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兹对非典型胸膜炎86例(肺下积液63例、包裹性胸膜炎14例、叶间胸膜炎9例)之X线检查及诊断方法进行探讨。肺下积液(又称膈肌胸膜炎)63例(合并纵隔胸膜炎3例),X线表现:全组双侧3例,单侧60例(右48例,左12例);流动型12例,包裹型32例,转换型15例(由典型胸膜炎转为肺下积液10例,由肺下积液转为典型胸膜炎5例),类型不详4例。63例后前立位检查,见假横膈(以下简写为膈)均升高2~10cm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肺底积液X线检查表现为膈肌升高影,肋膈角及心膈角呈正常锐角,极易漏诊、误诊。我院自1997—2002年共收治结核性肺底积液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肺底积液X线检查表现为膈肌升高影,肋膈角及心膈角呈正常锐角,极易漏诊、误诊。我院自1997-2002年共收治结核性肺底积液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下积液系指肺底与膈肌之间的积液,X线检查很像膈肌升高,故又名假膈肌。此病较少见,临床上多误诊。现报告三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例一:男性,28岁。因午后发热、盗汗伴左下胸痛月余入院。患者于月佘前午后发热、盗汗,左下胸背部持续性钝痛,咳嗽及深呼吸时加重,以往健康。体检:体温38℃,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B超联合X线检测发现肺底积液,提高肺底积液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使用线阵型超声诊断仪,取患者坐位背后探查,采取体表十字定位法,不同体位、不同切面观察肺底有无回声区。结果 48例X线不能确定肺底积液,B超均探查发现不同程度的肺底积液,其中单侧型36例,双侧型12例,流动型25例, 包裹型23例,其中合并其他部位包裹型积液6例,合并叶间积液及心包积液7例。结论 B超和X线检查联合应用, 取长补短,可提高肺底积液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6.
早期肺底少量积液,在阅读胸片时,往往容易忽略。作者提出肺底积液的一种新X线征象,有助于发现早期肺底少量积液。在正常后前位胸片上,两肺下部肺血管阴影均延伸至膈顶水平以下,很少看到肺血管阴影在膈顶水平以上突然中断的现象。根据100例正常胸片的统计,右下肺血管影向膈顶水平以下延伸0~6厘米,平均2.1厘米,左侧向下延伸0~4.5厘米,平均1.5厘米。由于左侧横膈内半部分受心脏及胃泡阴影的影响,分辨血管影较困难,故尚须观察横膈外半部份的血管阴影。由于曝光过浅、肥胖、乳房大、横膈平坦等原因,9例右侧肺血管影在膈顶水平下不到1厘米,10例左侧肺血管影在膈顶水平下不到0.5厘米。而9例肺底积液患者,其肺血管阴影均在肺底积液的顶部  相似文献   

7.
胸腔积液     
一、文中首先强调了X线胸部水平位检查是诊断少量胸腔积液较可靠而准确的方法。二、初步提出胸腔积液的新的发展规律:这就是按其液量的逐渐增加,先以膈胸膜炎的形式出现→后转为膈→肋胸膜炎→再转为典型的肋胸膜炎。当趋向治愈时,则以相反的程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膈疝90%发生于左侧,右侧极少见。我们遇到3例右侧创伤性膈疝,术前误论为周围型肺癌2例,肺囊肿并感染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膈肌破裂,部分肝脏或结肠疝入胸腔。 1.一般资料:3例分别有5个月、半年、1年创伤史,其中1例因腹股沟疝、2例因间歇性咳嗽、黄痰、乏力、消瘦而就诊。X线检查;2例膈上有一5cm×6cm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下界与膈肌相连,与膈肌相交为锐均,其中1例侧位可见轻度分叶,另一例无明显分叶。1例右心膈角处有多囊状阴影。 2.误诊原因分析:①病人就诊原因与创伤无关。其中1例虽有外伤史,但当时胸部X线拍片未见异常;另2例因呼吸道症状就诊,术后才了解到有创伤史。②右侧膈疝极少见,特别是部分肝脏膈  相似文献   

