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精神分裂症病人服用氯氮平或利培酮后糖-胰岛素稳态的变化,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入组病人符合CCMD-3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月内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排除糖尿病等重大躯体疾病史。共入组63例,分入氯氮平组(n=33)和利培酮组(n=30),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身高、体重、腰围、空腹血糖、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浓度。结果 (1)药物治疗后8周两组病人空腹血糖均略有下降,在利培酮组此种差异已达统计学意义(P=0.049);(2)两组血清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 cell secretion index,HBCI)均升高(P<0.05),治疗后胰岛素浓度与腰围及瘦素浓度相关;(3)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下降,在氯氮平组这些差异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必要对服用氯氮平或利培酮病人的糖代谢指标进行监测,避免或减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 ,并与氯氮平作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入组者符合CCMD -2 -R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亦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下列条件[1] :①迁延未愈或反复发作的各类精神分裂症 ;②本次病程中至少接受过 2个疗程的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 ;③入组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总分≥ 40分 ;④均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本文共入组 6 9例患者 ,并随机分成利培酮组 ( 34例 )与氯氮平组 ( 35例 )。1.2 方法 入组前停用原抗精神病药 2周作为清洗期。按病情从小剂量开始 2周内增量至…  相似文献   

3.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本院 1999年 3月~ 8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入组标准 :①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且病程不超过 5年 ;②年龄 16~ 5 0岁 ;③BPRS总分≥ 4 0 ;④既往采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连续治疗时间不超过 8周 ;⑤无严重的躯体疾病者。1.2 给药方法 入组前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直接给药 ;曾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需停原药 3天 ,再开始利培酮治疗。利培酮剂量为 1mg/d开始 ,以后据病情逐渐加量 ,直到疗效满意 ,最大剂量不超过…  相似文献   

4.
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我们对24例患者进行了研究。1 对象与方法符合DSMIV和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至少已接受2个疗程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尚未达到临床显效,所用药物至少分属2个化学类别,并均达到治疗剂量,入组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35分。在利培酮治疗前停用抗精神病药物一周,作为清洗期。治疗开始后7~14天内,利培酮剂量由2mg/d逐渐加至6~8mg/d。观察期间,除必要时短期使用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对症治疗外,不使用其他精神药物。以B…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我们对经利培酮或氯氮平治疗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照研究。对象 为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6月在本院治疗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经利培酮或氯氮平治疗疗效达临床痊愈或显著进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分≤ 2 0分、出院后回归社会≥ 6个月者。共 2 19例符合标准。其中服用利培酮 110例 ,服用氯氮平 10 9例。两组共有 15例 (6 8%)脱落 (利培酮组有 8例因经济困难 ,氯…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利培酮治疗 2 7例精神分裂症 ,现将其疗效报道于后。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1.1 入组标准 入组者均为符合DSM -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各亚型住院患者 ,且PANSS总分在 60分以上者。1.1.2 病例资料 入组的 2 7例中男 2 0例 ,女 7例。年龄 16~48岁 ,平均 2 9.4岁。病程 0 .5~ 14年 ,年均 5 .3 7年。初次发病者 6例 (2 2 .3 % ) ,再次者 2 1例 (77.7% )。有阳性家族史 3例(11.1% )。1.2 给药方法 入组前未经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则直接给药 ,已服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的需停用原药 ,经 1周清洗后再开始利培酮治…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服用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1 对象和方法为 1998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住院患者 ,年龄 18~ 4 8岁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6 0分 ;治疗前 1周未服用抗精神病药或 1个月内未肌注长效抗精神病药 ,无器质性疾病 ,无酒或药物依赖。共 36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30 8± 5 6 )岁 ;平均病程 (4 8± 3 8)年 ;PANSS总分为 (84 6± 14 8)分。利培酮治疗剂量为 2~ 6mg/d ,平均 (2 2± 1 6 )mg/d。疗程 6周。不合并其他抗精…  相似文献   

