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第149条:"但满而不痛,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由以上两条可知,半夏泻心汤涉及的主要脏腑是脾胃和肠道,属于调和肠胃之剂,在临床上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中焦升降失常而致的肠胃不和的常用方.笔者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体会到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只要辩证病机符合"半夏泻心汤证",遂加减运用半夏泻心汤,临床效果甚佳,积累了一部分经验.  相似文献   

2.
半夏泻心汤系汉·张仲景治疗痞证的主方之一.《伤寒论》149条(赵本)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由于原文叙证简单,未言病机,故后世医家对此阐发,各有见解,以致后学者临证时莫衷一是,难以把握。本文试从以下两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中气虚弱,升降失司而致脾胃不和的常用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此方也是体现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治法的代表方。辛开苦降中"辛"能散、能行,"苦"能泄、能燥、能坚,辛苦并用,以调气机之升降。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五泻心汤主治心下痞满,按之自濡等证,但其证治与组方各有所异。本文试将自己对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五方的证治组方规律、临床运用谈几点意见。五泻心汤证治组方规律五泻心汤所治皆以心下痞满,按之自濡为主证。如论中第156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但因其病因病机的不同,各方证治及组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与研究概况贾玉梅(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半夏泻心汤/治疗应用,半夏泻心汤/药效学半夏泻心汤证,在仲景书中有两见,一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第154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若心...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中的脉诊,是指导临床诊断、治则、用药、推断病势进退等的是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证据. 一、用于诊断、治则、方药 <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篇>"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血痹虚劳病篇>,"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金匮·经洛篇>"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金匮· 下利篇>"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其利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相似文献   

7.
周勇  魏盼  周小康 《中医学报》2019,34(2):248-251
《伤寒论》所称"心下痞"即患者自觉心下痞满不舒,按之濡或硬,无疼痛症状。痞证之根本病机为中焦气机壅滞,脾胃升降失和。《伤寒论》中关于心下痞的"泻心汤"有五种,分别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及附子泻心汤。五方均主治痞证,然各方所治主证之病机有所差异: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生姜泻心汤主治太阳少阳并病之胃虚不化水热痞;甘草泻心汤主治少阳阳明并病之胃虚痞;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寒郁化热,热邪壅聚之热痞;附子泻心汤主治热痞兼阳虚之证。五证虽均以痞为患,但病机不同,立法处方也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施治。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始载于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伤寒论》一书。由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组成。其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余在临床上,应用本方,不拘于小柴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等七味药组成,为张仲景所创。《伤寒论》用于少阳证误用攻下,心下痞“但满而不痛者”。《金匮要略》用于“呕而肠呜,心下痞者”。历代医塞多以“寒热互结”、““寒热错杂”解释其病机,对其所治证则认为与生姜、甘草泻心汤大同而小异,即呕、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始载于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伤寒论》一书。由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组成。其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出白张仲景《伤寒论》,原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小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相似文献   

12.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剂,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该方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7味药组成,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特点。对半夏泻心汤治疗痞塞中焦证、反胃、慢性泄泻、呕吐、眩晕等病证进行临床疗效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治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临床上,我们取其清热宣肺的功效,用于治疗鼻科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指出:"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古今医家皆认为,此系仲景借助于脉诊揭示水气病的预后,并众口一词地将"脉出"释为轻取可得、重按则无的一种脉象,是由水盛于内,真气涣散于外所致.如<金匮方论衍义>云:"所谓出者,非独为浮也,为经气离出其脏,沉之亦无有也";<金匮要略心典>曰:"出与浮迥异.浮者盛于上而弱于下,出则上有而下绝无也";叶霖在<金匮阙疑>中指出"水病脉出,真气离根也,非出浮之谓",而<高注金匮要略>在阐释水病脉出的机制时亦认为:"脉出,是水抬气鼓,其气血于在上、在外之象.真阳不得展舒以驱水,故死.  相似文献   

15.
妇女腹腔有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癥瘕"[1].<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日:此结为癌瘕,名日疟母."一般以坚硬不移,痛有定处为癥,推之可移,痛无定处为瘕.(<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虽病有结症而可推移者,名为症瘕."  相似文献   

16.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乃汉代医圣张仲景为伤寒少阳病误下致痞而设,经过历代医家在临床实际运用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目前多用于治疗中医辩证为寒热错杂的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笔者跟师时,见吾师常以此方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平调寒热,辛苦并进,补泻相兼,疗效斐然.笔者有所感悟,将跟师所遇医案加以整理,并...  相似文献   

17.
肺痈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并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2009年3月-10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宋康教授以"肺痈"辨治1例被高度怀疑为"肺癌"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泻心汤及其类方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的泻心汤,今见于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祖剂>以之为伊尹方,<张氏医通>认为乃仓公所致"水齐汤",以示该方之渊源久远.该方几经变异,几经发挥,今已成为治疗火热证名药--三黄片.  相似文献   

19.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相似文献   

20.
<正>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金匮要略》中也有记载,是治疗中焦疾病的代表方剂之一,亦是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剂之一,主治中虚寒热错杂之痞证,临床主治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肠鸣下利,食欲不振,舌质偏红,苔薄腻,脉濡或数,应用甚为广泛。本方能较快解除心下痞的症状,故名半夏泻心汤~([1])。笔者有幸跟随吴秋玲教授临床实践学习,吴教授在临床中善用古方而又不拘泥于古方,对古方有自己独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