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818-3820
隐球菌病临床上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肺、皮肤等处,若新型隐球菌经血行播散致多器官受累,则称为“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Systemic disseminated cryptococcosis)”。此病国内有文献报道,但尸检病例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预后较差。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致死的尸检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带厚荚膜的酵母菌,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在干燥环境中可以生存达1a之久。新型隐球菌感染多为外源性感染,它能够感染人类皮肤黏膜、大脑和肺部,引起皮肤黏膜隐球菌病、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肺炎。新型隐球菌进入肺部是感染的第一步,隐球菌可通过吸入进入人体内而致病。新型隐球菌所致的感染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如有发病,主要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单纯的肺隐球菌病少见,隐球菌眼部感染的有关报道更少。我科2005年1月收治1例新型隐球菌眼部感染致眼球摘除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隐球菌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rAg-LFA)在肺隐球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至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肺隐球菌病及非肺隐球菌病患者共547例,采用CrAg-LFA筛查血清中隐球菌抗原,分析血清CrAg-LFA对肺隐球菌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0例肺隐球菌病组患者采用CrAg-LFA测定阳性8例,敏感性为80.0%(8/10);非肺隐球菌病组患者537例,CrAg-LFA测定阴性534例,特异性为99.4%(534/53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和99.6%。结论 CrAg-LFA是一种简单快速的肺隐球菌病筛查试验,可用于肺隐球菌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新型隐球菌脑炎/脑膜炎4例,并结合文献检索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4例病原学诊断明确的新型隐球菌脑炎/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检索探讨其发病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结果: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4例均在脑脊液培养中发现新型隐球菌,其中2例墨汁染色发现新型隐球菌;免疫力低下患者易感;脑脊液压力高;主要与结核性脑炎/脑膜炎鉴别;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案是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诱导治疗,氟康唑维持及巩固治疗。结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率低,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对疑似患者,需要反复多次行脑脊液墨汁涂片及培养,减少患者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胶凝集试验在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可疑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进行颅脑CT和脑脊液墨汁染色,并均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患儿隐球菌抗原,根据是否有隐球菌性脑膜炎将患儿分成两组:隐球菌性脑膜炎组(A组)及无隐球菌性脑膜炎组(B组),分析两组乳胶凝集试验对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组有14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B组有1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乳胶凝集试验对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8.9%。结论乳胶凝集试验对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隐球菌荚膜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非HIV患者隐球菌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3627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符合隐球菌脑膜炎初诊的患者214例,分析各检验结果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多数表现为脑脊液糖和氯化物水平显著下降,蛋白含量增高,白细胞增多且以单核细胞为主,脑脊液真菌镜检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75.23%和78.04%,脑脊液隐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阳性率高达100%。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随治疗时间的推移,脑脊液和血的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逐渐下降。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适用于非HIV患者隐球菌脑膜炎的快速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隐球菌肺炎的患者能提前筛查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对荚膜抗原的动态监测有助于隐球菌病治疗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7.
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十分少见 ,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在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前常漏诊或误诊为肺部肿瘤 ,错过治疗时机 ,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使治疗难度增大。本文报道 2例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与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例 1 ,男 ,2 3岁 ,学生。患者于 1 997年 7月在当地参加高考体检行胸片检查时发现右肺有一块状阴影 ,在外院行手术切除肿块 ,病变组织培养见“隐球菌” ,给予“大扶康 0 .3g每日 1次口服” ,治疗 1 5d出院。 6个月后患者自觉头痛 ,伴恶心、呕吐 ,腰穿查脑脊液见“隐球菌” ,诊断肺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与胸部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7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和低热。CT主要表现单发结节影1例;多发结节影5例,其中4例与斑片状实变影混合存在;多发的段或叶实变影1例。2例在结节影和实变影有厚壁空洞。上述病灶多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肺部异常影像表现多样性,CT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当肺部阴影诊断不明时在鉴别诊断上应考虑此病,是早期诊断的关键;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肺隐球菌病临床与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提高肺隐球菌病临床与X线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10例肺隐球菌病包括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41岁,平均病程9个月,10例均经痰培养和/或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病。全部病人采用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结果,本组10例肺隐球菌病X线表现多样,依其形态分为:(1)结节型5例,(2)节段性浸润型2例;(3)支气管肺炎型3例。伴随病变:结核1例,慢支炎、肺气肿1例,脑膜炎2例。结论:熟练掌握肺隐球菌病临床与X线表现特点,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关键。呼吸道症状典型的年青患者,要排除艾滋病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其特征性表现。结果肺隐球菌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及胸痛,无症状8例。CT上根据病灶形态分三型为:①结节、团块或片状影27例,其中单发病灶(结节或团块影)6例,多发病灶(包括多发结节、结节并团块或片状影)21例;②浸润实变影6例;③弥漫混合型3例。36例病灶中位于两肺下叶21例(58.3%),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区22例(61.1%),伴有空洞11例(30.6%),晕征7例(19.4%)。结论肺隐球菌病CT表现多样,以结节、团块或片状型多见;病灶多分布于肺外周,可伴空洞、晕征,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肺隐球菌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国内三家医院临床确诊隐球菌病的分布、药敏试验、临床特点以及抗生素治疗等,提高临床对隐球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 2019 年国内三家医疗机构33 例确诊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实验室检查和药敏结果。