8.
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①入组标准 :符合CCMD -2 -R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年龄为 2 1~ 5 9岁的住院患者 ;过去 5年内社会功能均差 ;曾经服用至少两个不同化学类别的传统抗精神病药 ,且每次换算剂量效价≥氯丙嗪 60 0mg/d ;BPRS评定总分≥ 45分。②排除标准 :无严重躯体疾病 ,无药物滥用、过敏史以及曾服用过利培酮或氯氮平者剔除。1.2 方法 ①药物与剂量 将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 (各 3 4例 )。首次分别给予利培酮 1mg/d ,氯…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比了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系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6月新入院住传染科结核病房精神分裂症男性病人 ;均符合CCMD -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同时亦符合 1978年中华医学会制订的肺结核病诊断及分类标准 ;入院前 1周未服抗精神病药或 1个月内未肌注长效抗精神病药 ;PANSS评分大于 6 0分 ;无酒精或药物滥用史。符合上述条件者共 4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0例。利培酮组 :年龄 2 5~ 6 1岁 ,平均 (48.7± 8.6 )岁 ,精神分裂症病期 3~ 3…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维思通)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在许多精神病院广泛应用。对于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传统的药物存在疗效不确切、副作用大等问题,如果能找出一种首选药物,对我们医生的治疗实践会带来极大方便。利培酮能否担此重任,我们对在本院住院的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研究。l 对象1.1 入组标准 在本院住院的26例病人,年龄16~60岁,按CCMD-II-R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BPRS总分>18分;既往采用抗精神病药物连续治疗不超过8周。l.2 排除标准 ①纳入时,需采用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小剂量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伴有幻听的患者分为CBT干预组(研究组)与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片治疗,CBT组药物剂量约为对照组的1/3,同时予以CBT干预。分别于入组时、3个月、6个月及随访6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幻听量表(AH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及随访6个月两组的PNASS评分、AH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访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26,P0.05)。结论 CBT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及足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均有临床效果,前者疗效的持续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优于后者,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伴发一些非特征性情感障碍 ,如焦虑、抑郁、恐惧、烦躁等。本文比较了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伴发焦虑抑郁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 对象与方法入组标准 :①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②年龄 18~ 5 0岁 ,持续病程≥ 2年 ;③近 3个月中病情无动态变化 ;④无严重躯体合并症。研究方法 :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换服利培酮 ,Ⅱ组换服氯氮平 ,在 2周内逐渐停用原抗精神病药 ,渐加利培酮至 2~ 6mg/日 ,氯氮平至 2 0 0~ 4 0 0mg/日。原伍用安坦、心得安者在换药后酌情减、停或维持 ,原…  相似文献   

13.
奎的平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应用时间短 ,有关报道较少 ,本研究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奎的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患者来源于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0月在我中心住院的患者 ,入组标准 :(1)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2 )首次发病年龄18~ 38岁 ;(3)病史 1~ 12个月 ;(4 )排除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 ;(5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 6 0分 ,入院前未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其入选患者 5 8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30例。1.2 方法1.2 .1 给药方法 奎的平 …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为2008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组前2周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年龄23 - 68岁;排除严重躯体疾病、酒及药物依赖、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智能障碍及有严重自杀倾向者.共62例.奎硫平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6±9.5);平均病程(29.2±14.3)个月.  相似文献   

15.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酮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进一步验证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于1998年9月至1999年5月在我院进行了开放性研究。1 资料11 入组标准:按CCMD2R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的住院病人;入组时来自PANSS的BPRS总分≥36。年龄18~59岁。获得知情同意书。12 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躯体疾病:窄角性青光眼;符合CCMD2R标准的药酒依赖;入选前1周内用过抗精神病药,不能清洗者;对利培酮过敏者;最近1月内系统服用氯氮平或氟西汀者。13 一般资料:共收集住院精神分裂症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9…  相似文献   

16.
对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为2004年至2005年我院女性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初次发病未用过抗精神病药;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使用激素,妊娠及哺乳和药物过敏者。共60例,奎硫平组30例,年龄18~52岁,平均(30.1±1.2)岁,平均病程为(3.3±2.1)年。利培酮组30例,年龄18—54岁,平均(28.9±8.1)岁,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评价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对 36例单一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 6周的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的住院患者 ,符合CCMD -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 6 0分 ,治疗前 1周未服用抗精神药或 1月内未肌注长效抗精神病药 ,无躯体、脑器质性疾病 ,无酒精或药物依赖者 ,共计 36例。其中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18~ 4 8岁 ,平均 (30 .8± 5 .6 )岁 ;平均病程 (4.8± 3.8)年 ;诊断偏执型 2 2例 ,未定型 14…  相似文献   

18.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①入组标准 :均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诊断标准 ;首次发病 ,且从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 ;年龄 15~ 6 0岁 ;BPRS评分≥ 2 7分。②排除标准 :有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癫疒间、帕金森氏病、酒精或药物滥用史 ,对药物过敏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者。1.2 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 113例患者均给予利培酮口服 ,初始量 0 .2 5mg~ 2mg/日 ,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最大为 5mg/日 ;不合并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几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测定血细胞计数与分类。结果患者经利培酮、氯氮平和氯丙嗪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的60例(20%)。氯氮平组发生率(29.1%)显著高于利培酮组(14%)(P<0.01),氯丙嗪组与利培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嗜酸性粒细胞均有影响,可能与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APP)的情况,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使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在患者出院日记录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单药组)与接受APP患者(APP组)的临床特点,描述APP中具体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入组80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364例(45.4%)使用APP。与单药组相比,APP组发病年龄更小、本次住院时间和总病程更长、住院次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P组中78.0%的患者为同时使用两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常见的联用方式为利培酮(47.3%)、氯氮平(44.5%)和奥氮平(40.1%)联合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接受APP方案的患者发病较早且病程迁延;两种SGA联用是APP中最常见的疗法,APP方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利培酮、氯氮平和奥氮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