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在麻醉前静脉推注小剂量的麻黄素预防剖腹产腰麻后引起的低血压.方法 选择在腰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30例,对照组(Ⅱ组)30例.Ⅰ组麻醉前开放静脉通道,直接推注麻黄素0.1mg/kg;Ⅱ组麻醉前开放静脉通道,常规静滴平衡液.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5分钟(T2),麻醉后10分钟(T3),各时点的SBp和HR的变化以及头昏、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T1比较,Ⅰ组T2~T3时点SBp下降(P<0.05),Ⅱ组T2~T3时点SBp明显下降(P<0.01),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率均有所增快,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两组并发症相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 麻醉前预先推注小剂量麻黄素能预防剖腹产后低血压的发生,减少恶心、呕吐和心动过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预注甲氧明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CSEA)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12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Ⅰ组患者在腰麻药注入的即刻从静脉给予甲氧明2 mg,第Ⅱ组在同样时刻给予甲氧明4 mg,第Ⅲ组同样方法给予麻黄素10 mg,第Ⅳ组不预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经上述处理后出现低血压,给予麻黄素.记录腰麻前、腰麻后1,2,3,5,25 min的血压、心率.观察并记录术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恶心呕吐情况,麻黄素的用量.结果 与第Ⅳ组相比,第Ⅰ,Ⅱ,Ⅲ组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第Ⅰ,Ⅱ组腰麻后1,2,3,5,25 min的心率明显降低.与第Ⅰ组相比,第Ⅱ组的心率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麻黄素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第Ⅰ,Ⅱ比第Ⅲ,Ⅳ组明显减少或降低.结论 甲氧明2~4 mg能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但其反射性一过性心动过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腰麻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漠  陈绍洋  朱蔚琳 《医学争鸣》2004,25(7):663-665
目的:观察706代血浆联合复方氯化钠行高容血液稀释(AHH)对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初产妇52例,随机分入Ⅰ组(n=20),Ⅱ组(n=32).两组患者分别于腰麻前20min内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200mL,复方氯化钠及706代血浆各500mL.均采用10mg5g/L布比卡因重比重液实施腰麻,腰麻后低血压持续超过2min者,静注麻黄素10mg.比较两组腰麻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及麻黄素应用率.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Ⅱ组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较低(P<0.01),恶心、呕吐并发症少(P<0.01),麻黄素使用率低(P<0.01),同Ⅰ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仿,均较好.结论:以复方氯化钠联合706代血浆行AHH可有效防治剖宫产术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麻黄素预防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麻黄素肌注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低血压的效果及合适剂量。方法 选择ASAI-Ⅱ级足月妊娠,无妊高征产妇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Ⅰ组为对照组,实验组于脊麻前10分钟肌注麻黄素,Ⅱ组、Ⅲ组分别肌注麻黄素20mg、30mg。麻醉前输入晶体液500ml,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用量为9.75~11.25mg。记录SBP、HR、SPO_2等,测定麻醉平面,观察围术期的不良反应,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最高阻滞平面(T_6-T_4)无差异(P>0.05),麻醉效果均达到手术要求,各组新生儿娩出时Apgar评分相似(P>0.05)。围术期出现严重低血压5分钟Ⅰ组、Ⅱ组分别约为30%、20%,Ⅲ组无;10分钟Ⅰ组为25%,Ⅱ组20%,Ⅲ组16%;15分钟Ⅰ组为25%,Ⅱ组和Ⅲ组无;伴有心率低于50次/min,Ⅰ组、Ⅱ组均有2例,Ⅲ组无,Ⅰ组、Ⅱ组恶心呕吐明显多于Ⅲ组。结论 脊麻前10分钟肌注麻黄素30mg可明显减少脊麻下剖宫产术低血压的发生率与低血压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及复方氯化钠对预防剖宫产手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的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羟乙基淀粉组(A)复方氯化钠组(B),在麻醉前30 min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复方氯化钠预充液500 ml,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前5 min,麻醉后5min、10 min、15 min血压心率及恶心呕吐等麻醉后不良反应及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基础SBp,DBp及HR相似,麻醉后SBp,DBp,下降值及下降率B组高于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素例数B组高于A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能显著改善剖宫产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麻醉开始前10 min输注聚明胶肽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CSEA)中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CSEA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0),麻醉开始前10 min分别快速输注聚明胶肽(A组)和乳酸钠林格式液(B组)。观察并记录入室后、腰麻注药时,注药后3、5、10 min及术毕产妇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HR)、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情况。结果:与入室后相比,麻醉后3、5、10 min时两组SBP及B组DBP均下降,B组SBP术毕仍下降,而HR于麻醉后3、5 min增快;A组DBP 5 min时下降;B组麻醉后3、5 min及术毕SBP较A组低,DBP在麻醉后3、5、10 min时较低,HR在麻醉后5 min时较高。最低SBP和DBPA组均高于B组;最高HR、麻黄素需要量及低血压发生率A组低于B组。结论:麻醉开始前输注聚明胶肽具有良好的扩容效果,能有效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预注麻黄碱及甲氧明和麻黄碱联合用药对择期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例足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例。Ⅰ组静注麻黄碱10 mg。Ⅱ组静注麻黄碱5 mg和甲氧明1 mg。