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病患者凶杀行为的犯罪学特征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特点.方法:对51例女性精神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凶杀对象、作案目的、作案过程的保护性、作案后的表现、作案与精神症状关系及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涉及凶杀案件女性精神病患者以居住在农村、年龄在30~40岁、初中以下文化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为主,凶杀时象多为精神病患者的子女或近亲属.结论:应加强对农村精神病患者、尤其加强对其中非住院的文化程度较低的中青年女性精神病患者治疗和监护的指导,以减少精神病患者凶杀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及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19例北京市安康医院康复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其中57例为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精神病患者(研究组),62例为康复期普通精神病患者(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患者施测。结果:研究组的躯体化(4.26±3.33)、强迫(4.87±3.02)、人际敏感(3.96±2.29)、抑郁(6.39±4.13)、焦虑(3.78±2.35)、精神病性(3.57±2.79)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t=2.09~6.19,P<0.05~0.01);精神分裂症凶杀患者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其他精神病凶杀患者,差异有显著性(t=2.36~4.14,P<0.05~0.01);女性在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焦虑上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t=2.13~3.49,P<0.05~0.01)。结论:康复期凶杀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存在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61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杀人患者和42例普通杀人犯就其一般资料、凶杀心理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精神正常杀人犯在凶杀心理、凶杀对象、激发因素、预谋、行为辨认、控制和人际关系、情绪障碍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精神分裂症凶杀患者P、E和N数值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意义(P〈0.05)。结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凶杀患者的凶杀心理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特点,其个性心理特征不稳定,对现实刺激反应呈偏离常态,易出现凶杀行为。  相似文献   

4.
179例精神分裂症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中精神分裂症凶杀案例的鉴定状况。方法对179例精神分裂症凶杀案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多发生于青壮年及经济收入低的人群,男性显著多于女性,文化程度偏低。病程≤1a作案者居多.随着病程延长,发案率逐渐降低。作案方式及工具以刀具为主.对象以近亲属为主。26.3%为有完全责任能力.21.8%为限定责任能力.51.9%为无责任能力。结论积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和监护是预防暴力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及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19例北京市安康医院康复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其中57例为康复期曾有凶杀行为精神病患者(研究组),62例为康复期普通精神病患者(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患者施测。结果:研究组的躯体化(4.26&#177;3.33)、强迫(4.87&#177;3.02),人际敏感(3.96&#177;2.29)、抑郁(6.39&#177;4.13)、焦虑(3.78&#177;2.35)、精神病性(3.57&#177;2.79)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t=2.09-6.19.P&lt;0.05-0.01);精神分裂症凶杀患者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其他精神病凶杀患者,差异有显著性(t=2.36~4.14,P&lt;0.05-0.01);女性在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焦虑上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t=2.13-3.49,P&lt;0.05—0.01):结论:康复期凶杀精神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存在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凶杀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当事精神疾病患病情况。方法 对我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60例凶杀案件当事进行精神疾病患病情况分析。结果 60例凶杀案件当事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达84%,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为多见。中青年精神病人作案占84%;农村病人作案占66%。结论 本资料中的凶杀行为与病情有关,对家庭、社会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7.
