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索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对人胆囊上皮(HGBEC)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方法 :培养基中添加EGF进行细胞培养 ,与培养基中未添加EGF组进行比较 .结果 :添加EGF组胆囊上皮细胞数目 (平均 4 .6× 1 0 7个 /孔 )较未添加组 (2 .6× 1 0 7个 /孔 )增多 (P <0 .0 5 ) ,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从 8.3d增加到 1 8.6d) (P <0 .0 5 ) ,第 6~ 7日细胞数达最高值 ,可维持 1 0~ 1 2d ,细胞最长可存活 2 5d.结论 :培养基中添加EGF可明显延长胆囊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 al growth factor,EGF)对兔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观察活体细胞生长状况和细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兔角膜上皮体外培养技术及组织学检查方法。结果 :接种后 2 40 h角膜上皮细胞总数实验组 (培养液中加 EGF)为 (8.96± 0 .5 6 )× 10 5 ,对照组为 (7.44± 0 .6 4)× 10 5 ,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EGF对角膜上皮细胞有显著的促进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着床窗口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检测。方法取着床窗口(妊娠d4)小鼠双侧子宫角,用胰蛋白酶消化和机械削刮法相结合分离上皮细胞,经高密度接种及添加EGF培养后,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结果接种24h后大部分细胞已贴壁,培养4d后细胞排列紧密、长成上皮细胞集落,电镜显示细胞为分泌上皮细胞,细胞纯化率在90%以上。结论采用上述方法可成功地分离、原代培养着床窗口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鼠精原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体外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采取7~8日龄雄性小鼠睾丸,分离纯化精原干细胞接种在添加神经营养因子的培养基内进行增殖培养,7 d后更换添加干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结果 SSCs接种于Sertoli细胞饲养层上4 d后,出现了增殖现象,可见增殖产生SSCs克隆,AKP染色阳性,β1整合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RT-PCR扩增出长度约为120 bp的Oct-4和280 bp的c-kit条带.结论 小鼠精原干细胞在添加50 ng/mL GDNF的培养基内培养7 d后更换添加10 ng/mL SCF的培养基可以实现小鼠SSCs从增殖到分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叶俊生  李娟  周敏捷  夏仁飞 《广东医学》2016,(23):3507-3510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对小鼠心脏移植后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供者为BALB/C小鼠,受者为C57BL/6小鼠.受者分为4组:对照组、雷帕霉素(Rapa)组、TAK-242组及Rapa+TAK-242组,术后移植后观察移植物存活情况;部分受者于术后7 d或15 d获取移植心脏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TAK组移植心脏平均生存时间稍延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8.2±0.2)d vs(7.6±0.2)d,P=0.086].Rapa+TAK-242组移植心脏平均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56.1±3.7)d vs(7.6±0.2)d,P<0.001],并且优于Rapa组[(56.1±3.7)d vs(19.2±1.5)d,P<0.001].组织病理学结果 提示Rapa+TAK-242组移植物排斥反应最轻,组织中CD11c阳性树突状细胞减少,CD3阳性淋巴细胞浸润减少,C4d沉积减轻.结论 TAK联合Rapa能够减少移植心脏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减轻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心脏存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urine 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MSCs)增殖的作用,探索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快速增殖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将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分离和纯化培养后,加入EGF和PDGF-BB,利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反映细胞增殖效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及分化状态.结果EGF和PDGF-BB干预后,3H-TdR掺入(11456.14±968.86)dpm较对照组(3271.88±420.91)dpm明显增高,说明EGF和PDGF-BB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EGF和PDGF-BB处理组mMSCs具有增殖优势,分化相对延迟,而对照组提前显示出自然分化现象.结论生长因子(EGF和PDGF-BB)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是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大量培养和快速增殖的有效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EHP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生长、活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性未成熟期(PND20)和性成熟期(PND50)健康雄性KM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分离后进行体外培养,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睾酮组和DEHP组.观察各期各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MTT法测定附睾上皮细胞活性,取细胞培养液上清测定附睾的功能性指标:唾液酸(SA)含量、α-1、4-糖苷酶活性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DEHP组附睾上皮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培养液中唾液酸(SA)含量升高、α-1、4-糖苷酶活性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降低:正常对照组、睾酮组细胞生长增殖正常.结论:DEHP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导致附睾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孕期小鼠羊水对小鼠肝癌细胞H2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孕11、13、15 d和17 d的KM小鼠羊水-RPMI1640培养基培养H22细胞(培养液中羊水终浓度为10%),RPMI1640培养基培养的H22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S-P免疫荧光染色法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H22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的表达.结果 羊水能明显抑制H22细胞的体外增殖和PCNA的表达,随孕期的延长而增高(P<0 05);并能促进p53的表达以及诱导H22细胞凋亡,随孕期的延长而降低(P<0 05).同时,PCNA和p53的表达强度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808,P<0 01).结论 孕11、13、15、17 d的小鼠羊水能抑制H2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可能与PCNA和p53的表达有关,并且孕期越早、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培养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并使之转分化为胰腺干细胞及胰岛样细胞,为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提供细胞来源.方法: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以添加有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烟酰胺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分别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第1天和16天时CK-19、PDX-1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第1天和16天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基因的表达,第21天行双硫腙染色试验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培养第7~10 d,细胞快速增殖成鹅卵石样;培养第16~21 d,细胞逐渐聚集,最终形成胰岛样细胞团;培养第16 d,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表明上皮细胞在向干细胞转分化.免疫化学染色显示,分离第1天,大部分细胞CK-19染色阳性,偶见PDX-1弱阳性细胞,第16天时,CK-19阳性细胞快速增殖形成细胞团,大部分细胞PDX-1染色阳性.RT-PCR显示培养第16天,细胞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达较培养第1天明显增强(P<0.01).培养第21天,胰岛样细胞团更加成熟,双硫腙着色阳性,且在高糖(15 mmol/L)刺激下的胰岛素释放较低糖(5.6 mmol/L)刺激时增加了1.6倍(P<0.05).结论: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增殖,并具有干细胞潜能,可转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onic hedgehog(Shh)信号对小鼠造血祖细胞的扩增分化调控作用.方法 取孕14.5天Balb/C小鼠,分离培养小鼠胎肝基质细胞作饲养层.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骨髓来源c-kit+造血祖细胞,将分选的造血祖细胞在不同实验组培养条件下培养7d(a.对照组;b.Shh组;c.以胎肝基质细胞为饲养层的Transwefi共培养组;d.Shh+Transvcell共培养组).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免疫表型鉴定及功能分析,观察胎肝基质细胞饲养层以及Shh活性肽对细胞增殖、分化、集落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胎肝基质细胞可以明显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P<0.05);单纯的外源性Shh蛋白可以同时促进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P<0.05);在与胎肝基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外源性Shh蛋白可以明显地促进细胞增殖,经过体外培养7 d后,细胞数迭80×105,其中c-kit+细胞占(84±9.44)%,集落形成能力亦明显增强.结论 Shh蛋白参与调控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胎肝基质细胞的支持下,Shh蛋白对小鼠c-kit+造血祖细胞的扩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Shh蛋白与胎肝基质细胞存在着某种整合作用,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