9.
钱程  陈宏坤 《山东医药》2009,49(51):18-18
小儿先天性后外侧膈疝(CDH)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又称Bochdale孔疝.1995~2007年,我们共收治24例CDH患儿,现分析其治疗情况. 临床资料:CDH患儿24例(新生儿15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3 d~2岁,中位年龄1岁;左侧20例,右侧4例.临床表现:新生儿期表现为呼吸窘迫,青紫;婴幼儿期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和呕吐.查体:腹平软,重者呈舟状腹.听诊:患侧胸腔呼吸音低,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X线及CT片可见患侧胸腔肠襻充气影,肺压缩,横膈消失或上移,心脏纵膈向对侧移位.  相似文献   

10.
肺底积液临床并非罕见,在结核病院占同期住院病人的比例,苏氏报告为0.16%(苏锦章等:肺下积底30例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疾病杂志 1:17,1982),我院为0.22%。由于对本病X线表现易于疏漏,常造成误诊。肺底积液的三种X线征——膈下血管征;肺底-胃泡间隔增宽征;膈顶高点外移征,尚未引起普遍重视,国内亦未见有关报道。本文收集1954~1981年间我院诊治的29例肺底积液,对其中资料完整的26例进行分析,并与100例正常胸片进行对  相似文献   

11.
气囊状硅橡胶肺假体对犬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4只),两组分别行右肺全切除术,实验组应用气囊状硅橡胶肺假体替代切除的右肺。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较快.术后3d均开始进食.术后7d正常进食、活动自如.术后3、7、30dX线片提示术侧胸腔仅少量积液、纵隔居中、膈肌无上移.4只均长期存活(〉3个月)。对照组术后恢复较慢;术后3d仅有1只进食;术后7d仅有2只进食、且进食量较术前少.活动量小;术后8、9d未进食的2只犬死亡;1只存活32d,另1只存活3个月。X线片提示术侧胸腔中、大量积液.纵隔偏移,膈肌上移。认为气囊状硅橡胶肺假体能减少犬全肺切除术后胸腔积液、纵隔移位、膈肌上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1病厉简介患者女,26岁,回族。因无诱因咳嗽、咳痰1个月伴胸闷、胸痛半个月,于2001年2月9日门诊以“左肺肿块待查”收住我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侧胸上部叩浊,左肺呼吸音较右侧低,辅助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学、结核菌、卡松氏试验(1∶100)、抗HIV均阴性。B超诊断:(1)左肺多发性占位。(2)右侧胸腔肋膈角少量积液。X线示:左肺上、中野见团块状密度增高影,病灶上缘见液平面,左膈抬高;肺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X线诊断:(1)左肺包虫破裂合并感染。(2)其它待查。于2001年2月19日在全麻下行左肺上叶切除术 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13.
1991年以来 ,我院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孤立型肺泡癌 10例。现就临床与 CT诊断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0例 ,男 9例 ,女 1例。年龄 30~ 75岁。 3例无自觉症状 ,查体时发现 ;6例因一般呼吸道症状就诊 ,做常规 X线检查发现肺部阴影 ,然后做 CT检查而确诊 ;1例因刺激性咳嗽 1个月 ,胸闷、呼吸困难 7天 ,X线胸透发现肺内结节影伴大量胸腔积液而行 CT检查后诊断。所有患者均做X线胸部平片及胸部 CT检查 ,3例做了 X线病灶断层片。CT征像 ;1病变部位 :9例占位位于肺外围胸膜下 ,1例靠近叶间裂。 2病变大小 :3~ 4 cm3例 ;2~3cm5例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116例肝移植病例,通过B超及X线检查胸腔积液情况,对影响呼吸功能的患者实施胸腔穿刺并置放深静脉管抽液,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 B超检查提示有89例术后发生胸腔积液,占76.7%;X线检查提示有67例术后发生胸腔积液,占57.8%。B超及X线检查差异显著(P〈0.01)。胸腔积液主要发生于右侧,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显著(P〈0.01)。各病种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B超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准确度明显高于X线;少数影响呼吸功能的胸腔积液患者需及时行穿刺插管抽液;术前病种与术后胸腔积液无明显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肺下积液的诊断(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下积液系指液体积聚于肺底与膈上的胸膜腔内,X 线检查膈角可锐利,表面光滑,酷似膈肌升高,故又有假膈肌之称。本病首由Rigler 氏于1931年报告,国内自1956年以来已有数篇报道。临床医师如对此症不很熟悉,每易导致误诊、误治。现就本院10例,着重诊断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5年 10月至 1999年 11月 ,我们用自制双腔引流管治疗液气胸患者 3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9例中 ,男 2 9例 ,女 10例 ,年龄 7~ 6 4岁。均为外伤性液气胸 ,伴单根肋骨骨折 17例 ,多根单处肋骨骨折11例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8例。胸部透视示胸腔积液少量 2 7例 ,中量 12例 ;肺压缩 6 0 %~ 85 %者 18例 ,85 %以上者 2 1例。引流时间平均 4.5天。出院时胸部透视结果 :胸部未见异常者 31例 ,患者患侧肋膈角变钝者 8例。引流管制作 :取无菌双腔引流管 1根 ,测患者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至同侧腋中线肋弓下缘的距离为“L”,自管头部…  相似文献   