张翠华  李峥 《护理研究》2008,22(19):1742-1743
[目的]了解有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92例,其中,曾有凶杀行为者13例,无凶杀行为者79例,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无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有凶杀行为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异,两组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凶杀行为的病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于有凶杀行为者;社会支持状况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程的增加,客观支持逐渐减少;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性别相关.[结论]有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无凶杀行为的病人低,且与文化程度、病程、性别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有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支持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有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92例,其中,曾有凶杀行为者13例,无凶杀行为者79例.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无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有凶杀行为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异,两组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凶杀行为的病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于有凶杀行为者;社会支持状况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随着病程的增加,客观支持逐渐减少;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性别相关。[结论]有凶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无凶杀行为的病人低,且与文化程度、病程、性别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2组,其中25例使用氯氮平和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5例使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观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水平均降低,TSH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流浪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比研究流浪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的有关差异。方法:对240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40例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比较。结果: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很多均伴有躯体疾病和以往有精神病史,患者躯体疾病明显高于非流浪精神病患者。流浪患者中,症状如思维联想障碍,情绪激惹、兴奋冲动、敌对猜疑明显高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结论: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明显异于非流浪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得到一定提高,但口服用药依从性仍然较差,有研究认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坚持时间和传统抗精神病药并无显著差异[1]。不坚持治疗,依从性差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原因[2],因此使用疗效好而安全,依从性高的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作者对44例治疗依从性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玲  查显友 《检验医学》2007,22(1):44-46
目的 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2组,其中25例使用氯氮平和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5例使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观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L)、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水平均降低,TSH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病,约占重性精神病的60%,占住院精神病患者的80%以上。抑郁症状是一种常见的变态情绪,它可以发生在精神分裂症病程中的任何时期,有无抑郁心理将会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现通过对本院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已不再局限于应用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是把精神病药与多元化的心理社会性康复治疗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工娱治疗是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院内一项重要的康复措施,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开放式工娱疗的康复效果。2003年6月-2005年10月,我们对收治的62例初发和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系统治疗后,对病情相对稳定的康复期患者实施开放式工娱疗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52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于人组的次日进行清晨空腹血糖测定,以后1次·mo^-1,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9.81%。无论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还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均可以引起血糖代谢异常,尤以服用氯氮平治疗最为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导致糖代谢异常,在临床治疗中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黄肖峰  吴琦珀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683-1683,168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使用第5代循环酶法检测28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总胆汁酸水平增加,超过正常值上限的比例为15.2%。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为分裂样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112例首次发病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患者,按病程达1mo痊愈否分为分裂样精神病组(痊愈者)43例,精神分裂症组(未愈者)69例,于入院初1w内开始收集入组患者的阳性家族史,Schneider一级症状的频度等临床资料,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根据DSM-Ⅳ分别标明是否伴有预后良好的4项特征。结果分裂样精神病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关心健康、焦虑、敌对、猜疑及定向障碍因子分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而动作迟缓、情感平淡、不合作因子分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或0.01);4项预后良好特征及患者合作率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初诊前症状持续的平均时间及同一患者Schneider一级症状≥2条的频率均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结论分裂样精神病仅用病程标准区别于精神分裂症而不附加上述的内涵特征,则可能会包含异源性患者。  相似文献   

18.
于晶妮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5):I0032-I0032,F0003
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导致的糖代谢、血脂和体质量的变化已引起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糖耐量减退(IGT)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也有较多研究认为这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然而许多精神卫生工作者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所出现的体质量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及高血压等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还不十分清楚,因此作者对此作一个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全程观察评定,调查不同住院阶段、不同病种患者的病情变化特点,协助护士完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制定护理措施.方法 运用护士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对12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评定.入院48 h内进行第1次评定,以后每周评定1次,出院时再评定1次.结果 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变,在社会兴趣评分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精神分裂症组与非精神分裂症组第1次评分比较显示,精神分裂症组个人整洁、总分、总积极分低于非精神分裂症组(P<0.05);而精神病表现分高于非精神分裂症组(P<0.001),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较多相吻合.第2次评分比较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精神病表现分仍然高于非精神分裂症组(P<0.01),提示1 w内精神病性症状缓解不明显;积极分低于非精神分裂症组(P<0.05).第3次评分比较显示,非精神分裂症组激惹、抑郁分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结论 对于急性期的病人护理工作重点在于生活护理和精神病症状的观察、处理;针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社会兴趣的障碍,应该及早进行心理干预、行为治疗、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知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及32例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的自知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与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的自知力差异无显著性(χ2=0.038,P=0.812),但两者的自知力均低于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康复期,虽然患者的精神症状基本缓解,但仍有36%的精神分裂症、38%的精神病性双相障碍以及10%的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自知力损害。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的自知力损害是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组患者的4.65倍(95%CI=1.02~20.80),而精神病性双相障碍患者的自知力损害为非精神病性双相障碍组的5.72倍(95%CI=1.30~24.76)。并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住院次数均与自知力均分无关。结论:康复期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的自知力恢复良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存在自知力损害,影响患者自知力恢复的主要因素为精神病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