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患者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应时.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背驮式肝移植(PBLT)术后出现神经精神并发症的病因、治疗情况及临床对策.结果 神经精神并发症发生率19.1%(45/235),其中以谵妄样精神障碍最为多见,但大多数症状不严重,均治愈,仅1例昏迷患者头颅CT检查证实有颅内出血,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神经精神异常为常见并发症,医护人员加强识别、处理和心理辅导,采取严密观察,健康指导等,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术前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在治疗成人脑干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2例脑干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25);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前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照组采用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24 h及术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症状好转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无变化、症状加重和出现新发症状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ADL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积液、脑水肿、脑积水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治疗脑干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增加远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1月3月—2014月4月期间132例肝移植术后出现神经精神并发症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生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4例发生神经精神并发症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症状均缓解.结论 神经精神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病情变化、心理状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精神状态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停循环时间(CA时间)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患者术后的脑保护效应.方法 应用DHCA的患者56例,根据术中行脑灌注的情况分为脑灌注组(18例)和对照组(38例).再根据CA时间将各组分层:CA时间<40 min为短CA时间亚组(脑灌注组11例,对照组33例),CA时间≥40 min为长CA时间亚组(脑灌注组7例,对照组5例).记录术前的一般资料、术中各项生理参数及术后神经精神症状发生情况,观察术后脑保护效应.结果 脑灌注组的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5%(15/38,P<0.05).长CA时间患者的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1.7%(5/12),略高于短CA时间患者的27.3%(12/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灌注组短CA时间亚组的神经精神症状发生率为9.1%(1/11),脑灌注组长CA时间亚组为14.3%(1/7),对照组短CA时间亚组为33.3%(11/33),对照组长CA时间亚组为80.0%(4/5).脑灌注组两亚组间神经精神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长CA时间亚组的神经精神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短CA时间亚组和脑灌注组长CA时间亚组(P值均<0.05),脑灌注组短CA时间亚组与对照组短CA时间亚组间神经精神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灌注对行DHCA患者的术后脑保护有效,同时CA时间<40 min对单纯DHCA患者术后脑保护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移植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87例行肝移植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计算治疗前MELD评分,并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和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87例肝移植患者中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0.7%,住院28 d和术后3月生存率分别为89.7%和88.5%;非并发症组和生存组MELD评分均值分别为14.6、12.9,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组和死亡组MELD评分均值分别为21.6、29.4,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MELD≤15组相比,16~24组和≥25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但16~24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25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MELD评分值越高.肝移植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越高.高分值MELD(≥25)可能是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与死亡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6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的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内镜下手术123例(内镜组),显微镜下手术117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肿瘤全切率、术后症状缓解率、内分泌功能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及住院时间,随访时间为3~61个月,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与显微镜组相比,内镜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中脑脊液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手术时间长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全切率、术后症状缓解率、内分泌功能治愈率及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显微镜,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的麻醉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包茎患者依据手术及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三组,每组70例,其中A组使用利多卡因乳膏麻醉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B组使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C组使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及包皮环扎术治疗。比较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情况。比较B组及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B组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疼痛评分低于A组,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较,两组的术中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而B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C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C组,术后并发症少于C组,满意度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包茎患者,具有疼痛感低、愈合快、并发症少及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在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30例行肝移植术后第5天下床活动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46例行肝移植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和尿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和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腔出血、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开展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可缩短肛门排气、胃管和尿管留置时间,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的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为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显微镜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小时进行脑部CT检查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60.3±2.1)%,治疗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72.4士3.5)%.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的平均时间更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D5).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40%,治疗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30%.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0%,治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0%,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疗法之一,具有对患者的创伤少、疗效确切,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成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4 d,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