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邢元喜  吴郁文 《中成药》1994,16(8):49-49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蓬莱市人民医院(265600)邢元喜,吴郁文四逆散源自《伤寒论》,原为治疗少阴热化出现四逆证而设。由于具有疏肝理气作用,近代医家多用于肝气郁滞,肝脾不和之胃脘痛、胁痛、泄泻、下痢等病。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灵活变通,适当加味,治疗多种...  相似文献   

4.
<正>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和胃、透达郁阻之功,在此方基础上加以变创的方剂有十余首,为历代临床常用效方。笔者临床应用此方,每多效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俞承烈 《中医杂志》1993,34(12):749-751
四逆散是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载于《伤寒论》318条。本方主治症状颇为广泛,临床应用已远远超越了原著“四逆”之见症的范畴,并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已搜集到的近十年来有关期刊公开发表的本方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资料,作一回顾性综述。1 内科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科 《陕西中医》1989,10(7):312-312
<正> 四逆散一方首见于《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笔者运用该方治疗内科多种病证,取得满意疗效,介绍于下。一、乳癖:白某,女,46岁,1983年6月15日诊。自诉乳房出现肿块且疼痛1年。1年前左侧乳房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5个,大的如栗子,小的如花生豆,推之可动,表面光滑,情绪波动时疼痛加剧,伴有胸闷、纳呆,时喜叹息。曾在当地服用中西药物(药名不详)效不显。舌苔白根稍腻,脉沉滑右关弦。诊为乳癖,证属气滞痰凝,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处方:醋柴胡、海藻、昆布各10克,白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是临床常用方剂,笔者常以其为基本方调理气机,用于治疗脂肪肝、性单纯性阑尾炎案、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黄褐斑等疾病。  相似文献   

8.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张仲景本为治郁热所致“热厥”而设,由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理脾、透达郁热、和中缓急之功。本方药少而精,治效快捷,是古今常用之效方。临床应用颇为广泛,涉及诸科多种疾病。笔者从1985~1992年对四逆散应用近况综述如下。 1 肋间神经痛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疏泄无权,胁络郁阻而致胁痛,可用本方加减。余氏认为:此病多属“肝气”为病,治以四逆散,或加醋制香附、红花等药。王氏报告其证属肝脾不和,治宜疏肝理气,调和肝脾,药用柴胡9g,枳实9g,白芍9g,川楝子9g,白术9g,炙甘草5g。若服药胁痛消失,脘胀减轻,唯饮食仍少,原方去川楝子加茯苓12g,以图巩固。李氏曾治本病1例,症见右胸胁部疼痛隐隐,时轻时重,游走不定,牵及腰背,胃脘部痞  相似文献   

9.
四逆散方出《伤寒论》少阴病篇,乃仲景名方,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组成。由于仲景条文中言其治“少阴病、四逆”,但方中并无一味温少阴之药,因而对其功效及主治的认识历来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就四逆散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在理论探讨,临床应用方面还是在药理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就上述有关内容概述如次: 一、理论探讨四逆散的理论探讨,合而观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四逆散主“少阴病,四逆”:  相似文献   

10.
11.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长勇  蒋华 《陕西中医》2002,23(11):1039-1040
四逆散一方源于《伤寒论》少阴病四逆 :虽手足冷重 ,但程度上并不严重 ,寒气上逆则咳 ,饮邪凌心则心悸 ,水不化气则尿不利 ,虚寒内攻则腹痛。肝木侮土 ,热结于内 ,则下利而外见厥逆 ,均为无形郁结所致的郁热。肝气郁结 ,阳郁于里 ,不能通达四肢而逆冷等证 ,四逆散主之 ,本条为阳郁不伸 ,气机失宜的证治。方中柴胡、枳实、白芍、甘草。主要功用为调和肝脾 ,和解表里用。于邪热内陷 ,肝郁生热 ,故以柴胡舒肝通阳为君 ,枳实降胃行气为臣 ,白芍柔肝敛阴为佐 ,甘草调胃和肝为使。历代医家对原方的运用 ,强调只要证候相合 ,用之皆效。临床上 ,常用…  相似文献   

12.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李文良(上海市东方医院200120)李洁心(上海市黄浦中医院)四边散源出汉张仲景《伤寒论》,是为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剂。原方由柴胡6~gg,炒积实6~gg,芍药gg,炙甘草3~4.sg。原为散剂,现常作汤剂。有解郁透热、疏肝...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的变通应用王若华,王若中,王若新,张灵梅,胡艳红四逆散是汉代张仲景创立的方剂。原方本义是主治传经热邪、阳气内郁之热厥证,后世扩展应用到肝脾不和所致的购脘腹不舒等证。笔者在20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本方可以广泛应用于外感发热,咳嗽、各种原因所致的...  相似文献   

14.
15.
四逆散临床应用王立忠,史家华河南省中医院(450002)“四逆散”,凡是由于肝气郁结发病而引起的一切病证,都可以本方为基础加减运用。本方系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一书所载。原方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四逆散是调和肝脾的祖方,后世疏肝诸方多从它演...  相似文献   

16.
四逆散临床新用谭德福(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443003)四逆散见于《伤寒论》第318条。笔者临床应用时,并不囿于原方之“四逆”见证,但凡合于“肝郁气滞”这一根本病机者,不论其或然证之异,皆以四逆散化裁治疗,获效甚为满意。现举数例,以示一斑。腹痛案(结...  相似文献   

17.
<正> 四逆散原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其所主治之“四逆”为热厥,系传经热邪,陷于里,阳气内郁,不能外达所致的四肢逆冷。方中柴胡疏转气机和解少阳,使枢机运转而透解郁热;枳实行气消滞,泄热降浊;柴、枳相配可升清降浊,兼下滞气;芍药养血活血柔肝止痛;炙甘草缓急和中。芍、草相合可调理肝脾,则土木得和而气机流畅。枳、芍合用  相似文献   

18.
四逆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癔病性瘫痪 潘某,女,32岁。1990年7月2日诊。1天前因恼怒而昏厥,针刺人中、涌泉穴后苏醒,但双下肢痿软沉重不能行走,伴胸脘满闷而胀,周身沉重烦乱,手足麻木发凉,时欲哭,善叹息。查体见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苔薄白,脉沉弦。诊断为癔病性瘫痪。试用针刺和暗示疗法,未效。辨证属肝气郁结,经络阻滞所致之痿证,应疏肝解郁,佐以通络,予以四逆散加味。处方:柴胡、白芍、川牛膝各15克,枳实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剂。3日后来诊,述当天服一剂后,周身沉重烦乱消失,现已行走如常,余症皆除。随访2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9.
20.
四逆散治验     
四逆散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专为治疗热厥四逆所设方剂,为临床常用处方之一。该方从属“八法”中的和法,在方剂分类中归和解剂之列。例一。某女,32岁,来队家属,1986年10月26日就诊,探亲来队后数天情绪下降,郁闷不乐,常与丈夫无端怄气,诉说心里热,常头昏,腹部隐隐作痛。经临床检查神志正常,无器质性病变发现。诊之,见手足冷,舌质暗红,苔薄,其脉弦。辨其证系热郁于内不能透达,而致肝脾不和,当属“热厥”无疑。法当透解郁热,调和肝脾为是,方取四透散加味:柴胡10克、枳实10克、赤芍12克,菖蒲10克、远志6克、灸甘草10克,五剂水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