17.
硝酸银治疗难治性气胸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经胸腔水封瓶闭式引流3周后仍溢出气体者称难治性气胸。近年来, 我们采用硝酸银治疗难治性气胸1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资料与方法:本组12例均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气胸。男9例,女3例;年龄23~67岁。开放性气胸7例,张力性气胸5例,其中3例为复发性。患侧肺被压缩均>50%以上,其中5例>90%。12例患者经胸腔水封瓶闭式引流3周后,引流瓶内仍有气泡溢出,考虑为胸膜破裂口未愈所致,故采用胸膜药物粘连术。术前肌注度冷丁50mg。取0.1%硝酸银液20ml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入,嘱反复转动体位,再在臀部垫上枕头稍向患侧偏斜后转动体位,使药液达肺上部。引流管保持通畅,观察有无  相似文献   

18.
李广贺  王峰 《山东医药》2002,42(3):44-44
结核性胸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常见于青少年。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后 ,胸腔积液的处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996~ 1999年 ,我们收治 7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 9例 ,女 9例 ,年龄 17~ 35岁 ,平均2 5 .2岁。有结核中毒症状 (如咳嗽、胸痛、发热、消瘦以及盗汗等 ) ,而胸部无结核病灶 ,经胸水常规检查、抗结核、抽液等综合治疗有效 ,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X线胸片、肺 CT或 B超均证实大量胸腔积液 ,无其他并发症和合并症。治疗方法 :每周抽液 2次 ,按抽液量多少分为两组。小量抽液 36例 ,每次抽液 10 0…  相似文献   

19.
神经源性肿瘤多见于后纵隔脊柱旁 ,发生在右胁膈角者极为少见 ,我们遇到一例 ,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 ,2 3岁 ,5年前无明显诱因昏例 ,到医院作胸透发现“右胸腔包裹性积液”,遂给予抗痨治疗 ,因患者定期复查 ,觉病灶无缩小 ,便于治疗 5个月后自行停药 ,至入院前三个月 ,胸痛明显加重而到我院门诊 ,胸片示 :右下肺肋隔角区可见一基底紧贴胸壁 ,内缘呈弧形突出肺野的块状阴影 ,基底较宽 ,弧形边缘锐利 ,右侧位块影靠后肋膈角 ,诊断为右胸腔包裹性积液 ,抗痨三个月 ,胸片显示右胸包裹性积液无变化 ,遂入我院拟外科治疗。查体 :体温 36 .4℃ ,血压 …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告100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该病临床表现不一,可影响肺上叶或下叶,单或双侧,并可伴有胸腔积液,胸部X线表现为肺段实变或弥漫性网状结节型浸润,作者发现有二种不同临床-X线征群: 第1组48例平均年龄26岁,表现为急性肺炎的特征:非胸膜炎性胸痛、咳嗽、肌肉酸痛和发热。胸片显示为段或叶实变伴有空气支气管造影征,偶有肺不张。单侧受累31例。胸腔积液9例,其中4例为血性。2例作诊断性肺血管造影均正常。14例作肺功能检查,其中4例缺氧,PO_2在75毫米汞柱以下,PCO_2则正常。肺活量与1秒钟用力肺活量(FEV_1)亦均正常。用红霉素及四环素治疗后临床及X线均有进步,5~14天内肺部浸润消失。本组中有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镰状细胞病,3例淋巴网细胞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