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目前已作为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方法 ,它操作简单 ,损伤小 ,缓解症状快 ,我院自1996年 5月至 2 0 0 1年 12月治疗 2 5例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5例 ,男 17例、女 8例 ,年龄 32~ 78岁。肝门部原发肿瘤与肝门部转移瘤 14例、胰头癌 6例、胆总管癌 5例。病例均经B超、CT、MR检查确诊 ,且均为外科不能手术和病人不接收手术治疗者。1 2 治疗方法  19例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胆道造影(PTC) ,6例术后经“T”型管造影。根据造影在数字减影机透视下选择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不能切除胰腺癌黄疸采用姑息手术治疗,以达到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方法:1992~1997年共对48例不能切除性胰腺癌黄疸病人,采用姑息性胆道内引流术,术前胆红素175~454μmol/L,其中胆管空肠Roux-Y吻合28例,胆囊空肠吻合1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生存时间3个月~28个月,平均105个月。结论:对不能切除性胰腺癌黄疸的病人,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内引流术,效果良好,方法简单,康复满意,明显改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是由胆道结石、狭窄、肿瘤等原因引起胆道阻塞所致 ,一般需要外科手术解决 ,又称为外科性黄疸。围绕胆道梗阻、高压、感染、胆汁逆流、肝细胞损害而出现以黄疸、发热畏寒、器官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为探讨本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 [1 ] ,本文对我院16 3例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共 16 3例 ,其中男 71例 ,女 92例 ,年龄 19~ 87岁 ,中位年龄 5 1岁。按病因分类 :肝外胆管结石 10 8例 (6 6 .3% ) …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恶性肿瘤阻塞性黄音的外科姑息性治疗的术式及疗效。分析70例行胆肠吻合术,胆道金属支架及胃肠吻合术的病人资料,结果:术后一个月内黄疸明显消退者65例(92.8%),术后2周平均总胆红素比术前水平下降了68.1%,平均生存时间6 ̄8个月,1年存活率5.5%。结论:对恶性阻塞性黄疸,选择合适的姑息性治疗措施,可以超到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原则。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 65岁以上梗阻性黄疸患者 4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 42例中治愈或好转出院 3 8例 ( 90 .5 % ) ,死亡 4例 ( 9.5 % ) ,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出现并发症 14例 ( 3 3 .3 % )。非手术治疗 5例 ,其中胆石症 3例好转出院 ,肝门部胆管癌和胰头癌各 1例均于 1个月内死亡。结论 老年梗阻性黄疸的病因绝大部分为胆石症和肿瘤 ,多数就诊延迟、病情复杂 ,加强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早手术、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虞乾  杨威  邓水柱 《广西医学》2000,22(6):1240-1242
外科性黄疸又称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常见的临床问题,绝大多数患者需外科手术处理.病因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两大类.为一常见多发的综合征,诊断与处理在许多病例仍较困难.因此,从理论上与实际角度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方面面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处理(附48例报告)广东省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外科(511761)谢敏明1983年以来,作者共收集48例老年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现结合有关文献,对本症围手术期处理的一些体会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8例中男17例,女31例。年龄60...  相似文献   

8.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人,术前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功能障碍、营养不良及凝血功能障碍,如施行根治性手术则出血多,创伤大;即使行姑息性手术,由于病人全身情况差,极易产生多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做好这类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架桥式T管内引流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峰  陈佛来 《中国医刊》2000,35(3):28-29
笔者医院于 1 984年开始 ,利用T管施行胆 -肠架桥式内引流术 (下称架桥式T管内引流 )治疗各种原因不能根治之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连续 1 4年间76例随访观察 ,证实该术式减黄疗效显著 ,并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 ,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并发症少 ,死亡率低 ,操作简捷、实用 ,易于推广。1 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1 1 临床资料 自 1 984年 1 2月~ 1 997年 6月共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1 72例 ,手术治疗 1 51例 ,其中根治术 (胰十二指肠根治术 ) 4 7例 ,外引流术(T管外引流或PTCD) 1 3例 ,胆管 -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1 5例 ,架桥式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处理及死亡原因。方法:对1991年12月--2002年12月间的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围手术期处理及死亡原因的探讨进行总结。结果:①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内毒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及恶性肿瘤与术后死亡原因密切相关。②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其特点。③术前对深-中度恶性梗黄忠者行减黄术足必要的。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减少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手术、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刘敏 《中国医疗前沿》2012,(12):51+26-51,26
