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1991年Reich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后,腹腔镜在肝脏外科中应用由开始简单的肝活检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等发展到肝叶不规则性切除、肝叶规则性切除。但由于肝脏解剖及生理的特殊性,传统的开腹切肝技术在腹腔镜下又难以应用,使得腹腔镜肝切除的发展较为缓慢。本文就我院腹腔镜治疗肝血管瘤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完全腹腔镜肝脏血管瘤切除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是在气腹状态下完全靠手术器械完成手术,其优势是微创,由于肝脏解剖及生理特点的特殊性和技术器械的有限性,一直被认为是高危险性、高技术性手术。本院2007年行2例腹腔镜下肝脏血管瘤切除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肝血管瘤的病人行腹腔镜左外叶切除术:腹腔镜下用肝门阻断器阻断第一肝门的血流,使用电刀、超声刀等断肝方法,肝断面采用腔镜下用肝针缝合并喷洒生物蛋白胶等处理。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21.09±16.00)min,术中出血量(294.51±56.96)mL;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病人术后住院时间(4.86±0.61)d。结论腹腔镜左外叶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血管瘤局限于肝左外叶的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1991年Reich等[1]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肝切除术,之后.随着腹腔镜外科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肝脏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肝血管瘤的特殊解剖,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至今报道较少.我科2002年8月到2007年6月完成了9例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曾春辉  赵豹  董磊  姜远远 《吉林医学》2013,34(10):1897-1898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血管瘤患者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血管瘤包膜外切除14例,左肝外叶切除3例,合并行胆囊切除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1例。结果:无术后腹腔出血、胆漏、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血管瘤复发。结论:外科切除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本院13年中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巨大肝血管瘤15例的外科手术经验,探索最适合巨大肝血管瘤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2011年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巨大肝血管瘤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行解剖性肝切除术,包括右半肝切除术3例,左半肝切除术1例,右半肝切除及右侧尾状叶切除术1例,S6、7切除术4例,S7、8切除术1例,S4、7、8、1a切除术1例,S8切除术1例,S5、8切除术1例,S5、6切除术1例,S4、5、8切除术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500~5 000 mL,术后1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出现胸腔积液,经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占据肝叶及多个肝段的巨大血管瘤,尤其是紧邻下腔静脉,选择解剖性肝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该院肝尾状叶血管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目前该院共实施肝尾状叶手术2例.对术中止血,切口的选择,手术入路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中,均采用肋脉下屋顶状切口,1例出现肝短静脉损伤。结论:切口选择、手术入路、术中止血是肝尾状叶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理念在腹腔镜下Ⅰ型肝血管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描述性病例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因Ⅰ型肝血管瘤收住该院采用腹腔镜下行肝血管瘤剥除术治疗的5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男15例、女39例,年龄24~70岁,平均(48.09±11.96)岁.血管瘤位于Ⅱ段5例、Ⅲ段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大血管瘤的临床数据和文献复习,探讨肝脏大血管瘤的治疗策略。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共18例患者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肝脏大血管瘤并行腹腔镜下血管瘤微波消融术。以血管瘤大小、部位、体重指数为配对条件,选取18例同期行腹腔镜下血管瘤切除患者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天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近远期并发症,预后等结果。结果:腹腔镜微波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 < 0.001),术中出血量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 < 0.001),术后住院时间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 < 0.001)。两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率(P > 0.05),术后第1天肝功能(ALT、AST、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见中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并且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二科2009年7月至2014年10月完成的腹腔镜左外叶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病例24例,以手术实施时间在2011年10月前后分为早期组和后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疼痛、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数据.结果无手术死亡,完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22例,中转开腹手术完成2例;早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正常进食时间与后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疼痛及术后住院天数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断面积液1例,经调整腹腔引流管治愈;2组患者术后及随访均无黄疸、胆漏、出血、术口感染、胸腔积液、发热、肝功能不全及腹壁切口疝;术后诊断均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作为训练外科医师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但存在学习曲线,大约需要8例可使术者熟练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5月至2019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119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匹配,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后恢复、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肝门阻断率、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26.1±11.5)min vs.(15.0±10.0)min,P<0.001],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开腹组[(44 934.6±7 328.6)元vs.(36 212.4±7 247.4)元,P<0.001]。腹腔镜患者组术后白蛋白水平较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及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开腹组,且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特定肝段(Ⅰ、Ⅶ、Ⅷ段)和巨大肝血管瘤(直径≥ 10.0 cm)中得到的结果类似。