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常见的损伤。治疗方法很多,张力带固定技术的应用,使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自1998年以来,笔采用改良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尺骨鹰嘴接骨板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尺骨鹰嘴骨折50例,分为接骨板治疗组(16例)和张力带钢丝治疗组(34例).结果获得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随访结果为:钢板组优14例,良1例,可1例;张力带组优30例,良2例,可2例.结论尺骨鹰嘴接骨板和张力带钢丝都...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1月~2004年2月使用自行研制的带特制垫片的空心加压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取代传统的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27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之一。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临床上有多种方法.目前多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传统内固定多使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本院在2004年2月至2006年7月,应用解剖型钛合金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髌骨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Ⅰ、Ⅱ型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髌骨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的12例尺骨鹰嘴骨折。结果 12例均获3~9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良好,1例关节伸肘活动部分受限。Mayo肘关节评分:优6例,良5例,可1例。结论髌骨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是一种有效,操作简单,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可敬  陈天国 《中国骨伤》2002,15(6):359-359
外伤性尺骨鹰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此骨折的治疗方法甚多,其中有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也有的用单枚螺钉固定,其作用效果不一,且容易引起肘关节活动障碍.我院从1990年7月~1998年12月,应用"张力带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35例尺骨鹰嘴骨折,经随访,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斯氏针加钢丝张力带与鹰嘴钩钢板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08-02—2015-08间就诊的40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1例)行斯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对照组(19例)行鹰嘴钩钢板固定术。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48%与8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斯氏针加钢丝张力带与鹰嘴钩钢板固定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疗效。但斯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术骨折愈合时间短,临床应用时应准确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尺骨鹰嘴骨折是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目标要求尽量解剖复位和早期功能锻炼,因此对大多数尺骨鹰嘴骨折均主张手术治疗.常见的内固定方法是用克氏针或螺钉穿过尺骨近端一侧皮质插入髓腔内加钢丝作张力带固定[1-3].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钢缆和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缆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8例(钢缆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52例(解剖钢板组)。结果钢缆组、解剖钢板组疗效评定优良率分别为89.58%、88.46%。钢缆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或小于解剖钢板组。结论克氏针张力带钢缆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粘连少、便宜等优点,而解剖钢板最适合用于Ⅲ型尺骨鹰嘴骨折。  相似文献   

10.
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治疗以应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及螺钉者较多[1~3]。随着交通、工业生产的发展,由强大暴力导致的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逐渐增多。自2001年7月~2006年7月,笔者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3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