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形觉剥夺性近视雏鸡眼细胞凋亡情况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雏鸡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探讨细胞凋亡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海兰雏鸡20只,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左眼为对照眼.遮盖7 d去除眼罩,检影验光,测2只眼的眼轴长及赤道径;HE染色观察视网膜及巩膜的形态学变化;采用TUNEL技术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结果:①遮盖眼形成近视,表现为屈光度、眼轴长及赤道径均较对照眼增大(P<0.05).②遮盖眼视网膜较对照眼普遍变薄,以内核层、内丛状层、神经纤维层最明显;后极部巩膜软骨层变厚,纤维层变薄.③遮盖眼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凋亡细胞数增多,与对照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参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朱子诚  张金嵩 《安徽医学》2009,30(8):860-862
目的探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中视网膜内p-Stat3的表达及其与形觉剥夺的关系。方法40只生后1周花色豚鼠随机分成形觉剥夺组和对照组(无处理眼),遮盖2、4、8周和8周去遮盖恢复1周后测量屈光度,眼科A超测定眼轴长度;对两组4个时间点眼球后壁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内p-Stat3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形觉剥夺组4个时间点视网膜p-Stat3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遮盖1周后,表达下调,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觉剥夺组和对照组屈光度、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觉剥夺时视网膜内p-Stat3表达增高,去遮盖后表达下调,提示p-Stat3可能参与了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其影响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视网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出生3d豚鼠以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2个月制备FDM动物模型,左眼作为对照。遮盖前后,检影验光检测双眼屈光度,A超测量双眼眼轴长度。遮盖后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视网膜BDNF的表达,RTPCR检测BDNFmRNA的表达。结果:形觉剥夺使眼轴增长,近视屈光度增加,遮盖眼与对照眼相比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遮盖眼BDNF免疫活性降低,BDNFmRNA表达下调。结论:BDNF可能参与调控FDM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树嗣性成熟期及成年早期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探讨年龄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以视网膜形态变化为主的局部视网膜机制与近视的关系.方法 4月龄和5月龄树鼩各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遮盖组.遮盖组右眼遮盖作为实验眼,左眼开放作为自身对照眼.用自制半透明眼罩建立形觉剥夺近视模型,然后撤出干预因素,分别于遮盖3周、6周测量各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于遮盖6周观察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各层细胞数目变化情况.结果 4月龄和5月龄树鼩遮盖右眼3周后,遮盖眼远视度数均有所降低,但与自身对照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遮盖6周后:两组的屈光度和眼轴与对照眼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遮盖期间,形觉剥夺眼眼轴不断增长,近视度数也逐渐增加,二者有很好的直线负相关关系;并且4月龄组所诱导出的近视程度高于5月龄组(P<0.05).形觉剥夺可引起各层视网膜普遍变薄,有核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中胞核数减少,排列稀疏紊乱.结论 形觉剥夺可以诱导性成熟期及成年早期树鼩的近视形成及视网膜形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自由基参与了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验性兔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机理。方法 :应用缝合眼睑方法制成形觉剥夺近视模型 ,A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球进行生物学测量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巩膜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 :实验眼与对照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玻璃体腔深度和玻璃体深度 /眼轴长度、眼动脉阻力及血流流速差异有极显著性P <0 0 1,实验眼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细、排列紊乱、纤维层明显薄于对照眼。结论 :形觉剥夺能导致眼轴延长 ,其中玻璃体腔长度和玻璃体腔深度 /眼轴长度占主导地位为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态学改变 ;眼球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的变细、变长及排列紊乱为病理学原因。近视眼中血液动力学异常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组织中褪黑素受体MT1的表达,探讨其与眼压变化的关系.方法:将出生5~7 d 20只的豚鼠单眼半透明眼罩遮盖,遮盖眼为实验眼,未遮盖眼为对照眼.实验前及遮盖8周后行带状光检影镜测眼屈光度数.A超测量眼轴长度,确认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制造成功.于遮盖8周后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眼压,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视网膜中褪黑素受体亚型MT1的表达水平.结果:形觉剥夺8周后实验眼眼压(2.51 ±0.10)kPa较对照眼(1.97±0.08)kPa升高(P<0.05),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褪黑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5).结论:褪黑素可能影响眼压的调节,与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TR、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出生1周的豚鼠3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10只,实验组20只.实验组右眼为遮盖眼,通过单眼遮盖法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左眼为自身对照眼,正常对照组取双侧眼球.检影验光检测屈光度,A超测量双眼眼轴长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p75NTR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视网膜p75NTR mRNA的变化,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结束,遮盖眼屈光度加深、眼轴长度延长,可见凋亡细胞核.正常对照眼与自身对照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无明显变化,视网膜外核层及内核层几乎无p75NTR、Caspase-3阳性染色,无凋亡细胞.