结论 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不仅具有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且有全身炎症反应轻、对肝脏损伤小、术后肝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手术在特定肝段(Ⅰ、Ⅶ、Ⅷ段)血管瘤及经过适当选择的巨大血管瘤治疗中同样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11月至2012年11月7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其中35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组),40例患者采用开腹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左肝外叶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探查取石、T 管引流、胆囊切除。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205.0±40.9)min vs .(155.0±26.6)min ,P<0.01]。腹腔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比开腹组短[(12.3±2.6)d vs .(15.6±4.3)d ,P <0.01];术中出血量稍多于开腹手术组[(330.0±259.7)mL vs .(151.5±137.0)mL ,P<0.01],然而腹腔镜组后10例患者的出血量与开腹组相当[(81.0±19.7)mL vs .(78.0±22.0)mL ,P>0.05]。腹腔镜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低于开腹组(0 vs .62.5%,P<0.01);比开腹组更早地恢复下床活动[(1.5±0.5)d vs .(3.6±0.7)d ,P<0.01]和进食[(2.4±0.5)d vs .(4.0±0.7)d ,P <0.01]。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9% vs .16.0%)、结石清除率(即时清除率91.4% vs .90%和最终清除率97.1% vs .100%)及手术优良率(97.1% vs .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对于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腹腔镜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良好的效果。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伤口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微创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腹腔镜肝切除病例和同期完成的28例开腹肝部分切除病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开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11月的14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39例开腹手术作对比。比较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进食时间相近。腹腔镜组术后无并发症,开腹组有9例并发症。短期疗效:腹腔镜组住院天数、拔管时间及镇痛药使用情况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中期疗效:复发、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手术适应症、切肝器械、手术技术、并发症及预防等方面综述了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外科手术与TAE治疗肝血管瘤临床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外科手术与经导管动脉栓塞法(TAE)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探讨肝血管瘤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 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7年9月根据3项筛选标准,对本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40例肝血管瘤患者,按配对设计分为手术切除组和TAE组.比较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切除组中13例患者行肝血管瘤挖除术,7例行常规肝叶或肝段切除术,3例患者因合并多发血管瘤实施了血管瘤挖除术加小血管瘤捆扎,血管瘤均完整切除.手术组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首次住院费用明显长于或高于TAE组(P<0.05),术后1周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升高值TAE组高于手术切除组(P<0.05);而TAE组和手术组总手术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中出现手术并发症4例(20%),1例膈下积液,2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肺部感染.TAE组出现手术并发症8例,其中2例为胆道并发症,6例术后发热;1例手术失败改行手术切除.12例因缩小效果不佳行2次介入,3次介入4例.两组患者随访3月至7年.手术组B超未见血管瘤复发,TAE组B超随访1年内血管瘤复发增大8例,2年内复发增大共12例. 结论手术切除和TAE治疗肝血管瘤各有优劣,但手术切除治疗肝血管瘤效果最佳,TAE疗效与肿瘤大小相关,远期并发症大小不明,对较大血管瘤采用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回输血技术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治疗常规手术方法不能切除的肝巨大血管瘤。方法采用国产自体血液回输机,对8例贴近多个肝门的肝巨大血管瘤常规在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第一肝门放置阻断带,根据术中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全肝血流阻断修补损伤血管。结果全组8例全部痊愈出院,除1例游离肝脏时瘤体破裂未能及时行全肝血流阻断致大出血术中输血6000毫升外,其余7例术中均未输血。结论采用自体回输血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切除常规手术方法不能切除的肝巨大血管瘤,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分别行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与开腹常规肝切除治疗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住院准备行手术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开腹常规肝切除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等基本情况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输血及肝门阻断患者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肝功能相关指标(AST、ALT、ALB、TBIL)无明显差异,术后肝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分别为12.8%对23.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携带胃管时间、携带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观察组患者住院花费更高(P<0.05)。 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更早,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腹腔镜下肝癌肝部分切除术者41例(腹腔镜组),开腹肝癌肝部分切除术者43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88.54±28.32)minvs(59.24±19.52)min],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3.23±3.65)d vs(17.21±6.4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失血量[(502.66±105.32)mL vs(479.63±112.16)mL]、肝门阻断时间[(22.36±10.32)min vs(19.36±11.45)min]、住院费用[(3.45±0.21)万元vs(3.39±0.23)万元]和并发症[9.8%(4/41)vs 9.3%(4/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年和2年生存率为88.1%和76.1%,开腹组为90.0%和72.5%,两组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0.2个月,开腹为46.5个月,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