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宋代名医许叔微,年轻时因父母双亡,再加屡试不举,遂弃儒习医。他是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对辨证施治理论多有阐述和补充,尤其对《伤寒论》研究最为透彻,一生著述颇丰,辑有《本事方》《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翼伤寒论》等。他说:"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他总结《伤寒论》的辨证方法,编撰了《伤寒百证歌》,以歌诀体裁将仲景方论编成100证,以便后学习记,成为后世学习《伤寒  相似文献   

2.
对许叔微伤寒著作的版本流传、学术贡献进行了论述。认为:《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及《类证普济本事方》中的卷第八、卷第九为其现存的伤寒专著。其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倡导以表里虚实为纲结合寒热阴阳论治伤寒的辨证方法;开创以病案分析法研究《伤寒论》的新途径;以类证的方法,阐发《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引经据典,补充《伤寒论》未备方论;临证善于化裁古方,创立新方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宋金元时期几部典型伤寒学著作如《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中的体现,以简单反映审证求因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宋金元时期几部典型伤寒学著作如《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中的体现,以简单反映审证求因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许叔微(1079~11547)字知可,南宋绍兴间名医,真州(现江苏南仪征县)白沙人。曾举进士並官集贤院学士。自11岁父染时疫而亡,母于百日之内,並失估恃,于是博读医书,而尤精于伤寒。建炎初,真州战乱,疾疫大作,许氏遍历里门,视病与药,十活八九,名噪一时。著有《伤寒百证歌》(简称《百证歌》)、《伤寒发微论》(简称《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简称《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尚有《伤寒脉法三十六图》已亡失。本文兹就许氏之伤寒学  相似文献   

6.
《通志·艺文略》“伤寒”部分载有“《阴毒形证诀》一卷,宋迪撰”。《阴毒形证诀》后世书目有载,今已不可见,除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及《伤寒发微论》征引少许内容外,其余内容已不详。撰者宋迪,后世亦鲜有论及。  相似文献   

7.
许叔微,字叔可,宋代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绍兴二年进士,并官集贤院学士,人称“许学士”。现存主要著作有《普济本事方》、《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许氏一生潜心研究《伤寒论》,对阴证伤寒尤有见地。他在理论上注重阳气,推重脾肾,并侧重于肾中真阳;在治疗上,主张温补,灸药兼施,对后世温补学派影响很大,本文拟就许氏的温补学术思想择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柯琴生平致力于《伤寒》、《内经》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曾普有《伤寒来苏集》、《内经合壁E等书,充分体现其对周t衫》、呐经相b用功精深。柯氏的主要学术思想体现在他的主张六经分证.皆兼伤寒杂病。注意到伤寒之外皆杂病.病不脱六经.伤寒之中最多杂质,放同样可以按六经论治。提出六经提纲证非伤寒一病所专有,其它外感、外伤诸病也多有之。柯氏认为《伤寒论响精神实质是辩证论治.据此大胆提出以方类证、以方名证、方不拘经,汇集请论.各以类从的方法,对《伤寒论除文方证重新编次。柯氏很富有创新精神.对前人不同论点敢于争…  相似文献   

9.
简述许叔微的学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叔微,字知可,南宋绍兴年间名医。生于1079年,卒于1154年,真州白沙(现江苏仪征县)人。曾举进士并官集贤院学士,故有许学士之称。许氏著作较多,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尚有《伤寒脉法三十六国》(已亡佚)。从这些文献分析,许氏是立足临床,对伤寒学、方剂学、杂病有所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本文兹对许氏主要学术思想,作一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中医的外感病学说,在汉代之前统称“热病”,到了《难经》、《阴阳大论》之后,逐渐转化为“伤寒”。在这个大格局的变化过程之中,张仲景承前启后,进行理论传承与创新,吸收《难经》广义伤寒学说,继承《阴阳大论》重视寒邪致病特色,改进《素问.热论》六经分证体系,扬弃传变按日期的学说,主张辨证论治,创立半表半里学说,阐发三阴虚寒证的突变理论,丰富外感病的治疗方法。他使中医外感病学说,由理论推理走向临床实际,诊治体系空前丰富,后世医家有法可依,临床疗效大为提高,他的著作被尊为经典,他本人被称为医圣。  相似文献   

11.
近代天津名医陈泽东所著《国医伤寒课义》论太阳病,以表里轻重提纲挈领,如他论"太阳病"重视表里轻重之病,以求"条目清晰,俾令读者易记易明,而适用也"。太阳在表之病分列中风、伤寒、温病,并有轻重之分,不仅分述了仲景治中风与伤寒之正方桂枝汤、麻黄汤,而且还补充了温病治法与处方。太阳在里之病分列蓄水为轻证、蓄血为重证,蓄水之证治以五苓散、茯苓甘草汤及猪苓汤,蓄血之证治以桃核承气汤与抵当汤。  相似文献   

