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与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评价MMP-9用于诊断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方法:选择pPROM孕妇42例(pPROM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65例(tPROM组)及足月未破膜孕妇13例(正常对照组),分别取其外周血血清及羊水,应用ELISA法检测MMP-9水平,同时将所有胎盘胎膜送病理检查.结果:母体血清及羊水的MMP-9表达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pPROM组、tPROM组、足月未破膜组,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MP-9水平在有绒毛膜羊膜炎者的血清及羊水中明显升高(P<0.01).以血清MMP-9 206 ng/L为诊断阈值,诊断pPROM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40%,准确度为79%,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为100%.以羊水MMP-9 206 ng/L为诊断阈值,诊断pPROM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度为67%,特异度为80%,准确度为71%,阳性预测值为86%,阴性预测值为57%.结论:MMP-9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及羊水MMP-9水平可作为pPROM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胎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胎膜早破(PROM)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镜检胎膜病理切片,将病例分为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和绒毛膜羊膜炎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PROM和20例正常孕妇胎膜组织中NF-κB和COX-2的表达。结果所有PROM胎膜标本,正常组胎膜感染占10.00%,绒毛膜羊膜炎者占46.88%;3组PROM组孕妇胎膜组织中NF-κB、COX-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绒毛膜羊膜炎孕妇组胎膜NF-κB、COX-2表达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组(P〈0.05);在PROM胎膜组织中NF-κB/p65阳性表达与COX-2阳性表达成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NF-κB、COX-2参与了PROM的发生过程。COX-2基因的表达可能受NF-κB的调控。NF-κB活化与PROM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评估血清一氧化氮(NO)在预测胎膜早破(PROM)并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法对正常孕妇与PROM孕妇血清NO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组孕妇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组及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血清NO对早期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A组)、20例胎膜早破无绒毛膜羊膜炎孕妇(B组)及20例正常足月无胎膜破裂未临产孕妇(C组)血清中TNF-α及IL-10的表达。3组孕妇均于剖宫产术后留取胎膜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A组血清中TNF-α表达显著高于B组及C组(P均<0.05),IL-10表达显著低于B组及C组(P均<0.05)。B组血清中TNF-α及IL-10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膜早破血清中TNF-α水平升高及IL-10水平降低与绒毛膜羊膜炎有关,孕妇血清中TNF-α及IL-10水平可作为评估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本院住院的胎膜早破孕妇(胎膜早破纽)及正常孕妇各48例(对照组)作为受试对象,分别于分娩后取胎膜行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胎膜早破组中,其破膜时间越长,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关系密切,且随破膜时间延长,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胎膜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相关的绒毛膜羊膜炎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124例妊娠28~37周的胎膜早破孕妇胎膜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胎膜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5.00%(31/124),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2.42%(3/124),其中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细菌培养均为阳性。31例胎膜细菌培养阳性的孕妇中,大肠埃希菌为16例,占51.61%(16/31),其余菌种均为1~2例,且发生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孕妇均为大肠埃希菌阳性。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中,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母婴感染。  相似文献   

7.
王正希  姚穗  厉碧荣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2):166-167,17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 1β)水平与羊膜腔感染的关系。 【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胎膜早破孕妇(早破组)和30例正常足月孕妇(对照组)血中IL 1β浓度,两组 孕妇均于产后留取胎膜送病理检查,确定有无绒毛膜羊膜炎。【结果】早破组血清IL 1β浓度为(0.3150± 0.0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2020±0.07)μg/L,差异有显著性(t=5.72,P<0.01)。经病理证实的绒毛 膜羊膜炎组孕妇血中IL 1β为(0.3515±0.032)μg/L,非绒毛膜羊膜炎组为(0.2577±0.077)μg/L,两组差异 有显著性(t=4.60,P<0.01)。【结论】母血IL 1β水平可作为足月胎膜早破组织绒毛膜羊膜炎的一个预测 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与胎膜早破及并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层析法、美国PIP Test Card技术对胎膜早破患者110例(观察组),健康孕妇80例(对照组)进行宫颈阴道分泌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脯氨酸氨基肽酶活性检测,胎盘胎膜标本进行绒毛膜羊膜炎病理诊断。结果:观察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均阳性,对照组均阴性。②PIP Test Card测定的阳性率及阴性率与Amsel方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观察组并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细菌性阴道病并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细菌性阴道病者(P〈0.01);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病阳性者并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菌性阴道痛阳性者(P〈0.01)。结论:细菌性阴道痛与胎膜早破及并绒毛膜羊膜炎具有相关性,在妊娠期进行PIP Test Card测定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快速免疫层析法检测,有助于发现或减少胎膜早破及并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与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浓度,探讨其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PPROM患者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PPROM患者55例,相同孕周健康孕妇40例;PROM患者40例,相同孕周健康孕妇40例,进行血清HMGB1检测,PROM及PPROM患者分娩后胎盘胎膜病理检查。结果PROM及PPROM组孕妇血清中HMGB1含量均高于相应对照组(t=10.15,9.92,P〈0.01);但PROM及PPROM组孕妇血清中HMGB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P〉0.05)。PPROM组中存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者比无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HMGB1含量明显升高(t=7.25,P〈0.05)。结论HMGB1在PPROM及孕PROM孕妇血清中浓度升高,对PPROM患者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胎膜早破孕妇胎膜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胎膜组织中NF-κB和MMP-9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胎膜早破(PROM)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①胎膜病理切片HE染色镜检,将病例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PROM和20例正常孕妇胎膜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结果①所有PROM胎膜标本,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者占46.88%,正常组胎膜感染占10.00%。②PROM组胎膜组织中NF-κB、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胎膜NF-κB、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胎膜中MMP-9阳性表达与NF-κBP65亚单位阳性表达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成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NF-κB、MMP-9均参与了PROM的发病。MMP-9基因的表达受多功能核转录因子出的调控。NF-κB活化可能是PROM发生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中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足月胎膜早破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80例,另选取健康孕妇8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两组宫颈分泌物中IGFBP-1、MMP-9、HCG的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GFBP-1、MMP-9、HCG在胎膜早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胎膜早破组患者经胎盘病理检查为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组胎膜IGFBP-1、MMP-9、HC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IGFBP-1、MMP-9、HCG阳性率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IGFBP-1、MMP-9、HCG诊断足月胎膜早破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6%、88.2%;82.6%、85.2%;72.6%、88.2%。