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艾滋病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e YY  Chen JH  Yang Y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0):791-792
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AIDS)已成为潜在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9岁。因发热咳嗽1月余,加重10余日人院。查体:体温38.7℃,脉搏170次/min,呼吸50次/min,体重15kg,智力正常,营养差,精神萎靡,背部皮肤可见烧伤疤痕,颈部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指端明显青紫,杵状指,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及细小水泡音,心音尚有力。舟状腹,肝右肋下2cm,质韧,脾肋下未触及。辅助  相似文献   

3.
4.
非洲马里小儿艾滋病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洲马里小儿艾滋病11例报告李甘美王嘉基沙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近年来亚洲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报告也渐增多[1],但有关小儿AIDS报告尚少见。西非是小儿AIDS的高发地区,现将作者1994年8月...  相似文献   

5.
6.
艾滋病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5岁,因发热、腹泻、呕吐2个月入院。2个月前因发热、腹胀,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经异烟肼、利福平及头孢曲松钠治疗后腹水消失。体温不降,出现脓血便、呕吐。大便红细胞5~10个/HP,白细胞10~13个/HP。脑脊液细胞总数3600×106/L,中性0.86,淋巴  相似文献   

7.
儿童艾滋病三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报道3例儿童艾滋病,以提高对儿童艾滋病的认识。方法 1999年1月-2001年7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艾滋病患儿均经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ELISA双抗原夹心法筛查及蛋白印记法确认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诊断为艾病病。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为4-6岁,均以长期反复咳嗽为主诉,病史长达3个月至2年,全身临床表现有长期间断发热(3例)、明显消瘦(3例),慢性腹泻(2例)等,在身体各器官中,以肺、脑、肾的表现较为突出:肺部以反复急、慢性感染为主要表现,X线及CT表现各异。2例头颅CT示脑萎缩,其中1例程度较重,临床表现为明显的智力发育落后及进行性运动退化;2例有肾脏改变,1例为双贤弥漫性纤维化,另1例表现为双肾饱满、尿检异常。1例合并有丙肝病毒感染,胆肝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3例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贫血和免疫功能低下,尤其以CD4明显降低为主要特点,3例中2例有多次输血史,1例的父母为HIV感染者。该3例入院后曾被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病等,因怀疑艾滋病而做HIV抗体检测,确诊为艾滋病,达到北京市佑安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 提高对儿童艾滋病的认识,重视影响感染及发病的危险因素,对临床可疑病例及时查血HIV抗体,提高临床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临床特点。方法:66例儿童艾滋病入选该研究,男46例,女20例,平均年龄8.7岁(2~16岁)。回顾分析其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HIV感染确诊年龄2~15岁,平均7.7岁。通过母婴传播感染48例(72.7%),通过输血或血制品感染14例(21.2%),感染途径不明4例(6.1%)。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下:体重下降43例(65.2%)、贫血 42例(63.7%),持续或反复发热40例(60.6%)、疲乏感38例(57.6%)、皮疹31例(47.0%)、慢性或反复咳嗽28例(12.1%)、慢性腹泻24例(36.4%)、神经系统受累16例(24.2%)、鹅口疮13例(19.7%)、肝脾大12例(18.2%)。体格生长评价显示,身高和体重处于下等的分别有30例(45.4%)和26例(39.4%)。免疫功能均受抑制,重度抑制59例(89.4%),中度抑制7例(10.6%)。结论:儿童HIV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免疫系统显著受抑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2):93-95]  相似文献   