遮盖眼视网膜可见p75NTR、Caspase-3阳性表达、p75NTR mRNA增加和凋亡细胞.结论: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p75NTR和Caspase-3的表达增加可能与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观察阿托品能否抑制近祝的发生并进一步研究阿托品抑制近视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出生后2d的海兰鸡使用半透明塑料眼罩进行右眼单眼遮盖。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其中2组遮盖眼分别进行结膜下注射阿托品和生理盐水,单纯遮盖组不作组织治疗。14d后测定单纯遮盖组、阿托品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结果并衡量药物效果。结果:单纯遮盖组遮盖眼与阿托品组遮盖眼比较眼球明显增大。阿托品组遮盖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赤道径与单纯遮盖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阿托品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差异均有差异性,而赤道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期形觉剥夺可导致近视的发生,阿托品可以完全阻止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阿托品直接作用于巩膜而抑制近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 ,观察阿托品能否抑制近视的发生并进一步研究阿托品抑制近视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出生后 2d的海兰鸡使用半透明塑料眼罩进行右眼单眼遮盖。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0只。其中 2组遮盖眼分别进行结膜下注射阿托品和生理盐水 ,单纯遮盖组不作任何治疗。 14d后测定单纯遮盖组、阿托品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结果并衡量药物的效果。结果 :单纯遮盖组遮盖眼与阿托品组遮盖眼比较眼球明显增大。阿托品组遮盖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赤道径与单纯遮盖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阿托品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差异均有显著性 ,而赤道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早期形觉剥夺可导致近视的发生 ,阿托品可以完全阻止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 ,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阿托品直接作用于巩膜而抑制近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西帕依固龈液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gingival fibroblast,HGF)DNA合成和细胞周期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人牙龈组织原代培养的HGF,以25mg/L LPS作为刺激因子,用流式细胞仪技术观察西帕依固龈液对LPS引起HGF细胞周期改变的影响。结果:LPS刺激后,DNA合成前期细胞比例(G1期)明显上升,而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rI)下降,西帕依固龈液可以使Gl期细胞所占百分比下降,并可使S期细胞比例及蹦上升。结论:西帕依固龈液能够明显改善LPS抑制HGF增殖的影响,对牙龈纤维层也有保护作用,有助于牙周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外照射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产生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吉西他滨(D),外照射(R),吉西他滨和外照射(R+D)分别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指数,电子显微镜观察MCF-7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细胞生长抑制率随吉西他滨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R+D)组与D组及R组凋亡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能诱导人乳腺癌细胞产生凋亡,并能明显增强放疗对MCF-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核结合因子促进骨髓间质细胞MBA-1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核结合因子(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 1,cbfa1)的2种亚型Cbfa1/P56和Cbfa1/P57对骨髓间质细胞MBA-1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MBA-1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带有cbfa1/P56或cbfa1/P57全长cDNA的质粒瞬时转染到骨髓间质细胞MBA-1,72h后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并抽提蛋白进行Cbfa1及相关凋亡蛋白Bax,Bc1-2,cytochrome-C,caspase-3,caspase-9和TNF-α的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查发现,转染Cbfa1/P56或Cbfa1/P57质粒后,MBA-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Western b1ot显示,Cbfa1/P56或Cbfa1/P57能增加Bax蛋白表达和Bax/Bc1-2比值,并增加cytochrome-C,caspase-3,caspase-9,TNF-α蛋白的表达。结论:Cbfa1/P56和Cbfa1/P57能诱导骨髓间质细胞MBA-1凋亡。Cbfa1促进MBA-1凋亡的机制包括线粒体途径和膜受体途径2种,凋亡相关蛋白Bax,Bc1-2,cytochrome-C,caspase-9和caspase-3组成的信号级联反应构成了Cbfa1促进MBA-1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TNF-α也参加了该凋亡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益智健脑颗粒浓缩液(YCF)对SAMP/8快速老化小鼠模型行为学、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及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智健脑颗粒浓缩液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6月龄SAMP/8快速老化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老年对照组,4月龄SAMP/8作为青年对照组,各组给予不同药物干预,8周后水迷宫实验观察行为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与老年对照组相比,中药组逃避潜伏期缩短,跨平台象限次数增多,凋亡率显著降低;Bcl-2 mRNA表达上调,Bax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BaxmRNA相对表达量比率增高。结论:中药益智健脑颗粒能促进Bcl-2表达,抑制Bax的表达,维持Bcl-2/Bax的平衡,降低凋亡率,这可能是其改善SAMP/8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内环磷酸腺苷依赖性蛋白激酶A(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A,PKA)和磷酸化的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表达的影响以及抗抑郁剂(氟西汀)的拮抗作用。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慢性应激模型组、氟西汀治疗组。选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造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蛋白质印迹技术研究各组大鼠脑内PKA、磷酸化的CREB(P-CREB)在海马区域的分布以及表达量的差异。