的ESBLs占27.8%(44/158),尿标本占22.2%(35/158)。伤口分泌物占20.3%(32/158),血占12.0%(19/158),体液或引流液占12.0%(19/158);(4)抗菌药物对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敏感性高低顺序依次为:亚胺培南loo.0%,阿米卡星70.3%,头孢他啶66.7%。头孢吡肟44.7%,庆大霉素25.5%,头孢哌酮/舒巴坦25.0%。抗菌药物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敏感性高低顺序依次为:亚胺培南l00.0%,阿米卡星76.2%,头孢他啶70.3%,头孢吡肟69.2%,头孢哌酮/舒巴坦58.1%,环丙沙星50.0%。结论 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日益增多.临床实验室应将ESBLs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指导临床用药。同时加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应用的监督,以减轻抗生素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 (ABPC/SB)、阿莫西林 /舒巴坦 (AMPC/ SB)敏感性降低的特征。方法 琼脂二倍稀释法、酶动力学参数及等电点测定、质粒提取和转化。结果 临床产酶 3株大肠埃希氏菌 Ec1、Ec2、Ec3及 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 Kp1、Kp2、Kp3、Kp4对 ABPC/ SB、AMPC/ SB的敏感性明显降低 (MIC≥ 12 8mg/ L ) ,(1) Ec1、Ec2、Ec3及 Kp1对所试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敏感 ;仅见一约 35 kb的质粒 ;含有单一β-内酰胺酶 (p I,5 .4 ) ,与 TEM- 1相比 ,各酶活性降低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下降 ,对 AMPC的 Km值比 TEM- 1高 2~ 4倍 ,三唑巴坦 (TB)、舒巴坦 (SB)、克拉维酸 (CA)对各酶的 IC50 比 TEM- 1高 4~ 32 0倍 ,表明此 4株菌对青霉素类亲和力明显降低 ,对酶抑制剂的敏感性显著下降 ;(2 ) Kp2、Kp3、Kp4与 Kp1不同 ,对 ABPC/ SB、AMPC/ SB和头孢菌素类均耐药 ,含有多个质粒 ,显示多个β-内酰胺酶 ,p I值分别为 5 .4、7.6、8.2等 ;而 4株质粒转化菌株所提取β-内酰胺酶的 p I值均为 5 .4 ,且均仅见一条约 35 kb的质粒 ,对 ABPC/ SB、AMPC/ SB获得了耐药 ,但仍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敏感。结论 本研究中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