结果 33 例隐球菌病患者(男性25 例,女性8 例)平均年龄50.4±12.6 岁,10 例无基础疾病。33 株隐球菌中新生隐球菌31 株,格特隐球菌2 株,其中16 株(48.5%) 来自脑脊液,7 株(21.2%) 来自肺穿组织。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有发热18 例,头痛14 例,恶心呕吐9 例。药敏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没有获得耐药;1 株对氟胞嘧啶有获得性耐药。脑隐球菌病主要选择两性霉素B 进行治疗,肺隐球菌病选择氟康唑,好转15 例,死亡3 例,转院8 例,另有7 例未经治疗转院。结论 隐球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发热、头痛和恶心呕吐最常见,单纯肺隐球菌病无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绝大多数菌株均没有获得耐药;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时使用抗真菌治疗,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例隐球菌培养阴性,宏基因组测序检出新型隐球菌序列,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并发肺隐球菌感染病例的诊治过程,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肺隐球菌病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1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微生物培养和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等方法进行复查,明确肺炎感染类型,并结合文献对肺隐球菌病进行复习讨论。结果 该例患者HIV检测阴性,痰液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阴性;痰液、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结果为正常菌群生长,隐球菌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脑脊液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微生物培养结果均正常,隐球菌抗原阴性,墨汁染色未检出隐球菌;气管镜肺泡灌洗液mNGS结果提示新型隐球菌,序列数6,相对丰度46.15%,覆盖度0.001 0%。口服氟康唑治疗3个月后患者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下叶类圆形结节影伴空洞较之前缩小。结论 临床工作中遇到免疫功能低下、且肺部影像学检查出空洞的患者,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和呼吸道标本mNGS联合检测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对肺隐球菌病的诊疗。  相似文献   

13.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近年来,由于肾上腺皮质激江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免疫功能低下为隐球菌病的重要诱因,其尽染逐年增多.长期以来对隐球菌病的实验诊断主要依据墨汁复杂、分高培养,早期用性率低且耗时长,当病原体检出时病情已严重,达不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因此,急四一种早期、快速检测新型隐球菌的方法.本研究根据新型隐球菌特异性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国链反应(PCR)技术快速检测脑省液中的新型隐球菌,用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早期诊断.1材料和方法1,1临床标本由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  相似文献   

1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其病情重,病死率高,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本文将1995-01/2008-12住我院经明确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35例作回顾性分析,汲取误诊教训,为临床早期确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肺癌合并肺隐球菌病的误诊及诊断治疗经过,分析误诊原因并总结治疗经验,结合文献复习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例在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的基础上,查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误诊为转移性肺癌,并按转移性肺癌行手术治疗切除右下肺,术后因发热给予普通抗细菌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标本病理提示肉芽肿形成,可见真菌孢子,PAS、GMS均为阳性,确诊肺隐球菌病,给予伊曲康唑治疗10d症状好转,6个月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结论肺隐球菌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容易误诊误治,尽可能行病理检查结合特殊染色明确诊断,标本来源以创伤小的经皮肺穿刺为首选,治疗前需全面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我院确诊3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无典型特异性表现,主要为顽固性颅内高压,伴视乳头水肿,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增高不成比例,糖降低较明显。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早期诊断较易漏诊,当抗结核治疗欠佳时除考虑耐药,还要注意合并真菌感染可能,应定期常规脑脊液墨汁染色查隐球菌,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肺隐球菌病1例报告并国内文献复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特点,提高认识水平。方法:报告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系统,复习了60篇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影像学改变因患者的免疫功能不同而有差异,诊断依赖病理学,治疗尚存在争议。结论: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应当受到重视,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6月经病理确诊为肺隐球菌病住院患者15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方法 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肺隐球菌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既往有基础疾患8例(占53.3%).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10例,66.7%)、发热(6例,40.0%)、咳痰(5例.33.3%).病变位于右肺12例,左肺7例,影像学以肿块结节型为主(12例,80.0%).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7例(46.7%),手术证实6例(40.0%),颈部淋巴结活检证实2例(13.3%).病理诊断前误诊为肺结核4例(26.7%),周围型肺癌5例(33.3%),普通细菌感染4例(26.7%).误诊率达86.7%.6例(40.0%)经外科手术切除,1例术后发生隐球菌脑膜炎;9例(60.0%)经抗真菌药物治疗,7例患者痊愈或显效.结论 肺隐球菌病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改变以肿块结节型为主,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病理,尽早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有价值的确诊手段,手术患者术后宜行足疗程全身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李齐云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44-1045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疾病,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和激素的大量应用,近年来,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肺隐球菌病胸部影像表现较为复杂,无特异性.作者自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总结了8例经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肺隐球菌病的X线胸片及CT表现,以探讨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2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减少延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2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结果12例肺隐球菌患者中,4例患有基础病,8例有咳嗽、咳痰、胸痛、气促、发热等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肺单发或多发结节,或片状渗出影。7例行肺叶切除,仅2例术后接受抗真菌治疗。4例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1例未抗真菌治疗。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确诊依靠病理活检。治疗手段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部分病例需行手术。氟康唑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作为该病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