IGFBP-1、MMP-9、HCG诊断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6%、90.2%;82.2%、84.2%;80.2%、81.2%。结论联合检测宫颈分泌物中IGFBP-1、MMP-9、HCG的水平可作为足月胎膜早破以及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及羊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对判断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胎膜早破及40例正常孕妇母血、羊水中IL-8、MMP9水平的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中IL-8、MMP-9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母血、羊水中IL-8、MMP-9的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24h增高尤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IL-8、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P〈0.05,P〈0.01)。【结论】孕妇血清和羊水中IL-8、MMP-9水平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早期绒毛膜羊膜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刘欣松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04-2506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43例胎膜早破孕妇,38例正常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8,TNF-α水平。同时取胎膜行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血清及羊水中IL-8、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并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以破膜时间超过24h增高更为明显。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患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胎膜早破无绒毛膜羊膜炎者。结论: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IL-8、TNF-α水平对诊断绒毛膜羊膜炎有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白细胞介素 - 10 (IL - 10 )在早产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中的变化情况 ,探讨IL - 6对早产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作用和IL - 10在母胎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2 9例早产孕妇和 15例正常足月孕妇血清中的IL - 6和IL - 10进行检测 ,分娩时取部分胎盘胎膜组织送病检。结果 :早产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中IL - 6水平明显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及正常足月孕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早产无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中IL - 10水平高于足月孕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母血IL - 6是预测早产宫内感染的一项有用的指标。IL - 10在维持正常妊娠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时间与绒毛膜羊膜炎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78例胎膜早破并于分娩后行胎盘胎膜病检的患者资料,根据胎膜早破时间进行分组,研究各组间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差异。结果不同早破时间组别间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早破时间组别间绒毛膜羊膜炎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膜时间的延长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的升高及病情的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胎膜组织中NF-κB和MMP-9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胎膜早破(PROM)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①胎膜病理切片HE染色镜检,将病例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PROM和20例正常孕妇胎膜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结果①所有PROM胎膜标本,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者占46.88%,正常组胎膜感染占10.00%。②PROM组胎膜组织中NF-κB、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胎膜NF-κB、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胎膜中MMP-9阳性表达与NF-κBP65亚单位阳性表达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成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NF-κB、MMP-9均参与了PROM的发病。MMP-9基因的表达受多功能核转录因子κB的调控。NF-κB活化可能是PROM发生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与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并分娩的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55例(观察组)及同期无胎膜早破孕足月初产妇6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其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经病理检查又分为绒毛膜羊膜炎亚组38例及非绒毛膜羊膜炎亚组17例,两组CRP、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d后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白细胞计数仅轻度下降(P>0.05).结论 检测胎膜早破孕妇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可早期发现绒毛膜羊膜炎,对及早处理、改善妊娠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2020年1~12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92例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155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探讨早期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化验指标;同时比较其对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 结果孕前超重,孕期增重超标,院前破水,孕期贫血,孕晚期超声羊水指数<8 cm,胎膜早破(PROM)后阴道操作引产以及产时破水>24 h是足月PROM产妇发生CAM的高危因素。2组患者发热前或分娩前24 h内末次白细胞计数(WBC)≥1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NE%)≥75%,C-反应蛋白(CRP)≥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E%≥75%及CRP≥6 mg/L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较高。2组患者剖宫产率,分娩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绒毛膜羊膜炎严重影响母婴分娩结局,应加强宣教孕前控制体重,孕期注意体重管理,注意孕期贫血的纠正,普及院前胎膜早破正确处理方法,重视孕晚期超声检查;应尽量减少阴道操作同时注意无菌操作。分娩前血常规及CRP检查对于发现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有重要意义。建议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尤其是合并高危因素者,定期动态监测血常规及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9.
母血,羊水中IL—6和IL—8水平与绒毛羊膜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6和IL-8在监测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46例胎膜早破孕妇母血清、羊水中IL-6和IL-8水平进行监测,并以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0例做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孕妇母血清中IL-6、8和羊水中IL-6、8水平均较正常足月妊娠组高,差异显著(P<0.01;P<0.05);随着破膜时间延长母血中IL-6、8和羊水中IL-6、8有增加趋势;绒毛羊膜炎患者13例,其母血、羊水中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绒毛羊膜炎患者(P<0.05)。结论测定胎膜早破孕妇羊水IL-6和IL-8水平对识别绒毛羊膜炎起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白细胞介素-1(IL-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及与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集的PROM组孕妇120例(PROM组)、同期正常足月妊娠孕妇6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IL-6、IL-1、G-CSF、血浆LBP水平;并按照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PROM患者分为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PROM组孕妇的取血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PROM组孕妇的宫颈扩张、宫颈长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PROM组孕妇的血清IL-6、LBP、IL-1及G-CSF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PROM组孕妇的血清IL-6、LBP、IL-1及G-CSF水平均显著的高于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PROM孕妇(P0.05)。结论 PROM孕妇血清IL-6、LBP、IL-1及G-CSF水平较足月妊娠孕妇升高,相关因子与PROM孕妇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