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可以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规定机械通气时必须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Ⅲ。本文旨在观察全身麻醉持续机械通气对PETCO2和PaCO2差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麻早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心肺疾患的全麻患者,于气管插管后30分钟采集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相应时间的PETCO2值。结果30例病人P(a-et)CO2值平均值为(4.73±2.34)mmHg,PETCO2与PaCO2呈正相关(y=0.534x 19.40,r=0.692)。结论在全麻醉早期,PETCO2能较好地反应PaCO2,但不能不代替PETCO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分别在气腹开始前5min(T0)、建立气腹后15min(T1)、30min(T2)、45min(T3)及停气腹后5min(T4)时采集动脉血测定PaCO2及PETCO2,计算PaCO2与PETCO2的差值(Pa-ETCO2)和Pa-ETCO2与PaCO2的比值(Pa-ETCO2/PaCO2)。结果 6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75~285(227.8±42.6)min,气腹时间为121~158(136.3±11.8)min。T0时PaCO2、PETCO2、Pa-ETCO2和Pa-ETCO2/PaCO2变化与T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时患者PaCO2、PETCO2、Pa-ETCO2和Pa-ETCO2/PaCO2明显高于T0和T1(均P<0.05)。T4时患者的PaCO2和PETCO2较T2、T3明显降低,Pa-ETCO2和Pa-ETCO2/PaCO2较T2、T3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PETCO2不能准确反映PaCO2,且两者差异随CO2气腹时间的延长而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测定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判断的作用。方法分别监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急性期、恢复期的肺部喘鸣音、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患儿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PETCO2和PaCO2,并对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喘鸣音分级与PETCO2、PaCO2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测得的PETCO2、PaCO2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01);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的PETCO2和PaCO2均呈正相关(P<0·01);喘鸣音分级与PETCO2、PaCO2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PETCO2监测无创、简便、可连续监测,对病情判断有指导意义,是评价通气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监测在危重型哮喘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患者12例,在0、1、6、12、24h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即刻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结果 12例患者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0、1、6、1 2、24 h,PETCO2与血气分析中PaCO2分别呈正相关(r值0.795~0.915,P<0.01).随着病情的改善,PaCO2与PETCO2之差有所减少.结论 PETCO2监测是属于无创性监测方法,可连续监测,重复性好,在危重型哮喘机械通气患儿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无创伤监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一种方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被广泛用于麻醉及术中、术后监测。但目前对于PetCO2能否准确反映PaCO2有许多争议,因为PetCO2常与Pa-CO2不一致,而且动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0差值的稳定性各家报道也颇不一致〔1~2〕。为了证实这一问题,我们在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观察了PaCO2与PetCO2的关系及Pa-etCO2的稳定性,现报告如下:11 对象与方法30例伴有颅内压增高,拟在平卧位下手术的幕上肿瘤患者,诊断均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证实(表1)。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的旁气流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用于婴儿紧闭循环法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8例唇裂或腭裂手术的婴儿,按体重分为两组:A组,体重≤5 kg(1.7±0.5 )kg;B组体重>5 kg(7±3) kg。全麻气管插管后,由Datex ULT气体检测仪进行连续、无创性的通气监测,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 在维持相同的血流动力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前提下,A组,PETCO2与PaCO2无相关性(P>0.05),体重与PaCO2- PETCO2值无相关性(P>0.05);B组,PETCO2与PaCO2间呈正相关(r=0.81,P<0.01),体重与PaCO2- PETCO2值呈负相关(r=-0.89,P<0.01)。结论 成人的旁气流型PETCO2监测用于婴儿紧闭循环法麻醉,对于体重≤5 kg婴儿,PETCO2 不能正确监测PaCO2值;对于体重>5 kg婴儿,PETCO2 可以正确监测PaCO2值,正确评价足够的通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ET鄄CO2)的影响,探讨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选用硬膜外及全麻2种麻醉方法,在气腹前10min、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分别监测其SpO2和PETCO2变化。结果:硬膜外组在气腹后20min,SpO2较气腹前明显降低,PETCO2较气腹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全麻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全麻方法较安全,术中应加强术中呼吸循环的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9.
PETCO2和SpO2监测在气管插管时判断是否误入食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颈部烧伤伤员手术麻醉,行气管内插管时,我们进行了连续的P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SpO2监测,判断气管导管是否误入食道,确保病人安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均为头面颈部烧伤伤员,颈部水肿粗短,颜面灼伤加重头后仰受限,估计气管内插管有困难者,共40例(男28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36例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38例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研究组。研究组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时,采取提高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的方式,对照组则不做任何调整,详细记录并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ETCO2的动态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二氧化碳蓄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监测PETCO2来进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的调整,能有效改善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的蓄积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受麻醉、体位及二氧化碳气腹影响,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的变化及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评价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监测通气的价值。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30例,行静吸复合麻醉,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5min及手术结束15min的spO2、PETCO2、SaO2、PaO2、paCO2及Paw(气道压)、MAP(平均动脉压)、RH(心率)。结果3个时间点MAP、RH、SpO2、SaO2、PaO2无明显变化,气腹后Paw、PaCO2、PETCO2明显升高(P<0.01),PETCO2与PaCO2均呈正相关,r=0.816、0.798、0.806(P<0.01),SpO2与SaO2呈正相关,r=0.952、0.936、0.947(P<0.01)。结论在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体位、二氧化碳气腹并不显著影响SpO2、PETCO2监测的  相似文献   

12.