两组患者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腰麻药注入、病人翻身平躺后即刻给入。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1 min(T_1)、5 min(T_2)、10 min(T_3)和手术结束(T_4)时HR、BP及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和1 min Apgar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患者恶心、呕吐、心慌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_1~T_3时Ⅱ组SBP、DBP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4时两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Ⅱ组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1分钟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明和麻黄碱联合用药对产妇术中循环系统的稳定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时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扩容联合麻黄碱静脉滴注预防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在展-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20例。三组均于腰麻前10min开始快速输液,30min内备输入液体量10ml/kg,Ⅰ组液体为乳酸林格氏液,Ⅱ组、Ⅲ组为琥珀酰明胶。且Ⅲ组于麻醉成功孕妇平卧后即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对比观察三组麻醉手术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三组低血压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Ⅲ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交化小;血流动力学比Ⅰ、Ⅱ组稳定(P<0.01或0.05),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Ⅰ、Ⅱ组(P<0.05)。Ⅱ组血压下降程度及低血压发生率虽小于Ⅰ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扩容联合麻黄碱静脉滴注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多聚明胶肽用于剖宫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麻醉开始时输注多聚明胶肽在剖宫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ed epidural and spinal anesthesia,CESA)中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CESA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麻醉开始时分别输注多聚明胶肽(F组)和乳酸钠林格液(L组)。观察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情况。结果: L组在麻醉后SBP下降幅度明显高于F组(P<0.05~P<0.001),低血压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例数均高于F组(P<0.05)。而HR的变化两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麻醉开始时输注多聚明胶肽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文  郑文忠 《医学综述》2012,18(16):2659-2661
目的观察单纯胶体扩容法、胶体扩容合并分次推注麻黄碱法、胶体扩容合并负荷量+微泵去氧肾上腺素法对产科脊麻后低血压及其伴随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美国麻醉协会Ⅰ~Ⅱ级拟行剖宫产产妇150例随机分三组:扩容组(A组)、扩容+麻黄碱组(B组)、扩容+去氧肾上腺素组(C组),各50例。所有产妇建立静脉通道后,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注射液15 mL/kg,以10 mL/(kg.h)维持。A组产妇视血压变化,在原输液速度的基础上,适当加快输液;B组产妇腰麻完成后,立即给予麻黄碱10 mg,术中收缩压(SBP)<80 mm Hg时,追加麻黄碱,每次5~10 mg;C组产妇则在腰麻完成后,立即给予去氧肾上腺素100μg,并以5μg/(kg.min)静脉维持。观察患者腰麻后2、5、10、20、30 min的SBP、心率(HR)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三组SBP、HR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SBP均高于A、B组,HR均低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A、B组(P<0.05)。结论胶体扩容联合去氧肾上腺素微泵维持法治疗产科麻醉脊麻后低血压效果更好、对HR影响更小,心悸胸闷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麻黄碱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两种用法。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ASAⅠ~Ⅲ级,腰硬联合麻醉后行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A组:平均动脉压(MBP)<75 mm Hg或下降幅度超过基础血压的15%,静脉注射麻黄碱15 mg。B组:心率(HR)<60次/min或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心率的15%,静脉注射麻黄碱15 mg。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 min(T1)、3 min(T2)、5 min(T3)、10 min(T4)、20 min(T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的变化;记录术中使用麻黄碱的总用量;记录低血压、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新生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结果 T1、T2、T3时A组的MBP、HR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A组与B组的M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麻黄碱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根据产妇麻醉后心率的变化使用麻黄碱,更迅速有效地预防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减少麻黄碱的用量,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叶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15-116
