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的研究显示:与肺栓塞相关的患者7 天死亡率为1. 2%~2. 2%,30天死亡率为 1 . 8%~3. 4%[1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血栓栓塞症(Chronic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临床上常见的潜在致命的疾病[1].在美国每年大约有63万例患者新发PTE,2 500例患者发展为慢性肺动脉高压.在心血管疾病中,PTE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位居第三位.PTE直接导致每年5万人死亡,20万人死于PTE相关疾患,病死率为20%~35%,占全部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2].外科手术是治疗PTE及慢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和围手术期监护水平的提高,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不断降低,手术效果得到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发病率高、诊断率低但病死率高,美国1979-1999年统计结果显示,住院患者PTE发病率为0.4%[1],估计美国每年新发600 000例[2].目前PTE研究主要局限于近端水平的中央型PTE,尸检结果显示外周肺动脉血栓栓塞(peripheral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PTE)并不少见[3-4].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是指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2]。美国肺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发生例数每年超过90万,其中有约29.64万例死亡,我国每年约  相似文献   

5.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栓子有多种多样,其中,以血栓栓子最为常见[1].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近年来发病率已明显增多,尤其在老年人中更是如此[2-3].由于PT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许多病例初期被漏诊、误诊,从而延误治疗[4-6].为探讨该病的一些临床特点,将我院近5年来经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诊断的38例老年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后的远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 (PTE)患者溶栓治疗后的远期预后。方法 对2 60例急性PTE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随访 ,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引起远期临床事件 [死亡、再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再发PTE、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和 (或 )右心衰竭、抗凝治疗出现大出血、依赖家庭氧疗 ]的危险因素。结果  2 60例PTE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 2 2例 (8 5 % ) ,其中 1 5例 (62 8% )死于PTE。随访 2 2 7例患者 ,为期 3 9~ 8 4年 ,死亡 72例 (31 7% ) ,其中有 2 1例患者死于再发PTE。对随访资料完整的 1 65例患者进行远期临床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 ,既往有血栓栓塞病史、抗凝治疗不足 6个月、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溶栓后超声心动图仍显示右室功能障碍和 (或 )扩大、溶栓后超声多普勒仍测得肺动脉收缩压 >50mmHg、出院前核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显示肺血管床阻塞 >30 %与远期临床事件的发生相关 ;多变量分析显示 ,溶栓后超声心动图仍显示右室功能障碍和 (或 )扩大、溶栓后超声多普勒仍测得肺动脉收缩压 >50mmHg、出院前核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显示肺血管床阻塞 >30 %是PTE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高危因素的确立 ,可予患者更积极的治疗 ,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和细菌栓塞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1-2].在诊断过程中,通过临床症状诊断PE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易造成误诊或漏诊[2-3],对于确诊APTE的患者,需要尽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介绍肺动脉栓塞的抗栓治疗,主要包括抗凝和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8.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年发病率为0.10%~0.27%[1].约2%的PE患者在诊断前或诊断后的第一天死亡,即使给予适当的治疗PE患者3个月内的死亡率仍高达11%.死亡多是由VTE的并发疾病所致[2].VTE的长期并发症包括高达40%的DVT患者患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1%~4%的PE患者发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3,4].  相似文献   

9.
肺栓塞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室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易误诊、漏诊,死亡率高。未经恰当治疗的PTE病死率约30%,而早期充分治疗可使病死率降至2%-8%。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2000-2008年共收治PTE患者34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PTE 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未经治疗的 PTE 患者病死率为25%~30%[1]。PTE 的治疗策略主要是根据患者危险度分层决定治疗方法[2],其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溶栓、介入与手术治疗等。  相似文献   

11.
<正>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以呼吸功能和肺循环障碍为表现的疾病,其发病及临床症状呈多样性表现,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均较高[1],据报道,美国每年有超过29万的PTE患者,其中约1/3的患者死亡[2]。PTE的危险因素有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危险因素常见于蛋白C(Protein C,PC)缺乏、蛋白S(Protein S,PS)缺乏、抗凝血酶缺乏、抗  相似文献   