10.
儿童艾滋病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小儿HIV感染主要由母婴传播途径获得,其次由输入的血液(全血或血浆)和血液制品获得。由于儿童AIDS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往往造成辗转多家医院后仍不能确诊的情况。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对儿童艾滋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现对本院4例儿童艾滋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区儿童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情况.方法对某艾滋病高发农村高危育龄妇女及其年龄小于15岁的子女进行现场询问调查和采静脉血作HIV检测.结果 159名儿童中37例HIV阳性,其中33例为母婴途径感染,占89.2%,3例经输血感染,占8.1%,其他途径感染1例,占2.7%.HIV母婴传播率为38.4%(33/86).艾滋病状态母亲组母婴传播率(68.8%,22/32)显著高于HIV携带状态组(20.4%,11/54),P<0.05.37名感染儿童中12例发展成艾滋病, 4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结核.33例中31例造成母婴传播的HIV阳性妇女在孕产前未作HIV检测,占93.9%.8名妊娠期HIV阳性妇女,1例艾滋病病情加重,2例自然流产,2例经规劝终止妊娠,3例继续妊娠.结论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未对高危生育期妇女进行有效的HIV监测及咨询,未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是造成儿童HIV/AIDS的主要原因.亟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HIV进一步蔓延,保护AIDS高发区妇女及儿童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23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又名艾滋病。我国自1985年以来医学文献陆续可见成人AIDS报道 ,但小儿AIDS报告仍较少 ,为提高对AIDS认识 ,现将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3月在非洲布隆迪医疗队工作期间Gitega医院收治AIDS 2 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1~ 2岁 4例 ,~ 4岁 9例 ,~ 10岁 9例 ,11岁 1例。母亲死于AIDS者 5例 ,母亲为AIDS患者 7例 ,母亲为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病毒 (HIV)抗体阳性 ]11例。父母均为AIDS患者 5例 ,父母均为HIV携带者 10例。二、临床表现 均有长期发热、乏力、反复…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梅毒合并艾滋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女 ,1天。因“皮疹伴发热 1天”入院。患儿母亲系孕 1产 1,足月顺产。出生时四肢及腹背部即存在散在的皮疹 ,伴发热 ,体温高达 38 4℃。其父有不洁性生活史 ,父母均否认有性病病史。查体 :T38 2℃ ,脉搏 15 0次 /min ,体重 230 0g ,发育营养稍差 ,反应低下。全身皮肤苍白 ,巩膜轻度黄染 ,指趾末端及足跟散在 0 6~ 1 0cm棕黄红色斑丘疹 ,中央区平坦呈浅黄色 ,表面有薄层鳞屑 ,压之略有波动感 ,下腹部、背部及臀部散在 0 3~ 1 2cm的粉红色斑丘疹及斑疹。腋下、腹股沟区分别触及 2~ 5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 ,活动度可。腹平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参考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欧洲儿童风湿病学会-儿科风湿病国际研究组织(EULAR-PReS-PRINTO)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3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PVAS、ITAS及DEI.TaK量表评估疾病活动性。结果 17例中男5例、女12例,起病年龄1.3~14.0岁,确诊时病程18 d至6个月。常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12例(70.6%)、头晕头痛9例(52.9%)、血压差异7例(41.2%)、发热7例(41.2%)、血管杂音7例(41.2%)、呕吐6例(35.3%)、关节肿痛6例(35.3%)。炎症指标主要为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13例(84.6%),C反应蛋白升高11例(64.7%),白细胞升高11例(64.7%)。Numano分型中以Ⅴ型(6例,37.5%)及Ⅳ型(4例,25.0%)为主;腹主动脉受累最为常见(12例,70.6%),其次为左肾动脉(10例,58.8%);血管病变以管壁增厚(42支,45.7%)最为常见,其次为管腔狭窄(27支...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并肺结核患儿的临床及X线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艾滋病并肺结核的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对已确诊的19例艾滋病并肺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及X 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艾滋病并肺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长期不规则发热、盗汗和气促。胸部X线多为多发片状阴影、两肺粟粒结节样阴影及肺门纵隔淋巴结大。单发片状阴影常常发展为双侧多发片状阴影。结论小儿艾滋病并肺结核胸部X线多表现为片状模糊阴影,粟粒结节样阴影,肺门纵隔淋巴结大。随访复查X线胸片表现常有发展变化。X线胸片检查对本病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儿童白塞病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白塞病(BD)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993年1月~2002年12月确诊为BD 17例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儿童BD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有增高趋势,临床特点与成人相似。黏膜及皮肤损害为最常见表现,反复口腔渍疡为首发表现。治疗多采用肾上腺素与免疫抑制剂。结论 儿童BD对男女影响相等,实验室无特异性诊断指标,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对病史较长又涉及多系统损害患儿应详细询问病史。  相似文献   

17.
重视儿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1年发现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humanimmunod eficiencyvirustype 1,HIV 1)感染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 ,艾滋病 ) ,至今该病在全世界 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迅速传播流行 ,2 0 0 2年已有36 0 0万人被HIV 1感染。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全球艾滋病最新报告显示 2 0 0 2年新发病人数达 5 0 0万例 ,已有30 0万人死于艾滋病。 2 0 0 2年亚太地区感染人数达 72 0万 ,其中艾滋病病人 97万 ,比 2 0 0 1年增长 10 %。估计到 2 0 10年全球艾滋病病人将达到 4 5 0 0万例 ,其中 4 0 %在亚洲和太平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7例TM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男性患儿和9例女性患儿,平均年龄(4.5±1.8)岁,均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不全;17例患儿中经过血浆治疗、透析、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10例痊愈或好转出院,2例自行外院治疗,2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 TMA是一组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的器官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临床综合征,早期诊断,及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治疗,以减少临床上的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DKA的临床资料.结果 儿童DKA以原发性糖尿病为多见,伴有少数继发性药物性糖尿病,但疾病初期易误诊(47.1%).针对DKA的治疗以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和控制血糖为原则,其中液体复苏应首选等张的生理盐水,纠正酸中毒应补充适量的碳酸氢钠,控制血糖以小剂量胰岛素静滴为宜.17例患儿中15例经上述处理均治愈出院,仅2例放弃治疗.结论 及时确诊、小剂量胰岛素静滴调控血糖、液体复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是救治DKA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小儿艾滋病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  潘燕峰 《临床儿科杂志》2007,25(5):331-331,40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的疾病。目前我国小儿HIV感染状况尚不清楚,临床报道较少。现对1999—2005年在本科诊断的7例小儿艾滋病患儿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