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仲景文化经后人不断继承发扬成为文化体系,其价值主要体现为:模式价值、经方价值、创造源价值、凝聚价值、医德价值等,对于中医学的传承、医德的升华均具有积极作用,应予以发扬。  相似文献   

2.
作为医圣的故里,南阳仲景文化积淀厚重,优势十分明显。南阳借助仲景文化优势,借力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这一载体,打造仲景文化品牌,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不仅弘扬仲景文化,加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南阳工、农业结构调整,进而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文化丰富、振兴南阳经济的良好效果。打造城市特色品牌每年一届的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以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为抓手,大力弘扬仲景文化,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不仅仅在传承仲景学说、光大医圣精神方面发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人文科学与医药科学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底蕴和思维.张仲景医药文化作为中医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医学史上的“点睛之笔”.通过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力度,挖掘和培育仲景医药文化和养生保健文化,加强仲景医药人才的传承培养,打造仲景国际品牌产业,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传播,对于弘扬仲景学术思想,创新中医药文化价值,挖掘和宣传仲景养生保健思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疗效是中医的灵魂,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不仅具备严密的理论体系,且临床屡用不爽,是中医药未来发展过程中传承创新的源头活水.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核心哲学思维基础,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应用阴阳藏府系统进行诊疗近乎完美地对此进行了诠释,构建了理法方药并存的阴阳五行诊疗体系,古今奉为圭臬.文章选取《伤寒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利用医圣张仲景在该院、院址行医著述及清乾隆年间建有"张公祠"的独特中医药历史资源,大做中医文化建设的文章,通过突出中医特色、营造医院传统文化环境,取得了以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廖艳苗 《中医药导报》2011,17(9):116-117
介绍了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利用医圣张仲景在该院、院址行医著述及清乾隆年间建有"张公祠"的独特中医药历史资源,大做中医文化建设的文章,通过突出中医特色、营造医院传统文化环境,取得了以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升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方法:结合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实际,查阅文献,分析仲景文化的基本特征,以仲景文化氛围为依托,以仲景文化思想道德精髓和文化技能培养为重点,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结果:仲景文化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医学院校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弘扬仲景文化,充分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个大题目、大工程,涉及的面很广,要做的事很多.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当前比较紧迫的是两件:一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是振兴中华传统医药(包括民族医药).传统美德的缺失所造成的切肤之痛,很多人已经感受到了,因此,呼吁之声已起,也做了不少具体工作,总之是引起了注意.而对传统民族医衰落造成的"切肉之痛",大部分人却还全然不觉.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文化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学视角对张仲景文化及其价值进行阐述.张仲景文化具备了文化应具有的创造性、继承性、民族性、价值性等基本特征.从社会发展应用方面考量,张仲景文化涵盖历史人文价值、现代应用价值和社会传承价值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为把握中医文化价值的历史意义,试图从文化继承观点对中医学进行探讨.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对中医学人的影响,以及分析由此交互影响而产生的思维模式及其历史延伸,认为在传统文化与医学的互动关系下,产生了新的文化价值,甚至还超越时空再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这不仅强化了中医文化的延续力,还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价值优劣是正确理解和处理中西医关系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必然导向对中西文化价值优劣的追问,最终导向对中医与西医、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本质的追问,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理解中医与西医及其关系。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有意无意之间回避了中西医价值优劣这一至关重要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因而步入了根本性误区。中医与西医价值的优劣互补与制衡才是中西医结合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文化运动后,中医学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而陷入了迷茫。西方医学的引入对中医地位的冲击不可估量。中医学亟需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来推动自身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成为任重道远的使命。中医学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靠,中医的教育模式只有适应其传统的文化特点,才有利于中医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土膏壤,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其影响,不断吸取古代思想文化的知识成果,与古代哲学、儒家文化、数术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发生碰撞,彼此交融渗透,互为影响,最终成为独具特色而又优势突出的传统医药体系。从儒家文化对中医学模式建构的影响中寻找和挖掘古人的道德价值精髓,揭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对于正确地认识和发展中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赣鄱中医文化是江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医学伦理学内涵。探究赣鄱中医文化医学伦理学教育思想在人的生命论、医学人本论、医德美德的体现,分析赣鄱中医文化医学伦理学教育思想价值,并应运于医学伦理学教学,充分发挥赣鄱中医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价值,丰富教学内容,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是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实际出发,服务于保护人民健康这一宗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鉴于中医学、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探索两者取长补短的科学途径和方法,以达到既源于中医而又高于中医,既源于西医而又高于西医的治病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传统精魂"和"是不同要素构成的一种和谐状态,"和"是生生之和,创新之和,发展之和.以其为底蕴之中医学应从精魂去思考其体系的发展,把现代科技手段,科技语言与传统中医"和"起来.正确发扬"和"之精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医学新体系结构.此体系结构虽有分工,但又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大学生是坚持文化自信的主体,基础医学是医学生实现医学梦的源泉,是学生技能和素养培养中的敲门砖.基础医学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素养培养和思政教育元素在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医德医风养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基础医学课程教育中开展地方特色的文化教育不仅是落实医学院校...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创造的、世代相传的医学知识体系。有充分的事实表明,中医学知识的创造与发展始终与中华民族的演进相伴随,而且从古至今一刻也没有分开过  相似文献   

19.
陈秉杰  王珊珊  孙灵芝 《新中医》2020,52(7):173-176
作者从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入手,论从道家养生文化与调气的历史价值看导引的现代社会作用。从养性与养生、道德与养生、调气与养生三方面梳理了道家养生文化、调气(导引)的内涵及其关系。认为养生关系人的一生,人只有顺从天地之道,行为举止适应环境,才能保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健康快乐,减少疾病,尽享天年,提高生命质量。道家调气(导引)的方法自成体系,是道家养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资借鉴,挖掘拓展导引的现代社会作用:树立全面的健康理念;倡导正确的价值追求;践行合理的生活方式;缓解沉重的医疗压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其所创经方将理、法、方、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学术体系.<伤寒论>创立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其中温法即温扶阳气之法,是<伤寒论>整个治疗法则中始终贯穿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重视人体阳气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