12.
张璐,字路玉,号石顽,江苏长洲(现吴县)人,生于1617年,卒于1700年,为清初之名医.其长子为张登,字诞先,其次子为张倬,字飞畴,幼承家业,秉承父的学术经验.他们殚精临床,学术上有所造就,特别在伤寒领域中尤为突出,故为医学史上较有影响的医家。张璐著有《伤寒缵论》(以下简称《缵论》、《伤寒绪论》(以下简称《绪论》),张登、张倬参与诠次;张登著有《伤寒舌鉴》(以下简称《舌鉴》);张倬著有《伤寒兼证析义》(以下简称《兼证》)。《缵论》分二卷,将《伤寒论》原文全部打乱,进行逐条注释,对王叔和的平脉、辨脉、伤寒例篇章也进行注释,还对《伤寒论》原文进行适当修正。《绪论》分  相似文献   

13.
宋代伤寒学风、沉浸浓郁,名医浚智,不乏其人。如韩祗和、庞安常、朱肱辈,皆探幽索隐,各抒己见,于仲景之学不无发蒙解惑之功。而许叔微氏承先贤遗绪,立足临床,涵泳古义,出以新意,故能别树一帜。清代《古今医案按》称曰:“自晋迄今,善用其书(指《伤寒论》)者,惟许学士一人而已。”《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伤寒杂病论》中的祛除实邪、温中补虚、寒温并用等治法的应用,对《伤寒杂病论》中的阳明热证、阳明腑气不通证、阳虚寒实内结证、脾胃虚寒腹痛证、脾胃虚寒呕吐证、脾肾阳虚下利便脓血证、寒热错杂痞证、脾胃寒热兼杂证等脾胃相关疾病的证治特点及白虎汤、三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黄附子汤、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等相关方剂的用药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5.
<正> 温病、热病、伤寒,在《内经》时代指的是同类疾患,属时令病。“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紊问·热论》)热病二字,就证状而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素问·热论》),进一步说明温病和暑病都在伤寒范围之内,不过发病时间有异而已。《难经》继承了这一学说,系统地归纳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苦各不同。”张机《伤寒杂病论》也提到中风、伤寒、温病、风温的名称和证状。总之,它们认为伤寒义广,不仅指伤寒证,并包括其他不同病种,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宋时,对伤寒、温病看法,基本不出上面所论,仍据《内经》“体若燔炭,  相似文献   

16.
《内经》、《伤寒》、《金匮》、《本草经》誉之为中医经典。笔者于本文中所述“经方”,悉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之方而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辩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论述和方药的组合,独辟溪经,幽微严谨,用之于临床,确能起到证治上的绳墨作用。《伤寒杂病沦》后世才被分成为《伤寒  相似文献   

17.
《伤寒杂病论》不识人证辨析王恒照兰州军区军医学校(730020)考诸《说文》:“识,常也;一曰知也”之义,可知仲景所说之“不识人”,实即目不识平常已识之人之省略语。纵观《伤寒杂病论》,推究斯证之因由,则有根本内绝、腑实失下、伤寒误汗、风邪中腑之四端,...  相似文献   

18.
五苓散方证是《伤寒杂病论》研究的一个重点,历代医家对其病机、病位、主证、方义争论颇多。通过考察《伤寒杂病论》原文及历代医家对五苓散方证的认识,认为五苓散方证病位在胃、涉及三焦,病机属"水蓄于胃,三焦不利",主证当为"渴欲饮水";五苓散方类属"苓桂剂群",当以茯苓、桂枝二药为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中的学术思想及理法方药对当今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和研究,并研读有关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归纳其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伤寒杂病论》被后世推崇为"方书之祖",其所倡导的辨证论治思想与当今肿瘤治疗中的"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肿瘤病情复杂,病理变化多端,呈现出多部位的损害并产生多种变证,针对肿瘤疾病的演变过程和产生的诸多变证,《伤寒杂病论》中辨证论治体系、理法方药思维、因势利导理论以及化裁变通用药等,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辨证与治疗,对中医肿瘤学的学术发展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伤寒杂病论》中宝贵的学术思想及丰富的理法方药对现代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伤寒杂病论》不仁证研讨王恒照解放军兰州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中医教研室(730020)夫此所谓不仁者,即昔贤成无己(金)与尤在泾(清)释之为“寒热痛痒俱不觉知”,“肌体顽痹,痛痒不觉”者是也。笔者研读《伤寒杂病论》,审视仲景对斯证之辨治,见其立论述证咸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