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创伤性面瘫的面神经损伤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检测患者面肌肌电图、面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波。观测面神经损伤的电生理特点。结果 创伤性面瘫的面神经颅外段传导速度20~35m/s;颅内段平均传导速度小于1m/s,检出了H反射波。结论 H反射波在颅内段面神经损伤时可检出。H波的变化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相关,对神经预后恢复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臂丛神经损伤越来越多,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是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的重要手段。本组76例臂丛神经损伤,分析其首诊和复诊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电生理的变化,为临床提供神经定位、损伤程度的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在周围神经损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术中电生理检测,指导手术方案并进行预后判断。结果臂丛损伤5例,4例术中与术前相符;1例不符,改变原手术方案。四肢神经损伤6例,5例术前检测与术中相符;1例不符,改变原手术方案。神经肿物2例,摘除神经瘤体后,术中电生理检测提示明显好转。四肢神经卡压10例,术中松解前后检测神经功能明显改善9例,1例无变化而改变原手术方案。结论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应用肌电电生理仪对受检神经行术中检测,具有准确、简便、实时等特点,可指导术中手术方案的选择,对神经肿物及神经卡压引起的神经损害,可评估手术疗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张倩 《中外医疗》2009,28(27):53-5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几例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至2009年1月的12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检查进行总结。结果6例神经传导速度不能测出,6例神经传导速度不同程度减慢。结论电生理检查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范围、性质、部位与程度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电生理是外伤性臂丛神经损害的客观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确定损伤程度、判定预后及指导治疗均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进行相邻尺神经的电生理检查并与正中神经比较,有助于与臂丛神经损伤、颈椎病、腕尺管综合征,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神经肌电生理检测对婴幼儿臂丛神经病的诊断及相关分析。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神经肌电生理检测及中西药应用和康复理疗。结果 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电生理异常。结论 神经肌电生理检测对婴幼儿臂丛神经病损具有确诊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评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并评价预后。结果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根据肌电图结果,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2例,上中干型8例,下干型6例,中下干型6例,全臂丛8例。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9例,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结论神经肌电图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客观定位、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0例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直接暴露神经刺激,记录NAP和SEP,对肘管综合征同时记录CMAP。根据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制订最佳手术方案。结果80例外伤性臂丛根性完全损伤中,经术中电生理检测及手术探查证实,术前有9例将C5节前伴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后损伤;2例将C6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前损伤;2例将C7节前损伤误诊为节后损伤。另有3例术中C5、6根干部外观质地完全正常,但术中电生理检测证实为节前损伤(椎孔内撕脱)。40例周围神经损伤中,术中NAP和CMAP检测对早期神经再生的检测,神经瘤或吻合口部位神经功能及卡压神经松解疗效的评价均有良好作用。术中电生理诊断神经完全损伤而行神经切除术者,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无或仅含少量变性神经纤维。结论术中电生理检测能提高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诊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中应用超强电刺激,探讨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45例臂丛及周围神经损伤实施松解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23例、对照组22例。在肌电图仪的持续监测下,电刺激组进行超强电刺激,术后两组同时服用神经营养药物,进行运动疗法,术后随访损伤神经电学变化及其支配肌肉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电刺激组中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改变优于对照组,电刺激组中臂丛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改变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受损神经所支配肌肉运动功能、运动单位恢复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术中应用超强电刺激能有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臂丛和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体感诱发电位(SEP)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在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臂丛和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直接暴露神经刺激,记录NAP和SEP,对肘管综合征同时记录CMAP。根据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制订最佳手术方案,结果 80例外伤性臂丛根性完全损伤中,经术中电生理检测及手术探查证实,术前有9例将C5节前伴节后损伤误诊为节后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感觉神经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以下简称SNA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以下简称SEP)改变,对30例臂丛神经损伤作定位诊断。电生理诊断和手术结果完全与基本符合者共25例,占83.3%。作者提出应注意臂丛节前损伤可伴有双重嵌压致SNAP消失而造成误诊。讨论了电生理诊断准确率上干低于中、下干的原因。建议除桡浅神经外检测正中神经(拇指),以利于对C_6神经根损伤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2.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立强 《广东医学》2005,26(12):1610-1611
臂丛神经损伤,尤其是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是上肢最严重的伤残之一,预后极差。在顾玉东院士等中外专家带领下,随着神经移位术的开展,臂丛损伤的疗效逐步提高。特别是近10多年来,臂丛显微外科与功能解剖学、神经再生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电生理、影像学诊断技术等的临床应用,选择性神经束支移位术、游离肌肉移植功能重建术、健侧C7移位术等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3.
