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产前感染弓形虫是弓形虫病突出的问题,常分娩死胎及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婴儿,胎儿发病与感染期密切相关。为避免产前感染的孕妇生育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婴儿,应中止妊娠,因而早期诊断和监测极为重要。免疫吸附凝集试验-IgM(ImmunosorbentAgglutination Assaa-IgM,ISAGA-IgM)及酶免疫  相似文献   

4.
弓形虫抗原免疫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6.
7.
8.
循环抗原阳性对弓形虫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患者弓形虫抗体IgM和循环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恶性肿瘤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本文采用2种ELSIA法检测弓形虫抗体IgM和循环抗原。共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126份,健康人血清34份。  相似文献   

10.
应用ABC-Dot-ELISA检测感染兔弓形虫循环抗体并与ABC-ELISA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不仅具有与后者相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而且操作简易、快速,所需抗原量和待检血清量较少。用二法观察了6只兔于感染后3~90天内抗体的消长情况。此外,对弓形虫速殖子的纯化,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及其在ABC-Dot-ELISA、ABC-ELISA中的应用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检测宿主体内的CAg可以早期诊断寄生虫感染,鉴于应用PcAb-ABC-Dot-ELISA检测弓形虫CAg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用生物素化抗弓形虫PcAb为探针,检测了15份人工感染弓形虫的兔血清,结果15份血清的CAg均呈阳性反应。用35份正常兔血清,10份自然感染球虫的兔血清及血吸虫、华校睾吸虫感染的兔血清各5份作对照,除一份正常兔血清及一份血吸虫感染的兔血清呈阳性反应外,其余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该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及重复性。  相似文献   

12.
贵阳地区汉族及少数民族孕妇病毒与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652例贵阳地区汉族及少数民族孕妇静脉血中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的特异性抗体,发现抗全阳性率高,RV及HSVIgG阳性有民族差异性,RVIgG及IgM阳 性有年龄差异,CMVIgM阳性有年龄差异。M阳性有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Visual Basic(VB)开发刚地弓形虫多媒体教学课件,探索VB环境下课件开发技术。方法 依据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收集相关文本、图像、影音资料,撰写软件脚本。将所收集资料数据化并予以加工。在Windows98和B5.0(SP3)环境下进行软件的设计、编译与调试。结果 开发出了一套集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于一体、符合教学需要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结论 VB可较好地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风湿性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346例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弓形虫IgG、IgM检测。结果:在被检患者中,IgG阳性率21.68%,其中男性阳性率17.00%,女性阳性率16.3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阳性率20.52%,其中男性阳性率17.62%,女性阳性率17.10%,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风湿热(RF)患者IgG阳性率分别为23.83%、20.46%、20.59%,明显高于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12.50%、10.00%、15.38%(P〈0.05)。RA,SLE,RF患者IgM阳性率分别为21.24%、21.59%、23.53%,明显高于PM,DM,SS患者的12.50%、10.00%、7.69%(P〈0.05)。结论:风湿性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尤其是RA,SLE,RF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对30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弓形虫IgG,IgM并进行分析。结果:IgG总阳性率9.74%,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9.82%、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总阳性率9.09%,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9.20%、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农村和城镇患者的IgG阳性率分别为6.25%、1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阳性率分别为6.25%、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工人、干部患者IgG阳性率分别为5.08%、13.87%、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阳性率分别为5.08%、14.6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结核、肺癌患者IgG阳性率分别为3.09%、6.06%、19.67%、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阳性率分别为4.12%、5.05%、13.23%、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结核、肺癌的患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刚地弓形虫P30两个不同片段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2个不同片段的克隆并进行表达、鉴定。方法: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参考有关文献设计合成两对引物,用PCR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的两个不同片段,分别构建T-A克隆,经PCR扩增及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再亚克隆入pMAL—p2质粒并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青霉素LB平板上初步筛选阳性克隆,再经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重组子转入表达菌BL2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对所表达的蛋白以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成功构建相应的T-A克隆及pMAL—p2亚克隆,经诱导、表达和鉴定,证实2个表达产物均为目的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70和73Ku。结论:成功获得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的2个表达产物,为其进一步的纯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并表达弓形虫SAG1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区片段,为下一步表达蛋白纯化奠定基础方法:将弓形虫SAG1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区片段克隆入高效融合表达载体pET32α,转化大肠杆菌B121(DE3),37℃、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α—SAG1,经诱导后表达出含外源基因的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44kDa,结论:弓形虫SAG1成熟蛋白编码区在原核表达系统pET32α/BL21(DE3)中获得成功表达,为下一步表达蛋白纯化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孕不育人群弓形虫近期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不孕不育人群血清并低温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gM抗体.结果 1 411 例不孕不育患者IgM阳性127例,阳性率9.001%.其中男性206例,IgM阳性11例,阳性率5.340%;女性1 205例,IgM阳性116人,阳性率9.627%.115对夫妇中男、女性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57%和19.13%.男女弓形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弓形虫在不孕不育人群中存在较高感染率,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因此应高度重视并治疗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19.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卵主要血清学抗原。为了在所用的单克隆抗体H6、C12、H7及B2中获得包被抗体与复盖抗体(酶联抗体)的最适组对,我们进行了20组配对试验。实验结果表明,H7单抗最适于作包被抗体而H6单抗最适于作复盖单抗。有兴趣的是最佳的配对组是H7-EH6和混合单抗-EHG组而不是混合单抗-E混合单抗组。上述两个最佳组对在10次试验的OD均值均较任何一组高,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我们还观察到,同一单抗既作包被抗体又作复盖抗体的效果常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阿奇霉素、红霉素、磺胺嘧啶、大蒜素体外抗弓形虫的效果.方法 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培养在盖玻片上的巨噬细胞,每一种药物根据其血药浓度及预实验设立2~3个浓度,分别在速殖子侵入细胞前和侵入细胞后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每隔1小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及弓形虫的形态及生长情况,9天后取出盖玻片,经吉氏染色、二甲苯透明后,镜下观察.再将培养液及培养细胞注入鼠腹腔,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结果 阿奇霉素的浓度在20 μg/mL 时具有抑制虫体生长的作用,>40 μg/mL 时对巨噬细胞有明显的毒性.红霉素的浓度为100 μg/mL、150 μg/mL时可抑制弓形虫的生长与繁殖,但不能完全杀死虫体,形成假包囊,将假包囊及培养液接种小鼠腹腔,6天后,小鼠发病死亡,解剖小鼠后,可见大量的虫体.没有观察到100 μg/mL 、200 μg/mL的磺胺嘧啶及20 μg/mL、40 μg/mL的大蒜素抑制弓形虫生长的作用.结论 阿奇霉素具有明显的杀灭速殖子的作用,但浓度大于40 μg/mL时对细胞的毒性较大,100 μg/mL的红霉素可抑制弓形虫生长繁殖,形成假包囊(或包囊).当红霉素的浓度达150 μg/mL时,对弓形虫的抑制作用增强,但不能完全杀灭弓形虫.100 μg/mL、200 μg/mL的磺胺嘧啶及20 μg/mL、40 μg/mL的大蒜素对弓形虫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