12.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对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的43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包括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症、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通常所说的PE即指PTE.在美国PE占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在我国,有关PE的发病率尚缺乏准确的统计,但近年PE的诊断率有明显的增长.未诊治的PE患者,病死率高达20%~30%,而经及时诊治的PE,病死率可降至2%~8%[1].PE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是非特异性的,极易误诊、漏诊,本文就PE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宗华  朱光发  梁瑛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392-1394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7~2004年收治我科的99例急性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长期随访,包括死亡、复发、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对影响预后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9例患者中,住院死亡2例(2.0%),失访7例(7.1%),共随访90例,随访时间(4.6±2.0)年。随访90例患者中,死亡10例(11.1%),PTE复发13例(14.4%),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10例(11.1%)。单因素χ^2检验显示治疗前PaO2〈60mmHg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50mmHg、治疗后栓塞面积〉30%和SPAP〉40mmHg与远期临床事件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SPAP〉40mmHg与患者远期预后相关(P〈0.01)。结论治疗后仍有右心室功能异常且肺动脉收缩压〉40mmHg是影响急性PTE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 2010年我院收治的36例PTE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中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32例(89%).34例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积极溶栓及抗凝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CT肺动脉造影可帮助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时规范的溶栓及抗凝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正>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现将本科收治的上肢骨折围手术期急性PTE导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肺血栓栓塞症9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通过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等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取近期9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经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扫描和CT肺动脉造影等方法,对确诊的94例VIE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结果呼吸困难94例(100%),胸痛38例(40.4%),咯血49例(52.1%),典型肺梗死三联症31例(33%),晕厥12例(12.8%),单纯晕厥表现5例(5.3%),发热6例,哮喘样发作3例,咳嗽2例,休克17例;CT肺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肺扫描对诊断PTE有很好的相关性。下肢静脉造影67例(80.7%)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愈率94.1%,单纯抗凝治疗有效率100%。结论PTE表现有特征性,血浆D-二聚体,放射性核素显像及CT肺动脉造影可以很好辅助PTE诊断,CT肺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肺扫描对诊断PTE有很好的相关性。早期诊断积极溶栓及抗凝治疗疗效好。溶栓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方法显示肺血栓栓塞症(PTE),总结出肺血栓栓塞症的影像表现,同时对选择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大面积PTE患者共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62—78岁,平均69.7岁。其中肿瘤2例(肺癌、胰腺癌),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骨折患者2例。均经CTPA检查诊断为大面积栓塞。分别行抗凝和介人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CTPA影像表现直接征像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介入治疗对大面积PTE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结论 CTPA是目前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对临床医生诊断PTE具有重要意义,可为PTE预后疗效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正>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常见类型有肺动脉血栓(PTE)、脂肪栓塞、空气栓塞、羊水栓塞等,以PTE多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急性PTE出现肺动脉广泛阻塞时,或大面积的PTE发生时,可造成相应阻塞部位血流支配区域肺组织的广泛坏死,严重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并危及生命[1,2]。PTE发病率逐渐增高,有研究证实[3]:欧美国家发病率为1‰左右,发病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包括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当各种栓子形成并阻塞肺动脉系统后,  相似文献   

20.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简称肺栓塞 )是由于肺动脉或肺动脉某一分枝被血栓堵塞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栓塞后如肺组织产生严重的血供障碍 ,可发生坏死 ,则称为肺梗死。肺栓塞大多数是由发生在下肢周围静脉、包括股静脉、静脉和腓肠肌深静脉中的深静脉血栓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所致 ,故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是 PTE的前兆。 PTE只是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PTE的原发病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约 5 0 %~ 6 0 %的 DVT患者可发生 PTE。另一方面 82 %的 PTE患者可发现有 DVT。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