目的 探讨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的几种姑息减黄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本院2006 年3 月-2011 年12 月间共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9 例.针对上述所有患者采取的各种姑息减黄内、外引流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诊断病情行外引流术22 例,行胆肠Roux-Y内引流术31 例,行胆管空肠架桥内引流术26 例.经统计学对比分析,三组行不同手术患者术后黄疸减退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行胆管空肠架桥内引流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电解质失衡以及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情况显著优于行其它两种手术患者,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胆管空肠架桥内引流术在拥有其它手术方式等同疗效的基础上,具有手术简单、手术时间快且患者耐受好等显著优点.对于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可以视作为一种首选的手术方式,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胆道姑息引流手术在处理恶性梗阻性黄疸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2010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分别对其行胆总管植入外引流、胆总管植入内外引流、胆总管植入支架三种手术,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有49例得到了随访,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手术用时104.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5.4ml,总胆红素量由术前的278mol/L平均下降137mol/L,肝功能、退黄效果均很好,术后3个月均未再发生黄疸。结论:采用胆道姑息引流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手术创伤也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腹腔镜下行胆管内置管胆-肠架桥内引流。结果:6例中4例4周后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伤口疼痛轻,并发症少,均顺利恢复。结论:此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引流可靠有效,是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加强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的治疗,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术后的良好恢复,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保肝、营养支持、ENBD、ERBD等方法。结果:总结了6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提高手术安全性、提高生存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阻塞性黄疸姑息减黄手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胆、胰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出现黄疸后才来就诊,此时多属晚期而失去治愈的机会.有效的引流减黄手术能改善患者的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延长生命.本文回顾性地分析对照10年来我院3种不同姑息性减黄手术的疗效、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手术死亡率,以寻求一种创伤相对较小、并发症少且引流充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的趋势,但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是因为胰腺癌的症状隐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另外胰腺周围解剖关系复杂,多在做出诊断时已丧失了根治性切除的可能。文献资料表明,目前约有85%~90%的病人确诊时就已无法根治切除,能行根治手术者只有10%~15%左右。然而随着肿瘤的生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规律.方法:实验组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患者,于术前、术后第1、7、14天晨取血浆或血清进行血液学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von Wille-brand factor抗原(vWF抗原)、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Fig)、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抗原)、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其中前4项采用ELISA方法检测,Fig和AT-Ⅲ抗原采用免疫浊度法,血液凝固分析仪检测PT和KPTT.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Fig、FDP、D-D、vWF抗原和AT-Ⅲ抗原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术后Fig、FDP和D-D含量术后均升高,术后第7天水平最高,术后第14天仍未恢复至正常;vWF抗原含量围手术期均显著升高;AT-Ⅲ抗原术前最高,术后降至正常范围.GMP-140在术后第1天水平最高,PT和KPTT手术前后变化不大,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存在高凝状态,术后早期凝血功能下降,术后第7天再次出现高凝状态,至术后第14天仍未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 梗阻性黄疽病人具有病程迁延,手术复杂、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对病人生理机能及心理损害较为严重,其护理特别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促进病人身体及心理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自1996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每个病人建立护理病历,提出护理诊断,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特点,采用合理的护理程序,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医疗措施有机衔接,使病人得到全程全方位的治疗和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就7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胆道支架与外科手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不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83例:298例为内镜下放置胆管支架行内引流(内镜组);85例为同期术前判断有手术切除可能而术中证实不能行根治性手术或者要求手术引流(手术组)。比较两组相应的观测值。结果两组直接胆红素下降50%的平均时间、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组相比,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手术组(P<0.05)。结论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