神经电生理的应用使得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有了明显的进步,显微外科技术的开展使得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受损神经的功能恢复仍不尽如人意,特别是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现就周围神经损伤诊治的主要进展综述如下。一、电生理技术电生理检查是一种客观的、无创的诊断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并可用于检测神经恢复的过程.一般认为,神经断裂经手术吻合后,神经生长通过吻合口需要1个月时间,然后再生神经以每天1mm左右速度向远端生长,一个高位的周围神经损伤则需要数月至1年才能生长到效应器。当再生轴突已在损伤神经中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artin-Gruber吻合支对肘部尺神经损伤临床及电生理诊断的影响。方法总结了5例存在Martin-Gruber吻合支的肘部损伤病例,就其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因为前臂段存在Martin-Gruber吻合支,肘部尺神经完全损伤的患者原尺神经支配的手内肌功能可以部分保留,导致临床及电生理表现与实际神经受损程度不符。结论充分认识和了解MGA的解剖及电生理特点对于临床医师及电生理医师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时上肢正中、尺神经损伤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电生理检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晓荣  罗宇  刘煜 《医学争鸣》2002,23(15):1410-1410
0 引言 臂丛损害在临床中多见 ,可从电生理的角度提供神经通路的连续性、损害部位、损害类型以及严重程度 ,对确定治疗方法、估计预后和评价疗效均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 2 3(男 13,女 10 )例 ,年龄 2 7~ 4 5岁 .损伤类型 :尺神经 10例 ,桡神经 6例 ,正中神经4例 ,神经干 3例 . 19例手术 ,3例住院未手术 ,1例未住院未手术 .1.2 方法  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 :刺激上肢各神经干于相应的肌肉肌腹处记录动作电位 .末端潜伏期延长或波幅明显降低、波形离散、传导速度减慢 ,甚至不能引出肌肉动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壳聚糖桥接Wistar大鼠缺损的臂丛神经,探讨其修复效果。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神经原位缝合组,C组为应用壳聚糖神经导管连接组。各组分别切断臂丛正中神经后做相应处理。12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及神经组织HE染色观察。结果:A组神经损伤处愈合完好,电生理值接近正常数值;B组神经损伤处修复,神经传导功能恢复。C组12周后,壳聚糖吸收,神经已经长过缺损段,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结论:壳聚糖可作为良好的载体桥接大鼠缺损的臂丛神经,可用于臂丛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和定位受损臂丛神经中相对于肌电图和核磁共振的优势。方法选取150例经过电生理检测诊断为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的同时进行高频超声检测,记录受损人数及损伤类型,与手术治疗后确诊的受损人数和损伤类型结果相比较,计算肌电图检测、高频超声检测与核磁共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臂丛神经的灵敏度为98.62%,特异性为100%,优于核磁共振检测(灵敏度92.41%,特异性100%);在损伤臂丛神经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上,高频超声优于肌电图检测。结论相对于肌电图和核磁共振,高频超声能较灵敏地诊断及定位损伤的臂丛神经,可应用于临床,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确诊率,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华  邵兵  高云超  郭立华 《吉林医学》2010,(26):4491-4491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中运用设定的电参数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NMS-Ⅱ型(低频脉冲治疗仪)对27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中应用设定好的刺激参数,观察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治疗前、后肌电图对比分析。结果:27例周围神经损伤包括4例桡神经、5例正中神经、10例尺神经、2例腓总神经、2例胫神经损伤、2例坐骨神经及2例臂丛神经损伤,经神经肌肉电刺激10~60d治疗后受损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临床症状消失、肌电图检查发现经电刺激治疗后15例(73.91%)患者出现再生电位。结论:以设定的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改善受损神经支配的肢体功能,使受损周围神经恢复其完整性,同时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测肌电图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人进行常规肌电图(EMG)监测,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结果 40例臂丛神经损伤全臂丛根性损伤18例,其中节前损伤16例,节后损伤2例,上、中干损伤11例,中、下干损伤5例,外侧束损伤2例.检测NCV 150条有88条异常(58.7%);检测SNAP 84条有32条(38.1%)异常;检测SEP 26例有14例(53.8%)异常;检测420块肌肉中243(57.9%)块出现异常自发性电活动.结论 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在其诊断、病变水平定位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artin-Gruber 吻合支对肘部尺神经损伤临床及电生理诊断的影响.方法 总结了5例存在Martin-Gruber吻合支的肘部损伤病例,就其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因为前臂段存在Martin-Gruber吻合支,肘部尺神经完全损伤的患者原尺神经支配的手内肌功能可以部分保留,导致临床及电生理表现与实际神经受损程度不符.结论 充分认识和了解MGA的解剖及电生理特点对于临床医师及电生理医师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对上肢正中、尺神经损伤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