目的探讨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6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64例产妇根据使用罗哌卡因比重情况随机分为I组(等比重罗哌卡因)、Ⅱ组(重比重罗哌卡因),各32例;比较两组MAP、HR、SPO2麻醉前后的变化;下肢运动阻滞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方法评定感觉阻滞胸椎平面、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两组不良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发生率。结果Ⅱ组心率(HR)麻醉后5min明显降低,术后10min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5min明显降低,术后10min较麻醉前无显著变化(P〉0.05)。应用改良Bromage评分方法观察,l组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感觉阻滞胸椎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且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的例数为0,明显低于Ⅱ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的发生率(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对血压、心率影响小,麻醉术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起效迅速、阻滞效果显著、阻滞后消退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病产妇剖宫产麻醉的方法及麻醉管理。方法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27例,剖宫产手术期间持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SpO,)。心功能Ⅰ-Ⅱ级产妇共16例,采用椎管内麻醉(E组);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11例,采用全身麻醉(G组)。记录手术时间及新生儿1、5rainApgar评分以及手术期间的输液量及麻醉效果。结果E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E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G组(P〈0.05)。2组间输液量及新生儿5ra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有2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出现血压和心率下降,静脉注射麻黄素6~10mg后恢复。G组有2例新生儿娩出后呼吸抑制,经辅助呼吸及纳洛酮0.01mg·kg^-1静脉注射后呼吸恢复良好。2种麻醉方法均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应加强剖宫产围术期的监测,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可选择椎管内麻醉,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可选择全身麻醉,并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剖宫产术患者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及对产妇不良反应和对胎儿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麻黄碱组和去氧紧上腺组,每组20例患者,麻黄碱组患者给予间断静脉推注8 mg小剂量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组患者给予100 μg去氧肾上腺素。记录产妇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50):麻黄碱组(E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E组椎管内注射局麻药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 mg,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麻黄碱0.83 mg.min-1至胎儿娩出;P组椎管内注射局麻药同时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60μg,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去氧肾上腺素16.7μg.min-1至胎儿娩出。采集脐动脉和脐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娩时间)、新生儿1、5min Apger评分。记录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高血压、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结果两组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P组胎儿脐动脉和脐静脉血pH值和B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可有效降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低血压发生率,且对胎儿无明显影响。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可以降低产妇恶心和呕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方法单胎剖宫产手术80例,ASAⅠ-Ⅱ级,年龄19~4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实验组)采用4.5mg布比卡因复合20斗g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B组(常规剂量组)采用9nag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最高阻滞平面,新生儿出生后1、5minApgar评分,肌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术中A组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素使用率、寒战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较B组最高阻滞平面到达时间长(P〈0.01);2组最高阻滞平面及术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一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手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7.
潘东军 《吉林医学》2012,33(2):264-266
目的:观察去氧肾上腺素对针内针一次性单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低血压防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5~38岁的剖宫产产妇60例,产妇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输入林格液,输液速度为15~20 ml/(kg.h),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联合穿刺针中的针内针于L4~5间隙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后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2.5ml加0.05%盐酸吗啡0.5 ml合剂,回吸再次确认脑脊液回流。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翻身平卧后,若血压下降则立即静脉滴注多巴胺2 mg;B组为观察组,麻醉后立即静脉滴注去氧肾上腺素100μg。术中若血压下降则静脉滴注多巴胺维持。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及麻醉后1、3、6、9、15、25 min的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5 min的Apgar评分,30 min内使用多巴胺总量。结果:A组麻醉后3 min血压明显下降,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B组,血压平稳,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5,30 min内使用多巴胺组总量A组大于B组(P<0.01)。结论:针内针单剂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是安全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小剂量注射去氧肾上腺素预防血压下降是有效的,蛛网膜下腔0.2 mg吗啡有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针内针可有效减少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