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内的PKA和P-CREB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细胞内PKA和P-CREB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海马神经元内的PKA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氟西汀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胰岛素免疫干预对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鼠胰岛炎、B细胞凋亡和糖尿病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60只NOD雌鼠随机分为胰岛素处理组(n=34)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对照组(n=28),分别于4周、12周、20周、28周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优泌林N(Humulin N)6U(60μL)+不完全弗氏佐剂(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FA)60μL,对照组予PBS(60μL)+IFA(60μL)。于12周龄观察胰岛炎和胰岛B细胞凋亡;检测胰岛Fas和FasL的表达;测定血清IL-4和IFN-γ浓度,以及胰岛内I-Aβ^x7,IL-1β,IFN-γ,Fas,I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OD鼠皮下注射胰岛素加IFA组30周龄和52周龄时发病率仅为21.4%和28.6%,而皮下PBS加IFA组为71.4%和85.7%(P〈0.05)。胰岛素组胰岛炎积分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胰岛Fas抗原表达和B细胞凋亡率均比PBS对照组低(均P〈0.05)。胰岛素组胰岛内I-Aβ^x7,IFN-γ,IL-1β,FasmRNA表达较PBS对照组低(均P〈0.05),而IL-4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胰岛素组血清IL-4比PBS组高,IFN-γ比PBS组低(均P〈0.05)。结论:皮下注射胰岛素能诱导NOD鼠的免疫耐受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但不能阻断胰岛炎的进展。皮下注射胰岛素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使全身和胰岛局部T细胞由,Th1向Th2转型,从而抑制Fas介导的B细胞凋亡而预防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磷脂酶A2抑制刺氯喹(CQ)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复制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A组)、全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氯喹治疗组(C组),每组再根据观察时间段不同随机均分成3个亚组,A,B两组从股静脉注射1mL/kg生理盐水,C组注射CQ10mg/kg(溶于1mL/kg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全肝血流阻断20min(T0),再灌注4h(T1)门静脉血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ET)浓度,门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细菌生长情况,末端回肠黏膜组织丙二醛浓度,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改变及大鼠再灌注后48h生存率。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T0,T1门静脉血D-乳酸、TNF-α、内毒素浓度、肠黏膜组织丙二醛浓度升高(P〈0.05或P〈0.01),其中C组低于B组(P〈0.05);B,C两组T1时门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脾脏均培养出细菌,其中C组阳性率低于B组,A组未培养出细菌;B,C两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高于A组(P〈0.01或P〈0.05),其中B组凋亡指数高于C组(P〈0.05);C组大鼠48h存活率高于B组(P〈0.05)。结论:氯喹具有抑制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提高大鼠生存率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cuson 128XP/10型及G-50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93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物在二维图像中显示清晰。CDFI可清晰显示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恶性肿瘤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高于良性肿瘤(P〈0.01),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则恶性肿瘤低于良性肿瘤(P〈0.01)。结论:通过二维图像及CDFI观察肿瘤形态及血流动力肇参数时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SP72对氧化应激所致心肌细胞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热休克预处理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HSP72的表达,采用HSP72反义寡核苷酸阻断HSP72的表达。向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0.5mmol/LH2O2,以模拟氧化应激。测定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和细胞总蛋白质合成能力。结果:氧化应激引起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明显升高,而细胞总蛋白质的合成降低。热休克预处理导致心肌细胞中HSP72表达明显增加,并使H2O2所致心肌细胞LDH释放率显著降低,细胞总蛋白质的合成基本恢复正常水平。HSP72反义寡核苷酸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断HSP72的表达及热休克预处理所所致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结论:在热休克预处理减轻过氧化氢所致乳鼠心肌细胞急性损伤的作用中,HSP72发挥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鼻息肉的2-DE图谱建立和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鼻息肉及鼻黏膜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收集鼻息肉及鼻黏膜样本各7例,采用固相pH梯度2-DE,凝胶银染,扫描图像,ImageMaster2-DE软件比较分析等方法,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通过质谱分析得到相应肽质指纹图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PMF),采用PeptIdent软件查询Swiss-Protand TreMBL数据库,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建立了鼻息肉和鼻黏膜蛋白质的2-DE图谱。鼻息肉和鼻黏膜3块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825±78和936±62;平均匹配点数为682±96和821±78,匹配百分率为82.7%和87.7%;同一鼻息肉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EF)方向偏差为(1.06±0.14)mm,在SDS-PAGE方向偏差为(1.45±0.21)mm。比较分析两种组织各7例样本的2-DE图谱,鼻息肉和鼻黏膜蛋白质点数为1458个和1617个,平均匹配点数为1026个。质谱分析差异蛋白质点40个,获取34张PMF,查询数据库鉴定出蛋白质24个。结论:建立了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鼻息肉及鼻黏膜2-DE图谱,识别鉴定出一些与鼻息肉病变相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