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母乳性黄疸29例临床诊治体会张淑梅崔丽霞冯万松郑州市妇幼保健院(450053)1992年至今,我科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38例,其中母乳性黄疸29例,占12%。日龄在16~47天之间,入院时胆红素在102μmol/l~330μmol/l之间,间接...  相似文献   

2.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 ,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 ,以往常见的窒息、感染等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显著减少 ,但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因此 ,我们对 1998年 1月至1999年 12月诊治的 84例母乳性黄疸进行总结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84例母乳性黄疸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①完全母乳喂养 ,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内 (2天至 2周 )发生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 ;②黄疸积蓄以轻度 (血清胆红素 <2 0 5 μmol/L)至中度 (2 0 5~ 34 2 μmol/L)为主 ,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③患儿一般情况好 ,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母乳性黄疸的患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肉眼黄疸消失时间最短者3~4天,最长13天,平均10.3天.本组全部治愈,无发生核黄疸者.结论: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但BIL浓度>342μmol/L时,会有引起轻度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对母乳性黄疸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治疗方法以停止母乳喂养为主,适当辅以蓝光疗法,口服思密达,重者应用白蛋白.主要目的是增加胆红素的排泄,减少其肝-肠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光疗时间24~60 h,住院时间4~10 d。结论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但BIL浓度342μmol/L时,会有引起轻度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对母乳性黄疸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5.
于惠茹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134-134,148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诊治体会。方法对2005年6月-2008年4月本院收治的178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分析。结果17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光疗时间24-60h,住院时间4-10d。结论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但BIL浓度〉342μmol/L时,会有引起轻度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对母乳性黄疸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浅谈母乳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0月诊断母乳性黄疸新生儿75例,全部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黄疸持续时间、诊断和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文75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入院时总胆红素小于220.6μmol/L(12.9 mg/L)30例,占40%,但黄疸持续时间均超过2周。全部预后良好。结论: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延迟的常见原因。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在所谓"生理性黄疸"范围内不能排除母乳性黄疸。其预后期望并不依赖于盲目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6~2000年我院共收治4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其中男28例,女20例;均为足月新生儿生后即母乳喂养。早发型38例,晚发型10例。入院时仅有20例为新生儿,其余28例已超过新生儿期,年龄最小7d,最大56d。29例为生理性黄疽持续不退,19例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减轻后又加重,无明显诱因。1.2 诊断依据①生后母乳喂养足月儿多见。②生长发育正常,除外其它疾病所致的间接胆红素升高。肝功能正常,HB-sAg(-)。③停喂母乳48~72h后胆红素即可明显降低,如再喂母乳…  相似文献   

8.
清开灵治疗母乳性黄疸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开灵治疗母乳性黄疸31例胡义保(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邳州221300)关键词:清开灵,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近年来,随着对母乳性黄疸(breastmilkjaundice,BMJ)认识的提高,诊断率明显曾加。然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笔者自1992...  相似文献   

9.
报告26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对其发生机理、诊断标准、处理及预后进行了讨论,强调尽管母乳喂养可使一定比例的新生儿出现黄疸,但因预后良好,应积极提倡和推广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王丽艳 《中国医刊》2012,47(10):88-89
目的 探讨母乳性黄疸(BMJ)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8例BMJ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至1岁.结果 128例BMJ患儿中,轻度黄疸36例,中度黄疸82例,重度黄疸10例.暂停母乳喂养3天后胆红素水平下降50%以上.随访至1岁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1例听力异常.结论 BMJ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113例胆囊切除术后黄疸患者ERCP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丁钧  李智华  刘吉奎  陈敏  周永碧  董家鸿 《重庆医学》2003,32(6):736-737,739
目的 了解造成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残留上腹痛及黄疸症状的原因,比较ERCP及其他影像检查在此类患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上腹痛及黄疸症状并行ERCP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患者行超声、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以及ERCP检查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及通过ERCP对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113例患者中,最短术后5d,最长33年出现症状;ERCP检查前106例行CT检查,105例超声检查,检查3例PTC;ERCP检查对病因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他检查;通过ERCP对胆总管结石、胆管下端良性狭窄64例进行治疗并且效果良好;对不宜手术的胆管梗阻4例放置胆道支架能有效解除黄疸、缓解症状。结论 ERCP检查可明显提高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率;基于ERCP的EST技术可对胆总管结石、胆管下端良性狭窄进行有效治疗,避免再次手术;对于不宜手术的胆管梗阻,可通过ERCP放置胆道支架解除黄疸,ERCP通过局部观察和组织活检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是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沈笑梅  万易 《西部医学》2006,18(5):568-569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母乳性黄疸9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中药加妈咪爱治疗,B组为妈咪爱治疗。结果黄疸完全消退率,A组为90.00%(81.68%~98.32%),B组为47.92%(33.78%~62.05%),A组优于B组(χ2=10.680,P=0.002)),且黄疸完全消退平均时间,A组短于B组(t=6.353,P=0.000)。结论中药、妈咪爱配合停母乳治疗,比单服妈咪爱配合停母乳治疗时间缩短,且消退后再哺乳,黄疸未发现反弹,此方法值得在门诊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例新生儿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纯母乳喂养组(观察组)100例和部分母乳喂养组(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每日排便次数、胎便转黄、黄疸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延迟,时间短、程度轻,黄疸发生率低.结论 母乳有轻微的通便作用,有利于胎粪的排出和胆红素的清除,从而减轻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卵巢肿瘤47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春秀 《安徽医学》2011,32(5):596-598
目的分析青少年卵巢肿瘤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对47例青少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青少年卵巢肿瘤发病率为6.3%(47/746)。良性肿瘤占95.7%(45/47),恶性肿瘤占4.3%(2/47);生殖细胞肿瘤最多,占44.7%(21/47),其中畸胎瘤占90.5%(19/21);上皮细胞肿瘤占31.9%(15/47)及瘤样病变占27.7%(13/47)。47例均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其中2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以化疗。随访45例良性肿瘤患者均无复发,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死亡,生存期分别为6个月和2年4个月。结论青少年卵巢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其中生殖细胞肿瘤最多;定期B超检查是早发现肿瘤最简便、有效方法;治疗首选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良性肿瘤术后疗效佳,对恶性肿瘤术后辅以化疗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我科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7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后的结果,探讨原发性昏迷时间及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47例DAI伤者中以交通伤较常见(70%).CT扫描发现脑不同部位有点状高密度影32例(68%),CT阴性而行MRI者发现病变者11例.4例CT及MRI扫描均无异常发现.共死亡11例,植物生存9例,残疾12例,预后良好15例.结论:DAI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同时结合CT、MRI等影像学资料;治疗采用综合治疗;GCS评分及原发昏迷时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s)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GISTs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生存因素。结果:所有47例均手术治疗,43例(91.5%)完全切除。全组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76.3%,5年无病生存率为68.7%。完全切除术后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总体生存率的因素有术前转移、肿瘤大小、坏死、核分裂像数目及术后复发(P<0.01)。完全切除后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无病生存率的因素为术前转移(P<0.05)及核分裂像数目(P<0.001)。结论:手术完全切除对于GISTs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前转移及核分裂像数目是GISTs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