郑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0):1351-1352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新生儿呼吸窘迫征(N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例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为观察对象,监测持续主流PETCO2,同时作122例次动脉血气分析,分析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结果:PETCO2与PaCO2的平均值分别为(31.7±5.3)mmHg、(37.6±4.5)mmHg,呈正相关(P〈0.01);随着氧合指数(OI)值的升高,PaCO2与PETCO2的r值逐渐变小,OI值〉25时,两者之间无相关性;机械通气治疗后12-72 h PaCO2与PETCO2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两者差值不断降低。30例中,存活27例,病死3例。结论:在对NRDS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时,无创性主流式PETCO2监测在OI值〈25或患儿病情好转时与PaCO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伟 《吉林医学》2011,(21):4301-4302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气管内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CSEA)和全身麻醉组(GA),监测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心率(HR)、血压(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结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CSEA)在麻醉后和气腹后的循环波动较明显,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腹后明显升高;全身麻醉组(GA)的各项指标稳定,气腹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但全身麻醉时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所以长时间手术者以选用气管内全身麻醉为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病人日趋增多,临床麻醉中肥胖病人也相应增多。本观察了肥胖患在硬膜外麻醉中辅助用药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在使用人工鼻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以评价人工鼻是否可以在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中安全应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30 例,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定容机械控制通气.常规中心静脉和动脉穿刺测压.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间断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哌库溴铵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呼吸回路中先不使用人工鼻,设定潮气量(VT)10 ml/kg,调节呼吸频率(RR),使PETCO2维持在30~40 mmHg,平衡10 min,将此时的PETCO2 和PaCO2定为基础值,同时记录气道压力(Pmax)、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体温(T)的变化.随后将人工鼻连接于螺纹管"Y"形接头处,平衡10 min 后,记录PETCO2和PaCO2,并记录Pmax、HR、MAP 及T 的变化.结果 使用人工鼻前后患儿PETCO2和PaC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O2和PaCO2在使用人工鼻前后具有相关性;人工鼻的使用可以明显增加患儿的气道阻力(P<0.05).结论 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使用人工鼻前后,不会引起PETCO2及PaCO2的明显改变,PETCO2和PaCO2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可引起患儿气道阻力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肠手术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aCO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pressure,PETCO2)之差随时间变化规律,并探讨PETCO2是否能够真实反应PaCO2.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Ⅱ级择期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40例,麻醉后机械通气,维持PETCO2于4.0~5.5 kPa.CO2气腹开始后每隔30 min测定并记录PETCO2和PaCO2.结果 麻醉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CO2气腹后PaCO2水平明显上升并一直持续到气腹结束.PaCO2与PErCO2之间的关系不恒定,PaCO2与PETCO2差值在同一患者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aCO2和PETCO2之间相关系数r不恒定.结论 腹腔镜结肠手术时PETCO2不能有效反应PaCO2,与患者本身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是重要的生命指标之一,由于小儿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得其在麻醉过程中成为呼吸管理的重要内容。手术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儿PETCO2可能会出现增高,但持续增高的现象比较罕见。现就1例患儿行“左颈部包块切除术”,术中出现PETCO2持续增高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手段已广泛应用麻醉呼吸管理,监测通气功能,并能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3],本文旨在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前后PETCO2与PaCO2的变化规律,探讨术中以PETCO2估计PaCO2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腹腔镜手术时,不同气腹时间对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400例拟在CSEA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100)。监测每组患者气腹前、气腹后20、30、40、50min时PaCO2的变化。结果:气腹时间与PaCO2呈正相关(r=0.954,P<0.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腹腔镜手术时,随气腹时间的增加,患者PaCO2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20.
李燕  代志刚  高元丽 《右江医学》2008,36(5):559-560
目的评价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用于颅脑外科手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成年颅内手术20例,全麻维持采用异丙酚60~100μg/(kg.min)复合异氟醚吸入,加卡肌宁6~9μg/(kg.min)微电脑泵输注,术中机械控制纯氧通气,潮气量11±7.4 ml/(kg.min),呼吸频率12次/分,吸氧浓度1.5~2.0 L/min,呼吸机控制呼吸。开颅后调节呼吸频率,使PETCO2分别为25 mmHg(T1)、30 mmHg(T2)、38 mmHg(T3),并维持30分钟后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气及生化各指标。在抽取动脉血标本时,需要保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99%~100%,各时相间心率与动脉血压之差<±15%。结果三个时相的pH、PaCO2和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显著,而PaCO2与PETCO2之差、(Pa-etCO2),HCO3-,BE以及K+值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颅内手术控制性过度通气时,PETCO2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